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天津有學堂

遼鎮馬兒墩寨之敗在朝廷定下處置方略之後,大臣們就對這件事情什麼太大的興趣了。

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提起nv真人這個詞,他們第一個想到的絕對不會是遼鎮北邊和東邊的那些民族,而是滅亡北宋的那個。

當初設置遼鎮的目的,是爲了防禦這片區域的蒙古勢力,還有個雖然沒有說明,大家心裡都明白的防備對象高麗,儘管高麗羸弱,可國家畢竟是國家,不可能在邊界沒有設置和預備。

nv真人算什麼,不過是一羣牧豬種地的野人,這樣的勢力也配當大明的敵人,實在是不值一提,遼鎮的失敗只是他們的輕敵和大意,而不是對方有了怎樣強的實力,要不然,自李成樑天下揚名,爲何戰鬥全都是和蒙古各部,而沒有提過什麼nv真。

朝野都是這般的態度,實際上大多數人連遼鎮的地形如何都不知道,更不要提遼鎮邊牆外的形勢了。

王通這邊的消息倒是匯聚了不少,但真正有價值的也是不多,遼鎮和外來的商人,在邊牆外的活動範圍並不大,他們也很難和當地土著打什麼jiāo道,特別是在這樣的戰時,土著們更是對從大明來的人有敵意。

只知道,如今奴爾哈赤的力量在飛速膨脹,遼鎮軍隊出戰清剿,在邊牆外的村寨中胡作非爲,對一直在避免主力戰鬥的奴爾哈赤又是追而不打,本地土著都是深恨明軍,而且奴爾哈赤這麼打下去,始終沒有大的失敗,也大大的助長了他在白山黑水間的威望,赫然成了大英碓,許多部落都是主動的歸順。

王通心裡明白的很,nv真人的鼻力再怎麼膨脹,他們現在還是一盤散沙,遼鎮現在已經全力的動員起來,nv真人彙集在一起的力量越多,結果就是被殺的越多,遼鎮的勝利也會越大,王通對形勢的判斷還是很樂觀。

………。

確定了王通沒有向遼鎮伸手的意圖之後,朝臣們迅速的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財賦上來。

賦稅自萬曆十一年之後,已經是連年下滑,如果不是邊鎮無戰事,各處的督撫總兵沒什麼理由來要糧餉,天下還算是太平,幾處地震和洪水規模也不算太大,賑濟花費不了太多銀子,還有宮中如今自己的進項不少,很少需要國庫貼補了,正因爲這支出沒有變大,所以還可以維持。

但這趨勢實在是讓人沒有辦法樂觀起來,照這個速度遞減下去,如果到了萬曆五年左右的水平,那可能就維持不住平衡了,畢竟開銷始終沒有縮減,但收入卻越來越少。

如何能增加朝廷的收入,這就成了當下最爲人關心的一件事,朝野人士紛紛上疏言利,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絕大部分都是不靠譜的。

現在收的這麼少,爲何從前收上來那麼多,萬曆皇帝對這件事很煩躁,他不願意給人一種離開張居正就做不好事的印象,但實際上就是如此,萬曆十一年之後,凡是張居正做效果不錯的,現在都有反面的效果。

正因爲如此,萬曆皇帝讓王通再去想個法子,看看能不能再nòng出天津衛那樣的生財寶地,再有這麼一處,那財政缺口就簡單的很了。

天津衛那邊王通經營了足足十年纔有這樣的規模和成就,想要憑空再nòng出一個來,談何容易。

王通這邊的心思卻沒用在這邊,左右天子也不過是一句半開玩笑的話,從寧夏那邊回來之後,沿途談了太多的事情,絕大多數都是和商業相關,這個要慢慢理順,三江錢莊、保險行和商行的掌櫃們都是來到這邊,整日裡謀劃商議,確定一樁事,立刻有人趕往北邊或者是西北。

………

這些趕往北邊或者西北的人,差不多就要在那裡保持常駐的狀態,這些人都是三江商業系統內的骨幹。

此時就顯出王通當年辦商科學堂的高瞻遠矚來,三江商業系統始終在擴張,一批批骨幹不停的去往各地,但派出去的都能頂起一片天,留下來的還是好用,這個商業系統一直能良xìng的發展,這就因爲不斷有專業的候補力量補充進來。

