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征討蜀國

蒙闊,田胥叛逃燕國,因林楓派侯銘封控制,神都之內,朝廷中,影響不曾擴大.

不過,林楓突然提拔蒙闊爲驃騎將軍,令田胥擔任兵部侍郎,卻在朝廷引起軒然大波,神都之內,也滿是流言蜚語.

驃騎將軍,在燕軍中僅此侯銘封,趙鴻儒,馮石虎,張羽,

如此地位,讓軍中衆多軍功赫赫將領非常不滿,紛紛向林楓上書.

而柳灼崖晉升吏部侍郎,田胥晉升兵部侍郎,季玄述晉升工部尚書,更讓朝廷百官震撼.

這四人,皆爲宋國降臣,昔日爲燕國製造多少麻煩,現今,被燕軍俘虜,沒有受到任何處罰,反而在燕國得到重用.

六部內,把持吏部,兵部,工部,堪稱獨攬大權.

然燕國朝廷中,也有遠光深遠臣子,看出林楓深意.

燕國皇后主政,皇上開疆闢土,這似乎成爲林楓繼位後慣例.

皇上征戰在外,文季師,司徒協助皇后處理朝政,長期掌控兵部與吏部,雖不曾獨攬大權,但在朝廷中,也有極大權力.

經過長期演化,燕國內部,不管朝廷,還是州縣,照樣形成以司徒爲首異國官員,與文季師爲首本土官員,雙方明爭暗鬥.

尚未爆發出事端,卻已經爲燕國埋下隱患.

現今,皇上力排衆議,獨斷綱常提拔柳灼崖,田胥,擔任吏部侍郎,兵部侍郎.

其重要目的,怕是削弱司徒,文季師手裡權力,打擊兩股勢力,從而消弱威脅,把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

另外,燕國東征西討多年,領土擴張速度,遠遠超過培養官員速度,導致衆多州縣出現官員空缺。

然諸侯列國中,衆多官員在破國後,要麼歸隱,要麼拒絕入世爲官。

此舉恰好告訴南方列國臣子,與隱匿得各故國臣子,燕宋爭霸多年,蒙闊,柳灼崖等人,與燕國有不死不休矛盾,誠心歸降,燕帝依然海納百川,使在燕國受到重用.

不得不說,林楓獨斷綱常舉措,確實起到不小作用.

起初,朝廷中有官員上書,彈劾蒙闊,柳灼崖,田胥,季玄述,建議皇上消弱四人手裡權力,歸還有功之臣。

然隨隱匿燕國各地得故國臣子,陸續復出,向燕國效力,朝廷官員彈劾漸漸停止.

季玄述組建宋國能工巧匠,與燕國匠人合力,打造出衆多戰車,攻城車,裝備軍隊,燕軍實力激增,朝廷彈劾聲音,徹底消除.

與此,司徒,文季師獲悉皇上舉措,不曾多言喜,越發收斂.

自古伴君如伴虎,似刀鋒行走,稍有不慎,招來殺身之禍。

當今皇上,心懷天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堪稱百年不遇雄主。

輕鬆駕馭羣臣,誰敢造次,必像柳乘風,柳玄遠父子,及趙士德之流,遭雷霆斬殺.

他們幸得皇上信任,執掌兵權,官員調度,位高權重。

皇上長期在外征戰,即使不想在朝廷形成勢力,朝中百官,爲尋求庇護,照樣會主動形成派系.

這些年來,兩人手中權力,越來越多,在朝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前年蘇秦投靠,朝廷建立情報司,削去兩人情報,刺殺權力,這會又被消弱手中權力,他們權力逐漸迴歸正常,這讓司徒,文季師如釋重負。

加之,司徒,文季師看着諸位皇子逐漸成長,擔心朝廷內,有心懷不軌臣子,參與奪嫡之事.

若不能控制,必然在朝廷掀起血雨腥風.

現今,兩人手中權力被消弱,將來皇子奪嫡,也可置身之外。

冬日中,蒙闊,柳灼崖事件逐漸平息,林楓視線開始放在南方。

經過半年來休養生息,燕國有實力掀起戰爭,兼併南方領土。

不過,率先兼併蜀國,還是吳越楚與兵家,朝廷文臣武將各執一詞。

以林梟爲首,馮異,刑伊柯,阿史那,李奎官員,提議率先渡江南下,收復燕國在南方失地,

深耕南方,對吳越楚兵家動兵,趁機一統吳越楚兵家。

然侯銘封,鞠文泰堅持派兵驅逐蜀軍,一鼓作氣,殺進蜀國內,迅速兼併。

自蜀國出兵,越過劍閣,同時,燕軍渡江南下,兩線作戰,逐漸瓦解南方力量,各個擊破,一統江山,

侯銘封,鞠文泰提議,得到多數武將支持,甚至得到衆多文官支持。

燕國尚未驅逐國內敵軍,遠征他國,遲早發生意外。

經過侯銘封,林梟,鞠文泰,雷傑英,刑伊柯,蒙闊,及文季師,司徒,柳灼崖,田胥商議,推演各方利弊.

