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天下風雲出我輩

無怪乎,林楓一句話,驚的諸侯國君主一身冷汗。

大週末期數百年,制度敗壞,一種出現奇特的現象,無論選官,選將,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順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寒門人家,不管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沒辦法做大官。

幾乎是,一個出身寒門者,行狀評語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一個出身豪門者,行狀不佳,亦能位列上品。於是,行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彷彿驚天春雷,忽然傳遍諸侯國,能不震撼嗎,能不令各國君王,貴族汗流浹背嗎?

何況,這只是開始,自燕國快馬穿過的地方,開始流傳一首詩: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讓無數寒門弟子,看到出仕入相的機會,豈會不讓人熱血澎湃。

數百年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格局,生生被人撬開縫隙,這個人,還是燕國帝王,天潢貴胄。

燕國,林楓,難道瘋了嗎,他貴爲君王,乃數百年世家,說出這種瘋言瘋語,不是主動挑戰各國貴族門閥,給各諸侯國,埋下隱患嗎?

那些賢明君主,佩服林楓才氣,也讚賞這句話。但明面上,卻對林楓嗤之以鼻,絕不與他同流合污。

不然,不是變相認可對方言語,對當前上平無寒門,下品無士族不滿麼?那麼,國內支持門閥世家,會以什麼眼光看待,是不是另尋高明,也補償不可。

不過,各諸侯國君主是否滿意,什麼態度,與林楓沒有半毛錢關係,他不曉的,也不在乎。

燕國求賢令,在求賢才,不是求君王,諸侯國君主幫不到燕國,燕國也不需要他們治理燕國。

當初,與司徒商量招募賢才方法時,林楓寧願得罪諸侯國君王,也要引起天下寒門士子注意,吸引這些人來燕國。

可能方式極端了些,但效果肯定不差,燕國科舉制,已經讓寒門子弟看到希望,一年多來,有不少寒門士子入燕,併爲官入仕。

現今,燕國頒佈求賢令,定當讓天下寒門子弟,全部來燕國,尋求出人頭地,出仕入相的機會。

十日初,燕國求賢令彷彿鴻雁南飛,揮動翅膀,把消息傳遍燕國就近不少諸侯國。

半月後,燕國求賢若渴,燕帝被刺,燕人焚燒晉陽城的消息,亦在各國寒門中間流轉開來。

百年籍籍無名的燕國,終於,在焚燒晉陽城,與前期散發出的求賢令後,重新走進大家眼際中,燕帝遇襲誓死酣戰,燕人同仇敵愾,火燒晉陽城。

一時間燕國風頭無兩,幾乎與來年五國伐宋,當前楚國攻鄭,同時成爲熱門話題。

大家更在燕國發生的種種事情上,看到一個新的燕國,有勇氣,有膽識,不怕事.。。

一個國家與個人相似,多少有些性格和脾氣,燕帝受襲,燕國所作所爲,顯的真實大氣,敢作敢爲,喜悲於色,好明爭明鬥,頂強護弱。想做就做,不做就不做了。

強時是我資本,弱時我也承認。有時也做些不講究的傻事,錯事與蠻事但絕對要你知道他做了,彷彿有血有肉的真實的大男人性格,給人感覺有點“強勢”。

“燕國新政,這個末流小國,總算意識到,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了,就像當年鄭樑兩國,準備奮發圖強,破而後立啊!”

“燕國不叫變法,叫新政,不過,手段比鄭樑兩國,還有激烈,還凌厲,燕國小,反容易校政錯誤,及時推行新政。”

“是啊,船小好調頭,就是不知道,燕帝是否與鄭國皇帝相提並論嗎?沒有世家支持,變法,新政,難啊,難於上青天!”

“是啊,連鄭樑那般大國,也屈服與世家門閥力量,採取溫和手段,燕國竟敢得罪世家,以雷霆鐵血之勢,強行推行新政。”

“燕國,世家門閥,哈哈哈……燕國有門閥嗎?我看,燕國新政可行,君不見,兩位兵家弟子,一位法家弟子,及在諸侯國宣揚變法不成的司徒,小小燕國,卻也人才濟濟。”

“言之有理,燕國小,卻兵強馬壯,依託宋國之力,竟敢與南北兩個大國開戰,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啊?”

