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教

這麼多天呆下來,王俊纔對蘇新村的人事和經濟有了深入的瞭解。趙曰峰書記今年六十三了,按說已經過了退休的年齡,不該再把持着支部書記的位置不放了。他從七八年開始當書記,到現在已經幹了二十年了。工作經驗非常豐富,人脈也廣,在鎮裡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吃得開。但是有優勢就有缺點,他的年齡大了,明顯開拓能力不足,思想保守,只能做到維持蘇新村的穩定,但是無法給蘇新村帶來發展。

這一點從村裡的人事安排和村辦企業的荒廢就可以看得出來。在農村,村支部書記可是有絕對權威的,村委會主任基本上就是個擺設。按理說支部是抓意識形態的,只管大事,不管小事,關鍵是村裡也沒啥大事,竟是些雞毛蒜皮,鄰里糾紛這樣的小事。算得上大事的,也就是農民每年的公糧繳納和提留的收取了,可這種事一年就一回。由於蘇新村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高,所以老百姓交公糧的積極性很高,基本上不用村裡費什麼勁。

唯一讓村幹部費點腦子的就是提留的收取。提留是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按規定,從農民生產收入中提取的,用於村一級維持或擴大再生產、興辦公益事業和日常管理開支費用的總稱。包括三項,即公積金、公益金和管理費。公積金用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植樹造林、購置生產性固定資產和興辦集體企業;公益金用於五保戶供養、特困戶補助、合作醫療保健以及其他集體福利事業;管理費用於村幹部報酬和管理開支。由於提留是要收取現金,對於老百姓來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他們掙錢不易,出錢更難。特別是一些收入較低的家庭,自己的收入剛剛維持溫飽,哪有多餘的錢交提留啊。再加上有些村子藉機搭車亂收費,所以村民對提留款有很大的抗拒心理。

這時候,就能看出趙曰峰的能力了,他先是發動自己的族人率先繳納,然後做工作教育中間戶跟着繳納,接下來嚇唬膽小的反對派主動繳納,最後對於負隅頑抗堅決不繳的直接動用武力,強制拿走他們家裡值錢的物件,逼着他們拿提留款來換。每年他都是這樣操作,雖然不時也有村民上訪告到鎮裡,但領導對於這種事情肯定是向着村裡,最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抹二糊查拉倒。不管怎麼說,趙曰峰總能按時完成上面交給的任務,所以鎮裡一直支持他當村支部的書記,一直就沒換。

村主任叫做趙學軍,是老書記的本家侄子,當過兵,復員後被趙曰峰相中,拉到村裡工作,幹了十幾年基層後,去年村委會選舉,老書記把不太聽話的上屆村主任撥拉到一邊,扶持趙學軍上了位。年輕人嗎,肯定想着幹出一番事業,但是他提出了很多村辦企業振興的措施都被老書記否決了。趙曰峰覺得穩定壓倒一切,搞來搞去,萬一賠了怎麼辦,再說了無論幹什麼都得要啓動資金,這錢去哪裡討換,做人還是現實一點好。

可能是老書記沒把小趙當外人,當着村裡很多幹部的面,劈頭蓋臉就把小趙批了一頓。小趙當面沒說什麼,可心裡肯定是不舒服,心裡就有了對老書記的不滿。但他還是比較謹慎的,表面上還是對趙曰峰言聽計從,但暗地裡一直在尋找着突破的機會。自從王俊纔開始回村做公益以來,通過仔細地觀察和了解,他認爲機會來了。

他通過多方打聽,終於弄清楚了王俊才的真實身份,這個哥們年紀不大,竟然是三家公司的老闆,而且這三家公司全是他白手起家幹出來的。雖然他還沒有搞清楚修建學校的資金,王俊纔是從哪裡募集的,但是一下子能拿出一百五十萬的人,實力肯定差不了。特別是有一次王俊才問起了村辦企業的情況,更讓他看到了實現自己抱負的希望。由於修建學校的資金的使用,必須他跟王俊才共同簽字,所以倆人有了很多接觸的機會。

今天是支付三建第一筆進度款的日子,王俊才早早地來到了學校工地。趙學軍早就在工地等着他了,兩人匯合後,一起戴上安全帽到現場轉了一圈,回到工地辦公室,聽取了建築方,監理和自己的項目經理三方的彙報,最後在進度款支付申請上籤了字。這些工作忙完後,趙學軍把王俊才請到了自己家裡,沏上茶,他開始向王俊才請教起了有關企業方面的問題。