最終林楓拍板,率先出兵蜀國。

蜀國位於劍閣以西,長江之南,與東方吳越楚兵家有大山阻擋,全力滅蜀,不容易引起其他諸侯國協助。

另外,近年來,蜀國勢力日漸增強,在歷次北伐中,蜀國傷亡最小。

重創蜀國,有敲山震虎作用。

更重要,溫知明帶領在燕國領地中胡作非爲,若不驅逐蜀軍,有這顆毒瘤在燕國,很難專心攻擊吳越楚兵家四國。

所以,驅逐蜀軍,兼併蜀國,乃當務之急。

不過,爲安撫吳越楚兵家,林楓冬日派遣司徒出使南方,聲稱燕國此戰;只爲教訓蜀國,不與南方諸侯爲敵。

若南方諸侯趁機爲難燕國,雙方不死不休。

其實,南方諸侯國君王,不管楚帝熊武,還是吳君趙彥逾,越君韓晏熙,及在蔡國建國,號稱大周帝王的姬天命無不清楚,燕帝伐蜀成功,必回兵東進,與南方諸侯開戰。

只是,四國連續控制劍閣以東,雙方同氣連枝,燕帝敢率兵翻越劍閣東征,或者渡江南征,吳越楚兵家,定然不會放過燕國。

更重要,北伐之戰,瓜分蔡國之戰,讓四國損失不小,繼續休養生息。

當前,蜀國強大,若堅持一年半載,待四國恢復元氣,而燕軍南征中損耗,雙方實力此消彼長,可再次揮師北伐。

儘管南方列國,有臣子抗拒妥協,指出燕國狼子野心,四國君王,照樣與燕國選擇妥協。

冬去春來,燕國準備充分,打磨鋒利的寶刀,再次出鞘。

林楓毫不猶豫調兵遣將,命林梟坐鎮開封,麾下刑伊柯,阿史那,李奎率領十萬兵卒,接替白易生,李霖。

宋國事多,儘管燕國採取輕徭薄賦政策,但是女帝派兵卒蠱惑,宋地中照樣時常發生民爆。

林梟手段剛柔並濟,非常適合治理宋國。

與此,白易生,李霖領兵前行東南,與趙鴻儒,趙俊換防,防備女帝趁機擴大勢力。

黃浦玄,令狐藏,拓跋羽在江北屯兵三十萬,防止江南列國出爾反爾,趁燕軍征討蜀國時,趁機落井下石。

馮異,雷傑英爲徵蜀左翼將軍,率領十萬亡命囚徒,揮師西進直奔燕國西南,自左翼襲擊溫知明麾下蜀軍。

馮石虎,蒙闊爲徵蜀中軍將領,率十萬鐵甲騎兵,負責自正面猛攻蜀軍。

鞠文泰,曹坤南下接替張羽,恆邦昌,爲徵蜀右翼將軍,率十萬鐵甲騎兵,自西方打擊蜀王。

張羽,恆邦昌領兵回神都,軍隊休整,拱衛京師。

黃浦玄,

與此,林楓,侯銘封,趙鴻儒,趙俊,率領二十萬混合軍,殿後而行,將直撲蜀軍核心,生擒溫知明。

安排妥當,大軍雷動,五十萬兵卒,精兵良將出戰,只爲在最短時間內,消滅蜀國。

林楓深知,南方諸侯輕鬆答應妥協,但是這些諸侯列國君王,絕非苟且偷生,相反,全精明的緊,紛紛想要休養生息,圖謀燕國北方重地。

所以,越快兼併蜀國,吳越楚兵家實力增加越少。

另外,蜀帝柳武牧乃雄主,蜀國中,蜀軍,羌軍,藤甲兵合計數十萬,征討蜀國完全沒有表面那般簡單。

故而,燕國上下斷然不能輕敵大意,在蜀國吃敗仗,打亂他的軍事部署,延遲一統天下。

第1362章 奪城第869章 擊沉龍船第1074章 暴君,受死吧第1358章 求戰心切第518章 樹倒猢猻散第560章 金蟬脫殼(第一更)第1151章 大爺,小女子賣藝不賣身第165章 和談下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17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541章 你有被迫害妄想症嗎第1225章 狗急跳牆.第307章 你太壞了第703章 流火飛石(第一更)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226章 君王的煩惱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321章 窮途末路第625章 戰,戰,戰第728章 將相歸心,暗流涌動第910章 林梟立威,奪取北門第669章 韓琦叛亂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868章 安全渡江第1394章 皇上,不可心灰意冷第837章 地毯式搜索第636章 拖字訣第956章 雙管齊下第85章 不能拒絕的誘惑第1374章 ,把酒滿上,敬皇上!第406章 落荒而逃第11章 皇后上第524章 轉折第1023章 孤軍奮戰第1167章 蜀國太子問計(上)第857章 絕地反攻(中)第80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011章 攻破漢城,斬殺敵將第78章 峰迴路轉第925章 第983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72章 人心齊,高山移第1392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530章 用心良苦第463章 狼子野心第886章 突破重圍(四千字)第579章 塞外鉅變(第一更)第1412章 還我河山第341章 遭遇盜賊下第678章 兩難抉擇第1153章 妃子不爽,慫恿叛亂第538章 帝國利益第306章 佳人來燕第716章 楚帝熊武,咄咄逼人第167章 深化新政第722章 情場得意,戰場失意(3600字)第1261章 燕帝,你強人所難第1191章 陷害樑銘源,滲透蜀軍中第222章 影響深遠第575章 命不該絕(第三更)第862章 帝王之怒第1376章 吳國要亡了第11章 皇后上第15章 一時興起第919章 分道揚鑣第1150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1073章 