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

王通來到宣府之後,見面的人不多,但談的卻要比在山西和陝西細緻許多。

一鎮一家,這也是大明軍界的一個傳統,九邊每一處實際上都是一家將mén撐起,未必會是代代傳承,但一段時間內,肯定只有這一家人主持。

在戚繼光和俞大猷出現之前,最信得過最團結的武裝集團莫過於血親,而且最有戰鬥力的力量是軍將們的私兵家丁,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是父子、兄弟、叔侄等等的親戚關係,指揮起來也會順暢很多。

沒有王通出現的時空中,戚繼光和俞大猷的軍事改草也僅僅是個迴光返照,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兵爲將有的情況更加變本加厲。

朝廷其實也是默許這樣的狀況出現,也只有這樣,邊鎮還能保證些戰鬥力,當然,在王通訓練的虎威軍出現之後,大家又看到了一條不同的路。

大同鎮如今是馬家,薊鎮是歷家,遼鎮是李家,宣府的情況卻不同,宣府原本的總兵是馬芳,號稱是大明第一武將,馬家的勢力在宣府盤根錯節,歷家作爲宣府土著也有自己的一片天,歷雲來去往薊鎮後,按理說歷家應該遷往lì鎮,但歷韜的兩個哥哥都已經在宣府紮根,也就沒有跟過去,歷韜現如今也是禁軍的營官,歷家勢力也漸漸的能和馬家分庭抗禮,但雙方因爲王通的原因比較親近,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如今的總兵是李如鬆,李如鬆作爲遼鎮李家的長子,早就有了自己的一方勢力”來到這邊,自然帶來了不少人。

馬家、歷家、李家,這三家都在宣府,讓宣府這邊很是複雜,不過矛盾卻不怎麼激化,因爲夾家都在忙着發財。

馬棟在山西和歸化城那邊不必說,在宣府這邊,馬家在皮貨和鹼上面也賺得不少,歷家自然不甘落後,這皮貨和鹼的生意還是他們和天津衛先做起來的,現在歷韜的兩個哥哥很注意維護宣府到天津衛的這條商路,實在是金山銀海啊!

至於李如鬆,雖然來得晚,可資歷也足夠,身份又是總兵,該有的生意一樣不少,而且他還主動的派出家丁親兵參與草原上的事情,又安排自家家奴在草原上做生意,歸化城的第一個遼鎮背景的商號就有李如鬆的參與。

牧場、農莊、貿易點,李如鬆依仗着自己家丁親兵強悍,在草原上當真是nòng了不少的實惠,而且商團武裝在草原上作戰行進,在宣府這邊的給養什麼的”都由李如鬆的人包辦,這筆收入也是不少。

剋扣軍餉是nòng不出多少銀子的,沒有銀子就沒有辦法養家丁親兵,家丁親兵不多就沒辦法立功保住這個位置,甚至更進一步。

遼鎮那裡財賦大權都在李家手裡,自然方便”但李如鬆去宣府上任,開始的時候卻只能讓遼鎮給他輸送銀子,非常的耗費”這樣的安排有沒有朝廷平衡的用意,就實在是不好說了。

不過李如鬆在宣府這邊拳打腳踢”借王通打下歸化城的東風,慢慢手頭也寬裕起來,有了銀子,一切好說,他這邊也算是從遼鎮徹底獨立了出來三家在草原上的利益不同,將來要發展的方向也不同,像是馬家,只是想着把本地的生意穩固,然後去往天津衛那邊開設商鋪,甚至是在船行海貿上參與,本地這個並不想擴張的太快太大,因爲他們馬家的重點在山西,馬棟已經在那裡打下了自己的天地。

歷家就不同了,宣府和薊鎮幾乎是將東蒙古兩頭掐住,他們家要在草原上獲得更多的牧場、農莊和鹼湖,然後去往天津衛販賣,還要在天津衛nòng來更多的貨物販運到草原上,這纔是他們的發財大計。

至於李家,那就要和王通細談了,所以王通來到宣府的第六天,各項公私禮節走完,李如鬆在自己的府邸開宴,宴請王通。…………,宅邸壯麗豪奢,氣派非凡,王通來這樣的大將宅邸也不是一次兩次,每次來都要感嘆一下,這那裡有什麼肅殺武風,分明是揚州鹽商、江南富豪的做派。

