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錦衣衛之金陵笑笑生

“國公爺!此番我等一定要嚴查,這等規模的倭寇,能在短短七天的時間,迅速攻佔三府之地,並且這般精確的尋得,屯駐有大批金銀、輜重的場所,恐這件事的背後,有人想要傾覆國公爺的勢力……”張笑生手中拿着一把扇子,指着眼前的南直隸輿圖,神情凝重的說道。

徐弘基面色陰沉的盯着,眼前的南直隸輿圖,聲音低沉道:“本公當然知道這中間有貓膩,這股倭寇十分狡詐,自始至終就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這對於本公來說,就是最大的線索。

受這次倭寇之亂的影響,我金陵城權勳官紳,受到損失的不計其數,按照這種推斷來算,此次倭寇的內應,必定來自於北邊。”

儘管說,以徐弘基爲首的南直隸權勳官紳,與張維賢、朱純臣、徐希形成了政治上的盟友關係,但是百餘年形成的隔閡,也使得他們之間存在着不信任基礎。

雖說大明權勳名義上是一體的,但是人心卻是這世上最複雜的東西,因爲一些小的矛盾,帶來大規模的衝突,這也是非常現實的一件事情。

正如那徐希、徐弘基,從血脈上來論,他們皆擁有同一個老祖宗,但是這中間因爲出現了偏差,使得他們過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軌跡。

因爲一場靖難之役,使得大明權勳勢力,被硬生生分割成爲了兩股羣體:洪武權勳、靖難權勳,此後雖說也有各類風騷人物上位,但是做到與國同休的,還是以這兩大羣體爲主。

也因爲這樣的情況,使得以徐弘基爲主的魏國公一脈,自此便留在了金陵城,爲大明朝看家護院,儘管說魏國公府,在南直隸的權勢,一向都是最頂尖的存在,但是畢竟大明的核心在京城……

張笑生神情中帶有幾分凝重,看了眼徐弘基身旁的人羣,岔開話題道:“國公爺,此事我等還需再斟酌,絕不能這般輕易地下結論。

雖然說我等要調查真相,可是就眼前的情況來看,如果說想要保持這種對外的壓力,那麼首先就必須要確保金銀支持,唯有這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勢力。”

先前礙於徐弘基的威勢,這坐於左右的權勳官紳,並沒有嘰嘰喳喳的亂髮言,可在聽到張笑生的這段話後,那一個個就不在淡定了。

“張首席說的沒錯!國公爺,就算我等想要調查真相,可是這眼前的生活,我等也必須要過好啊!”

“沒錯!沒錯!我伯爵府現在都已經揭不開鍋了,如果說不想辦法聚斂財富,那根本就沒法生活了!”

“國公爺……”

在世人面前,這裡的每一位權勳官紳,那都是倨傲的存在,根本就不會正眼理會那些凡俗,因爲在他們的眼中,一羣螻蟻般的人物,又怎配與他們一同共事呢?

也就是聚攏在徐弘基等老牌國公身前,他們因爲日漸牢靠的利益,使得他們放下了最初的桀驁,一心想着儘可能多的撈取銀子享樂。

張笑生的回答,讓坐於主位的徐弘基,神情間帶有幾分躊躇,看了眼坐於左右的權勳,言語中帶有幾分猶豫:“如果說我等真要這般做,恐朝廷會有什麼其他想法吧……”

張笑生笑着講道:“國公爺多慮了,對於這件事,除了聯盟內的人知道外,外界根本就不知道,即將在松江府督建的新城,來自於我等金陵聯盟之手。

爲了打亂外界的目光,國公爺您可以聚攏幾位傀儡,通過他們的名氣,去做我等想做之事。

我以爲提出在松江府督建新城的林帆就非常合適,一來他在松江府擁有不小的名望,乃至在南直隸也有不小的名望,再者能白手起家,做到今天這一步,那林帆一看就是個聰明人,與聰明人打交道,他們知道自己的跟腳在那裡。

如果說國公爺不放心的話,可以引進多股勢力,使得他們一同督建松江府這座海貿新城,以遼東金州城的發展理念,來打造出一座真正的聚寶盆,屆時就算是遠在京城的朝廷有想法,那麼我們也可以用銀子去擺平!”

作爲魏國公府的首席,張笑生的出現,使得魏國公府在短短五年的時間,便累家做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因爲他從中與各方勢力斡旋,使得徐弘基這些年得到了許多大的利益。

而在經過了五年時間的考驗期後,徐弘基對於張笑生,那是絕對的信任,在魏國公府內的諸多秘密,就沒有他張笑生不知道的存在!

