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

王鈺這一萬兩金子砸在水裡,似乎還真冒了個泡,後幾天的談判,耶律大石的口風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緊了,歲幣的價碼從兩千萬降到了一千七百萬。可離大宋的心理價位,仍舊差了不少。離京之前,皇帝曾經召見過王鈺,大宋至多能出到八百萬貫,而且絹繡,絲綢,茶葉等物,也要降低,難啊。

這一日談判歸來,外面風大,吹得王鈺滿臉的沙子。進了房,紅秀打來清水,替王鈺擦臉。

“哎呀媽呀,這什麼鬼天氣,吹的風又冷又幹,像刀刮似的。”王鈺嘟囔道。紅秀嫣然一笑,擰乾布巾,遞到王鈺手上:“大人生在南方,自然不習慣這種天氣。”

王鈺擦過了臉,一個箭步射到牀上去,拿棉被一裹,嘴裡叫道:“紅秀,來來來。”

紅秀臉上立馬飛起兩朵紅霞,抿嘴哼道:“大人又不正經了。”

“我真是冤死了,我是想反正今天沒事,你再把老師那篇《上皇帝萬言書》給我解讀解讀,上回我聽到改革官制那裡來了。”王鈺佯裝生氣的說道。紅秀這才從桌匣子裡找出那個小本,坐到牀邊上。

這《上皇帝萬言書》是朱嚴昭平生得意之作,其遠大的抱負和絕世的才幹在這書中展露遺,只是可惜,懷才不遇,到死,這書也能讓皇帝看見,或許,這也是王鈺的福分吧。

只見紅秀朱脣輕啓,細聲念道:“爲君者,當上尊孔孟之道,下施仁政於民,休養生息,積蓄國力……”

王鈺聽得厭煩,頭搖得像搏浪鼓似的:“這些迂腐的大道理就免了,我只聽具體的措施。對了,天兒冷,你也上炕來吧。”

紅秀有些遲疑,以商量的口吻問道:“我若上炕,大人可不能胡來。”在得到王鈺肯定的答覆後,方纔脫下繡鞋,坐到炕上,剛一上牀,王鈺掀開被子就把她裹了進去。

天氣本就寒冷,這一裹,直感到溫暖無比,再加上被子裡邊那股男人特有的味道,讓紅秀粉面通紅,呼吸也急促起來。

“自大宋開國以來,數敗於遼人,草民愚見,乃政體不合時宜,兵制弊端極大,朝廷每歲稅收,多耗於此。聖上當革除冗員,精兵簡政,開源節流。強化士卒訓練,增設騎軍,擇忠勇心腹之將常駐……”

“等等,這段話具體什麼意思?”王鈺急忙問道。

“這段話是說,大宋之所以經常敗給遼人,是因爲政治體制不對,兵員制度也有弊端,國家每年的收入,都消耗在這上面。要改革的話,就要精簡機構,節約開支,還要加強軍隊的訓練,建立騎兵,而能不能像以前那樣,兵無常將,將無常帥。”紅秀按着字面上的意思,一一解釋給王鈺聽。

王鈺以前學中學歷史的時候,依稀記得,每個朝代要中興,竟然要經過改革。朱夫子這些意見,看來都很有道理。只是那些什麼尊孔孟之道,實在是書生意氣了。

“大人!”外面一聲呼喚,韓毅徑直闖了進來,一見炕上王鈺與紅秀擁在一起,立馬折了回去:“咳咳,卑職無心冒犯,大人恕罪。”原來,紅秀與使團同行,韓毅何等人物,早就看出來紅秀是女兒身,只是一直沒有點破而已。

紅秀趕緊跳下牀去,王鈺臉皮厚,倒是神色自若,輕咳兩聲,對外叫道:“韓大人,進來吧。”

韓毅這才又走進來,施禮道:“大人,那位蕭御史又來了。”

“靠,錢這麼快就花光了?這個***,臉皮忒厚了。你請到他正廳用茶,我馬上就來。”王鈺吩咐道,韓毅領命而去。紅秀服侍王鈺,穿好官服,戴上烏紗,收拾停當,方纔出門見客。

正廳裡,蕭淩統正坐立不安,來回踱步,一見王鈺出來,趕緊迎了上去。

“王大人,你可來了。”蕭淩統語氣焦急,似乎出了什麼要緊的事情。王鈺心中一凜,莫不是行賄受賄被人發現了?當下問道:“蕭大人,出什麼事了?”

