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徒增煩惱下

趙鄭樑三國前前後後激戰半年有餘,趙鄭兩國憑藉出其不意攻擊,在前期攻克樑國六郡。

不過,鄭國卻損失極多,與北趙不同,鄭國部隊不像北趙皆爲騎兵,在先前與燕國之戰,鄭國鐵騎軍幾乎全部被殲滅。

現在與樑國交戰,面對樑國兇猛地狼騎軍,鄭國步兵根本不佔據優勢,即使有時候能夠以步克騎,長期下來依然損失慘重,若非有北趙虎賁軍從旁協助,鄭國在與樑國交戰中,怕早已落敗,步兵被殺得片甲不留。

而今李釗每每想起柳文龍從前在自己面前一副老色鬼模樣,再看看現在強勢態度,他心中就越發生氣,這老匹夫實在可惡,簡直把自己當猴耍。

李釗痛苦不僅僅在柳文龍,還包括他當前的處境。

數百年來,無論誰當上盟主,都能夠統領北方諸侯國,形成唯我獨尊局面,盟主國通常在這時候迅速髮簪。

唯有他,在開春太姥山會盟時成爲盟主,不僅沒有帶領鄭國迅速發展,相反,卻發生北方諸侯大混戰,連鄭國也避免不了這場混戰。

做盟主,他控制不了各諸侯國,作君王,鄭國又陷入戰亂中,李釗向來心氣極高,豈料面對當下局面,也是無可奈何。

若說李釗僅僅面臨這些困難,他也不會陷入愁苦之中,讓李釗糾結的事情還在後面。

不久前,燕國吞併晉國,成爲北方大國,對鄭國有威脅,李釗已經意識到北方格局開始發生變化。

不過,這不是更糟糕的問題。更糟糕的問題在於,幾個月前,鄭國兩次花費重金,才讓楚國部隊離開了鄭國地界。

沒有了楚國,蜀國依然在趁火打劫卻收穫不大,奈何,不久前,樑國陷入趙鄭兩國三線作戰,柳文龍憂心樑國雙拳難敵四腳,又付出不小代價,向楚國借兵,現在,楚國玄甲軍去而復返,又開始對鄭國進行攻伐,鄭國再次陷入危難中。

接到樑國大舉進攻鄭國西線的消息,鄭國上下皆慌了,李釗急忙下令徵召八萬大軍,準備西進力抗樑國解圍。

現在,南面楚國又毫無節操的來湊熱鬧,這不是擺明着要趁火打劫,把鄭國逼到絕路嗎?

面對這場莫名其妙的戰爭,李釗心裡非常清楚,楚國去而復返,楚樑兩國迅速聯合,楚國分明要在趙鄭樑三國混戰中,分一杯羹。

而樑國向楚國借兵,亦表明樑國準備速戰速決,確定北方格局,準備在激戰中消弱乃至兼併趙鄭。

李釗思前想後,覺得楚樑聯合絕對不簡單,南北方兩個超級大國聯合,接下來,趙鄭兩國面臨的問題更多。

倘若楚樑滅了趙鄭,接下來,南北方格局將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兩家在南北方各自獨大,將沒有人能夠奈何他們了。

更主要,趙鄭兩國作爲馬前卒,肯定提前被消滅,即便沒有像晉國被滅國,也將會提前出局,失去爭霸稱王的機會。

何況,在當前情況下,鄭國面臨兩線夾擊,與北趙相比處境更爲糟糕。若欲化解危機,單憑鄭國之力,定難以成功。

看到李釗憂愁面色,金鑾殿內靜默片刻,丞相韓琦走到金鑾殿中央,拱手獻言道:“皇上,目前鄭國艱難程度,遠遠超出事先預料,現在楚樑兩國之所以聯合,所圖謀不過土地!微臣覺的,楚國因爲利益能夠幫助樑國,卻也會因爲利益,轉而攻擊樑國。

是故,皇上該派遣使者去楚國前去遊說楚帝,倘若能夠說服楚帝,即使割兩百里之地,也該在所不惜。同時,皇上積極聯合陳宋燕,邀請三國出兵,與趙鄭共同對付樑國,以解燃眉之急。”

然而,韓琦言語剛落音,太尉蘇秦就迅速站出來,反駁道:“皇上,丞相所言,有可取之處,但不可盡信。試問,鄭國割地兩百里,與楚國出兵攻擊鄭國,那個收穫更多,所以,割地兩百里,顯然不會滿足楚國的狼子野心。

楚帝向來野心勃勃,早想把手伸到北方,趙鄭樑三國混戰,北方沒有強大諸侯國,恰好是楚國延伸利益的時候,對方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何況,半年前,爲讓楚國部隊離境,鄭國已經付出不小代價,這次若想讓楚國離境,割兩百里地,楚國定然不會離開。