就以這次要在松江府督建的新城,先前徐弘基因爲種種原因,使得他不敢在松江府,這般大張旗鼓的督建起來,一座在規劃初期就能讓人口規模達到三十萬衆的臨海巨城。

按照林帆所提供的想法,松江府可通過蓬萊商會,向其大宗引進水泥等先進建築材料,借鑑遼東在督建金州城的成功經驗,在東南沿海打造出一座臨海巨城,做到截流遼東海貿的目的。

如果說這樣一種想法,真的能在現實得到貫徹,那麼單單是每年收取的賦稅,就將會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若算是各家參與進來的海貿往來,那簡直是……

徐弘基認真聽取了張笑生的建議,但是這心中多帶有糾結,如果不是因爲這場突如其來的倭寇之亂,以徐弘基他的性格,絕對不會輕易去觸碰這樣的事情。

儘管說這後續能帶來海量的利益,但是承擔的風險,同樣也是巨大的,最重要的是他在朝野中沒有堅硬的話語權,如果說他能擁有像張維賢那樣的權利,別說是一座巨城了,就算是再來個十座又能怎樣?

“國公爺!這件事您就鬆口吧,就算是我等不能在表面站出,那麼我們可以像張先生說的那樣,培植一些傀儡來先期打幌子啊!”

“這活人還能讓尿給憋死嗎?如果不是因爲這該死的倭寇,誰能想到會有今天這種境遇!”

“國公爺……”

張笑生的話,引起了在場權勳官紳的強烈認同,對於他們來說,或許先前還能暫時壓制住內心的貪婪,畢竟他們手中都是有資本的主。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海量的財富被劫掠一空,奢靡的生活沒了根本支撐,那種苦惱恐在座的權勳官紳,要比其他人理解的更爲透徹吧。

儘管說徐弘基被推舉爲金陵聯盟的話事人,這讓他享受到了很大的權利,但是另一方面也承受着難以想象的壓力。

面對衆人給予的壓力,徐弘基最終還是鬆口道:“張先生,這件事一定要做的小心謹慎,既然這事是林帆提出來的,那麼就讓他牽頭做最重要的部分。

按照他根據金州城做的規劃,我等可先期做尋找些有底蘊的人,讓他們去往各地打熬根基,這樣一座巨城,不能就這樣堂而皇之的一次建造完畢,可先期用分攤的方式,使得他們的存在,能夠立得住跟腳。”

聽完徐弘基的話,張笑生點頭道:“國公爺您放心,具體怎樣操辦我懂,一年前考察的人選,其實就可以拉進這次行動中來,既然他們想要投效到國公爺麾下,想借助國公爺的羽翼再度騰飛,那麼他們也要展現出應有的實力才行!”

徐弘基道:“張先生做事,本公一百個放心。”

就這樣在得到徐弘基的認可後,張笑生便前去召集人選,欲在三年的時間內,實現大上海城戰略部署。

沒錯。

作爲東南地區有數的人傑,張笑生無疑是這裡面,級別最高的一位,這也使得他們在發展勢力的同時,也會兼顧提升底蘊,借雞生蛋。

大上海城戰略部署。

這正是基於華夏海軍在南洋地區,所取得了一系列驕人戰績,爲了能夠縮短這種補給,同時也爲了增強底蘊所在,經趙宗武提議,便要在南直隸境內,督建起一座真正的跨時代巨城。

儘管說遼東是他的根本核心,但是在趙宗武眼中,這華夏海域都是他的控轄區域,那麼就算是在敵手中,興建起來一座真正的經濟中心,恐最後獲利的也必然是他,而非是別人。

張笑生強壓着心中的亢奮:“好啊!這座未來百萬級的巨城,終於要在我手中督建起來了,但是有一點一定要注意,要做到的根基一定要打牢,千萬不能因爲一時利益,從而做了本末倒置的事情,這反而有些得不償失。”

張笑生在具體規劃這些事情時,常在心中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因小失大,同時也因爲督建這座巨城,使得分散在東南地區的地下勢力,得以朝着這座新興的巨城靠攏,在未來的十年內,以錦衣衛爲首的地下勢力,將會全面接管這座巨城。

屆時趙宗武再以輔政國公的名義,命華夏海軍進駐大上海城,到頭來徐弘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爲趙宗武打下的堅實根基罷了。

論大局部署,沒人能趕得上趙宗武!

