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無間道

崇禎九年十月末,瀋陽。

“國公爺,此番京城下旨傳詔,下官這心中總感覺,不像表面所見到的那麼簡單。”孫傳庭眉頭微皺,言語中帶着幾分擔憂,“如果這背後有詐,而我九邊帥府大軍,多半皆擺在吉林特區,恐……”

站於隊首的趙宗武,神情淡然的眺望遠方,誰都摸不清楚,此時的趙宗武,心中在想些什麼。

自九月末,吉林特區的基本大勢,算是理順清楚,趙宗武留在吉林特區的意義已然不大。

在與九邊帥府高層,商討完吉林特區的基本綱要,趙宗武便率領着餘下各部,迴歸遼東地區。

陳奇瑜冷哼一聲:“成國公他們最好不要耍心眼,如果有絲毫危害國公爺的行爲,那他們絕對吃不了兜着走!”

自攻打了建奴大軍,軍隊一方,已徹底站到了趙宗武的身後,曾經心中還有些疑慮的帥才、猛將,此刻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堅定不移的,跟隨在自家國公爺身後!

無論自家國公爺,此後會做出什麼舉措出來。

這就是戰爭帶來的無邊威望。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本眺望遠方的趙宗武,語氣淡然的說道:“現在九邊重鎮,皆已被我軍整飭完畢,對我軍具有威脅的外來勢力,經此一役也已徹底剷除,外患至此算是解決完畢。

現在的大明,已經不是本公心目中的那個大明瞭,流寇遍佈,災荒連年,惡紳遍地,大明的氣運,本公挽救的屬實是心累了……”

趙宗武此言一出,讓圍繞在身邊的手下,盡數默言。

儘管說他們心裡已經有了警覺,可是此話從自家國公爺嘴中說出,一時間讓他們未反應過來。

只不過。

沉默,不就是一種態度嗎?

趙宗武沒有直接挑明推翻朱明政權,畢竟這就法統性來說,本身就存在着先天缺陷的。

但經過這次講述,也明確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既然朱明不能繼續給百姓安穩,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就不是本公一味剋制,所能夠做到的了。

“報!欽差隊伍,已抵瀋陽!”本沉寂的場面,隨着在前待命的斥候小隊前來報備,在場的注意力,也隨之聚集在,這支前來遼東宣告旨意的隊伍上。

因爲朱慈燃心中,已經不願意自己再像傀儡一般,被朱純臣、徐希、張之極他們擺佈。

另一方面,雖說朱慈燃心中很清楚,遠在遼東地區的趙宗武,本質上跟居於京城的朱純臣他們,是一樣的。

但是對於權力的渴望,使得朱慈燃的心中,早已不在意這些東西了。

只要是能讓他順利打破屏障,不看着本屬於自己的皇權,牢牢掌握在朱純臣他們,這羣人面狼心的政客手中,他願意火中取粟!

同樣。

朱慈燃這番大鬧天宮之勢,同樣也給朱純臣、徐希、張之極他們,帶來了十分被動的局面,可是既然事情已經出現,那麼他們只能去儘可能的想辦法解決。

對朱純臣、徐希、張之極他們來說,無論如何不能讓趙宗武迴歸京城,因爲趙宗武一旦迴歸京城,那麼就會給他們的權勢,帶來極其嚴重的威脅。

別的不提,單單是趙宗武的手中,所掌握的幾十萬大軍,一旦讓他迴歸京城,那就會導致不可逆轉的發生。

爲此他們想出瞭解決辦法。

如果說趙宗武,能夠在這一時間節點,病重於瀋陽,(看清楚是病重,只需讓趙宗武病重於瀋陽,從而無法第一時間返回京城,那麼朱純臣他們,就可以假借趙宗武不尊天子令的名號,順勢褫奪了趙宗武在九邊重鎮半數兵權,主要以宣府鎮、薊鎮這類毗鄰京城的九邊重鎮。)

儘管說這是一招險棋,稍有不慎,就會引起更大的變數。但是就這樣眼睜睜的看着,趙宗武奉旨迴歸京城,而且還是攜滅建奴之勢迴歸,幾乎不用去想,朱純臣他們心中都清楚,趙宗武的迴歸,會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影響。

如果說能有更好的辦法,朱純臣他們也不願用此招,但是這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對朱純臣他們來說,讓他們喪失權勢,這比要他們的命還要痛苦。

可是朱純臣他們,從一開始就忽略了,趙宗武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他們謀劃的一切,都是基於趙宗武心念大明,忠誠於大明!

可是對於一位穿越者來說,讓他忠誠於一家一姓,這本身就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畢竟在後世經受的教育,也不會允許他的內心會這樣做。

博陰侯章光溪騎於駿馬之上,神情中帶有幾分憂慮,作爲朱純臣一脈的核心,在朱純臣發達的這些年,章光溪也是一路飆升,從原先京城中沒落的伯爵,晉升到了侯爵,並且其手中掌握着不小的財富。

正因爲能夠獲取利益,也使得朱純臣他們,能夠一直向上攀升。

可是效忠並不代表着,他們願意將自己的身家性命,拋出去啊!