天下間江南號稱最富,又是最時尚的地方,天下間的有錢人都是模仿那裡的吃穿用度,那次一等的都是不倫不類,到了李如鬆這個層次,那就是比江南還要地道了,估計就是那些蘇杭的世家過來,也看不出什麼不對的地方。

王通在mén前才下馬,穿着員外袍的李如鬆就連忙迎了上來,李如鬆將mén子弟,身材高大魁梧,這身員外袍卻是合身,穿在他身上顯得很襯,此時的李如鬆還像是個居家的富翁。

“下官給侯爺見禮了。”

莫說是打扮,就連做派也是如此,李如鬆身上也有個伯爵的爵位,又是總兵大將,王通自然不會讓他真拜下去,連忙攙扶,雙方按照官場規矩客套一番,一同走進了府中。

到了宴會的正廳坐定,王通隨意打量了下,發現此處倒和一路上走來不同,有些像武將的居所了。

牆上掛着弓,一旁多寶格上都是各sè兵器,在角落處還有一套虎威板甲立在那邊,能看到茶几上也擺着一把倭刀。

“季大人真是武將本sè啊!”,王通感嘆了句,不過話說出來卻覺得有些不妥,大明規矩,稱讚武人勇猛是可以的,但說“武將本sè”,卻有些侮辱的意思,好像是粗魯一類的形容。

李如鬆神sè卻沒什麼異常,在那裡嘿嘿笑着說道:“下官老子是今生員出身,在家的時候總好穿着個酸子的青衫,拿本書在那裡裝模作樣的看,看着就是煩,咱們家富貴是拿着刀槍,拎着腦袋拼出來的,讀書有個鳥用,能認得字不就走了,還有馬家那個馬林,剛去遼鎮的時候,下官一見到嚇了一跳,心想這是朝廷派來的巡撫還是監軍道,老馬家居然出文臣了,後來知道是做副將的,真是可笑,要不是他老子在大同殺教子賺的軍功,他那有今天,居然這個德xìng。”,這番話很對王通的胃口,王通臉上漸漸有了笑意,李如鬆說了第一句後頓了頓,看到王通臉上的表情後才繼續說了下去。

按照王通的瞭解,李如鬆這個人倒是一個純粹的武將,儘管錦衣衛和三江商行沒有用太多褒義詞描述,不過王通卻能看出來,李如鬆有將mén、準確的說是大明武人中極少見的那種xìng格,那就是喜歡戰鬥,喜歡廝殺。

或許李如鬆是李家的長子,從啓蒙到chéng人這個階段都是跟隨着父親東征西討,而且從勝利走向勝利,讓他喜歡武力,喜歡戰鬥,喜歡殺戮。

要不然一個宣府總兵,經常領着輕騎去草原上打草谷,洗掠xiǎo部落,然後從不帶首級回來,到底是圖的什麼,有傳說打滿套兒的時候,李如鬆可能也參加了,但這個消息印證不了,只是傳說。

不過李如鬆喜好戰鬥和殺戮,看不慣那些故作斯文的武將,卻和現在這些話無關,李如鬆能到如今這個位置,父蔭是一塊,自家在官場上也是有本事的,雙方也就是打過幾次jiāo道,怎麼就能在當面看不慣自家老子了。

這裡面必然有別的意思,王通系統和李家將mén的矛盾,天下人都知道,但李家將mén的是遼鎮,李如鬆現在已經獨立出來,這就要劃出界限和王通示好。

以這個時代大家族高mén的作風,李如鬆今日的宴請和方纔的做派,或許是李成粱的授意也未必,畢竟李成粱已經老了,王通正年輕,而且王通權傾朝野,更關鍵的是,萬曆皇帝也很年輕,李家想要繼續榮華富貴,總不能在一棵樹上不動。

王通腦中百轉,李如鬆說完,王通就笑着接口說道:“咱們武將的命根就是刀把子,那些文臣的命根是筆桿子,還是要不忘本的好啊!”,聽到王通的話語,李如鬆在那裡一愣,隨即大笑了出來,舉起酒杯說道:“侯爺說的好,不能忘本,來,下官敬侯爺三杯!”

王通的這句話也是擺明了個態度,雖然沒有明確,但善意是有的,李如鬆自然高興,幾杯酒下肚,雙方的話就多了起來。

“侯爺真是大方,下官這邊纔給滿套兒派了幾百人,大人這邊就給了兩千兩金沙,有許了兩成的份子,這可比佃地賺的多啊!”

