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君臣論道

兩世爲人,兩世從軍,熟讀兵書,親自率兵,林楓始終謹記: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兩世經歷和經驗告訴他,若要在爾虞我詐,險象環生的戰爭中生存,瞭解敵人,瞭解自己,極其重要。若欲在戰爭中,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瞭解對手,包括他的用兵習性,兵力部署,性格特點等等。

唯有了解敵人,可針對性給予致命一擊!

看到張羽,侯銘封聽的認真,林楓來了興趣,厲聲道:“記住:兵者,詭道也。行軍打仗就是詭詐之術,就是在戰爭中,無所不用其極,使用各種戰術欺騙敵人。

譬如,明明能征善戰,卻向敵人裝作軟弱無能。本來準備用兵,卻僞裝不準備打仗,要攻打近處的目標,卻給敵人造成攻擊遠處的假象。

要攻打遠處的目標,相反卻僞裝作要在近處攻擊,敵人貪心就用小利來引誘他上當,敵人混亂就乘機攻取他,敵人實力雄厚就要謹慎防備,敵人強大就暫時避開其鋒芒,敵人容易衝動發怒,就設法挑逗他,使其失去理智。

對於小心謹慎的敵人,要千方百計驕縱他,使其喪失警惕,敵人安逸就設法騷擾他,搞得他疲勞不堪,內部團結的敵人,要設法離間他,讓他分裂。在敵人沒有準備時,突然發起進攻,在敵人意料不到的情況下采取行動。凡此種種,纔是軍事家用兵取勝的奧妙,只能隨機應變靈活運用,是無法事先規定刻板傳授。”

養兵期間,林楓有考慮過,把後世的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全部書寫出來,編輯成文,交給麾下將領,奈何時間緊促,諸位將領又在各處領兵打仗,難以聚齊。

“皇上,打仗還有這些門道啊,儘管咱們平時也會用,卻不料有這麼多?”張羽驚訝的道,他自詡得林楓真傳,狡詐之極,劍走偏鋒,出奇制勝,簡直手到擒來,奈何,聽林楓一席話,頓時,意識到自己與林楓,像螢火之光與日月爭輝,太微不足道了。

一句兵者,詭道也,竟飽含無窮演化方式,單單這句話,讓他受用無窮,需要花費長時間來領悟。

“是啊,皇上言語,讓微臣茅塞頓開!”侯銘封嘖嘖稱讚道。

林楓笑着,輕輕搖頭,意味深長道:“行軍之道,千變萬化,詭道,適合張羽,但對你而言,敢戰,死戰,硬戰,纔是王道,要做到這些,必須時刻謹記,進攻,進攻、再進攻。在你面前,縱然有萬里山嶽,也要把他踏平,縱有千道溝壑,也要把他填滿。

每戰,保證部隊靈活機動,大膽推進。進攻時,配備強大箭雨支援,壓制敵人,酣戰中,兵力不足於對方,就用氣勢壓制對方。

你只需知道,攻擊,永遠是最簡練,最扼要,最行之有效的軍團作戰方式。

殲滅戰,必須做到在悄無聲息下,極重優勢兵力和強大力量,形成排山倒海的氣勢,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取得大勝利。”

林楓不清楚他說的對不對,但經過親自領兵,在對東胡人作戰中,他就這怎麼做,就是憑藉少量軍隊,永遠保持強橫氣勢,不戰,也要讓對方怯懦。

“嗯,皇上言語,包含諸多內容,末將謹記,消化,再融會貫通,活靈活運。”侯銘封的道,林楓指點了張羽,又指點了他,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這讓侯銘封意識到,行軍打仗不是兒戲。

以前自己用過的戰術,還有更深奧的,難怪古人言,行軍打仗也是門學問。

看着兩人驚愕的神情,林楓笑着道:“攻晉之前,我會極重全軍將領,給你們好好講講,打仗,永遠是最殘酷,卻有最簡單的事,打仗是門藝術,永遠充滿了魅力!”

“呃.”張羽,侯銘封來不及消化林楓後面的話,林楓也沒有影響兩人,師傅引進門,學藝在個人,先前的話,兩人吸收領悟多少算多少吧!

喝口茶,潤潤嗓子,林楓轉頭朝着身邊司徒問道:“近來北方五國,有何動靜?”

五國聚兵伐宋,是他很關心的事情,成與敗,關乎北方格局,影響燕國未來部署。

司徒人在南湖,但有關五國舉兵伐宋的事情,朝廷方面源源不斷把最新動向傳來,因此,他對此事也有了解,不光五國伐宋,諸侯國會盟,他也有了解,有考慮,因爲,他清楚今天林楓召集四人來,肯定要談亂這些事情。

畢竟,五國伐宋,或者諸侯會盟,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若沒有應對之策,燕國會在接下來與諸國交鋒中,吃虧。

“皇上,五國伐宋,各國在緊鑼密鼓中備戰,臣瞭解的最新消息表明,作爲五國伐宋的發起者,北趙舉兵二十萬,準備由鄭國過道襲擊宋國。不過,若北趙清楚燕宋兩國異地,肯定攻打邙山地區,同時借道鄭國,主力軍團攻擊宋國。