百年沉寂,百年消弱,各諸侯國士子,儼然忘記了,在趙宋兩個大國之間,還存一個叫燕的微末小國。

這個小國,驅戎族,敗晉國,伐東胡,推行新政,輕徭薄役,以前沒注意的事情,似乎一宿全部冒出來了。

那些從來沒有注意燕國的士子,目光開始齊刷刷朝北望去,望向那個趙宋夾縫中的微末小國。

諸侯國士子,寒門議論紛紛,燕國求賢令,宛若旋風,帶着和煦,與虎嘯寒風扭動在一起,由北向南,不斷擴散。

各諸侯國人,思緒轉向北方,曉得燕國有位皇上開始奮發圖強,帶領燕國子民趕走了強大戎族,南征北戰,生生在鄭晉兩國手裡奪下大片土地,更是百年來,深入草原,擊敗草原霸主的國家。

現今又要在燕國推行新政,一時間,燕帝威名迅速傳開,大家紛紛猜想這位年輕的君王,究竟要做什麼,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數日來,燕國求賢令及新政傳開,許多人開始把鄭樑當作模版,拿燕國與其比較,拿林楓與李釗,樑國柳冉比較。

很快,因爲觀念,地位不同,參與爭論的人,分爲兩撥人,世家門閥弟子認爲,林楓有才華,少年得意,卻未必有李釗,柳冉的雄才偉略,燕國司徒,季師之流,是否有蘇秦大才,燕國君臣,推行新政期間,是否有鄭國君臣同心同德的決心和勇氣?

寒門士子,則認爲,林楓敢爲人先,冒天之大不爲,攻鄭伐晉,驅戎族,戰東胡,在軍事上表現出非凡韜略和膽識。

修建騾馬市,推行重商政策,輕徭薄役,均表現出賢明君主風範,再看深化新政中,廢除奴隸制,劃分田地,林林總總,都有大國之志。

瞬息間,燕國求賢令,推行新政話題,竟蓋過了楚國攻鄭,五國伐宋,不管是否認可燕國,有關燕國,有關燕帝的事情,傳遍各諸侯國,傳遍大江南北。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風雲人物,列國士子,總與各國時政緊密聯繫。

不管開始什麼態度,支持,或觀望,但在聽說燕國招募人才,打造黃金臺,委以重任。

在這個寒冬,天下寒門士子的心,卻像六七月的烈日,熾熱,激動,久久不能平靜。

不少臨近燕國的士子,不畏嚴寒,不顧長途跋涉,舟車勞頓,千里迢迢,帶着憧憬和希望,開始前往燕國,踏上尋夢之路。

或許,燕國不是理想歸宿,或許燕國還不能給大家施展抱負的舞臺,但單憑燕國禮賢下士,不問出身的做法,便贏得不少人尊重,值的大家勞心勞力,千里之行。

這幾日,燕京,已有十多名,宋國,北趙寒門子弟,冒着風雪嚴寒,長途跋涉,來到燕國。

燕國準備士子府,以最好的禮儀,接待這些人,那些侍者口中,常常說一句話,人才,沒有什麼比人才更重要了。

來到燕國,自然要領略體會燕國變化,這些來自他國的士子,竟發現這個微末小國,上至達官貴族,下至黎民百姓,人人身上洋溢着自信,包容,開放的心態。

這個國家,法治之嚴,前所未見,皇室之包容,卻也不曾有過,在嚴酷法治下,雖說法不容情,卻讓這個國家,有良好秩序,吸引着無數列國商人來此謀生。

難怪韓雪箋會高興,求賢令一出,各國士子蜂擁進燕,此舉會徹底解決燕國人才不足的困境。

也爲燕國大刀闊斧改革,保證了充足人才,不會出現人手不足現象。

好不容否極泰來,解決數日困境,韓雪箋心思也輕鬆下來,林楓不在,年關皇室還有許多事情要操辦,有多事情要定奪。

林楓受傷,皇室不該自亂陣腳,當前,馮石虎與名叫楚夫晏的人,回到燕國,楚夫晏代替司徒,推行新政,司徒出使宋國。

韓雪箋在瞭解林楓意圖,瞭解司徒出使宋國責任重大,驚的花容失色,林楓,自己男人,這個傢伙,養傷期間還不安分,還準備圖謀別的國家。

只是,若異地換地的提議通過,燕國勢力撤出邙山,全部轉移向晉西之地,那麼,燕國未來不會平靜。

面對晉國之戰,會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韓雪箋不似林楓等人,深入討論過這個話題,對燕國圖謀晉國,準備步步蟬食,鯨吞晉國,心中依然沒底,對林楓膽大妄爲的計劃擔憂,只是想到晉國人,差點害死林楓,心中有擔心,便也釋然了。