宋使入營,拜訪燕帝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1318章 鑽進死衚衕第342章 殺雞儆猴上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219章 慕容柒嫣的煩惱第695章 不屈的是意志(第四更)第268章 大戰之初第1082章 本王寧死,也不與你爲伍第98章 臨危不懼第120章 女帝林疏影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1402章 爭分奪秒第866章 江心危機第515章 總結教訓第1209章 京師衛戍,首戰獲勝第641章 四國將軍第541章 你有被迫害妄想症嗎第457章 燕軍來襲第25章 刀鋒戰士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1417章 他有病,他怕啥第848章 困龍得水第610章 再起內訌(第三更)第129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117章 百萬雄兵第777章 驚天鉅變(第一更)第1037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353章 大婚下第1326章 燕軍好戰第100章 一笑泯恩仇第932章 滿朝震驚第505章 自求多福
第1362章 奪城第869章 擊沉龍船第1074章 暴君,受死吧第1358章 求戰心切第518章 樹倒猢猻散第560章 金蟬脫殼(第一更)第1151章 大爺,小女子賣藝不賣身第165章 和談下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172章 親者痛,仇者快第541章 你有被迫害妄想症嗎第1225章 狗急跳牆.第307章 你太壞了第703章 流火飛石(第一更)第245章 三王密謀上第226章 君王的煩惱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321章 窮途末路第625章 戰,戰,戰第728章 將相歸心,暗流涌動第910章 林梟立威,奪取北門第669章 韓琦叛亂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868章 安全渡江第1394章 皇上,不可心灰意冷第837章 地毯式搜索第636章 拖字訣第956章 雙管齊下第85章 不能拒絕的誘惑第1374章 ,把酒滿上,敬皇上!第406章 落荒而逃第11章 皇后上第524章 轉折第1023章 孤軍奮戰第1167章 蜀國太子問計(上)第857章 絕地反攻(中)第808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011章 攻破漢城,斬殺敵將第78章 峰迴路轉第925章 第983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272章 人心齊,高山移第1392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530章 用心良苦第463章 狼子野心第886章 突破重圍(四千字)第579章 塞外鉅變(第一更)第1412章 還我河山第341章 遭遇盜賊下第678章 兩難抉擇第1153章 妃子不爽,慫恿叛亂第538章 帝國利益第306章 佳人來燕第716章 楚帝熊武,咄咄逼人第167章 深化新政第722章 情場得意,戰場失意(3600字)第1261章 燕帝,你強人所難第1191章 陷害樑銘源,滲透蜀軍中第222章 影響深遠第575章 命不該絕(第三更)第862章 帝王之怒第1376章 吳國要亡了第11章 皇后上第15章 一時興起第919章 分道揚鑣第1150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1073章 宋使入營,拜訪燕帝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1318章 鑽進死衚衕第342章 殺雞儆猴上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219章 慕容柒嫣的煩惱第695章 不屈的是意志(第四更)第268章 大戰之初第1082章 本王寧死,也不與你爲伍第98章 臨危不懼第120章 女帝林疏影第114章 經略北方第1402章 爭分奪秒第866章 江心危機第515章 總結教訓第1209章 京師衛戍,首戰獲勝第641章 四國將軍第541章 你有被迫害妄想症嗎第457章 燕軍來襲第25章 刀鋒戰士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1417章 他有病,他怕啥第848章 困龍得水第610章 再起內訌(第三更)第129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117章 百萬雄兵第777章 驚天鉅變(第一更)第1037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第353章 大婚下第1326章 燕軍好戰第100章 一笑泯恩仇第932章 滿朝震驚第505章 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