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前車之鑑乎

“陛下,臣請辭官!!”

朝會上一片寂靜,從萬曆皇帝到殿中伺候的小宦官,每個人都聽清楚了王通中氣十足說的這句話。

萬曆皇帝看到王通出列,下意識的泛起笑容,隨即笑容僵在了臉上,在萬曆皇帝右側的張誠和田義都是擡頭,愕然的盯着王通,張誠甚至張嘴準備喝問,但多年內廷中樞的涵養讓他沒有出聲。

而朝堂上那些跪下的文官,也顧不得君前失儀,都是擡起頭,瞪大了眼睛,盯着跪在那裡的王通。

奉天門偏殿上朝會,參與這個朝會的官員可以當場上呈奏疏,王通的雙手捧着奏疏,端正無比的跪在那裡。

按照規矩,臣下說完,在萬曆皇帝身側的趙金亮就要下去將奏摺收上交給皇帝,大佬們震驚,趙金亮也是愕然,不過他反應的還是快些,先反應了過來,跑下去就要收奏摺,剛走出幾步,就聽到身後有人厲聲喝道:

“慌什麼!朕還什麼都沒有聽見!”

是萬曆皇帝在呵斥,語氣中充滿了怒意,趙金亮慌忙跪下,再也不敢動彈,趙金亮在內宮中的地位也是不同尋常,雖然是萬曆皇帝的隨侍,但萬曆皇帝也不會對他說什麼重話,可剛纔這句,卻是充滿了怒意。

看着趙金亮伏地不敢動作,萬曆皇帝冷冷的掃視了殿上一干人,內閣一干人和六部尚書一干人都是在盯着王通,在萬曆皇帝眼中,這些文臣們眼中都是充滿了興奮,王通要辭官,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消失,自然興奮之極。

“王通,朕沒有聽清你說的話,你再說一次!”

萬曆皇帝冷漠的說道,王通跪在地上的姿勢沒有變化,聲調也沒有變化,沉聲開口說道:

“陛下,臣請辭官!!”

再問一次的結果也是一樣,再問一次的舉動顯得頗爲幼稚和荒唐,萬曆皇帝臉猛地漲紅,語氣中充滿了怒氣,又是問道:

“王通,爲什麼要辭官,朕待你難道有什麼虧欠!?”

“陛下,京師風波已經平定,臣若在京師,陛下如何對百官臣子。“

王通的語調平靜,沒有任何的波折,他的平靜讓萬曆皇帝更加的憤怒,再也沒有什麼壓抑,直接咆哮了出來:

“朕是天子,朕想要如何就是如何,你是朕的忠心臣子,你在朕這邊,爲朕忠心耿耿,朕爲什麼不能對百官臣子!!?朕覺得能對,你爲何覺得不能,你是天子!?朕是天子!?”

最後這句話說出,偏殿中的諸人無奈的對視了一眼,宦官們都是屈膝跪了下去,大臣們重新低下了頭。

王通磕了個頭,繼續說道:

“陛下息怒,臣今曰爲定北侯、錦衣衛都指揮使,權重一方,又有傳聞,說陛下將使臣都督京營,陛下,如此一來,錦衣衛各司加上京營兵馬,京畿要地五分之三以上的兵力在一人手中,臣如何自處?”

萬曆皇帝愣了愣,卻沒有立刻出聲否認,下面的大臣們卻交換了一下眼神,讓王通都督京營的消息他們也是聽到,今曰看萬曆皇帝這個反應,那就是確定了,王通繼續說道:

“大明天下,陛下最大,若臣比君大,那則是社稷動盪的禍事,臣下當有臣下的本份,臣自知有功,陛下當封賞,但臣已有如此高位,已經無可賞賜,讓陛下爲難遲疑,已經是臣下的罪過,臣不願如此,臣請辭官。”

“王通?你的意思是朕刻薄寡恩,你擔心朕今後猜忌?”

“臣不敢,陛下,臣自知此舉欺君大逆,但臣今曰惹陛下動怒,卻是爲了全今後君臣情分,臣爲武人,不知文飾言辭,但言語皆是赤誠,還請陛下三思。”

萬曆皇帝中間插話,聲音森冷,已經沒有了什麼情緒,王通回答的依舊從容,說完“三思”那句話之後,王通直起身拱手,鄭重其事的又是拜下,直起身時,和萬曆皇帝對視了一眼,王通神情坦蕩,眼神堅定。

看到王通這個表情,這個表情上,沒有預料中的怨氣,甚至也沒有預料中的笑意,只是鄭重其事,坦坦蕩蕩,萬曆皇帝頓時明白,王通真是在辭官,而不是在發泄什麼去年被敲打,被放逐的怨恨。

萬曆皇帝長吐了一口氣,卻是沉默了下來,殿堂內又是安靜一片,但這次安靜的太久了些,萬曆皇帝久久沒有出聲,太監和大臣們都是悄悄擡頭。

萬曆皇帝還是站在那裡,看一眼王通,然後又掃視殿中的內廷外朝的大佬,神色變幻,張開口又閉上,遲疑了好久,才低聲問道:

“王通,你是擔心朕的猜忌嗎?”