第438章 苦肉計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78章 窮途末路第772章 萬源巷風波第256章 戰事初開上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927章 蔡楚狼狽,兵家雄起(四千字大章)第437章 趙柯身死第122章 突來的壓力第259章 計策百出第863章 御駕親征第1297章 落網鴛鴦第400章 三面夾擊第125章 計劃實施中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786章 關門打狗上第195章 大難不死第388章 沒有懸念的戰爭第1270章 民心亂,社稷崩第677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二更)第6章 攻陷牙賬第286章 犬狼部隊第341章 遭遇盜賊下第1375章 燕國實力第978章 斷其一臂,自相殘殺第1384章 錦繡山河易主第95章 風起雲涌第181章 故弄玄虛第87章 議政第977章 第1035萬馬奔騰,互相殘殺第696章 一報還一報()第946章 帝王之哀第1304章 風雲動,戰火起第745章 破敵之策第312章 三絕政策第599章 人心難測(第二更)第612章 定計第122章 突來的壓力第1180章 知法犯法者,殺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347章 第356徒增煩惱中第34章 初戰下第51章 皇后生病第829章 佳人溺水(下)四千字大章第139章 林梟救兄上第1001章 鐵血手段第1360章 探囊取物第369章 侯銘封勸降下第1316章 前所未有的重賞第687章 坐看閒雲榮辱不驚第863章 御駕親征第953章 鬱窮兵死,誓不兩立第1138章 湘妃心思,征戰狂人(第三更)第1102章 超出預料的新危機第394章 蒙闊信件第801章 過街老鼠第33章 初戰中第1213章 斬首行動第845章 龍困於野()第1054章 何來燕軍犬狼軍團第982章 鐵騎滾滾,雙雙受挫第268章 大戰之初第1074章 暴君,受死吧第377章 危機四伏第223章 嫡系部隊第737章 登陸江北,闖入燕地(四千字)第189章 忠肝義膽第968章 寧死不屈,死守雁城第496章 家國情懷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198章 無往不利第441章 審訊開始第103章 林楓的擔心第707章 一人一犬,攻守兩端(第三更)第825章 第883破解沙海第1178章 離間之計,溫蝶舞屈服第219章 慕容柒嫣的煩惱第694章 頑固抵抗(第三更)第95章 風起雲涌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328章 納文臣,奪兵權第1301章 兄弟相殘第1079章 逃,棄城而逃第906章 藏兵谷藏兵,兵家出手!第1182章 任他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第101章 再戰第969章 宋賊,休想再逃第367章 侯銘封勸降上第530章 用心良苦第834章 初戰小勝第15章 一時興起第622章 斥責詢問第1216章 勇闖樑家軍兵營第1322章 皇上,微臣建議歸降燕國!第83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189章 一羣廢物,滾!第705章 趁火打劫(第一更)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592章 修建工事(第二更)
第438章 苦肉計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78章 窮途末路第772章 萬源巷風波第256章 戰事初開上第1251章 女帝,以死相逼第927章 蔡楚狼狽,兵家雄起(四千字大章)第437章 趙柯身死第122章 突來的壓力第259章 計策百出第863章 御駕親征第1297章 落網鴛鴦第400章 三面夾擊第125章 計劃實施中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786章 關門打狗上第195章 大難不死第388章 沒有懸念的戰爭第1270章 民心亂,社稷崩第677章 軟刀子殺人不見血(第二更)第6章 攻陷牙賬第286章 犬狼部隊第341章 遭遇盜賊下第1375章 燕國實力第978章 斷其一臂,自相殘殺第1384章 錦繡山河易主第95章 風起雲涌第181章 故弄玄虛第87章 議政第977章 第1035萬馬奔騰,互相殘殺第696章 一報還一報()第946章 帝王之哀第1304章 風雲動,戰火起第745章 破敵之策第312章 三絕政策第599章 人心難測(第二更)第612章 定計第122章 突來的壓力第1180章 知法犯法者,殺第156章 真實面目第347章 第356徒增煩惱中第34章 初戰下第51章 皇后生病第829章 佳人溺水(下)四千字大章第139章 林梟救兄上第1001章 鐵血手段第1360章 探囊取物第369章 侯銘封勸降下第1316章 前所未有的重賞第687章 坐看閒雲榮辱不驚第863章 御駕親征第953章 鬱窮兵死,誓不兩立第1138章 湘妃心思,征戰狂人(第三更)第1102章 超出預料的新危機第394章 蒙闊信件第801章 過街老鼠第33章 初戰中第1213章 斬首行動第845章 龍困於野()第1054章 何來燕軍犬狼軍團第982章 鐵騎滾滾,雙雙受挫第268章 大戰之初第1074章 暴君,受死吧第377章 危機四伏第223章 嫡系部隊第737章 登陸江北,闖入燕地(四千字)第189章 忠肝義膽第968章 寧死不屈,死守雁城第496章 家國情懷第1279章 紅顏知己第198章 無往不利第441章 審訊開始第103章 林楓的擔心第707章 一人一犬,攻守兩端(第三更)第825章 第883破解沙海第1178章 離間之計,溫蝶舞屈服第219章 慕容柒嫣的煩惱第694章 頑固抵抗(第三更)第95章 風起雲涌第640章 罪該當誅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328章 納文臣,奪兵權第1301章 兄弟相殘第1079章 逃,棄城而逃第906章 藏兵谷藏兵,兵家出手!第1182章 任他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第101章 再戰第969章 宋賊,休想再逃第367章 侯銘封勸降上第530章 用心良苦第834章 初戰小勝第15章 一時興起第622章 斥責詢問第1216章 勇闖樑家軍兵營第1322章 皇上,微臣建議歸降燕國!第83章 不同桃李混芳塵第1189章 一羣廢物,滾!第705章 趁火打劫(第一更)第1246章 遭遇象兵第592章 修建工事(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