爲了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儘管說朱純臣他們,並沒有把詳細情況,交待給他們表面委任的欽差,博陰侯章光溪,但是樹立起來的牌子,那還是能夠最大限度的遮掩,朱純臣他們要做的一些事情。

這種事情的發生,還是不要過多的人瞭解的好。

更爲重要的是,讓博陰侯章光溪前來,那也是帶着任務的,在親信太監沈規宣讀旨意,到趙宗武中招這一過程中,一定要絕對杜絕沈規與趙宗武,在任何意義上的親密接洽。

“沈公公,此番我等前去瀋陽城宣讀旨意,本侯以爲,還是當以最快速度進行。”博陰侯章光溪眉頭微皺,看着在旁坐着的沈規,語氣淡然的說道:“儘管說當前的時節,在遼東已然開始變得寒冷起來,但是陛下心念定國公,所以應以最快的速度宣讀旨意,讓定國公輕裝上陣,奔赴京城!”

因爲朱純臣他們規劃的部署,只有寥寥數人知道,另一方面爲了確保計劃萬無一失,所以對博陰侯章光溪,那也是絕對的保密。

甚至於爲了不讓,博陰侯章光溪,在行爲舉止上,有任何不恰當的舉措,由此讓趙宗武心中起疑心,因此在奔赴遼東前,朱純臣便向博陰侯章光溪,交代了虛假的意思。

在監察沈規、趙宗武的前提下,也要讓趙宗武儘可能快的離開瀋陽,甚至於身邊的隊伍,也必須儘可能的少才行。

儘管博陰侯章光溪,這心中不是特別的看好,但是既然朱純臣都這樣說了,那麼他只能硬着頭皮,去抗下這樣的重擔!

沈規微微一笑道:“博陰侯所言極是,陛下對此也是這個意思。”

對於博陰侯章光溪的說辭,沈規並沒有放在心上,因爲在來之前,他便被朱慈燃特別叮囑過。

讓定國公趙宗武回京,目的是爲了牽制朱純臣他們,所以說要不要與趙宗武接觸,怎樣與趙宗武進行接觸,那都是基於朱純臣他們的眼線怎麼看待此事。

此事要傳遞出來的假象,就是爲了讓朱純臣他們,在心底裡認爲,朕就是要假借趙宗武手中的大軍來搞事!

可實際上,朕真正想達到的目的,是爲了讓定國公和朱純臣他們鷸蚌相爭,朕在最後做那個漁人得利!

作爲一代帝王,朱慈燃的想法,可以說是很高明的,年紀輕輕便能有這等想法,這顯然是很不錯的存在,但是年輕的閱歷,終究是給了他幾分根基上的不穩。

朱慈燃他籌謀的事情,明顯就是基於理想化狀態的產生。

能夠在短短十餘年,從無到有,創下今日的戰績,那趙宗武就不是一位令人小覷的存在。

可他們的眼界,他們的涵養,使得他們固執的認爲,或者從沒有想過,趙宗武纔是真正要滅掉大明的狠角色。

至少在此之前,趙宗武從沒有表現出來過。

也正因爲是這樣,使得世人皆認爲趙宗武是大明的救世主。

即便是在打建奴之戰前,在趙宗武身邊的幹才,儘管這心中有些揣測,只不過因爲種種原因,使得他們不願意向這一方面深思罷了。

對。

就是典型的鴕鳥心理。

爲了徹底剷除掉這一短板,趙宗武通過一場戰事,來徹徹底底的宣揚出自己的態度。

這樣帶來的好處,是他直接得到了一大羣追隨者,或許現在還有些猶豫,可一旦出現大的變動,那麼他們都會堅定不移的站在趙宗武的身後。

面對着這樣複雜的一個局面,趙宗武作爲頂層佈局者,在他的心裡已經存在着一個完整的計劃。

在大明各地撒下來的情報機構,使得他掌控着絕大多數的隱秘事宜,作爲重中之重的關注對象,趙宗武肯定是不會落下朱純臣他們的,既然說朱純臣他們,這心中有別樣的想法,那麼趙宗武又怎能不給他們這次機會呢?

