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碗 開國侯柴進堂

兩人攜手同出,卻看見飄香閣外停着兩頂轎子,孫士逸這傢伙倒是個見風轉舵的好手,還擡轎子來接老子。正要上轎,又聽得鑼響,兩人尋聲望去,只見一頂官轎正朝這邊行來,儀仗甚是豪華。

“這是侯爺的儀仗,莫不是……”孫士逸喃喃自語。

那轎子同樣在飄香閣門前停下,轎簾掀起,走出一人,卻是王鈺的同窗,柴進堂。只見一身錦衣,風流倜儻的柴進堂走上前來,拱手對兩人說道:“哈哈,小寶兄,士逸兄,恭喜恭喜!”

兩人同時還禮,口稱同喜。王鈺剛纔去看榜,這柴進堂可是高居三甲之列。王鈺跟他沒什麼交情,不過在書院時,官宦子弟中,就數這位柴進堂還算看得順眼,舉止有禮,風度翩翩,也不像一般的官宦子弟那樣盛氣凌人。

“小弟適才已拜會過各位高中的同窗,今番我們尚儒書院升貢四人,就有三人在這裡,緣分啊,不知兩位可否賞光,到府上一敘?”柴進堂說道。

不知是出於什麼原因,那孫士逸竟然推辭起來:“既是進堂兄要宴請小寶兄,那小弟怎敢到府上叨擾?反正來日方長,小寶兄,咱們日後再聊。”

說罷,便坐上轎子去了。那柴進堂也帶來兩頂轎子,將王鈺請上轎後,就像家中行去。王鈺自穿越回宋朝後,還是頭一回坐轎子,自然有些新奇,掀開轎簾子向外張望,卻見那些個百姓見到這轎子,都紛紛低頭讓道。這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果然是森嚴啊。

行了盞茶時分,轎子停了下來,柴進堂在外面叫道:“王兄,到了,請下轎。”

王鈺掀開簾子踏了下去,這一下不要緊,愣是把他嚇了一跳。那柴府的地基高出地平丈餘,鐵環大門巍峨,熟銅獅子雄風,大門口一字排開,站着一行家丁,個個錦衣華服,氣度不凡,果然是大戶人家!

柴進堂輕輕揮手,對家丁們使喚:“見過新中的王老爺。”家丁們同時拱手,給王鈺行禮。他何曾受過這等禮遇?這大半年在汴梁城,別人只道他是個混跡在妓院中的小廝,李師師名頭雖響,可仍舊不過是個粉頭,沒什麼地位。現在有人衝他行大禮,倒讓他有些飄飄然了。

進了柴府,王鈺見那柱子怕是一個人都抱不過來,亭臺樓閣,比比皆是,丫環僕婦,穿梭其間,這柴家也不知是幹什麼的,這麼有錢?

柴進堂將王鈺請上大廳,早已擺上酒宴,兩個俊俏的小丫頭捧着酒壺站在一旁伺候。柴進堂請王鈺上坐,王鈺推脫不肯,他又讓了兩回,方纔自己坐下。丫頭給王鈺滿上一杯酒,柴進堂舉起杯:“來,這第一杯酒,恭賀王兄高中,日後咱們同在太學求學,還要互相關照纔是。”

“好說,好說,小弟還要請進堂兄關照。”王鈺連忙說道。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兩人聊得投機,就打開了話匣子。王鈺把一直憋在心裡的問題提了出來,問起了柴進堂的家世。

柴進堂略一遲疑,忽又打着哈哈笑道:“王兄與柴某乃是同窗,我當然不必瞞你。我柴家乃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孫,本朝太祖皇帝賜予丹書鐵券,現存於滄州家兄府上,王兄難道沒有聽說過?”

王鈺忽然想起,水滸中有個人,叫小旋風柴進,也是什麼皇帝的嫡系子孫,家資鉅萬,來頭大得很,不知道跟這柴進堂是什麼關係?