趙學軍說道:“王總,你在市裡見過大場面,你認爲村辦企業要想走出困境,需要哪些措施?”王俊才喝了口茶說道:“我說趙哥,現在沒外人,又是在家裡,你就別叫我王總了,叫兄弟就行。關於企業的問題,我對村辦企業不瞭解,但是從企業經營的一般規律來說,大體需要五個要素,分別是資金,設備,人員,產品,營銷。首先你的有啓動資金,有了足夠的資金,你才能購買生產所需設備,購買生產資料,僱傭人員勞作。這些要素都具備後,就需要設計加工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這是企業的根本。最後,爲什麼把營銷單獨拿出來作爲一個要素呢,是因爲現在是市場經濟,競爭激烈,沒有強大的營銷體系是很難把產品賣得出去的。而且通過我這麼些年的經驗,我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營銷是一個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只要建立了一支能打仗能吃苦的營銷團隊,這個企業就可以無往而不利。其他的像資金,設備,人員,甚至產品,相對都不是那麼重要。”

趙學軍畢竟是個農民,他對企業經營只能是一知半解,但他聽得津津有味,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他說道:“你說這個營銷是核心競爭力我明白,但爲什麼你說資金不重要呢,它不是整個企業的基礎嗎?”王俊才笑了笑繼續說道:“你沒聽清楚,我說資金是相對不重要,不是不重要。有一個著名的品牌故事,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現在市面上流行一種汽水,叫做可口可樂,它的管理者曾經說過,如果一把大火把全部的工廠設備,倉庫產品等全部燒掉,他用不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全重建起來。爲什麼他敢這麼說呢?”

說到這裡,王俊才特意停頓了一下,用眼睛看着趙學軍,趙學軍猶豫地說道:“可能是他家底厚吧?”王俊才笑了笑說道:“你說的對,不過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他之所以敢這麼說,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可口可樂這個品牌,有人估算過,說這個牌子價值一千億美金,相當於人民幣八千多億。他的意思是說,憑着這個強大的品牌,即便他的廠子全完了,也有大把的人拿錢借給他復建復工,所以他能夠很快重建企業。那麼我就問你,他這個品牌爲什麼這麼值錢,它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

趙學軍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王俊才接着說道:“這麼強大的品牌價值,就是通過不斷地營銷得來的,它包括品牌推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廣告,再加上強大的銷售渠道,以及通過渠道銷售給顧客後日積月累帶來的口碑等等。”趙學軍算是聽明白了一點兒,他沒想到做企業這麼複雜,他以爲憑着自己的一腔熱血,就能把企業幹好呢。看來老書記教訓他是有道理的,自己是有點太盲目了。

王俊纔看到趙學軍滿臉喪氣的表情,知道自己把他嚇着了,趕緊說道:“當然了大企業有大企業的方式,小企業有小企業的幹法,其實也沒有那麼複雜,趙哥問我這個是不是有什麼想法?”趙學軍長嘆了一聲說道:“不瞞你說,我原本有意把停產多年的村辦工廠再開起來,可是我想簡單了,以爲讓村民湊幾個錢,再把產品生產出來就可以賣錢了呢。可沒想到做企業這麼難,我對營銷一竅不通,看來我的夢很難實現了。”

王俊才其實早就看出來趙學軍的心思,他也有意幫着村裡把企業搞活了,那樣的話,村裡有了錢,村民也都能富裕起來,自己也算是徹底了卻了一樁心事。要不然,即便學校建了起來,單靠國家的投入是不足以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的,教學質量上不去,外村的學生就不願來這裡上學,最終還是淪落爲一個末流學校,這不是王俊才願意看到的。作爲一個村裡考出去的大學生,他深知教學質量的重要性,而教學質量是由教師決定的。一個農村小學靠什麼吸引優秀的人才,還不是比別的地方優厚的待遇嗎,這一點單靠現在國家發給老師的那點兒微薄的工資,是很難實現的。