所以說從一開始,這局面就掌握在趙宗武的手中,從未脫離過。

第023章:遼東皇家海軍(上)第033章:人心第109章:擴張第105章:碾壓第018章:東海鎮下·起變動(上)第010章:承建署第109章:擴張第062章:大清的崛起之路(下)第018章:紫禁城內的交鋒第015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完)第017章:塞上三城第066章:科學探討是進步的前提第021章:教派勢力的真諦第041章:巴牙喇的戰略碾壓第009章:承宣布政使司的增添第039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下)第103章:叢林法則第050章:整飭水師營第083章:強勢滅殺!第107章: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089章:陝南告急!第070章:路(下)第035章:錦衣衛之逍遙樓第019章:瘋戾之相第037章:壯哉!我華夏陸軍!第041章:巴牙喇的戰略碾壓第058章:定國公之威第093章:定國公之威第112章:歸來的倭島遠洋艦隊第023章:抉擇第001章:名聲鵲起第070章:驅逐韃虜第105章:利益的博弈第017章:東海鎮下·召軍議(下)第017章:刺殺風雲第040章:不平靜的蓬萊第020章:流寇中原第018章:身死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23章:京城榮華第048章:地方權力的明確第016章:掃盲運動第005章:辦成鐵案第115章:殖民時代的開端第010章:顛倒黑白第038章:尋跡第029章:蓬萊風雲(下)第008章:八旗勁旅與東海鎮陸軍第029章:談心第039章:鬥將?博弈的開始!第023章:抉擇第067章:鎮山河第079章:十六軍團歸遼東(四)第014章:京城掠官第028章:收心伊始第098章:出戰!出戰!!(二)第009章:經略第086章:東海鎮軍勳勢力第095章:大清的被動境遇第066章:進擊的大清(下)第013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二)第020章:榜樣的力量第047章:撥亂反正的開端(下)第107章: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046章:白馬非馬第057章:對弈之戰第010章:東林黨的施壓第025章:複雜的人心第031章:‘熱心’的司吏目第015章:無名之輩第045章:歧途第059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上)第092章:利益第069章:路(上)第060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下)第002章:東海鎮地方衙署的變動第070章:良臣亦來第011章:決·斷!第002章:遼東聯合院·十二執政官第068章:遼東半島的新天地(本篇完)第075章:大航海的展望第058章:整飭水利(下)第041章:登高看風景第020章:激戰第034章:斯文與敗類第009章:承宣布政使司的增添第007章:升官第003章:參謀本署的繁忙第083章:興華講武堂的分級制第010章:錦衣衛指揮使!第038章:尋跡第025章:牛痘一出驚四方第114章:倭島見聞第057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30章:局第093章:羈縻草原第019章:東海鎮下·起變動(下)第079章:新·八旗!第013章:榮耀第030章:砥柱忠臣趙宗武
第023章:遼東皇家海軍(上)第033章:人心第109章:擴張第105章:碾壓第018章:東海鎮下·起變動(上)第010章:承建署第109章:擴張第062章:大清的崛起之路(下)第018章:紫禁城內的交鋒第015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完)第017章:塞上三城第066章:科學探討是進步的前提第021章:教派勢力的真諦第041章:巴牙喇的戰略碾壓第009章:承宣布政使司的增添第039章:猛將帥才終來到(下)第103章:叢林法則第050章:整飭水師營第083章:強勢滅殺!第107章: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089章:陝南告急!第070章:路(下)第035章:錦衣衛之逍遙樓第019章:瘋戾之相第037章:壯哉!我華夏陸軍!第041章:巴牙喇的戰略碾壓第058章:定國公之威第093章:定國公之威第112章:歸來的倭島遠洋艦隊第023章:抉擇第001章:名聲鵲起第070章:驅逐韃虜第105章:利益的博弈第017章:東海鎮下·召軍議(下)第017章:刺殺風雲第040章:不平靜的蓬萊第020章:流寇中原第018章:身死第094章:資本獠牙第023章:京城榮華第048章:地方權力的明確第016章:掃盲運動第005章:辦成鐵案第115章:殖民時代的開端第010章:顛倒黑白第038章:尋跡第029章:蓬萊風雲(下)第008章:八旗勁旅與東海鎮陸軍第029章:談心第039章:鬥將?博弈的開始!第023章:抉擇第067章:鎮山河第079章:十六軍團歸遼東(四)第014章:京城掠官第028章:收心伊始第098章:出戰!出戰!!(二)第009章:經略第086章:東海鎮軍勳勢力第095章:大清的被動境遇第066章:進擊的大清(下)第013章:大時代下的平凡人(二)第020章:榜樣的力量第047章:撥亂反正的開端(下)第107章: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046章:白馬非馬第057章:對弈之戰第010章:東林黨的施壓第025章:複雜的人心第031章:‘熱心’的司吏目第015章:無名之輩第045章:歧途第059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上)第092章:利益第069章:路(上)第060章:屬於匠戶的新生(下)第002章:東海鎮地方衙署的變動第070章:良臣亦來第011章:決·斷!第002章:遼東聯合院·十二執政官第068章:遼東半島的新天地(本篇完)第075章:大航海的展望第058章:整飭水利(下)第041章:登高看風景第020章:激戰第034章:斯文與敗類第009章:承宣布政使司的增添第007章:升官第003章:參謀本署的繁忙第083章:興華講武堂的分級制第010章:錦衣衛指揮使!第038章:尋跡第025章:牛痘一出驚四方第114章:倭島見聞第057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030章:局第093章:羈縻草原第019章:東海鎮下·起變動(下)第079章:新·八旗!第013章:榮耀第030章:砥柱忠臣趙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