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無問西東

沒有人比趙宗武心中,更清楚人口大爆發,所帶來的種種機遇。

爲什麼趙宗武在遼東執政期間,就一直側重於發展海軍勢力?

其中有一個想法,就是想依靠着強盛的海軍勢力,去往南洋地域獲取廉價的糧食。

事實證明。

趙宗武先前做出的種種部署,都存在着前瞻性。

“儘管我部現在已經擁有了,多樣化的糧食供給體系,各地儲備的糧食,也足以應對災荒。但是對於糧種的研發,政務院一定不能有絲毫的懈怠。”雖然說已經建立了多元化的供應鏈,可誰都不能確保,這中間是否會出現差錯,明末這段特殊的時期,是絕對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小冰河時期,這對於華夏大地,是一段極其不平靜的階段。

孫傳庭點點頭道:“國公爺您放心,每年政務院都會專款調撥一筆研發資金,專門用於各類糧種的培育、研發工作,對於特殊部門的人才需求,政務院也會調撥專門的培育資金,以此來確保我部所需特殊人才的不斷裂。”

說話間,孫傳庭、盧象升、史可法他們跟隨趙宗武也有十四年之長,人生又會有幾個十四年,但在這十四年的朝夕相處間,也使得他們早已磨鍊出他們爲人處世的節奏。

儘管說他們之間的性格不盡相同,但是做事風格,皆受到了趙宗武的影響,都是那般的雷厲風行。

趙宗武特別指出道:“就眼前這種局勢來看,需要我部做出的努力還有很多,儘管說現階段的西北地區、遼東地區,皆已建設了相對完備的地方政權,但是有一點本公需要向你們說明,猖獗的流寇勢力並沒有被徹底的剷除,他們依舊是我華夏大地的心腹之患。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部掌握的地域,有很多都需要去仔細的進行梳理,百餘年來積攢下來的頑疾,絕不是五年、十年,就能夠輕鬆剷除掉的,在這過程中一定要睜大眼睛,確保不會遺漏一件事情。

就像這糧食問題,看似是一件很簡單的問題,如果說我部敢出現七天的饑荒,別說是外來勢力將我們擊垮了,單單是凝聚在西北地區、遼東地區的龐大人口,就足以將我們給徹底擊垮。”

正如趙宗武說的那般,現階段掌握在他手中的疆域,就像是貨郎肩膀上的扁擔一樣,那兩端的貨物,就好像是西北地區和遼東地區,而撐起這兩者的,則是那漫長、狹窄的九邊重鎮。

也是因爲這樣一種特殊的環境,才使得趙宗武會將勢力中樞,遷移到大同這座本屬於軍鎮的城池中。

特殊的地理環境,特殊的歷史內涵,這也間接造就了大同的新生。

認真聆聽着趙宗武的講述,孫傳庭、盧象升他們表示很贊同,見過大明太多不好的現象後,這也使得他們的心中存在着太多的失望。

而失望多了,就會失去希望……

“國公爺您只管放心!”袁崇煥微微一笑道:“雖說小冰河時期,必然會造就農田糧食減產。

但是我部從一開始,就一直在積極改善這一問題,經過這些年的興建,我遼東地區已經籌建了完備的基礎水利設施,並且對適宜種植水稻的地方,進行了相應的改種、育種政策,以此確保地方糧食產量。

並且這些年對於西北地區的基礎水利設施,也已經籌建七成之多,在各地興建的水庫皆已成型,縱使後續西北地區會出現大規模的旱災情況,單單是依靠基礎水利自有儲水功能,確保兩年以上的耕種用水,還是有保障的。”

與最初的袁崇煥相比,現在的袁崇煥,在半島地域經歷了重重磨礪後,早已沒有了書生意氣般的輕浮。

而對於袁崇煥這樣的變化,趙宗武這心中還是很高興的,對他來說,如果從零開始去培養治理國家的人才,那至少需要沉澱二十年之久,因爲人才的鍛造,那就是需要經歷一步步的晉升才行。

適合治理村莊的人才,並不一定適合治理鄉鎮。

適合治理鄉鎮的人才,並不一定適合治理縣城。

適合治理縣城的人才,並不一定適合治理省市……

以此類推,看似在這中間,存在着並不多的鴻溝,但是每過一個層級,就會跨越一道鴻溝。

如果說趙宗武能從十歲開始掌權,那麼他還有心氣,去一步步的培育這樣的人才,做到完全啓用這些活躍在明末的官員,並且這中間有很多都是揹負着罵名的。

但顯然他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這就使得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採用雙管齊下的方法,一方面用自己的智慧,去誘導孫傳庭他們不斷朝着自己預想的方向前行。

如果說在這過程中有跑偏的,趙宗武會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但是如果說他們沒有抓住這樣的機會,屆時趙宗武就會將他們關到小黑屋去。

