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各退一步(一)

誠德六年五月二十七日,內廷發出詔書,着刑部尚書海濤爲欽差大臣,趕赴金陵,協查江蘇巡撫劉承恩在任虧空一案。詔令一下,朝野再次哄亂連連,此無他,徹查與協查雖只有一字之差,可意思卻是大相徑庭,前者意味着海濤擁有全面掌總江南一案之大權,而後者麼,卻只不過是協助弘曆查案而已,說起來不過只是個副欽差的身份,又怎可能去調解弘曆與金陵諸般地方大員們之間的互相攻訐,毫無疑問,誠德帝此舉明顯置朝議之結果於不顧,擺明了就是要偏袒弘曆,要打擊的麼,自然也就是仁親王弘晴了的。

誠德帝這等無視朝議結果之行爲,理所當然地遭致了不少朝臣的非議,不止是親近弘晴一方的朝臣們紛紛上本言事,便是連一些中立的朝臣們都已是看不過眼了,此無他,朝堂的嚴肅性就體現在朝議上,而今,誠德帝爲一己之私利,竟然連朝議的結果都可以置之不理,這又與昏君何異?然則弘晴這個正主兒卻是甚表示皆無,既不上本表示反對,也不出面安撫羣臣們之情緒,渾然就當此事不存在一般,這等情形一出,不單是羣臣們有些個摸不清頭腦,便是誠德帝等人也自犯嘀咕不已,誰都搞不懂弘晴的葫蘆裡賣的是啥藥來着。

弘晴不動,固然有着海濤已暗中投效之故,可更多的則是不屑去動,此無他,只要軍權不動搖,其餘諸般事宜就算再亂,哪也斷然反不了天去,只要無礙於工部以及軍務的運轉,其餘諸事麼,弘晴其實真就不怎麼放在心上的,再說了,誠德帝等人的調虎離山之計已然破產,江南會鬧成何等亂局,又關弘晴甚事來着,只要張淼能牢牢掌控住第四集團軍,江南的亂最多也就是官場上的亂罷了,斷不會有甚激起民變之可能,既如此,弘晴又何須回回都去出面當一惡人的,索性讓誠德帝自己去瞎猜疑也就是了。

說起來,弘晴不出面阻擊誠德帝的亂命,已經算是很收斂了的,若是真要鬧大了去,搬出祖宗家法來,足夠誠德帝好生喝上一壺了的,若是趁機再來個逼宮,就算讓誠德帝禪位,也不是辦不到之事,只是考慮到誠德帝也就只剩下一年之壽數,弘晴也實是不願再多生是非,只是想着等誠德帝龍歸大海之後,順當上位也就罷了,這等息事寧人的想法無疑是好的,可惜麼,誠德帝顯然並不領情,這不,海濤纔剛離京沒幾日,誠德帝卻又突然準了嶽鍾琪的丁憂之請,但卻既不任命新的第一集團軍的主管,也不召弘晴商議其事,就這麼讓第一集團軍軍長這等要職處在了空缺狀態,對此,弘晴數次上了本章,提議由副軍長塔寧河接任,誠德帝的反應都一律是留中不發,無一言以置辭,與此同時,幾位阿哥全都聞風大動了起來,每日裡不是親至豐臺大營,便是派出心腹手下到營中活動,大肆以金銀財貨開道,以圖拉攏軍中之將領。

營中亂像一現,弘晴自不敢坐視不理,當即便下了戒嚴令,明令禁止無關人等進入營區,無論是誰,無弘晴親筆手諭,敢擅闖營區者,一律以軍法處置!有了這麼條指令,營區裡的亂像倒是消失殆盡了,可麻煩卻遠未結束,此無他,第一集團軍乃是以在京之旗人爲主,大多數將領的家都在四九城中,衆阿哥們倒是不敢冒着挨軍棍的危險去闖軍營了,可卻將主攻的方向放在了在京將領的家眷身上,於是乎,整個四九城裡當即便是好一派的烏煙瘴氣。