第四十六章 劉立生調走第二百一十章 超市規劃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教第五十二章 投資手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棚戶區抓賊第八十一章 成功推銷第一百五十三章 牛小華第二百一十六章 宣傳第二百四十二章 抱子求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老爸出山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二百四十二章 抱子求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許諾第五十四章 又得兩萬第八十九章 安全責任第一百八十三章 捐款十萬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齡化第八十三章 辣椒基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投資第一百零六章 參觀市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操場第九章 日本走空第八十八章 酒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起名第八十章 掃街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明軍出山第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一十五章 張德強的故事第二十九章 外出催款第二百七十四章 內部體驗第二十一章 上門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蘇之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法結緣第二百一十章 超市規劃第一百九十二章 葉落歸根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次教拳第十章 準備接待第一百五十三章 牛小華第一百零五章 義烏之行第一百零五章 義烏之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李明軍辭職第二十二章 約會第二十五章 考察第六十七章 空降第十八章 電老虎惹不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面試通過第十九章 單身生活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四十一章 春節第九十七章 報社第二百二十四章 排隊第三十五章 找工作第二百四十九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一章 審計監察部第四十九章 全員競聘第七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百二十四章 排隊第一章 報到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驗教訓第一百三十九章 解決第一百二十六章 封頂儀式第二百三十八章 有機種植第六十二章 頒獎第一百零八章 懷孕第一百七十二章 產房門前第二百七十五章 問卷調查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三十一章 遊玩第一百三十章 改制動員會第二百七十章 解放路第四章 開始實習第一百八十章 請客第八十九章 安全責任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一百七十六章 限量第七十八章 補貼第六十三章 查崗第五十四章 又得兩萬第一百七十二章 產房門前第五十五章 震倒一片第二百四十五章 勸下海第十四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國市場第一百一十二章 奮發糞發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驗教訓第二百七十章 解放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準備單幹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三十八章 設備驗收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屋驗收第一章 報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齡化第六十一章 奪冠第一百八十六章 被調查第十四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九十四章 鬼打牆第九十五章 張洪亮第七十二章 促銷第二百五十二章 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 捐款十萬
第四十六章 劉立生調走第二百一十章 超市規劃第一百六十四章 請教第五十二章 投資手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棚戶區抓賊第八十一章 成功推銷第一百五十三章 牛小華第二百一十六章 宣傳第二百四十二章 抱子求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老爸出山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二百四十二章 抱子求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許諾第五十四章 又得兩萬第八十九章 安全責任第一百八十三章 捐款十萬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齡化第八十三章 辣椒基地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投資第一百零六章 參觀市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操場第九章 日本走空第八十八章 酒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起名第八十章 掃街第二百五十四章 李明軍出山第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一十五章 張德強的故事第二十九章 外出催款第二百七十四章 內部體驗第二十一章 上門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蘇之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書法結緣第二百一十章 超市規劃第一百九十二章 葉落歸根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次教拳第十章 準備接待第一百五十三章 牛小華第一百零五章 義烏之行第一百零五章 義烏之行第二百四十四章 李明軍辭職第二十二章 約會第二十五章 考察第六十七章 空降第十八章 電老虎惹不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面試通過第十九章 單身生活第二百六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四十一章 春節第九十七章 報社第二百二十四章 排隊第三十五章 找工作第二百四十九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一章 審計監察部第四十九章 全員競聘第七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百二十四章 排隊第一章 報到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驗教訓第一百三十九章 解決第一百二十六章 封頂儀式第二百三十八章 有機種植第六十二章 頒獎第一百零八章 懷孕第一百七十二章 產房門前第二百七十五章 問卷調查第一百二十章 省長私訪第三十一章 遊玩第一百三十章 改制動員會第二百七十章 解放路第四章 開始實習第一百八十章 請客第八十九章 安全責任第四十一章 生日宴第一百七十六章 限量第七十八章 補貼第六十三章 查崗第五十四章 又得兩萬第一百七十二章 產房門前第五十五章 震倒一片第二百四十五章 勸下海第十四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國市場第一百一十二章 奮發糞發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驗教訓第二百七十章 解放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準備單幹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乳第三十八章 設備驗收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屋驗收第一章 報到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市化和老齡化第六十一章 奪冠第一百八十六章 被調查第十四章 主動請纓第一百九十四章 鬼打牆第九十五章 張洪亮第七十二章 促銷第二百五十二章 改革第一百八十三章 捐款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