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宮內不寧 秉公對否

正德年間,劉瑾專權,八虎之名威震天下,到了嘉靖年間有意約束宦官的權力,嘉靖後期根本不再補充宦官,任由宮內的宦官們老去。

老去歸老去,但宮內始終有大量的勞役需要人從事,隆慶初年的時候,宮內勞役就有些運轉不暢,所以隆慶年間一直在緩慢的補充,但文臣們依舊抱有警惕,而且隆慶在位幾年,內閣大臣幾乎都是嘉靖年間的臣子,德高望重,隆慶皇帝也沒有在這樣的小事上和他們爭執,夠用即可。

這幾年,宮內因爲宦官們的老朽,各方面的人力都出現了嚴重的不足,而且內廷第一人馮保也成了天下間舉足輕重的角色。

爲了維持宮內的正常運轉,也有宦官權勢漸漸回潮的原因,開始在宮外大量的補充宦官人手。

而萬曆九年的這次補充,又是近三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宮內不補充宦官,可冒險圖富貴,或者無路可走的人們自閹做無名白的數量一直沒有減少,無名白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多。

這次補進宮中的低級宦官中,除了爲內書堂那邊甄選的童閹之外,其餘都是在無名白中挑選,挑選青壯之人,好入宮來就能辦差做事。

有明一代,皇宮大內耳目靈敏,內外消息都通暢往來,京師各衙門在無名白聚居之地大索賊人的消息,他們自然也知道。

如今入宮是有溫飽,當年在宮外做無名白的時候,手腳不乾不淨卻也難免,聽到宮外大索,衆人難免都是人心惶惶。

早飯的事情做完,沈德財也來到了御膳房中,簡單交待了幾句,桂磊急忙去往司禮監。

雖說司禮監統領內廷,可除卻司禮監辦差的宦官之外,各個監司局衙門都是各有一處,各自忙碌。

桂磊到了這邊,卻發現各個衙門的人居然都在,還真和自家親信說的那樣,各處都在磕頭請願哭求。

“這麼做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小的們人心惶惶,咱們伺候的是宮內各位貴人主子,要有個閃失怎麼辦!?”

“順天府膽子怎麼大到了這樣的地步,到底是誰給他們撐腰……”

“下面幾個掌司過去施粥賑濟,居然被順天府的差役給攔了下來,他們眼裡還有沒有宮內人……”

有的直接是掌印的太監過來,有的則是少監或者是管事過來,大家都是有身份地位的角色,在這裡雖然有怨言,但話卻說三分留三分。

司禮監各位當差的太監都是隨着萬曆皇帝去朝會,照例留下一名值守處理急件,今日當差的卻是司禮監隨堂太監張宏,值房中站着二十幾號人,在那裡喧嚷,想要辦差根本無法靜下心,忍不住皺着眉頭說道:

“各位公公,馮公公、張公公還在朝會那邊,咱們在這裡也拿不出什麼主意來,不如各自回返衙門,等午間再行商議如何,大家都是各衙門主事的人,來到這邊,別耽誤了那邊衙門的差事。”

司禮監掌印、提督、秉筆各一人,隨堂四五人,這幾個人都有太監的身份,等同於外朝的內閣,權重無比,地位遠高於內廷其他各衙門。

張宏素來以方正著稱,李太后對他褒獎有加,隱約間這張宏在司禮監是個第三人的意思,他既然這般說話,過來稟報的人也都不好多說下去,彼此看了看,就準備散去。

“張公公話不能這麼講,以我御馬監爲例,此次挑選的健壯宦官都是補入各營各司,這些人是宮中的武備兵馬,若是這樣人心惶惶,豈不是禍事,而且御馬監原來那些人多以老弱,依靠不上,若任由這般下去,禁軍體統豈不是敗壞!”

衆人要散,御馬監監督太監林書祿卻站了出來,語氣雖然平和,說的卻是頗爲堅定。

在場衆人,此時也只有御馬監的林書祿有說這個話的資格,他這麼一說,衆人立刻都是附和。

“尚膳監這邊操持飯食,活計最爲繁重,也最出不得錯誤,前次宮外挑揀的,有三成補到這邊,可這個樣子,他們也沒心思做活,萬一出了什麼差錯,怎麼和上面交待,張公公,這是第一等大事耽誤不得!!”

