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臣請辭官

楊巍辭官之後,禮部尚書沈鯉在走完了立儲的程序之後,也是上表告老還鄉,萬曆皇帝照準。

鄭貴妃之子朱常詢爲太子,身爲皇長子的朱常洛被封爲福王,封地定在了河南洛陽,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許多人慨嘆惋惜,認爲這是不合規矩,他本來有太子的命運,現在卻只能作藩王了。

相對於外面這麼多人的慨嘆,王恭妃卻是歡喜無限,她本來就因爲自己孩子捲入漩渦之中擔驚受怕,現在卻有了做藩王富貴一生的福分,這實在大喜事。

而且在乾清宮那邊傳來消息,福王朱常洛就藩之後,可以考慮讓王恭妃過去住,雖說嬪妃不得出宮,不過慈聖太后李氏已經去了武清侯府,這邊也就沒那麼多講究了。

王恭妃本來對宮中的爭寵之事沒有任何參與的yù望,能讓她和自己的兒子相伴,這是他最大的希望了。

對於朱常詢爲太子一事,京師已經是鴉雀無聲,京畿之地也是鴉雀無聲,但在外省,但在江南,卻還是有不少雜音。

致仕還鄉的官晏們瞭解到京師立儲之事的細節之後,都是噤聲,瞭解官場和政壇的人都是不寒而集

大明天子從來都是隻能在文官面前受委屈,而不能在這邊討到便宜,胡作非爲如武宗皇帝,也不過是重用宦官,重建武人勳貴而已。

唯一算是例子的,就是嘉靖皇帝,大禮議一案,動用錦衣衛用廷杖羣毆文臣百官,徹底打掉了他的臉面,所以終嘉靖一朝,文官們一直是被天子牢牢壓制。

但到了嘉靖後期,徐階當政,一直到萬曆登基後的前十年,以內閣六部爲首的文臣集團,徹底主導了朝政,在王通這個人名出現在大家視野之中後,文臣主導的局面漸漸被翻轉,然後就是天津衛的大繁榮,歸化城那場震古爍今的大勝,還有種種的波折翻轉。

這些都屬於大家驚訝,但還能坐視旁觀,因爲和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可這一次,卻讓每個人的都是震驚了。

萬曆皇帝在大朝會的時候,調集重兵包圍,又在天津衛調兵到京師左近,皇帝想要做什麼,皇帝分明是想要京師百官徹底的滅掉。

天子怎麼能如此做,天子怎麼有這樣大的膽子,更關鍵的是,天子居然有這個實力這麼做,每個和官場相關的人都是震駭,恐懼,然後閉口不言。

求名可以,堅持正道也可以,但不能傷了自家的性命,不能損害了自家的利益,現在天子這麼赤luǒluǒ的動手,還是閉嘴吧!

相對於這些明哲保身的官場和前官場衆人,地方上那些沒做過官的讀書人,還有所謂的老儒,都是對此意見頗大。

有人給京師寫信,有人託人上疏,不過他們的意見無關痛癢,他們的爭論也不過是義理之爭而已,他們有家有業,天子喜歡大兒子還是二兒子和他們沒什麼切身的關係,況且他們自己喜歡小兒子也是常事。

………

七月二十二那天,宮內有人給司禮監送來了消息,前司禮監秉筆太監張宏絕食而死,這個消息讓司禮監掌印兼東廠提督太監張誠難受了許久。

禁軍和京營進行了換血,一干虎威武館出身的軍將並沒有被提拔到太高的官位上,散官的位置都給的很高,也有各種各樣的好處,實際缺份都是千總、守備之類的位置,這樣的位置有個好處,能實際上控制兵馬,可以在第一時間內調動兵馬,這些千總和守備,京營的監軍太監和兵部尚書沒有權力動他們的官職。

身爲參將的陳思寶這次得到好處是最多的,他成爲勇士營的營官,御馬監在京師的五大營中,勇士營的兵力最強,地位最高,陳思寶來擔任這個營官,算是正式進入大明武人的最高層。

內官和軍將們的變動大多在人意料之中,衆人最關心的是定北侯、錦衣衛都指揮使王通該有什麼安排。

王通位高權重,儘管在這之前,他被天子猜忌,自我放逐到歸化城去,可這次他暗自潛回京師,協助萬曆皇帝解決了立儲的風波,居於首功。

萬曆皇帝在這次的風波之中,被太后一系和朝臣們幾乎bī入絕境,王通不顧從前的猜忌和這件事即將招致的罵名,主動來到這邊,他該得到怎麼樣的封賞。他已經是這樣的地位,如果要封賞,還要怎麼封賞,再給王通什麼樣的權勢,才能酬答他的功勞,但是如果再給封賞的話,王通的權勢會不會影響到旁人,會不會讓人猜忌。