按照大明許多事情的慣例,王通在天津衛時,天津衛的商人們還願意對商科學堂保持足夠的熱情,王通離開,他們就沒這個心思了。

商科學堂的學徒一進mén就要拿工錢的,而且還比普通的夥計高出許多,要知道學徒入mén,管吃住不給工錢纔是規矩,天津衛這邊大把的伶俐xiǎo夥子想進商鋪做工,何必去找什麼商科學堂呢!別人不要,三江系統卻不能不要,左右三江各家買賣也都是家大業大,工錢這上面不用太在乎,這一用卻用出了好處,這些學徒明白規矩,做幾個月就

能上手,尋常學徒要變成正式的夥計,怎麼不得三年,商科學堂這邊半年就能成爲熟手,一年就可以當成老人這麼用了,當然,爲人處世,待人接物這等還是需要時

間,可這樣的情況,卻可以讓三江系統chōu調出更多人去擴張,去辦差。

三江系統在天津衛的繁榮中積攢了大量的資本,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有沒有購買土地的需要,那就只能是擴張,去北直隸各府,去山東河南,去山西陝西,甚至去塞外和江南,從商業學堂補充進來的人力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天津衛發家的不光是三江系統,需要擴充的也不只是三江系統一家,但是他們都有別的問題,派出去信得過的人,家中的生意就受影響,派的如果是信不過的,那丟出去的銀子就是ròu包子打狗。

這時候他們纔看到商科學堂的好處,想要去招人的時候,卻發現動作晚了,爲什麼,三江系統在商科學堂嚐到了好處,他們立刻開始向商科學堂投入金錢,並且和還沒畢業的商科學堂學生簽訂契約,讓他們畢業後只能來到三江系統來工作。

商科學堂的確是三江系統下的產業之一,但三江系統這些事都是按照規矩來做,其他人挑不出理來。

其他家商人自然是不幹可又挑不出什麼máo病,只好是一邊擡高工錢招攬賢才,一邊和商科學堂商議,一邊是開短期的培訓班,一邊是下面幾期的學生他們也要有分潤,不能被三江系統一家全都吃下。

不過他們畢竟是晚了一步,比三江系統落後了半年,等三江系統在很多地方站穩了腳跟之後,他們纔剛剛過去。

商科學堂立刻水漲船高,本地人如果看着孩子讀書沒什麼希望都是朝着這商科學堂來塞,做不得官,能賺錢也是好的,河間府、順天府也有不少人看到了這個出路,紛紛派人過來,現在不光是北直隸的府縣就連山東、河南、山西都有人過來。

這麼多的學生,學堂也要擴建,新學堂現在實際上就是一個大的農莊改建,擴建的銀錢倒是天津衛各家商人出錢,對這個他們並沒有什麼牴觸,因爲出的銀錢越鄉,他們就能分到越多的學生。

現在大家都有個判斷,那就是大家今後的前途肯定不會侷限在這天津衛一地,如果你做好準備肯定有發財的機會。

三江系統不喜歡吃獨食,當然,也因爲因爲外面的好處往往大到他一家吞不下,要大家過去共襄盛舉,機會只青睞有準備的,大家不打好基礎,到時候錯過了富貴可怪不得別人。

相對於人人踊躍的商科學堂,通事學堂那邊就冷清很多,想要學外語需要天賦,而且多少要有些文化底子這樣的生源可不太好找,如果不是現在外貿是大宗通事的工錢開的很高,mén前冷落恐怕是難免的。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在通事學堂有幾十名番人在學習漢語,他們大多是從南洋或者是印度那邊過來的白人,或者自己是商人,或者是派過來的代表,他們多少懂一點漢語,但在這麼繁榮的環境下,感覺自己需要懂更多,這個通事學堂正好符合了他們的需求。

商科學堂、通事學堂,都是王通在天津衛時設立的學堂,實際上,三江匠坊和三江船廠下面也都有類似的機構。

不過匠坊這邊願意進去學的,只有三角澱周圍的那些外來居民,他們在天津衛出路不多,看到匠坊那豐厚的待遇都是動了心,也算給自己的孩子找個不錯的將來。

三江船廠那邊,實際上是船匠和水手的雙重培“但海上生死莫洌,就連很多水手漁民出身的人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繼續從事這個,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可選擇的餘地並不多,還是要辛苦求生,這邊人手倒也是不缺,不過也說不上熱鬧,遠遠比不上商科學堂。

“王通,朕當時所說,再nòng出一個類似於天津衛的地方,你可有什麼方略嗎?”