尚膳監提督光祿太監桂磊喊的聲音最大,他也最爲緊張這事,早晨起來因爲這幫人哭求,緊趕慢趕,有三位嬪妃宮裡還是耽擱了一會,惹得那邊大發埋怨。

得虧鄭貴妃那邊的優先供應,要不然真就有大禍事了,桂磊和尚膳監掌印的沈德財一合計,覺得此事一定要有個說法,要不然有了麻煩,估計是尚膳監這邊背責,這等事一定要摘個明白。

其他幾處的聲音也不小,直殿監和御用監也是差不多的局面。

張宏看到這個局面也是無奈,拍了拍額頭,索性抱拳作了一揖,開口說道:

“既然如此,各位公公先做,咱家還有些文卷要看,就不陪着了。”

他心裡也有些火氣,說完就出門去了正院的值房,坐在自家座位上批閱了幾本,卻有些納悶,轉頭問親信的寫字宦官說道:

“順天府這麼一意查案,外面這些人在宮外煊赫的很,怎麼都壓不住,還要聚在這邊來?”

寫字宦官遲疑了下,那邊張宏卻先反應過來,打開本摺子圈了幾筆,低聲說道:

“想必是張公公手下那個治安司了,怪不得要聚到這邊來折騰,管不得,管不得啊!”

宮內各處,對治安司這個衙門頗爲冷淡,一是名不正言不順,二來卻是被張誠牢牢的抓在手中,別人伸不進手去,這背後則是天子了,如今宮內宮外都是太后娘娘最大,大家還是保持些距離的好。

大家聚齊了來這邊,本就是快要中午,朝會進行的差不多,張宏出去說話沒過多久,司禮監的幾位都已經回來。

在張宏面前,衆人能說幾句,在馮保和張誠跟前,大家卻不敢那麼放肆,都是齊齊躬身見了禮。

不過這時衆人又都遲疑了,誰都能看到司禮監幾位臉色都很差,難不成是下面聚衆哭告的事情惹怒了馮公公和張公公。

衆人遲疑,監督太監林書祿卻緩步向前,深深一揖,肅聲說道:

“馮公公,宮中不寧,若不今早平息,我等衆人必有禍事臨頭。”

馮保進了院子看到衆人明顯一愣,衆人遲疑沒有上前,他這邊卻在想別的事情,似乎走神的樣子,被林書祿這麼一說,才反應了過來,聽到這話,眉頭挑了下,卻直接轉頭說道:

“張誠,去和你那邊的人招呼一下,這般雞犬不寧的折騰,於內於外,都是顏面有損,適可而止吧!”

衆人面前說這樣的話,等若是當面折損,在場的衆人都愣了愣,也不顧得失禮如何,齊齊的看向張誠,卻沒想到張誠也是若有所思,只是點頭答應了句“是”,衆人愕然,卻看到司禮監參加朝會的一衆人都是進了值房。

大家都是宮內頂尖的角色,對這般的情勢自然判斷的明白,大太監們進了屋子,不多時有寫字宦官出來說道:

“事務繁忙,請各位公公各回本職,有事再行傳喚。”

寫字宦官說的恭敬,不過逐客的意思大家明白,今日氣勢洶洶前來,所求的事情似乎有了結果,張誠也應了,可各監司衙門如今關心的事情卻不在這上面,讓馮保和張誠都憂心忡忡的事情會是什麼,朝會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諸位太監、少監彼此知會了聲,各自心照不宣的散了,一離開司禮監的院子,他們雖然在回返各自的衙門,手下的親信卻開始到處打聽了起來。

按照慣例,朝會上發生的任何事都不是秘密,午飯前,各處都知道了消息。

“安排李文全去三大營做副將的安排被張閣老給否了。”

所謂京營在嘉靖前是十二團營,嘉靖時改爲三大營,由文臣總領,宦官監軍,各級軍將由勳貴充任,三大營一共四個副將,都是伯爵侯爵,又有餉銀空額,軍備差價的油水,是勳貴們一等一的去處。

而且對勳貴們來說,若有什麼擡舉升任的,總要有個形式上的功勳,去三大營做一段,到時候也有理由說辭。

這李文全從前沒有擔任過什麼實職,現在也沒有什麼爵位在身,張閣老此舉倒也合情合理,文官們常作這樣的事情,沒什麼稀罕。

可李文全是武清侯李偉的兒子,是當今慈聖太后娘娘的親弟弟,這是天下最頂尖的皇親國戚之一,張閣老居然就這麼否了……接下來會如何,天知道。

“草原上正是不寧之時,三大營需要得力武臣充任,哀家知道張先生的用心,不必說什麼了!”