快要到八月的時候,從宮中傳出了消息,這次準備讓王通都督京營,這個風聲一出,京師輿論立集是有些譁然。

所謂的“譁然”已經不是從前的羣情激奮,而是暗地裡的交流交談,王通的權勢膨脹這已經是在大家的預料之中,關鍵是會膨脹到什麼樣子,王通手中有錦衣衛,如果再有京營,等於京師五分之三的軍事力量都掌握在他一人的手中,這可不是臣下之道。

但如今這個局面,誰也不敢再說什麼了,當今皇帝自己如何高興,就由他去做罷了。””……

王通雖然去了歸化城,但他仍然是錦衣衛都指揮使,回到京師,照倒都是要參與朝會,隨侍天子左右。

不過剛剛回到京師,京師震dàng局勢不穩,需要王通坐鎮錦衣衛居中調度,所以直到八月初三這一天,王通才出現在朝會上。

日常的朝會,內閣諸人,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使以及相干各衙門的人都要與會,比起半個月前,已經是一代新人換舊人。

吏部尚書和禮部尚書已經有侍郎替代,其餘各部尚書並沒有楊巍,和沈鯉那樣的強勢,他們更看重的是自己現在的權位,不敢奢求什麼進取,也不敢去做什麼火中取栗的險事。

王通昂然出現在朝會上的時候,六部尚書除卻冷眼相待之外,也沒什麼舉動,每日朝會,照倒是皇帝最晚到。

這些大明中樞諸公在往日裡少不得要談天說地,甚至是聊聊風月之事,不過經過大朝會那次的風波之後,有了侍郎在哪裡怒斥尚書,滿朝彼此攻許,爭先恐後的撇清自己之後,一時間大家也有些尷尬,或者說彼此之間的關係從以前的彬彬有禮,變成了赤luǒluǒ的利害關係,想要恢復如常,還要很長的時間。

而且舉行朝會的奉天門偏殿空間並不大,就算是小聲說話,也很可能被其他人聽到,特別是王通在這邊的時候,衆人心中更是多了許多提防。

王通第一日上朝,內閣次輔王錫爵卻主動上前說了幾句,王錫爵倒是上前笑看見禮,開口說道:

“如今定北侯是我朝的定海神針,前段luàn紛紛的局面,定北侯一回來,就變得天下皆靜,真是國家棟梁啊!”

這話中的譏刺王通也能聽得出來,不過文人做派總是要在嘴皮子上找找便宜的,王通也不在乎,只是不冷不熱的回禮說道:

“如今太平盛世,莫名的京師就變得如此紛luàn,難道是有什麼妖孽?”

王錫爵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道:

“王大人,王某有些話說出來可能得罪,我們做臣子的,就要有做臣子的本份,權勢顯赫是天子的恩寵,這個沒什麼可說的,可是做臣子的權勢太重,即便是聖上的恩寵,做臣子的也要有自知之明,萬不可爲一時的煊赫得意,壞了君臣的情意,辜負了聖上的恩寵。”

王通沉yín了一會,淡然說道:

“天意獨裁,聖上要做什麼是聖上的事情,我們做臣子的怎麼能妄自揣度呢?”

聽到王通的滴水不漏的回答,王錫爵搖了搖頭,臉上已經沒了什麼笑意,只是嘆了口氣,卻有些鄭重的說道:

“王大人,有些權勢是恩寵,有些權勢卻是取死之道啊,王大人如今的地位身家,也有家人部下,萬不可爲了一人一時的快意,鬧到不耳收拾的局面啊!”

說完這句,王錫爵點點頭,就要轉身回到自己的隊列中去,他剛剛動作,卻聽到王通在身後說道:

“多謝王閣老提醒,王某有自知之明,也知道自己該如何做!”

王錫爵回頭看,卻看到王通拱手作揖,做了個承情的動作,王錫爵有些驚訝,這王通並不是和傳言那般對文臣冷眼相對,還是知道人情事故。

聽到外面一聲通報,萬曆皇帝走入了殿堂之中,宦官唱禮,一干人都是恭敬跪拜,衆人擡頭的時候都注意到萬曆皇帝對王通點了點頭,算是招呼,這還是君臣嗎,什麼時候臣下叩拜,君上居然還要答禮了。

“……有本陳奏……”

如今這個局勢,臣子們只是做各自的本職,沒什麼要上奏的,大家都是沉默以對,剛沉默了一會,王通躬身拜下,開口說道:

“陛下,臣請辭官

第336章 難得糊塗不容易第452章 莫名之問 名將西去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820章 婚禮第195章 小勝等大打紮營待虎來第597章 天子探病 心不在焉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275章 憑什麼收平安錢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1071章 氣定神閒第799章 給侯爺幾分面子第1061章 大富松江 倭國平戶第152章 烈女子第1047章 隨他死去第671章 錦衣憊懶 笑顏以對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9章 不後悔第981章 王大人問王大人第1066章 平播州第881章 酒醉第969章 入秋天漸涼第12章 出人意料的翻盤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897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1068章 太平無事的十九年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298章 一波又是一波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494章 戚少保觀虎威軍第455章 神箭攪局 滄州無卡第298章 一波又是一波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1136章 人總是要長大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642章 頃刻皆成空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1053章 金銀之事第256章 待明日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864章 返北江中談第586章 等到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646章 雞鳴狗盜亦有用第358章 宮內宮外誰忠誰奸第252章 誰派你來的第745章 騎兵對騎兵第676章 王通善戰第919章 除夕近 喜臨門第788章 骨肉至親 宮中攤牌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1050章 大炮第1047章 隨他死去第374章 湖中舞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527章 似多言 生意經第15章 月例銀子 心機重重第160章 少年心事伴君伴虎第837章 賊不如雞犬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725章 佈置第924章 厚利得人心 清流劾邊鎮第1093章 戰爭爲何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532章 狼死狼繼 爲下萬難第994章 打不打 打不打第1032章 鄭家豪奴第510章 有險不守列陣攻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1053章 金銀之事第393章 十萬兩保險行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538章 戛然而止海上不平第51章 內閣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第963章 張誠告老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734章 大同駐大軍第1017章 早知你勝 松江開埠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611章 天明第443章 邊將邊商 回返順天第762章 彼爲羊 我爲狼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744章 始戰
第336章 難得糊塗不容易第452章 莫名之問 名將西去第560章 治安嚴厲 鎮海下水第820章 婚禮第195章 小勝等大打紮營待虎來第597章 天子探病 心不在焉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275章 憑什麼收平安錢第471章 尋根究底 何換權錢第1071章 氣定神閒第799章 給侯爺幾分面子第1061章 大富松江 倭國平戶第152章 烈女子第1047章 隨他死去第671章 錦衣憊懶 笑顏以對第652章 赴京無所懼第9章 不後悔第981章 王大人問王大人第1066章 平播州第881章 酒醉第969章 入秋天漸涼第12章 出人意料的翻盤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897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737章 臨戰行軍法 王通不聽勸第1068章 太平無事的十九年第134章 王通初陣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298章 一波又是一波第870章 不像王通的性子第494章 戚少保觀虎威軍第455章 神箭攪局 滄州無卡第298章 一波又是一波第901章 士無風骨 君無威儀第760章 大戰間隙第1002章 殖民的發端第1136章 人總是要長大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642章 頃刻皆成空第204章 恩威並施第1053章 金銀之事第256章 待明日第430章 木牆如礁石 敵兵如海浪第864章 返北江中談第586章 等到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646章 雞鳴狗盜亦有用第358章 宮內宮外誰忠誰奸第252章 誰派你來的第745章 騎兵對騎兵第676章 王通善戰第919章 除夕近 喜臨門第788章 骨肉至親 宮中攤牌第1064章 家事商事國事第1050章 大炮第1047章 隨他死去第374章 湖中舞第1029章 大熱松江第375章 急轉直下第527章 似多言 生意經第15章 月例銀子 心機重重第160章 少年心事伴君伴虎第837章 賊不如雞犬第404章 殺雞儆猴 高舉輕落第908章 三方制衡最穩第725章 佈置第924章 厚利得人心 清流劾邊鎮第1093章 戰爭爲何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532章 狼死狼繼 爲下萬難第994章 打不打 打不打第1032章 鄭家豪奴第510章 有險不守列陣攻第928章 利慾薰心的歸化商團第1053章 金銀之事第393章 十萬兩保險行第578章 有忙有亂 各有所第538章 戛然而止海上不平第51章 內閣第591章 結案快的意外第963章 張誠告老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734章 大同駐大軍第1017章 早知你勝 松江開埠第685章 軍法司 巡捕司 整訓司第382章 你知道本官靠山是誰嗎第568章 勇不可擋 舉斧問賊第583章 刑求萬全 馬棟上任第165章 量力而行以靜制動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611章 天明第443章 邊將邊商 回返順天第762章 彼爲羊 我爲狼第197章 言語退賊 天子之怒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639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744章 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