萬曆皇帝沒有忘記這件事。

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891章 說不過就動刀第8章 不能忍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390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21章 樂得誤會第825章 早知道 迴天津第538章 戛然而止海上不平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723章 無知妄言 北疆告急第303章 幾家歡樂一家愁第614章 清算第1082章 夜議第753章 後發制人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33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99章 虎牌入京來 子說父所第299章 天家無兄弟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1122章 三方合力第542章 如臨大敵 虛驚一場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477章 爲何來堰頭鎮第882章 京師暗流動第858章 亂事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867章 滅徐 一動皆動第501章 在京奔走密雲停駐第741章 北疆動第390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7章 見義勇爲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822章 宋百戶第244章 御馬監之案第152章 烈女子第1043章 殘酷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692章 由小見大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303章 幾家歡樂一家愁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865章 你不是想給普元報仇嗎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278章 炮打晉和店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638章 本是同張黨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第78章 請罪脫身第1126章 生硬的轉折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第726章 漸緊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14章 總要多賺錢第798章 會館 侯府第501章 在京奔走密雲停駐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508章 狼羣追虎損己利人第980章 敵情 剿匪第202章 新官上任難第812章 海瑞已老第67章 贓物?宮裡的?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624章 短銃倒持做釘錘用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819章 悔不該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882章 京師暗流動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515章 死傷重見勝仍死攻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567章 甕中捉鱉 王通殺賊第67章 贓物?宮裡的?第976章 大喜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50章 穩妥當先第738章 大軍動 各有言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106章 三光之策第770章 炮轟汗王宮第221章 萬曆六年初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413章 爲國老將忐忑番人第1026章 屠刀下的開始第1013章 兜住第422章 利國利軍 辛苦何妨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681章 經歷司侯真
第1031章 求大人做主第891章 說不過就動刀第8章 不能忍第589章 熱風上頭 大同弊案第390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21章 樂得誤會第825章 早知道 迴天津第538章 戛然而止海上不平第933章 滿套兒金礦第723章 無知妄言 北疆告急第303章 幾家歡樂一家愁第614章 清算第1082章 夜議第753章 後發制人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33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699章 虎牌入京來 子說父所第299章 天家無兄弟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1122章 三方合力第542章 如臨大敵 虛驚一場第172章 風起雲動 細節末枝第477章 爲何來堰頭鎮第882章 京師暗流動第858章 亂事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867章 滅徐 一動皆動第501章 在京奔走密雲停駐第741章 北疆動第390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7章 見義勇爲第581章 夜談夫妻謀 喜慶見悽慘第822章 宋百戶第244章 御馬監之案第152章 烈女子第1043章 殘酷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692章 由小見大第666章 舉人知府第314章 沒想到城內城外第303章 幾家歡樂一家愁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865章 你不是想給普元報仇嗎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278章 炮打晉和店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638章 本是同張黨第373章 大家求財京師無事第78章 請罪脫身第1126章 生硬的轉折第1073章 被開革的老部下第326章 忠心耿耿數王通第726章 漸緊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14章 總要多賺錢第798章 會館 侯府第501章 在京奔走密雲停駐第1072章 遼國公的時局座談第508章 狼羣追虎損己利人第980章 敵情 剿匪第202章 新官上任難第812章 海瑞已老第67章 贓物?宮裡的?第109章 恩怨分明好兒郎第624章 短銃倒持做釘錘用第701章 錦衣衛不是說打就打的第401章 差役對親兵 河上亂紛紛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819章 悔不該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93章 出氣立威兼生財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86章 一事動 萬事動第882章 京師暗流動第535章 往事心憂清流怨起第515章 死傷重見勝仍死攻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567章 甕中捉鱉 王通殺賊第67章 贓物?宮裡的?第976章 大喜第289章 官民兩利之事第50章 穩妥當先第738章 大軍動 各有言第1054章 傾國之利第124章 新學員 欺生第106章 三光之策第770章 炮轟汗王宮第221章 萬曆六年初第756章 火炮 投石機第413章 爲國老將忐忑番人第1026章 屠刀下的開始第1013章 兜住第422章 利國利軍 辛苦何妨第849章 言傳身教第681章 經歷司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