經王鈺這麼一問,蕭淩統反倒變了副臉色,一下子沉穩起來,自顧自的在客位坐下。打着哈哈道:“也沒什麼要緊的事,就是多日不見,來看看兩位大人。”

狗屁!孃的,才幾天時間一萬兩黃金就沒有了,想必今天又是來敲老子的竹槓。

“難得蕭大人這麼關心兄弟,哈哈……”王鈺只顧跟他客套,也不提其他事情。那蕭淩統客氣了幾回,終於還是按奈不住,上前低聲說道:“本官有些要緊的事情要與大人談,是不是請大人摒退左右?”

王鈺聞言,揮了揮手,韓毅便將廳上僕人,侍衛等統統退去,那蕭御史卻把目光盯在韓毅身上,意思是你也應該出去吧?王鈺剛要叫韓毅出去,心中一動,便笑道:“蕭大人但說無妨,韓將軍與我親如兄弟,不是外人。”

蕭淩統聽王鈺這麼說,方纔放下心來,當即說道:“前日大人交與本官一萬兩黃金,經我上下打點,向我家天子進言。皇上召見了耶律大人,說是讓他鬆鬆口,這一點,想必大人已經知曉。”

“嗯,多謝蕭大人幫忙,本官記在心裡了。”王鈺隨口說道。

“只是最近朝中又生了變故,貴國若是還想把價往下壓,我卻已經不敢再去皇上面前多嘴了。所以,特來告知宋使,請勿見怪纔是啊。”這姓蕭的說起來臉不紅,心不跳,收了人家的錢,事兒沒辦成,居然如此坦然,真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啊!

王鈺是真想上前賞他倆大嘴巴,一萬兩黃金啊,就是砸水裡,也還要聽個響兒啊。

蕭淩統見王鈺沉默不語,臉色不好看,可能是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於是賠笑道:“兩位大人有所不知,近來女真人猖獗,我們皇上有意遷都,朝中吵成一團,已經斬了兩位大臣,是以,下官纔不得不……”

遷都?這對一個國家來說,可是大事!王鈺與韓毅對望一眼,均面有驚色。王鈺本想問他爲什麼要遷都,但想到自己畢竟是外國使臣,要堅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能干涉別國內政。

“沒事沒事,大人已經盡了力了,韓將軍,再取一萬兩黃金來。”王鈺突然笑容滿面,十分親切的說道。韓毅聞言大惑不解,咱們錢再多,也不能往水裡扔啊,這蕭御史拿了錢沒辦成事,爲什麼還要白送給他?

可王鈺到底是上司,韓毅只得入內取出一萬兩黃金,送於蕭淩統。

“這,這,這怎麼好意思,宋使美意,本官心領了,只是這錢……”姓蕭的緊緊抓着那一包黃金,費了好大的勁才遞過來。

“哎,這有什麼,就憑蕭大人那天在殿上出言出助,本官也要感謝你,區區萬兩黃金算得了什麼?大家交個朋友嘛。”王鈺突然變得慷慨起來,也不顧韓毅在一旁使眼色,大方的說道。

蕭淩統趕緊把金子收了回去,連聲說道:“是極是極,大人言之有理,既如此,那本官就告辭了。”說完,拎着金子笑咪咪的走了出去。

他前腳一走,韓毅馬上就埋怨起來:“大人,他這明顯是……”

“韓將軍,你也聽到了,遼人準備遷都,這可是大事啊。剛纔我們不便明問,你速去設法打探消息,看看他們爲什麼想遷都,遷到哪裡去,還有他們朝中都有些什麼意見。”不等韓毅埋怨完,王鈺已經搶白道。