“進堂兄,江湖上人稱小旋風柴進的,不知道跟你是什麼關係?”王鈺問道。

“哦,那是家兄,柴某世居滄州,早年聖上出巡,駕臨滄州,便住在柴府上。因見小弟略通詩文,便帶回京師來,賜爵開國侯。弟雖不才,卻也知國難當頭,堂堂七尺之軀豈能終日飽食,不思爲國分憂?是以進尚儒書院求學,以期升入太學,將來討個一官半職,爲國效命。”柴進堂娓娓道來,王鈺這才知道,眼前這位同窗,竟然是一位侯爺。難怪在書院時,孫士逸等人對他也是恭恭敬敬,不敢有半分懈怠。

兩人又客套了一回,柴進堂望了王鈺兩眼,試探着問道:“王兄,小弟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王鈺難得吃到這些山珍海味,無公害蔬菜,正吃得滿嘴流油,一聽這話,點頭道:“大家都是兄弟,搞得這麼客氣幹什麼,有話請講。”

“既如此,那小弟就直言了。我聽坊間傳聞,王兄的堂姐,乃是飄香閣李師師李姑娘。當然,小弟並無不敬之意,師師姑娘風塵奇女子,詩畫雙絕,汴梁誰人不知?只是,王兄現在升入太學,身份已與從前不同,若是還待在飄香閣那種地方,只怕惹得世間閒話。小弟有處宅子,就在東門大街外頭,三進三出,雖不軒敞,也還乾淨,就送於王兄,權當居所,以後早晚請教,這才方便。”柴進堂說起這話,眼睛都不眨一下,出口就要送人房子。

王鈺一塊肉哽在喉頭,半天咽不下去,漲紅了臉,背後的丫頭們趕緊替他捶背,好不容易纔緩過氣來。

“柴兄,這,這如何使得?”乖乖,一開口就送房子。在二千零七年那會兒,房價飛漲,普通人要想買房,那是難於登天。有點家底的,也只能搞個按揭,當上幾十年房奴。沒想到自己剛到宋朝來不久,就有人送房子了。

“呵,就如王兄所言,你我都是兄弟,小弟略有家資,一所宅子,還是送得起的。明日小弟再挑幾個手腳伶俐,樣貌體面的丫頭,一併送於王兄,也好使喚。”不但送房,還送人,而且是“相貌體面”的女人!

王鈺雖然是個小角色,可他不笨,這柴進堂的爵位是開國侯,就算在朝庭裡,恐怕也是相當顯貴的,而且他還是前朝皇帝的後裔,更非常人可比。如此尊貴的地位,憑什麼要來巴結自己一個黃毛小子?

難道就因爲自己升入了太學?恐怕不是,升入太學的的人何止百十個?問題的關鍵,恐怕還是在師師姐身上。想必是他也知道師師姐嘴皇上有一腿,所以想要搭上自己這根線。常言道,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這房子和丫頭,恐怕還是不能要。

“哈哈,進堂兄的美意,小弟心領了。有道是無功不受祿,小弟是苦出身,過慣了清貧的日子,所以嘛,嘿嘿……不過進堂兄放心,就憑你這份情,日後但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沒二話!”王鈺委婉的拒絕了他的大禮。

柴進堂似乎沒有料到這一點,略有些吃驚,但是轉眼既神態自若,微笑道:“王兄高風亮節,不肯受人恩惠,小弟佩服。既如此,弟也就不強求了。來來來,喝酒。”

一直喝到晌午時分,王鈺才告辭離去,柴進堂送出門外,堅持要派頂轎子送送王鈺。王鈺心想已經吃了他的飯,再不可多欠他的情,於是推脫不受,自己搖搖晃晃的向飄香閣方向走去。