不過,就像丞相所言,楚樑聯合,鄭國難以抵擋,若想抵抗外敵,就必須聯合陳宋燕,向三國割地借兵,聯軍攻擊樑國纔是正道。

需知南北兩方向來規定,南方諸侯國不得干預北方諸侯事情,北方諸侯國同樣不能干涉南方諸侯國,現在楚國持強凌弱,參與北方事務,定會引起北方諸侯國不滿,特別像宋國,有資格成爲北方盟主,現在面對楚國參與北方事情,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李釗初聞韓琦之言,覺得對方言之有理,若割地能夠換取楚國退兵,從而讓鄭國有機會擊敗樑國,佔領樑國之地。短期來看來,鄭國會損失兩百里地,但吞併樑國肯定會收穫更大,簡直暴利。

可惜,在聽到蘇秦的話後,經過短暫思考,他就覺得韓琦想法太過簡單了。

諸侯國爭霸,絕不是小孩過家家,各諸侯國始終堅持利益至上的原則,爲了利益,陳宋能夠放下仇恨,陳晉能夠解除盟約。同樣爲了利益,楚國作爲南方霸主,明明有機會再鄭國領土上,攻城略地,豈會因爲鄭國主動割兩百里之地,放棄千里沃野。

想想近三年北方格局變化,韓琦想法終究太過理想化了,沒有深刻認識到諸侯爭霸的殘酷性。

不過,就像蘇秦所言,聯合陳宋燕,共同抵抗楚樑,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脣亡齒寒的道理,陳宋燕三國君王,肯定心似明鏡。

楚樑聯合,若無意外,肯定所向披靡,倘若趙鄭兩國被滅,接下來,三國若各自爲戰,也阻擋不了楚樑兩個南北方霸主聯合攻伐。

聽聞蘇秦言語,韓琦頓時不高興了。沒有察覺李釗面色中笑意,他面孔上,先露出不爽之色。

先前,經過李釗與韓氏不斷打壓,蘇秦代表的蘇家,在鄭國地位迅速衰落,即便沒有淪落爲二流家族,也在朝堂上話語權也大大減弱了。

可惜天不滅蘇氏,在蘇氏處境岌岌可危時,卻發生了戰爭,還出現樑國這樣的龐然大物。鄭國朝堂上,最懂兵事的莫過於蘇秦及蘇家成員了,相反,韓氏之人多不知兵法,蘇秦便又有了用武之地,在目前情況下,蘇秦太尉之職要被罷免,就幾乎沒有可能了。

卻不料,自己剛剛說出建議,蘇秦就出面反駁,還毫不留情指出自己建議的缺陷,同時李釗面色中露出的猶豫複雜之色,顯然對自己建議表示懷疑了。

韓琦沉着面色,語氣不悅道:“太尉,既然老夫建議有瑕疵,老夫洗耳恭聽,不曉的太尉有何良策?”

李釗聞言,面帶也幾份笑意,早沒有先前準備卸磨殺驢,準備幹掉蘇秦時的冰冷了,急忙追問道:“是啊,太尉,你有何良策,快快說來。”

相對於韓琦,李釗打壓蘇秦所代表的蘇家在鄭國利益,不過,他也清楚,關鍵時刻,戰事上問題,蘇秦更有能力。

再說了,蘇秦主持了鄭國變法,在朝中自成一派,即便被打壓,依然有死忠於他的臣子,若把蘇氏連根拔起,肯定引起鄭國朝堂動盪。

何況,李釗不是不懂駕馭臣子,也知曉韓琦所代表的韓氏在鄭國朝堂一家獨大,對自己皇權所帶來的威脅,否則,自己身爲鄭國皇上,要罷免蘇秦太尉之職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蘇秦沒有理會韓琦,轉身恭敬的朝着李釗道:“皇上,臣斗膽詢問,鄭國能夠從洛邑之地崛起,成爲十大諸侯國之一,靠的是什麼?”

李釗沒有直接回答,已經大概清楚蘇秦之意了。然而,韓琦卻氣惱的道:“蘇太尉,鄭國崛起,靠什麼,難道你我與皇上不懂嗎?還不是靠戰士在戰場上浴血奮戰,還不是靠鄭國各大世家支持,後方有足夠錢糧保證,現在,你詢問皇上,是何意思?莫不是你沒有良策,故意拖延時間。”

然而,韓琦怒氣衝衝把話說完,先前沒有言語的李釗卻搖搖頭,氣勢威嚴道:“丞相所言不假,不過卻說對小部分,鄭國能夠從洛邑之地,成爲十大諸侯國之一,固然與兵勇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分不開,也必須感謝各大世家的錢糧支持。

但是,當年鄭國還不強大,沒有世家時,鄭國先祖照樣能夠披荊斬棘,開創霸業,這又爲何,還不是大家心中憋着氣,君臣百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心中保持必勝信念,以大周榮譽而戰,衆志成城,纔有今天局面。太尉言語沒錯,現在鄭國再次到了生死亡之際,鄭國上下不僅不能服軟,還要齊心協力,力抗外敵。不然將會嚴重影響三軍士氣。”