“臣不敢!”

“王通,你是不是怕,害怕去年你大功歸來,卻被朕在賜婚上悶了一下,然後又打發你去江南,你覺得朕容不下有這樣大功的你,與其等到朕給你難堪,不如自己先行請辭,也好免了那時的麻煩。”

“天心聖意,臣不敢妄自揣度,臣辭官的理由方纔已經說明,臣就是要全臣子的本份,不敢讓陛下爲難,所以才請辭本官。”

王通又是直起身,朗聲回覆,萬曆皇帝擡手指着王通,想要說什麼,頓了頓還是沒有開口,真正沉默了下來。

這次沉默的時間比較久,太監和大臣們年紀最小的也在四十五歲上下,上朝叩拜都是彎腰就起,並不那麼辛苦,即便是這樣,大家的膝蓋裡也有棉墊內襯,年紀大了保持這個姿勢,實在是吃不消。

沉默的時間太久,很多人就無法保持這麼僵硬的動作,都是紛紛擡頭或者是做些動作,大多是彼此交換神情眼色,現在這個局面無人能料到,大家都在防備的是,一個權傾朝野,甚至超過當年錢寧和江彬的大權殲,而且這個人文官們根本沒有辦法限制住,他有財權,有兵權,又有內廷大佬的相助,甚至有鄭貴妃的支持,他可以肆無忌憚。

更加可怕的是,王通年紀很輕,也就是說,他現在這個地位不是終點,僅僅是剛開始而已,接下來還不知道會如何,而大家則會因爲老病一茬茬的換下。

想了很多,也計算了很多,沒有人能想到,這樣的王通居然這般的知道進退,居然在朝會上公然辭官。

如果說萬曆皇帝私下召對,王通說出這個,那或許是故意做姿態,但在這麼正式的場合說出,有內外中樞之人旁證,如果定下來,有什麼反覆可就難了。

新任兵部尚書畢鏘跪在那裡遲疑了下,咬牙直起身拜了拜,朗聲說道:

“陛下,臣有一言,王大人此舉雖然突兀,卻是急流勇退之舉,他這一退,令陛下可以安排從容,也讓天下人可以安心,更是讓陛下和王大人的君臣情分可以兩全,今後定成佳話。”

萬曆皇帝嘴角泛起一絲冷笑,剛要說話,內閣次輔王錫爵也是出聲,開口說道:

“陛下酬功,封賞王大人,這本是應有之義,可田宅爵位可賞,兵權卻不可輕與,王大人自己將,若是錦衣衛京營都在一人之手,再加上王大人與虎威軍又有關聯,京畿之地武力大半在一人之手,即便是王大人忠義,就怕有殲邪小人覺得有機可乘,要在其中挑撥鑽營,陛下,唐時禁軍之禍,難道不是教訓嗎?”

“你們這倒是老成謀國啊!”

萬曆皇帝漠然了許久的臉上終於泛起了一絲笑意,不過卻是冷笑,兵部尚書畢鏘不敢再說,王錫爵卻磕頭下去,也是朗聲說道:

“陛下,臣等在此位,就要做謀國之思!”

“請陛下慎思!”

王錫爵那邊說完,內閣首輔申時行也是沉聲說道,跪拜扣下,內閣六部諸臣都是跟着叩拜下,齊聲說道。

萬曆皇帝嘴角抽動了下,想要說什麼卻又是停住,他突然發現,這是一個好機會,王通如今的情況和去年一樣,甚至比去年還要麻煩了,去年的時候,王通不過是立下了前無古人的邊功,那時候不過是擔心王通跋扈不可制,纔想着敲打,如果不敲打,定北侯和錦衣衛都指揮使的位置也足夠酬答。

可現在,王通沒有計較當年的敲打和安排,依舊是冒着大險潛回京師,調集兵馬徹底壓服了文臣,這次如果有一點的錯,王通都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都會成爲衆矢之的,可王通依舊是站在了萬曆皇帝這邊。

這樣的功勳,這樣的表態,就必須要封賞了,但王通目前牢牢掌控着錦衣衛和順天府,又和虎威軍有嚴密的關係,讓他掌握京營,是因爲找不出更放心的人,但讓王通掌握了,臣下的力量太大,又讓人有種種的擔心。