李太后這般說話,卻是面沉似水,馮保和張誠對視一眼,都是躬身,李太后卻轉了個話題說道:

“今日宮中鬧哄哄不像個樣子,張誠,你是宮內當差的人,要分清裡外,這麼追查下去,你什麼居心!”

李太后神色俱厲,張誠慌忙跪了下來……

第798章 會館 侯府第1106章 忠孝豈有兩全時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617章 皇宮大內喜怒哀樂第249章 火炮爲淵驅魚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922章 天津衛出身的舉人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741章 北疆動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770章 炮轟汗王宮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699章 虎牌入京來 子說父所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114章 烈女報恩爲避禍第811章 許多事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469章 堂堂商戰 登門求救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486章 正常反疑火器規矩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533章 未必不知 清白百姓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872章 王通依舊忠心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964章 難得糊塗急流勇退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555章 宮內不寧 秉公對否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353章 牽扯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919章 除夕近 喜臨門第619章 眼中釘第129章 怒氣滿盈 百密一疏第53章 好身手第19章 惡客登門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640章 雖不捨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638章 本是同張黨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291章 狹路相逢 向前者勝第600章 曉以利害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444章 血戰方成軍 大功反爲害第75章 大翻盤第76章 事驚心第762章 彼爲羊 我爲狼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169章 冷眼旁觀 直言相諫第1111章 衝鋒之後是陷陣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598章 己所不欲 勿施於君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42章 娓娓道來第374章 湖中舞第891章 說不過就動刀第864章 返北江中談第738章 大軍動 各有言第1090章 戰前更像年前第1001章 欲擒故縱之術第710章 由此及彼 心思萬方第215章 集市招兵 常理爲妖第469章 堂堂商戰 登門求救第1122章 三方合力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823章 舊人第633章 打不是目的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54章 過年了第1060章 都已成年第144章 耳目聰財源進第822章 宋百戶第9章 不後悔第755章 虎威軍 虎威軍第291章 狹路相逢 向前者勝第612章 早晨第185章 言談出新衙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1066章 平播州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1章 歸鄉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368章 挑錯總是很容易
第798章 會館 侯府第1106章 忠孝豈有兩全時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617章 皇宮大內喜怒哀樂第249章 火炮爲淵驅魚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559章 追思連接 各處無事第922章 天津衛出身的舉人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741章 北疆動第877章 故地重遊大不同第546章 波瀾詭譎 京師大案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770章 炮轟汗王宮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699章 虎牌入京來 子說父所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114章 烈女報恩爲避禍第811章 許多事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469章 堂堂商戰 登門求救第519章 歸程面聖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486章 正常反疑火器規矩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214章 物傷其類 不鬧無錢第533章 未必不知 清白百姓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283章 初見暗虧第872章 王通依舊忠心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964章 難得糊塗急流勇退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555章 宮內不寧 秉公對否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353章 牽扯第621章 不同往日 何人爲相第919章 除夕近 喜臨門第619章 眼中釘第129章 怒氣滿盈 百密一疏第53章 好身手第19章 惡客登門第541章 人危漸亂 似人非人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640章 雖不捨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620章 欲閒不得第638章 本是同張黨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291章 狹路相逢 向前者勝第600章 曉以利害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444章 血戰方成軍 大功反爲害第75章 大翻盤第76章 事驚心第762章 彼爲羊 我爲狼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918章 權臣亦能臣第408章 以津爲鑑第169章 冷眼旁觀 直言相諫第1111章 衝鋒之後是陷陣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598章 己所不欲 勿施於君第296章 既投桃需報李第704章 一日之內人不同第42章 娓娓道來第374章 湖中舞第891章 說不過就動刀第864章 返北江中談第738章 大軍動 各有言第1090章 戰前更像年前第1001章 欲擒故縱之術第710章 由此及彼 心思萬方第215章 集市招兵 常理爲妖第469章 堂堂商戰 登門求救第1122章 三方合力第310章 一環套一環第208章 莫非撞鐵板第823章 舊人第633章 打不是目的第123章 賬實相符 子懼嚴父第54章 過年了第1060章 都已成年第144章 耳目聰財源進第822章 宋百戶第9章 不後悔第755章 虎威軍 虎威軍第291章 狹路相逢 向前者勝第612章 早晨第185章 言談出新衙第175章 見風使舵方爲能第1066章 平播州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1章 歸鄉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368章 挑錯總是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