第232章 獨孤嘉怡中第1005章 雷霆出擊,先奪一城第303章 林梟顯身第728章 將相歸心,暗流涌動第806章 蔡國求救第1368章 窘迫尷尬第970章 重創宋軍,拖延時間第617章 鳴金收兵第597章 大軍混亂第1120章 荷城,一座蜀軍墳墓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887章 處心積慮第66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1253章 違令者,唯你是問第1190章 逢凶化吉,僥倖險勝第646章 封賞大典第912章 計劃落空第241章 氣氛詭異第181章 故弄玄虛第495章 自裁謝罪第858章 絕地反攻(下)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319章 初露才華第1423章 班師回朝第500章 諸侯國聯盟第262章 第271兵分兩路第678章 兩難抉擇第794章 朝堂態度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946章 帝王之哀第1197章 樑銘源的三個要求第986章 燕軍處境,林楓圖謀第418章 鹿死誰手第574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更)第33章 初戰中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300章 功成破關三第644章 利劍在手,天下我有第1104章 孤注一擲的蒙闊第593章 嘗試攻擊(第三更)第295章 噩夢開始上第961章 以我殘軀,死守國門第1002章 班師回朝,風雲不斷第1334章 奇兵,什麼是奇兵第1132章 首戰藤甲兵第218章 雖遠必誅之第123章 紫煙妙計第129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97章 東西夾擊第761章 劍走偏鋒,以齊克正第247章 三王密謀下第212章 林疏影的動作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75章 思鄉之情第222章 影響深遠第775章 舊人相見第1240章 劍門關苦戰第1408章 追殺熊武第714章 一言不合,威脅恐嚇第103章 林楓的擔心第1152章 兔死狐悲第1426章 天下一統(全書完)第660章 貴妃醉酒第88章 文季師第739章 蜀燕之戰(中)第1051章 狼煙四起,烽火不斷第291章 攻心爲上第880章 午夜會談,吳君野心第91章 段夢柔上第635章 風雲動盪第1311章 交替撤離第1058章 宋軍得勢,宋起張狂第316章 修羅戰場第1373章 生是燕國人,死是燕國魂第57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更)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270章 心如刀割第734章 五國伐燕第787章 關門打狗下第330章 民心不可欺第354章 第363花燭之夜第476章 連連諷刺第537章 坦誠相見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1262章 善意提醒第1115章 名臣宿將的軟肋第726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1424章 父子團聚第424章 演技超羣第509章 不寒而慄第184章 以詩明志第1301章 兄弟相殘第433章 秘密部署下第1078章 誘敵,攻城,殺他個天昏地暗第451章 林疏影心思第345章 治標治本第885章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第232章 獨孤嘉怡中第1005章 雷霆出擊,先奪一城第303章 林梟顯身第728章 將相歸心,暗流涌動第806章 蔡國求救第1368章 窘迫尷尬第970章 重創宋軍,拖延時間第617章 鳴金收兵第597章 大軍混亂第1120章 荷城,一座蜀軍墳墓第1131章 金屋,金絲雀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887章 處心積慮第666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1253章 違令者,唯你是問第1190章 逢凶化吉,僥倖險勝第646章 封賞大典第912章 計劃落空第241章 氣氛詭異第181章 故弄玄虛第495章 自裁謝罪第858章 絕地反攻(下)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319章 初露才華第1423章 班師回朝第500章 諸侯國聯盟第262章 第271兵分兩路第678章 兩難抉擇第794章 朝堂態度第896章 調兵遣將,踏平楚營第946章 帝王之哀第1197章 樑銘源的三個要求第986章 燕軍處境,林楓圖謀第418章 鹿死誰手第574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更)第33章 初戰中第1277章 釜底抽薪第300章 功成破關三第644章 利劍在手,天下我有第1104章 孤注一擲的蒙闊第593章 嘗試攻擊(第三更)第295章 噩夢開始上第961章 以我殘軀,死守國門第1002章 班師回朝,風雲不斷第1334章 奇兵,什麼是奇兵第1132章 首戰藤甲兵第218章 雖遠必誅之第123章 紫煙妙計第1294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124章 勢在必行第97章 東西夾擊第761章 劍走偏鋒,以齊克正第247章 三王密謀下第212章 林疏影的動作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75章 思鄉之情第222章 影響深遠第775章 舊人相見第1240章 劍門關苦戰第1408章 追殺熊武第714章 一言不合,威脅恐嚇第103章 林楓的擔心第1152章 兔死狐悲第1426章 天下一統(全書完)第660章 貴妃醉酒第88章 文季師第739章 蜀燕之戰(中)第1051章 狼煙四起,烽火不斷第291章 攻心爲上第880章 午夜會談,吳君野心第91章 段夢柔上第635章 風雲動盪第1311章 交替撤離第1058章 宋軍得勢,宋起張狂第316章 修羅戰場第1373章 生是燕國人,死是燕國魂第57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二更)第275章 復仇殲滅第270章 心如刀割第734章 五國伐燕第787章 關門打狗下第330章 民心不可欺第354章 第363花燭之夜第476章 連連諷刺第537章 坦誠相見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1262章 善意提醒第1115章 名臣宿將的軟肋第726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1424章 父子團聚第424章 演技超羣第509章 不寒而慄第184章 以詩明志第1301章 兄弟相殘第433章 秘密部署下第1078章 誘敵,攻城,殺他個天昏地暗第451章 林疏影心思第345章 治標治本第885章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