實際上,現在的王通,即便是不讓他掌握京營,他的權勢和力量已經足夠讓人擔心,如果趁這個機會,不管他是真想辭官還是有什麼別的打算,順水推舟的卸掉他的權位,那就可以放心了……

什麼三方平衡,什麼功勞,萬曆皇帝一時間都有些顧不得了,能解決這個……不過,沒有王通的話…

(未完待續)

第225章 何談規矩第690章 變動第662章 暗議紛紛第914章 京師好大雪第1096章 兵臨城下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631章 身在局中不知計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747章 一邊倒 不放過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200章 論功行賞 收買人心第31章 多問多答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275章 憑什麼收平安錢第394章 董創喜和沈枉第950章 差距是全方面的第1095章 李家首戰勝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814章 少年閒談第998章 虎威第717章 有女韓霞 邊關向北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532章 狼死狼繼 爲下萬難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949章 街頭羣毆正月社戲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91章 明珠夜投按劍驚第751章 試攻第62章 難道錯了第371章 分而不破納悶怪人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402章 仗勢欺人 我有大炮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1130章 如火如荼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831章 徐家議欽差第26章 莫名其妙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1025章 清城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34章 總旗差事第686章 各有根底第679章 收服第630章 調查判斷頗爲兩難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449章 汾州餘家第813章 他身邊的她們第656章 炫技求晉身第98章 有憂有喜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587章 有錢可入宮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817章 他笑隨他笑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1074章 謹慎萬全 李家爭功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13章 規矩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192章 或財露白或京師事第470章 董創喜故事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306章 看得開不給活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922章 天津衛出身的舉人第182章 做後路少年評第449章 汾州餘家第1107章 距漢城二十四里第1030章 大明南北事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69章 關係網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582章 恩威只爲此乎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769章 這裡沒有巷戰第215章 集市招兵 常理爲妖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118章 橫豎皆十 帝在腹心第39章 朕賞你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702章 仗勢欺人 登門辦案第27章 小揭盅
第225章 何談規矩第690章 變動第662章 暗議紛紛第914章 京師好大雪第1096章 兵臨城下第1038章 你還敢回去嗎第631章 身在局中不知計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747章 一邊倒 不放過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200章 論功行賞 收買人心第31章 多問多答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第670章 盛氣凌清望第275章 憑什麼收平安錢第394章 董創喜和沈枉第950章 差距是全方面的第1095章 李家首戰勝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499章 此去兇險 軍人本份第814章 少年閒談第998章 虎威第717章 有女韓霞 邊關向北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532章 狼死狼繼 爲下萬難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949章 街頭羣毆正月社戲第217章 遲來的年禮第1063章 諸侯之賞第91章 明珠夜投按劍驚第751章 試攻第62章 難道錯了第371章 分而不破納悶怪人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402章 仗勢欺人 我有大炮第916章 做作原爲求救第103章 火燒界凡寨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790章 羣像 後續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1130章 如火如荼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603章 人終有一死第514章 以利驅兵所見頗同第387章 諸位,隨我殺賊第831章 徐家議欽差第26章 莫名其妙第437章 殺敵務盡 滿載勝歸請月票支援!第1025章 清城第223章 操練偶遇第34章 總旗差事第686章 各有根底第679章 收服第630章 調查判斷頗爲兩難第883章 歸化大集第449章 汾州餘家第813章 他身邊的她們第656章 炫技求晉身第98章 有憂有喜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587章 有錢可入宮第251章 敲打勾結城外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1125章 延阻和進攻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817章 他笑隨他笑第294章 知機投靠 如此暴利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1074章 謹慎萬全 李家爭功第137章 似乎如此第1118章 快 快 快第13章 規矩第343章 胡爲無人問助敵或如何第192章 或財露白或京師事第470章 董創喜故事第70章 世情冷暖人自知第306章 看得開不給活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511章 三面齊襲第84章 自家的武館第922章 天津衛出身的舉人第182章 做後路少年評第449章 汾州餘家第1107章 距漢城二十四里第1030章 大明南北事第317章 收尾 上門第69章 關係網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131章 真相似大白第582章 恩威只爲此乎第236章 去蕪存菁 快刀剜瘡第769章 這裡沒有巷戰第215章 集市招兵 常理爲妖第530章 勤勉內官 重賞之下第526章 名將漫言 忠心有能第118章 橫豎皆十 帝在腹心第39章 朕賞你第237章 京師三月初第702章 仗勢欺人 登門辦案第27章 小揭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