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朝野震動

“這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張維賢神情陰鬱的看着趙宗武,語氣卻十分堅定的講着:“不久前本公才着令有司,處理了陝西發生的旱災,胡廷宴還上書信誓旦旦的保證,一定處理好陝西境內的一切事宜。”

作爲管轄民生的主管國公,這等時候陝西出現民亂,甚至於這暴動之風,已經有了席捲之勢。

那這事不管怎麼說,最主要的失責人就是他張維賢。

趙宗武聽了張維賢的話,微皺眉頭,餘光看了眼議論紛紛的羣臣,遂強壓心中要起的怒意,道:“今日朝議到此結束,內閣當值大學士組織後續。”

講完這一點,便不管羣臣,走至張維賢等人身前,皺眉低聲講道:“這事不要在這裡講,去文淵閣再辨別真假!”

儘管說他們四位輔政國公,當前存在的矛盾很多,但此時陝西出現這麼大的變故,卻不是鬧分歧的時候,不然他們就將會被很多人盯住。

不要以爲當前朝廷上下一片平和,但是這內部暗潮洶涌,有太多的人想推翻國公輔政,重回文官巔峰時期的模式。

只是礙於當前大勢,只能暫時蟄伏於陰暗處,一門心思的尋求機遇,確保能一擊致命的效果。

原本站在原地的張維賢、朱純臣、徐希三人,在聽到趙宗武的提醒後,很快就反應過來了,尤其是張維賢!

四人一路無言,神情嚴肅的朝文淵閣走去。

剛抵文淵閣,神情嚴肅的張維賢,便扭頭對親隨講道:“在門外看好,不得讓任何一人靠近!”

而朱純臣、徐希亦是這般。

“都說說吧,你們是什麼看法?”進入文淵閣後,趙宗武是開門見山的講道:“本公先聲明一點,現在不是推卸責任的時候,當前陝西出現這等情況,恐沒人敢以此來開玩笑。

更何況陝西巡撫胡廷宴更已身死,他本人更是不會開這樣的玩笑,一旦說此事鬧大了,我等身爲輔政國公,不管是身居何位,恐都脫不了干係!”

儘管說趙宗武他,是主管大明兵權的國公,但先前礙於張維賢他們心中的忌憚,也就使得趙宗武並沒有真正管控過兵權,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度過。

所以說陝西發生民變,這件事再怎麼繞,也繞不到他趙宗武的身上。

聽到這話,讓原本在心中想了諸多說辭的張維賢不說話了,因爲他清楚趙宗武講這些話的含義是什麼。

如果說對這件事採取鴕鳥心態,就是死不認賬的那種,恐本就不容小覷的民變,其規模會朝着更大的方向發展,單單是擾亂一個陝西這並不算什麼,若是耽誤了平叛,使得其勢蔓延到整個關中,那麻煩就大了!

張維賢點了點頭道:“定國公說的沒錯,方纔的確是本公做得不對,不應該一上來就推卸責任。

不管怎麼說,這陝西之地出現民變,就與本公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

根據方纔本公看到的消息,此時陝西之地的賊酋有多股,其中勢力較大的有王二,王嘉胤,王自用等賊,皆多有向府谷一帶遞進的趨勢。

當前陝西巡撫胡廷宴,在鎮壓民亂的過程中被流矢射中喪命,這也使得陝西地方恐已亂做了一團,這也就給了陝西賊民機會,使得其勢力能夠快速蔓延開來。”

這到底是老油子啊。

既然說事情已經發生了,既然事情已經甩不開了,那麼倒不如坦蕩攤牌,與趙宗武他們商量事情究竟該怎麼去解決。

就當前陝西這一突發情況,不管是哪位國公,都不能置身事外。

既然掌握着大明的頂級權柄,現如今在大明的境內,出現想掀翻大明統治的不穩定因素,那絕對是一件不允許的事情啊!

這關乎他們的合法性。

如果說他們自己都不認真面對,恐沒人會在意他們的權勢。

這世上做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

朱純臣皺着眉講道:“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說這些事情,當前我等需明確一點,這陝西出現這等境遇,朝廷應該怎麼辦?

且不提其他,既然陝西方面發來了這等告急文書,恐陝西本地兵馬已不堪重用,可如果朝廷從其他地方調動兵馬,我等應該如何進行調配?”