“不是本侯的大方,是三江商行的大方。”

“省得,省得,下官說錯了。”

“今後歸化商團在東蒙古這邊的活動,還要請李大人多多照應。”

“侯爺那裡話,下官也不是沒好處分潤,自家事自然要用心去,請侯爺儘管放心。”

雙方客套幾句,就已經將大方針定了下來,接下來就是雙右手下細談了,也是王通來時沒想到李如鬆會有這般的善意,卻讓事情容易了很多,酒過三巡,屋中伺候人都被打發出去,王通笑着問道:“如今遼鎮征伐nv真,李大人對這個怎麼看

第789章 太后第274章 京師的夏天第15章 月例銀子 心機重重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66章 打,狠狠的打第1章 歸鄉第1123章 非常突然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998章 虎威第884章 人市談 夜奔逃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301章 王千戶的人第106章 三光之策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844章 心仍在第827章 私有化第789章 太后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944章 意欲何爲 王通應對第384章 兄弟而已何謂親情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820章 婚禮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72章 自宮第864章 返北江中談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322章 無好處一席談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881章 酒醉第24章 不孝之徒第899章 立太子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794章 朋友 君臣 天下 輕重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82章 第一天第193章 路不平第361章 公道患難皆見人心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1115章 兀良哈第407章 商路匯通各有底線第656章 炫技求晉身第972章 也未必出人意料第863章 無據可查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1092章 廷議入朝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316章 物盡其用內鬥易控第669章 京師清流第28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第703章 法前無貴賤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958章 時代的變化第555章 宮內不寧 秉公對否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888章 順勢而爲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143章 銀子無好壞 王通大撒網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841章 暗流誰人知第21章 樂得誤會第62章 難道錯了第330章 平淡世間 無聊天子第452章 莫名之問 名將西去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643章 今非昔比 大險之計第339章 北貨南來生意最大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394章 董創喜和沈枉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913章 廷議邊事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201章 京師亂侯府天津破衙門第945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75章 大翻盤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194章 先打一頭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742章 歸化汗帳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116章 車到山前或有路 少年相鬥本爲常第365章 官場如戲且信王通第13章 規矩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
第789章 太后第274章 京師的夏天第15章 月例銀子 心機重重第74章 正月十六的早晨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66章 打,狠狠的打第1章 歸鄉第1123章 非常突然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998章 虎威第884章 人市談 夜奔逃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301章 王千戶的人第106章 三光之策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844章 心仍在第827章 私有化第789章 太后第83章 平凡無趣的日子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944章 意欲何爲 王通應對第384章 兄弟而已何謂親情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820章 婚禮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48章 不爲兄弟願爲奴第459章 各處多少事第72章 自宮第864章 返北江中談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322章 無好處一席談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881章 酒醉第24章 不孝之徒第899章 立太子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794章 朋友 君臣 天下 輕重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82章 第一天第193章 路不平第361章 公道患難皆見人心第571章 無後爲大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553章 得勝誰人知第1115章 兀良哈第407章 商路匯通各有底線第656章 炫技求晉身第972章 也未必出人意料第863章 無據可查第778章 賣大車 賣火器 賣服務第1092章 廷議入朝第596章 屋外風雨屋內急第316章 物盡其用內鬥易控第669章 京師清流第28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第703章 法前無貴賤第694章 京師嚴打之政第958章 時代的變化第555章 宮內不寧 秉公對否第940章 絕不放過不變不行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888章 順勢而爲第752章 韃虜故技 戰場無情第143章 銀子無好壞 王通大撒網第33章 又有客上門第841章 暗流誰人知第21章 樂得誤會第62章 難道錯了第330章 平淡世間 無聊天子第452章 莫名之問 名將西去第323章 士不如閹河邊留人第3章 田百戶 急智第643章 今非昔比 大險之計第339章 北貨南來生意最大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394章 董創喜和沈枉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913章 廷議邊事第224章 打 放手打第201章 京師亂侯府天津破衙門第945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75章 大翻盤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186章 治安司終相見第60章 能威風就要威風第349章 並不精彩的勝利第194章 先打一頭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742章 歸化汗帳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116章 車到山前或有路 少年相鬥本爲常第365章 官場如戲且信王通第13章 規矩第399章 論海說艦 客從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