第八十五碗 虎軀一震 王八之氣四射第兩百二十五碗 “忠心耿耿”的大宋屬國——蒙古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鈺來歷之謎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128碗 八賢王領軍來歸第十二碗 遭受牢獄之災第兩百一十四碗 大捷!兀朮全軍覆沒!第兩百三十七碗 王鈺長子出世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129碗 柴進堂泄露天機第十三碗 小寶痛下殺手第九十二碗 進攻!進攻!進攻!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九十七碗 太尉王鈺第一百六十八碗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兩百五十六碗 捷報飛傳 舉國歡騰第七十八碗 一笑傾城第十九碗 八賢王的後裔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兩百六十七碗 讓蒙古人見識什麼叫南府軍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兩百四十三碗 神機軍師朱武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囑託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三十六碗 受封爲承事郎第兩百六十一碗 蒙古兩路攻宋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九十三碗 孤軍奮戰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三百一十三碗 舉薦王軾出戰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變數的關鍵人物第兩百二十四碗 天降奇兵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六十七碗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兩百零六碗 血洗平川關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兩百九十九碗 力保漢王 旗開得勝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本書內容簡介第三百一十三碗 舉薦王軾出戰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137碗 十萬火急第137碗 十萬火急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四十九碗 又惹牢獄之災第二十四碗 開國侯柴進堂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六十九碗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一百八十四碗 飛鳥未盡,良弓已藏?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四十一碗 俘獲佳人芳心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120碗 亮劍行動開始了第一百五十一碗 趙桓暴斃第一百八十四碗 飛鳥未盡,良弓已藏?第二十六碗 又見出雲郡主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五十二碗 上皇帝萬言書第兩百八十三碗 蒙古人給大燕帝國的禮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八碗 金環三寶之一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121碗 攤牌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兩百四十二碗 名不虛傳南府軍第五碗 初見趙大嫖客第123碗(下)巾幗不讓鬚眉!耶律南仙威武!第兩百五十九碗 契丹人翻臉搶城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二十四碗 開國侯柴進堂第兩百四十二碗 名不虛傳南府軍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119碗 趙佶遺囑第兩百一十五碗 完顏宗僖拿漢人作擋箭牌第六十三碗 巾幗不讓鬚眉第兩百一十五碗 完顏宗僖拿漢人作擋箭牌第兩百九十碗 草原大戰 赤龍之吼第兩百五十碗 艱苦卓絕的追擊戰第兩百零八碗 兀朮孤注一擲第五十六碗 大宋第一功臣第三十七碗 吃五十殺威棒
第八十五碗 虎軀一震 王八之氣四射第兩百二十五碗 “忠心耿耿”的大宋屬國——蒙古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鈺來歷之謎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128碗 八賢王領軍來歸第十二碗 遭受牢獄之災第兩百一十四碗 大捷!兀朮全軍覆沒!第兩百三十七碗 王鈺長子出世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129碗 柴進堂泄露天機第十三碗 小寶痛下殺手第九十二碗 進攻!進攻!進攻!第兩百七十九碗 禪讓皇位第九十七碗 太尉王鈺第一百六十八碗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兩百四十碗 金國存亡 在此一舉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兩百五十六碗 捷報飛傳 舉國歡騰第七十八碗 一笑傾城第十九碗 八賢王的後裔第兩百二十二碗 前有阻敵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兩百六十七碗 讓蒙古人見識什麼叫南府軍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兩百四十三碗 神機軍師朱武第三百一十二碗 皇帝大婚受囑託 林府赴宴生情愫第三十六碗 受封爲承事郎第兩百六十一碗 蒙古兩路攻宋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九十八碗 伴君如伴虎第九十三碗 孤軍奮戰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兩百一十八碗 國殤—古來征戰幾人還第三百一十三碗 舉薦王軾出戰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三桶 第三百二十碗 變數的關鍵人物第兩百二十四碗 天降奇兵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六十七碗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兩百零六碗 血洗平川關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兩百九十九碗 力保漢王 旗開得勝第兩百四十九碗 西北大漠 遼軍忽現本書內容簡介第三百一十三碗 舉薦王軾出戰第兩百一十三碗 灤河大捷第137碗 十萬火急第137碗 十萬火急第兩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趙頡鋌而走險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四十九碗 又惹牢獄之災第二十四碗 開國侯柴進堂第一百六十六碗 苦等十二年 盼回“負心郎”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六十九碗 兩情若是長久時第三十九碗 被逼立軍令狀第一百零五碗 他們那些王八蛋一定會後悔的!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一百八十四碗 飛鳥未盡,良弓已藏?第兩百三十六碗 新春賀歲之北伐開始!第四十一碗 俘獲佳人芳心第五十五碗 驚聞遼國遷都第120碗 亮劍行動開始了第一百五十一碗 趙桓暴斃第一百八十四碗 飛鳥未盡,良弓已藏?第二十六碗 又見出雲郡主第兩百九十五碗 疾風知勁草 板蕩識忠臣第五十二碗 上皇帝萬言書第兩百八十三碗 蒙古人給大燕帝國的禮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八碗 金環三寶之一第二十三碗 王老爺高中了第121碗 攤牌第四十三碗 宋遼國戰開始第兩百四十二碗 名不虛傳南府軍第五碗 初見趙大嫖客第123碗(下)巾幗不讓鬚眉!耶律南仙威武!第兩百五十九碗 契丹人翻臉搶城第四十五碗 大宋英雄王鈺第二十四碗 開國侯柴進堂第兩百四十二碗 名不虛傳南府軍第139碗 天字第一號大貪官第119碗 趙佶遺囑第兩百一十五碗 完顏宗僖拿漢人作擋箭牌第六十三碗 巾幗不讓鬚眉第兩百一十五碗 完顏宗僖拿漢人作擋箭牌第兩百九十碗 草原大戰 赤龍之吼第兩百五十碗 艱苦卓絕的追擊戰第兩百零八碗 兀朮孤注一擲第五十六碗 大宋第一功臣第三十七碗 吃五十殺威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