一方面趙宗武從基層開始培養人才,並且建立對應的教育機構,讓他們在相對安逸的環境茁壯成長,這也就使得他們能夠擁有很長的發展空間,待孫傳庭他們步入到國家一級的領導圈時,那些培養出來的新型人才,就會全面接管地方的治理大權。

至少對趙宗武來說,他選拔的這九位政務院總理,孫傳庭、盧象升、史可法、袁崇煥、張壺、陳雄、周延儒、溫體仁、楊景辰。

他心中是非常的滿意。

想到這,趙宗武點頭道:“你們是治理西北地區、遼東地區的核心圈,別人可以出錯,但是你們卻一定不能出現任何的錯誤,因爲在你們身後,揹負着兩千餘萬衆百姓的生死,看似這是一件概念性的存在,但是如果說因爲你們的疏忽大意,導致境內百姓有任何意外出現,那你們需要承受的罪責就大了。

在世人眼中你們身上掌握着巨大的權柄,但是對本公來說,你們更多的是承擔一份責任,一份要帶領着受苦受難的百姓,堅決的走向安定生活的責任!”

如果說在勢力開創初期,趙宗武還可以具體去插手地方建設,因爲那時的治理團隊,尚處於草創階段,很多團隊成員,都是通過各種辦法,更多的是採用了強虜的方式,從而聚集在一起的。

所以說趙宗武他需要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展現出自己超強的手腕,以此來初步整合他們的團隊。

唯有將這樣一個團隊,初步整合爲一個整體,那麼他能夠帶領着自己麾下的成員,去做他想做的蛋糕。

經過時間的推移,先天優勢的誘導,使得他想做的那個蛋糕,逐步成長爲了一塊很大很大的蛋糕。

那麼這個時候需要親自操刀的就不再是他了,他只需要站在幕後,去指揮着活躍在臺前的首席執行官就行了,他就像是一位隱藏於幕後的霸道總裁,用自己的理念,去不斷誘導着首席執行官,不斷地爲自己賣力。

在趙宗武看來,首席執行官是一個羣體性的體現,在政務院這裡有:孫傳庭、盧象升、史可法、袁崇煥、張壺、陳雄、周延儒、溫體仁、楊景辰他們,在九邊帥府那裡有:陳奇瑜、洪承疇、範天雄、丁悝、祖大壽、趙率教、孫祖壽、李贇他們,並且在他們下面,還存在着不同等級的執行者羣體。

正是因爲有這樣一個金字塔般的人才庫,才得以使得趙宗武他敢鋪設這麼大的攤子。

對民生建設來說,擁有一個相對完善的行政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就眼前趙宗武掌握的疆域,如果說還單純的依仗着大明固有的地方模式,這並不能真正發揮各地的優勢。

就以這陝西承宣布政使司來說,它囊括着後世的:陝西全境,山西部分,甘肅,寧夏部分,四川部分,並且很多地方用的是已經爛到根子上的衛所制度。

如果說想要讓陝西承宣布政使司迎來新生,那麼就必須要讓它真正的去軍事化,主民生化。

在過去的幾年間,趙宗武統籌政務院、九邊帥府,就一直在歸整此類情況,真正做到非要隘之地,皆歸地方官府管控。

如此一來,這也使得陝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很多大地方,皆做了撤衛歸府的政策。

而這樣也導致單純的依靠陝西承宣布政使司,去管理這麼龐大的疆域,顯然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

經過這幾年的默許剝離,在陝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基礎下,逐步分離出了一些新的機構出來。

“爲了能讓西北地區的百姓,能夠擁有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今日我等就要再議一議這地方改制的問題。

去年我等就此事的討論,並沒有達成一個共識,這也使得我等在這過程中鬧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經過這一年的運轉,恐在座的心中都清楚,有效的分離地方疆域政權,這並不是一件壞事。”