論錢財,幾位阿哥就算全都加起來,那也斷然無法跟弘晴相比,哪怕其名下其實就只有“麒麟商號”的三成半份子,可真要調銀子,無論是老十五還是老十六處,隨隨便便都能調出千把萬兩的現銀,真要靠錢財來籠住軍心,於弘晴而論,其實並不算多難之事,奈何他卻斷然不能這麼做了去,沒旁的,大清的八大集團軍都在弘晴的手中控制着,一旦在第一集團軍身上花了大把的銀子,勢必便不能厚此薄彼,真要一體撒錢,那再多的銀子也不敷使用的,再說了,就算銀子夠,弘晴也斷然不能這麼做,理由很簡單,軍隊養着是要用之徵戰的,一羣富得流油的兵哪可能有甚戰鬥力可言的,毫無疑問,這等蠢事,弘晴自是不會去幹的,如此一來,他也就只有兩條路可走了,一麼,便是悍然發動兵變,結束眼下這等亂局;二麼,便是與誠德帝取得一定的妥協,以部分利益之犧牲,換取緩衝之時間。

若是誠德帝還有數年之壽數,毫無疑問,已然忍無可忍的弘晴絕對會採取第一條應對策略,問題是考慮到誠德帝既是命不久遠,平白頂着個篡位的惡名似乎並無太大的必要,當然了,若是形勢所迫,那也就說不得了,該舉旗的時候,弘晴自不會有半點的含糊,故而,在連續幾次上本都不曾得到誠德帝迴應的情形下,弘晴再次發出了命令——着第一集團軍即刻進入戰備狀態,各部全副武裝,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出動,與此同時,弘晴本人也已親自到位於豐臺大營附近的三軍總參謀部坐鎮,擺出了副準備悍然動武之架勢!

“混賬行子,那廝想作甚?氣煞朕了,你說,你說,爾不是告訴朕,那廝不會冒失行事麼,如今這等局面,叫朕如何自處,嗯,說,給朕說清楚了!”

豐臺大營的異動一出,京城裡頓時風聲鶴唳,誠德帝聞報之下,當即便慌了神,趕忙將李敏銓召了來,劈頭蓋臉便是一通子臭罵。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微臣以爲仁親王此舉不過是惺惺作態罷了,斷不致真反的,還請陛下且莫被其所爲矇蔽了去。”

李敏銓此番之所以出了擾動豐臺大營的主意,乃是受三阿哥以及四爺的所託,收了兩方不少的錢財,這纔會不遺餘力地慫恿誠德帝玩了把拖延之策,可卻沒想到三阿哥等人居然膽大妄爲到趁機拉攏軍中將領之地步,這會兒被誠德帝臭罵了一通,心中自不免爲之發虛不已,可又哪敢自承其過的,也就只能是賭博般地將籌碼全都壓在弘晴的忍讓上,至於其之所言麼,說到底,就連他自己都不怎麼相信。

“放屁,等其真反了,朕還要你來何用,說,此事當如何個了局?”

誠德帝格局是小,卻並不蠢,自不會被李敏銓這麼句無甚營養的判斷所矇蔽,但見其臉一板,已是怒不可遏地爆了句粗口。

“陛下莫急,依微臣看來,仁親王縱使有反心,也必不甚堅,所爲確是在逼陛下無疑,若不然,又何須如此大張旗鼓,只消一道命令下去,怕是皇城早已易手了的,故而,微臣以爲此事應對其實不難。”

誠德帝此言一出,李敏銓當即便被逼到了牆角上,心中暗自發苦不已,卻斷不敢在此際表現出來,也就只能是強打着精神,一邊虛言應付着,一邊飛快地轉了心眼,以圖找到個合理解決此事之策略。

“不難?哼,怎生個不難法,爾給朕說清楚了!”

誠德帝這會兒要聽的不是安撫的話語,而是解決問題的實際辦法,這一見李敏銓說來說去,都是廢話,又哪會給其甚好臉色看的。

“陛下明鑑,仁親王之所以動氣,無非是因豐臺大營亂像所致,若能及時任命一主官,此事平息不難,只是若是就此遂了仁親王之意,卻恐其得寸進尺,於陛下實有大不利焉,故而,微臣提議將塔山調回豐臺大營,由其執掌第一集團軍。”

眼瞅着誠德帝不依不饒地逼問個不休,李敏銓登時便有些急了,這一急之下,還真就讓其想到了一招妙手,這便趕忙出言建議了一句道。

“塔山?唔……,說具體些!”