因爲誰都不能置身事外,所以這也讓主管財稅大權的朱純臣,接着張維賢的話就說了起來。

這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儘管說朱純臣他依靠着這個權柄,安置了很多嫡系進來,也在這過程中獲取了很大的利益獲取。

但是既然做了這份工作,那麼最起碼要確保大明能夠維繫下去,可大明實在是太大了,他有着衆多的承宣布政使司,還有着諸多的衛所、邊軍等複雜的軍隊系統,再加上龐大的驛站體系需要維繫,儘管說在這之前朱純臣他已經裁撤了一些不必要存在的驛站,對大明龐大的驛站系統進行了所謂的精簡,但是這還依舊存在着很大的財政缺口……

也因爲這樣的做法,使得一些依靠着皇糧活命的驛卒活不下去了。

據趙宗武瞭解所指,在後世聞名的闖王李自成,就是因爲驛站被精簡,他被裁撤掉了,才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明末農民起義軍來的。

原本以爲朱由檢沒有登基稱帝,恐李自成就不會有這個機會,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明末農民起義軍中來,這樣也就不會有與陳圓圓那轟轟烈烈的愛情了吧,更不會有吳三桂那衝冠一怒爲紅顏吧。

當然了。

這一世因爲他的出現,吳三桂已在遼東健兒營中,接受着殘虐的訓練、教育,與曹變蛟、曹鼎蛟等精英少年在一起。

但是讓他萬沒想到的是,因爲四國公輔政分權的緣故,朱純臣居然會搞裁撤精簡驛站的提議,這也就使得大明很多驛站體系都受到了很大沖擊。

由此也使得在銀川驛站當差的李自成,恐也還是要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明末農民起義軍來。

至少趙宗武在派人前去尋找時,可得到的結果卻是未找到李自成他們。

歷史大勢的矯正性的確很強。

聽了朱純臣的話後,趙宗武便明白他是什麼意思,“成國公,且不說其他,單單是這一次陝西民變,朝廷調撥銀餉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就不要再想着自己分內有多大的難度,現在還是多考慮考慮如何儘快平息這場暴動吧!

陝西距京城有千里之遙,即便是快馬加鞭趕來,恐這一來也耽誤了不少功夫,這文書中講的情況,此時恐要更嚴重幾分。”

與三位沒有打過仗的平常人在這分析戰局,這對趙宗武他來說,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因爲他們根本就不懂得,一日會帶來怎樣天翻地覆的變化,更何況在陝西有很多個一日,那兵勢一旦起來,足以造成摧枯拉朽般的毀滅。

爲什麼說大明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一步步下滑?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大明對於地方的掌控已經到了最虛弱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士紳管控欺壓着地方,這也使得崇禎年間的農民起義,那是越鎮壓越勢大,越鎮壓參與起義的人越多!

而這也形成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循環。

徐希對此卻質疑道:“定國公,你不要以爲我們沒打過仗,就不清楚打仗那點事,就算那賊民有幾分勢力,我大明在陝西的兵馬也足夠抵抗一陣子,總不能說這賊民造反了,我大明地方軍隊就沒有任何的反應吧?!”

無知啊……

讓趙宗武心中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他最反感的就是這種質問,自以爲自己懂些什麼,就覺得專業的人,講的話都是存在着很大漏洞的,而他卻在心中不斷堅信自己講的這些……

與此同時,就在趙宗武他們在文淵閣商議着的時候,朝廷的官員,儘管說在內閣當值大學士李國的勸說下離開了,可這人的心思終究是不可能斷的啊,而且陝西爆發民變,這對於他們是最至關重要的事情。

“你們說陝西爆發民變,這一次的根由是因爲什麼?總不能是因爲英國公他,對陝西地界出現的災荒並未放在心上吧?”

“這件事說不準,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陝西巡撫胡廷宴已經身死,這從側面也反應出該次民變的規模小不了!”

“唉!這兩年的大明到底是怎麼了,爲什麼上天總是降下這麼多的浩劫,在前年出現的大爆炸,至今都讓老夫心有餘悸!”

“誰說不是呢?大明近幾年接連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恐是上天要下來什麼啓示吧……”

因爲陝西出現的劇變,使得朝中大臣對此也是議論紛紛,諸多小的勢力聚集在一起,齊齊議論着這樣一件事,而不過半個時辰,整個京城都傳開了陝西爆發民變的訊息。

在京城這一核心圈,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相傳的秘密,因爲到處都是能傳遞出訊息的傳聲筒,更因爲這樣也使得京城百姓陷入震動之中。