韓毅一愣,沒想到這位年少的王大人竟有如此心思,以前還真是小看了他。當即不敢怠慢,領命而去。

第兩百零七碗 林沖回師救援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127碗 朱仙鎮趙桓失蹤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兩百二十七碗 宋蒙兩軍衝突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一百四十九碗 王者之風 羣雄懾服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第十一碗 開封府抓人啦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兩百七十二碗 趙頡紅眼 棄卒保帥第三十六碗 受封爲承事郎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鈺來歷之謎第二十一碗 難道是人品好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十二碗 遭受牢獄之災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九十三碗 孤軍奮戰第一百四十六碗 驚天大逆轉第兩百五十四碗 女真人最後的一戰第七十四碗 李逵元夜鬧京城第一百四十五碗 欲殺王鈺 必先除耶律南仙第兩百三十七碗 王鈺長子出世第六十三碗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碗 李師師的澡盆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一百九十碗 王鈺的秘密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一百六十碗 踏平南方 直逼越南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124碗 陳橋兵變再度上演?第二十四碗 開國侯柴進堂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兩百九十九碗 力保漢王 旗開得勝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一百零九碗 一聲驚雷震天地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三十五碗 童素顏的身份第十七碗 驚聞林沖有難第兩百七十四碗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二十九碗 千桌盛宴犒賞三軍 汴京北門王趙暗戰第四十八碗 王鈺出使遼國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三十六碗 受封爲承事郎第一百五十六碗 薛禪金刀第三百一十四碗 寶劍贈烈士 美女配英雄第兩百九十一碗 殺敵報國第兩百六十四碗 改朝換代 近在眼前第六十三碗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兩百零七碗 林沖回師救援第二十五碗 有佳人名素顏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五碗 初見趙大嫖客第一百四十二碗 整軍備戰 討伐西夏 報太原之仇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八十一碗 梁山泊林沖再火拼第兩百九十二碗 兩面夾擊 敵酋被俘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兩百八十三碗 蒙古人給大燕帝國的禮第127碗 朱仙鎮趙桓失蹤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兩百零八碗 兀朮孤注一擲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兩百六十三碗 耶律大石病重 急召耶律南仙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將 總統全國軍隊第138碗 秀才遇到兵第一百九十碗 王鈺的秘密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宮秘謀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兩百六十七碗 讓蒙古人見識什麼叫南府軍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兩百四十六碗 林沖屠殺十萬降卒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三百一十三碗 舉薦王軾出戰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一百六十二碗 射鵰英雄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六十六碗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一百六十四碗 小樑王橫掃越南
第兩百零七碗 林沖回師救援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127碗 朱仙鎮趙桓失蹤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兩百二十七碗 宋蒙兩軍衝突第兩百四十八碗 西夏叛亂第一百四十九碗 王者之風 羣雄懾服第十碗 王氏歪理邪說第十一碗 開封府抓人啦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兩百七十二碗 趙頡紅眼 棄卒保帥第三十六碗 受封爲承事郎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鈺來歷之謎第二十一碗 難道是人品好第九碗 淫蕩的高衙內第十二碗 遭受牢獄之災第兩百零五碗 保護攝政王第九十三碗 孤軍奮戰第一百四十六碗 驚天大逆轉第兩百五十四碗 女真人最後的一戰第七十四碗 李逵元夜鬧京城第一百四十五碗 欲殺王鈺 必先除耶律南仙第兩百三十七碗 王鈺長子出世第六十三碗 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碗 李師師的澡盆第六十五碗 絕色佳人 我見猶憐第一百九十碗 王鈺的秘密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一百六十碗 踏平南方 直逼越南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一百八十五碗 有驚無險第124碗 陳橋兵變再度上演?第二十四碗 開國侯柴進堂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兩百九十九碗 力保漢王 旗開得勝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一百零九碗 一聲驚雷震天地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三十五碗 童素顏的身份第十七碗 驚聞林沖有難第兩百七十四碗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二十九碗 千桌盛宴犒賞三軍 汴京北門王趙暗戰第四十八碗 王鈺出使遼國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三十六碗 受封爲承事郎第一百五十六碗 薛禪金刀第三百一十四碗 寶劍贈烈士 美女配英雄第兩百九十一碗 殺敵報國第兩百六十四碗 改朝換代 近在眼前第六十三碗 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兩百零七碗 林沖回師救援第二十五碗 有佳人名素顏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五碗 初見趙大嫖客第一百四十二碗 整軍備戰 討伐西夏 報太原之仇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八十一碗 梁山泊林沖再火拼第兩百九十二碗 兩面夾擊 敵酋被俘第三百零六碗 王戰登基 鐵木真現身第兩百八十三碗 蒙古人給大燕帝國的禮第127碗 朱仙鎮趙桓失蹤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兩百零八碗 兀朮孤注一擲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132碗 大軍南下第兩百七十六碗 王鈺表態 善待趙家第兩百六十三碗 耶律大石病重 急召耶律南仙第兩百三十八碗 直搗黃龍第兩百六十二碗 王鈺嚴令 往死裡打第三百一十七碗 天策上將 總統全國軍隊第138碗 秀才遇到兵第一百九十碗 王鈺的秘密第三百一十六碗 千軍萬馬避白袍第三百零九碗 王軾權知吏部事 朱武醉酒授機宜第122碗 政治獻金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宮秘謀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兩百六十七碗 讓蒙古人見識什麼叫南府軍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兩百四十六碗 林沖屠殺十萬降卒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三百一十三碗 舉薦王軾出戰第五十三碗 效仿舌戰羣儒第一百六十二碗 射鵰英雄第一百零三碗 遼國滅亡第六十六碗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一百六十四碗 小樑王橫掃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