第051章:狂徒第066章:東線大爆發第039章:駐防軍的作用第024章:潛伏者第026章:啓示錄第066章:科學探討是進步的前提第083章:興華講武堂的分級制第039章:駐防軍的作用第073章:最後的瘋狂!第079章:起義的根源第040章:錦衣衛之雲起第064章:范文程的計謀第011章:打臉東林黨(上)第061章:漢兒的雄威!(下)第018章:趙宗武的野心第043章:倭島遠洋艦隊(上)第092章:利益第016章:掃盲運動第055章:強大的華夏海軍第098章:鋼鐵洪流的威力第005章:辦成鐵案第122章:改制第006章:落幕第037章:平遼侯經略遼東!第032章:漸起的暗涌第045章:擂鼓升帳聚豪傑!第105章:雄赳赳,氣昂昂第057章:杜度之死(本篇完)第026章:啓示錄第038章:尋跡第121章:陰謀家(下)第053章:一世兄弟第001章:遊弋第039章:東林非忠林第037章:覺華島守備基地第078章:王二之死第104章:利益的圈子第081章:大明沒有戀愛(下)第091章:建奴的應對之策第069章:探索科研之膛線第048章:陝西劇變!第070章:路(下)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71章:打造第二個遼東第093章:局勢變,風雲起第008章:甄選將才第120章:有舍,纔有得!第070章:路(下)第079章:新·八旗!第003章:癲狂的巴牙喇第087章:東海鎮的變化第099章:誅殺皇太極第084章:政務院議政第125章:總兵官之選第018章:紫禁城內的交鋒第049章:朝野震動第055章:遊鬥!第113章:倭島的收穫第027章:抵達第034章:斯文與敗類第104章:閉關鎖國vs改革開放第024章:千斤擔第065章:梳理第029章:激戰遼河(下)第042章:錦衣衛之喋血第039章:諜影重重第091章:建奴的應對之策第039章:整頓九邊之議第100章:出戰!出戰!!(四)第029章:軍校生的天下第071章:打造第二個遼東第065章:梳理第052章:崩盤第121章:陰謀家(下)第103章:羣虎聚,戰天地第036章:錦衣衛之金陵笑笑生第129章:精兵簡政之革新第071章:勇於探索的心第045章:焦點第096章:見招拆招第074章:大航海的根基第076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一)第079章:十六軍團歸遼東(四)第059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上)第057章:整飭水利(上)第008章:篩選第035章:皇太極的睿智第105章:碾壓第088章:遼東勳貴的強盛第091章:流寇的變數第126章:京城劇變第120章:陰謀家(上)第051章:蓬萊兵備道的改變(上)第109章:後浪第095章:華夏銀行的創舉第024章:潛伏者第097章:最佳的防守,是進攻!第024章:千斤擔第022章:平遼侯第018章:搏殺;明瞭
第051章:狂徒第066章:東線大爆發第039章:駐防軍的作用第024章:潛伏者第026章:啓示錄第066章:科學探討是進步的前提第083章:興華講武堂的分級制第039章:駐防軍的作用第073章:最後的瘋狂!第079章:起義的根源第040章:錦衣衛之雲起第064章:范文程的計謀第011章:打臉東林黨(上)第061章:漢兒的雄威!(下)第018章:趙宗武的野心第043章:倭島遠洋艦隊(上)第092章:利益第016章:掃盲運動第055章:強大的華夏海軍第098章:鋼鐵洪流的威力第005章:辦成鐵案第122章:改制第006章:落幕第037章:平遼侯經略遼東!第032章:漸起的暗涌第045章:擂鼓升帳聚豪傑!第105章:雄赳赳,氣昂昂第057章:杜度之死(本篇完)第026章:啓示錄第038章:尋跡第121章:陰謀家(下)第053章:一世兄弟第001章:遊弋第039章:東林非忠林第037章:覺華島守備基地第078章:王二之死第104章:利益的圈子第081章:大明沒有戀愛(下)第091章:建奴的應對之策第069章:探索科研之膛線第048章:陝西劇變!第070章:路(下)第096章:協同作戰第071章:打造第二個遼東第093章:局勢變,風雲起第008章:甄選將才第120章:有舍,纔有得!第070章:路(下)第079章:新·八旗!第003章:癲狂的巴牙喇第087章:東海鎮的變化第099章:誅殺皇太極第084章:政務院議政第125章:總兵官之選第018章:紫禁城內的交鋒第049章:朝野震動第055章:遊鬥!第113章:倭島的收穫第027章:抵達第034章:斯文與敗類第104章:閉關鎖國vs改革開放第024章:千斤擔第065章:梳理第029章:激戰遼河(下)第042章:錦衣衛之喋血第039章:諜影重重第091章:建奴的應對之策第039章:整頓九邊之議第100章:出戰!出戰!!(四)第029章:軍校生的天下第071章:打造第二個遼東第065章:梳理第052章:崩盤第121章:陰謀家(下)第103章:羣虎聚,戰天地第036章:錦衣衛之金陵笑笑生第129章:精兵簡政之革新第071章:勇於探索的心第045章:焦點第096章:見招拆招第074章:大航海的根基第076章:十六軍團歸遼東(一)第079章:十六軍團歸遼東(四)第059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上)第057章:整飭水利(上)第008章:篩選第035章:皇太極的睿智第105章:碾壓第088章:遼東勳貴的強盛第091章:流寇的變數第126章:京城劇變第120章:陰謀家(上)第051章:蓬萊兵備道的改變(上)第109章:後浪第095章:華夏銀行的創舉第024章:潛伏者第097章:最佳的防守,是進攻!第024章:千斤擔第022章:平遼侯第018章:搏殺;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