第055章:閹黨,本公讓你重獲新生!第060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下)第011章:人性,東海鎮的捷報第027章:內閣變動第011章:決·斷!第013章:野心是掩蓋不住的第075章:大航海的展望第064章:范文程的計謀第089章:東江警備基地第067章:秘密武器的亮相第061章:大清的崛起之路(上)第128章:精兵簡政之精選第004章:京城風雲動第006章:廣寧第041章:巴牙喇的戰略碾壓第056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028章:收心伊始第039章:整頓九邊之議第034章:世界的真理是利益第063章:實力面前,真理是那般的蒼白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54章:鐵與血(下)第130章:精兵簡政之定局第052章:殖民時代第001章:天啓獨寵第093章:銳意進取的皇太極第011章:精英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第074章:進攻!進攻!!第017章:吏員要從少年郎抓起第062章:進駐延綏鎮第115章:山西的紛亂(上)第113章:倭島的收穫第057章:杜度之死(本篇完)第078章: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下)第052章:天啓的重視(本篇完)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96章:虜獲第004章:南洋風雲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第026章:地方改制第042章:倭島暗旗千戶所第044章:內廷起波瀾第021章:揭曉第101章:出戰!出戰!!(五)第073章:最後的瘋狂!第034章:八旗的麻煩第026章:地方改制第049章:朝野震動第062章:大清的崛起之路(下)第007章:定心第015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完)第066章:漢骨第066章:東線大爆發第071章:科爾沁前沿指揮部第085章:國之命脈第044章:神探趙宗武(上)第111章:大決戰開啓!!第041章:自耕農羣體的擴充之路第013章:登萊巡撫上書的捷報!第034章:錦衣衛之江南傳奇第092章:厚積薄發的遼東第101章:王嘉胤的新戰略第010章:新學第121章:陝西經略第093章:定國公之威第012章:打臉東林黨(下)第080章:躁動的京城第049章:金州的權力下鄉第021章:鏖戰第022章:制衡有道第065章:鑄京觀第017章:塞上三城第093章:銳意進取的皇太極第092章:厚積薄發的遼東第078章:代善的掌權之路第080章:撤府歸縣第070章:探索科研之流水線生產第103章:叢林法則第002章:遼東聯合院·十二執政官第044章:內廷起波瀾第004章:調將上諭第033章:軍隊晉升機制的革新第019章:馳道,人心第091章:孫承宗談改革第005章:我是演員,趙宗武!第057章:半島執棋者·崇煥與天雄第107章:東逃第051章:搏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47章:需求第054章:慰問,震撼的心第027章:願做暴風眼!第037章:覺華島守備基地第014章:京城掠官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80章:躁動的京城第026章:知事第039章:駐防軍的作用第001章:崇禎七年有點冷
第055章:閹黨,本公讓你重獲新生!第060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下)第011章:人性,東海鎮的捷報第027章:內閣變動第011章:決·斷!第013章:野心是掩蓋不住的第075章:大航海的展望第064章:范文程的計謀第089章:東江警備基地第067章:秘密武器的亮相第061章:大清的崛起之路(上)第128章:精兵簡政之精選第004章:京城風雲動第006章:廣寧第041章:巴牙喇的戰略碾壓第056章:狹路相逢勇者勝!第028章:收心伊始第039章:整頓九邊之議第034章:世界的真理是利益第063章:實力面前,真理是那般的蒼白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54章:鐵與血(下)第130章:精兵簡政之定局第052章:殖民時代第001章:天啓獨寵第093章:銳意進取的皇太極第011章:精英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第074章:進攻!進攻!!第017章:吏員要從少年郎抓起第062章:進駐延綏鎮第115章:山西的紛亂(上)第113章:倭島的收穫第057章:杜度之死(本篇完)第078章: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下)第052章:天啓的重視(本篇完)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96章:虜獲第004章:南洋風雲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第026章:地方改制第042章:倭島暗旗千戶所第044章:內廷起波瀾第021章:揭曉第101章:出戰!出戰!!(五)第073章:最後的瘋狂!第034章:八旗的麻煩第026章:地方改制第049章:朝野震動第062章:大清的崛起之路(下)第007章:定心第015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完)第066章:漢骨第066章:東線大爆發第071章:科爾沁前沿指揮部第085章:國之命脈第044章:神探趙宗武(上)第111章:大決戰開啓!!第041章:自耕農羣體的擴充之路第013章:登萊巡撫上書的捷報!第034章:錦衣衛之江南傳奇第092章:厚積薄發的遼東第101章:王嘉胤的新戰略第010章:新學第121章:陝西經略第093章:定國公之威第012章:打臉東林黨(下)第080章:躁動的京城第049章:金州的權力下鄉第021章:鏖戰第022章:制衡有道第065章:鑄京觀第017章:塞上三城第093章:銳意進取的皇太極第092章:厚積薄發的遼東第078章:代善的掌權之路第080章:撤府歸縣第070章:探索科研之流水線生產第103章:叢林法則第002章:遼東聯合院·十二執政官第044章:內廷起波瀾第004章:調將上諭第033章:軍隊晉升機制的革新第019章:馳道,人心第091章:孫承宗談改革第005章:我是演員,趙宗武!第057章:半島執棋者·崇煥與天雄第107章:東逃第051章:搏第029章:暗中角力第047章:需求第054章:慰問,震撼的心第027章:願做暴風眼!第037章:覺華島守備基地第014章:京城掠官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80章:躁動的京城第026章:知事第039章:駐防軍的作用第001章:崇禎七年有點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