陳樑兩國也各出十萬,鄭國與晉國受兵鋒阻撓,暫時各出兵五萬。

五國中,樑國攻南趙,趙鄭陳晉攻宋國,攻擊方向又不同。不過,五國大張旗鼓伐宋,奈何合縱聯盟向來難以齊心協力,眼前,五國伐宋尚未開始,但已有謠言傳出了。

據悉,樑國,距離宋國太遠,攻擊宋國要跨越南趙,鄭國,有點鞭長莫及,就算攻下宋國部分領土,也難以管理,因此,樑國王上退而求其次,轉而攻擊宋國盟友南趙。

然而,北趙把南趙視爲北趙領土,禁止樑國攻南趙,同時,北趙就借道鄭國的問題,又與鄭國暫時無法結成同盟,鄭國要求,北趙若欲過道鄭國,必須出兵阻擋鄭國境內的楚蜀兩國。

而東面陳國,也又猶豫不決,趙鄭晉樑均在宋國西面,一旦伐宋結束,五國退兵,宋國追擊,四國容易聯合,唯有陳國,偏安一隅,五國伐宋結束,陳國很容易被宋國圈在東面,死戰!

晉國,倒想奪回晉西地區,卻被宋國重兵把守少陽郡,掐住晉國西進咽喉,把晉國死死封在晉東,即便出兵,目前也闖不過少陽郡,也是有心殺敵,無力迴天。

因此,五國伐宋,尚未聚齊,消滅宋國,五國就在出兵問題上,發生重大分歧了,結盟出現裂痕。”

林楓聞言,輕笑,合兵向來不是什麼好事,春秋戰國時代,波瀾壯闊的合縱連橫,就因各諸侯利益不同,互相扯皮,或落井下石,最終導致秦國獨大。

眼前五國伐宋,尚未開始,五國便互相計較得失,看來五國伐宋即便不會流產,怕也因爲各自利益,與宋國也打不了多久,相反,在宋國運籌帷幄,拉攏打壓下,五國會損失嚴重。

“呵,朕還覺的,燕國埋頭苦戰,壯大自己纔是要事,五國伐宋,浪費人力物力,終究雷聲大雨點小,不會傷宋國分毫。”林楓輕嘆,只有共同的利益,沒有共同的敵人,五國伐宋,絕非北趙想象的那麼簡單。

倘若五國伐宋流產,宋國擁有邙山地區,不是攻鄭,就是攻擊南趙,從而消弱北趙,無論出兵那方,對宋國都有利。

司徒點點頭,道:“聯合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沒有強橫實力,依靠他國,就像空中樓閣不現實。眼前五國伐宋,各懷心思,終究會因爲不同利益瓦解,何況,目前宋國若重金賄賂樑陳兩國,兩國未必會出兵,相反,宋樑聯合,分寡南趙,夾擊北趙,效果遠遠超過五國伐宋,樑國收穫更大,何況,樑國與南趙之間,存有不少小國,此刻,正是擴大地盤的好機會。”

林楓壞笑,道:“希望宋樑結盟,打殘北趙,屆時,人多力量大,燕國由黑旗關出兵,也分杯羹。”

“皇上想法不錯,但是,臣在返回南湖時,聽說兵家柳灼崖,鬼谷顧希文入趙,被趙柯拜爲上卿,準備變法。這兩人皆爲天下名士,尤其柳灼崖,被譽爲兵家第一人,有神鬼莫測的才華,想來絕不會讓宋樑聯盟,不會讓人破壞五國伐宋。”司徒搖搖頭,事情不會像兩人想象中那麼簡單。

林楓倒吸口涼氣,北趙強大,對燕國是威脅,但宋國獨大,對也過威脅更大,唯有兩國互相消耗,纔有利於燕國,目前,北趙也準備變法,這不是好事情,至少對燕國而言,不是什麼好事情。

思來想去,林楓思緒終於有了豁然開朗,道:“燕宋兩國異地換地,終究會讓五國伐宋進行下去,至少,北趙,樑國,鄭國,因爲邙山地區,與宋國開戰,朕也希望趙宋兩國沒有時間壯大,反而互相爭鬥消耗,這纔有利於燕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聽着林楓言語,司徒似乎明悟,頓時興高采烈的道:“皇上說的沒錯,邙山,終將是北趙,樑國,鄭國,宋國的爭奪點,那裡恐怕不得安寧了。”