由此,趙宗武就順勢提出了,對於陝西承宣布政使司進行剝離的提議。

第027章:抵達第023章:揚名第030章:蓬萊備倭城第044章:神探趙宗武(上)第017章:東海鎮下·召軍議(下)第013章:榮耀第050章:戰略第056章:不平靜的大明第069章:聚攏的武將第050章:不瘋魔,不成活第112章:特種作戰之斬首第046章:撥亂反正的開端(上)第047章:解決之道(上)第034章:薊鎮兵變第033章:人心第027章:漣漪第020章:覺悟吧,狗漢奸!第126章:邊鎮事,總兵討第019章:馳道,人心第024章:千斤擔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第018章:東海鎮下·起變動(上)第021章:崛起吧!大明的國公!第014章:戰!戰!戰!第038章:整頓吏治伊始第022章:決戰紫禁之巔第084章:政務院議政第022章:終見第005章:誘第068章:遼東半島的新天地(本篇完)第005章:誘第034章:貫徹軍團制第028章:權,平衡,新格局第100章:王嘉胤的憤怒!第044章:征途第051章:搏第066章:東線大爆發第010章:聯合作戰的真髓第013章:興華講武堂第025章:僞裝者第029章:蓬萊風雲(下)第005章:東海鎮地方衙署第105章:利益的博弈第015章:逢敵必亮劍!第045章:歧途第067章:鎮山河第009章:丁氏的秘聞第034章:八旗的麻煩第036章:錦衣衛之金陵笑笑生第091章:華夏陸軍的擴充第032章:展望第021章:巴牙喇第037章:壯哉!我華夏陸軍!第017章:扛旗者,趙宗武是也!第053章:一世兄弟第090章:崇禎二年春第083章:強勢滅殺!第021章:教派勢力的真諦第002章:金城的訴苦大會(上)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39章:錦衣衛之動盪第122章:無間道第028章:收心伊始第049章:世間唯人心難測!(上)第005章:督戰隊第003章:欲辨真假第003章:銳變第051章:領先時代的碾壓第023章:京城榮華第116章:進擊的海軍第006章:落幕第026章:啓示錄第032章:東海鎮調令第007章:第一要素(下)第113章:闖王獲新生第033章:人心第037章:終被左右的局勢第045章:神探趙宗武(下)第051章:定國公,這是你的分內事啊!第016章:東海鎮下·召軍議(上)第107章: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104章:閉關鎖國vs改革開放第066章:科學探討是進步的前提第015章:逢敵必亮劍!第102章:趙宗武話戰情第026章:健兒揚天威!第040章:權力鬥爭的真髓第041章:陸文昭的用途第084章:多爾袞的命格第015章:人的一生,都是從征途開始第027章:授田的盛況第031章:誘第017章:扛旗者,趙宗武是也!第066章:羣虎終抵第107章:崇禎九年的新春第052章:蓬萊兵備道的改變(下)第031章:誘第013章:野心是掩蓋不住的第028章:魏閹爪牙許顯純第020章:流寇中原
第027章:抵達第023章:揚名第030章:蓬萊備倭城第044章:神探趙宗武(上)第017章:東海鎮下·召軍議(下)第013章:榮耀第050章:戰略第056章:不平靜的大明第069章:聚攏的武將第050章:不瘋魔,不成活第112章:特種作戰之斬首第046章:撥亂反正的開端(上)第047章:解決之道(上)第034章:薊鎮兵變第033章:人心第027章:漣漪第020章:覺悟吧,狗漢奸!第126章:邊鎮事,總兵討第019章:馳道,人心第024章:千斤擔第053章:大明英傑洞時局(上)第018章:東海鎮下·起變動(上)第021章:崛起吧!大明的國公!第014章:戰!戰!戰!第038章:整頓吏治伊始第022章:決戰紫禁之巔第084章:政務院議政第022章:終見第005章:誘第068章:遼東半島的新天地(本篇完)第005章:誘第034章:貫徹軍團制第028章:權,平衡,新格局第100章:王嘉胤的憤怒!第044章:征途第051章:搏第066章:東線大爆發第010章:聯合作戰的真髓第013章:興華講武堂第025章:僞裝者第029章:蓬萊風雲(下)第005章:東海鎮地方衙署第105章:利益的博弈第015章:逢敵必亮劍!第045章:歧途第067章:鎮山河第009章:丁氏的秘聞第034章:八旗的麻煩第036章:錦衣衛之金陵笑笑生第091章:華夏陸軍的擴充第032章:展望第021章:巴牙喇第037章:壯哉!我華夏陸軍!第017章:扛旗者,趙宗武是也!第053章:一世兄弟第090章:崇禎二年春第083章:強勢滅殺!第021章:教派勢力的真諦第002章:金城的訴苦大會(上)第048章:流寇的新生(上)第039章:錦衣衛之動盪第122章:無間道第028章:收心伊始第049章:世間唯人心難測!(上)第005章:督戰隊第003章:欲辨真假第003章:銳變第051章:領先時代的碾壓第023章:京城榮華第116章:進擊的海軍第006章:落幕第026章:啓示錄第032章:東海鎮調令第007章:第一要素(下)第113章:闖王獲新生第033章:人心第037章:終被左右的局勢第045章:神探趙宗武(下)第051章:定國公,這是你的分內事啊!第016章:東海鎮下·召軍議(上)第107章: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104章:閉關鎖國vs改革開放第066章:科學探討是進步的前提第015章:逢敵必亮劍!第102章:趙宗武話戰情第026章:健兒揚天威!第040章:權力鬥爭的真髓第041章:陸文昭的用途第084章:多爾袞的命格第015章:人的一生,都是從征途開始第027章:授田的盛況第031章:誘第017章:扛旗者,趙宗武是也!第066章:羣虎終抵第107章:崇禎九年的新春第052章:蓬萊兵備道的改變(下)第031章:誘第013章:野心是掩蓋不住的第028章:魏閹爪牙許顯純第020章:流寇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