第222章 影響深遠第468章 福兮禍所伏第919章 分道揚鑣第506章 李牧猜測第604章 動手動腳(第二更)第872章 都別動,讓楚帝殺了朕第873章 楚帝妥協,四君和談第875章 衆將聚齊,集思廣益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118章 經略北方第141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983章 功敗垂成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788章 狹路相逢第1057章 燕騎衝鋒,宋軍發威第799章 公主,不簡單第373章 夫唱婦隨第45章 大戰下第1343章 反攻琉璃城第1253章 違令者,唯你是問第628章 他曾經是英雄(第二更)第723章 外患起,內憂生第29章 兵鋒下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1275章 皇上敲竹槓第1190章 逢凶化吉,僥倖險勝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85章 不能拒絕的誘惑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188章 性命攸關第1242章 迎戰燕帝第199章 滅其一國第410章 宋軍報復下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663章 枕邊風第1022章 孤軍深入(新年快樂)第898章 瘋狂的燕騎第449章 翻臉比翻書快第55章 勸降下第744章 二龍山易手第33章 初戰中第258章 戰事初開下第115章 鐵血君王第796章 其心可誅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59章 錦官城內的異域高人第1335章 摧枯拉朽之勢第586章 燕軍來襲(第二更)第1042章 兵行險招,誘敵出城第459章 奪下郭昌城第1008章 走投無路,主動投降第811章 斷頭飯第1217章 接二連三噩耗第908章 大戰前夕,四方雷動第1108章 溫香軟玉第229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中第255章 久別重逢下第710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更)第736章 戰前氣氛(四千字大章)第53章 勸降上第1424章 父子團聚第898章 瘋狂的燕騎第329章 拜官封侯下第780章 帝王之夢第132章 兩難決斷第686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372章 君臣論政第1028章 各懷鬼胎第397章 大戰啓始上第87章 議政第72章 司徒到來第1187章 錦官城兵變前夕.第1225章 狗急跳牆.第511章 亂中取勝中第626章 慘烈戰鬥第616章 你爭我奪第227章 親疏遠近第1365章 金蟬脫殼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183章 司馬昭之心第375章 耿耿於懷第757章 兇悍燕將第554章 或許有詐(四千字)第1220章 蜀國君臣的疑惑第1336章 戰火連天第39章 以心換心第897章 征戰韓炙潼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724章 愛江山更愛美人第474章 強硬手段第883章 將軍,我們被包圍了第889章 以假亂真第107章 涼鳴關之戰下第986章 燕軍處境,林楓圖謀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第220章 君臣齊心第694章 頑固抵抗(第三更)第1319章 孩兒不孝第1035章 越君,吳君的野望
第222章 影響深遠第468章 福兮禍所伏第919章 分道揚鑣第506章 李牧猜測第604章 動手動腳(第二更)第872章 都別動,讓楚帝殺了朕第873章 楚帝妥協,四君和談第875章 衆將聚齊,集思廣益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118章 經略北方第1413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983章 功敗垂成第253章 熱情似火第788章 狹路相逢第1057章 燕騎衝鋒,宋軍發威第799章 公主,不簡單第373章 夫唱婦隨第45章 大戰下第1343章 反攻琉璃城第1253章 違令者,唯你是問第628章 他曾經是英雄(第二更)第723章 外患起,內憂生第29章 兵鋒下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1275章 皇上敲竹槓第1190章 逢凶化吉,僥倖險勝第477章 裝神弄鬼第85章 不能拒絕的誘惑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188章 性命攸關第1242章 迎戰燕帝第199章 滅其一國第410章 宋軍報復下第168章 人口問題第663章 枕邊風第1022章 孤軍深入(新年快樂)第898章 瘋狂的燕騎第449章 翻臉比翻書快第55章 勸降下第744章 二龍山易手第33章 初戰中第258章 戰事初開下第115章 鐵血君王第796章 其心可誅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59章 錦官城內的異域高人第1335章 摧枯拉朽之勢第586章 燕軍來襲(第二更)第1042章 兵行險招,誘敵出城第459章 奪下郭昌城第1008章 走投無路,主動投降第811章 斷頭飯第1217章 接二連三噩耗第908章 大戰前夕,四方雷動第1108章 溫香軟玉第229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中第255章 久別重逢下第710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三更)第736章 戰前氣氛(四千字大章)第53章 勸降上第1424章 父子團聚第898章 瘋狂的燕騎第329章 拜官封侯下第780章 帝王之夢第132章 兩難決斷第686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372章 君臣論政第1028章 各懷鬼胎第397章 大戰啓始上第87章 議政第72章 司徒到來第1187章 錦官城兵變前夕.第1225章 狗急跳牆.第511章 亂中取勝中第626章 慘烈戰鬥第616章 你爭我奪第227章 親疏遠近第1365章 金蟬脫殼第871章 楚帝怒,闖蔡宮(四千字大章)第183章 司馬昭之心第375章 耿耿於懷第757章 兇悍燕將第554章 或許有詐(四千字)第1220章 蜀國君臣的疑惑第1336章 戰火連天第39章 以心換心第897章 征戰韓炙潼第261章 將相不和第724章 愛江山更愛美人第474章 強硬手段第883章 將軍,我們被包圍了第889章 以假亂真第107章 涼鳴關之戰下第986章 燕軍處境,林楓圖謀第608章 局面失控(第一更)第174章 第174冥頑不靈第220章 君臣齊心第694章 頑固抵抗(第三更)第1319章 孩兒不孝第1035章 越君,吳君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