誠德帝對塔山這個原本的第一軍軍長還是有着很深的印象的,也知曉其之所以被留在伊犁,乃是被弘晴排擠之故,畢竟此人乃是十三爺的門下奴才,弘晴要獨立掌控新軍,自然不會容忍十三爺的人在軍中勢大,而今,李敏銓居然提議由塔山回任豐臺大營,誠德帝自不爲爲之一愣,眉頭緊鎖地想了想,也覺得若是能讓塔山來鉗制弘晴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問題是弘晴那頭又豈會輕易答應,毫無疑問,誠德帝心裡頭自是不以爲此事能辦得成,可一見李敏銓似乎信心滿滿之狀,心中的野望還真就起了,並未呵斥李敏銓的亂言,而是語帶期盼之意地追問道。

“陛下明鑑,塔山乃是軍中老將也,又是塔寧河之親叔,陛下若是擡舉於其,塔寧河就算再不甘,也必不敢爭矣,上本自辭乃必然事耳,一旦如此,自可從容化解了仁親王之攻勢,沒個正當理由,其便是要豎旗,亦是難也。”

李敏銓這會兒只求能應付得了誠德帝的怒火,又哪管計策到底可行性有多高的,但見其作出一派自信十足的樣子,便給出了詳細的說明。

第988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一)第539章 揮灑自如(一)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308章 忽悠老爺子第844章 各出妙手(五)第1032章 潮起潮落(一)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884章 屈尊降貴(一)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112章 一舉成擒第1052章 沸反盈天(二)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165章 我其實很好說話的第93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二)第1127章 血洗京都(二)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926章 致命的一擊二第172章 內奸疑雲(一)第781章 氣怒攻心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605章 針鋒相對(一)第804章 橫掃京師(六)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873章 絕對權威(四)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707章 虛虛實實(三)第388章 軒然大波(二)第558章 水滿則溢(三)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1158章 一網打盡(一)第270章 夜黑殺人夜(二)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41章 到中流擊水(三)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76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1050章 意想不到的麻煩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722章 借力打力(二)第134章 八爺有壓力了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1023章 最後通牒(一)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122章 小哥倆歸心第473章 夜襲與反夜襲(二)第56章 宴無好宴第383章 各磨各的刀(一)第122章 小哥倆歸心第151章 娃娃親第641章 福禍難料(一)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974章 強勢反彈(一)第838章 朝議起風波(二)第552章 餘震連連(一)第298章 一劍封喉(二)第172章 內奸疑雲(一)第285章 收網(二)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201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二)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381章 層層剝皮(二)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220章 小題大做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251章 迷霧的背後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694章 秋風掃落葉(二)第1029章 風起雲涌(三)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465章 激戰大阪灣(三)第784章 貢院裡的較量(二)第507章 大鳴大放(一)第254章 鹽務之要(一)第777章 好事壞事(三)第861章 折中之協議(三)第851章 相忍爲國(一)第1080章 事了拂衣去第852章 相忍爲國(二)第274章 線索(一)第287章 收網(四)第114章 借題發揮(二)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500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二)第176章 援兵大至第739章 峰迴路轉(二)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129章 閉門羹(二)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987章 主動的妥協(二)第468章 輕鬆之旅(一)第695章 秋風掃落葉(三)
第988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一)第539章 揮灑自如(一)第277章 不齊的人心(一)第308章 忽悠老爺子第844章 各出妙手(五)第1032章 潮起潮落(一)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884章 屈尊降貴(一)第427章 天心莫測(二)第112章 一舉成擒第1052章 沸反盈天(二)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189章 京師風雲亂(四)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165章 我其實很好說話的第939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二)第1127章 血洗京都(二)第1128章 血洗京都(三)第66章 得失之間(二)第926章 致命的一擊二第172章 內奸疑雲(一)第781章 氣怒攻心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605章 針鋒相對(一)第804章 橫掃京師(六)第161章 先殺一隻雞(三)第221章 要鬧就鬧個大的(一)第873章 絕對權威(四)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707章 虛虛實實(三)第388章 軒然大波(二)第558章 水滿則溢(三)第186章 京師風雲亂(二)第835章 窮極思變(四)第1158章 一網打盡(一)第270章 夜黑殺人夜(二)第311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第41章 到中流擊水(三)第80章 謀算與反謀算(二)第799章 橫掃京師(一)第76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435章 必爭之議(二)第1050章 意想不到的麻煩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722章 借力打力(二)第134章 八爺有壓力了第313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三)第1023章 最後通牒(一)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122章 小哥倆歸心第473章 夜襲與反夜襲(二)第56章 宴無好宴第383章 各磨各的刀(一)第122章 小哥倆歸心第151章 娃娃親第641章 福禍難料(一)第88章 一舉成擒(二)第974章 強勢反彈(一)第838章 朝議起風波(二)第552章 餘震連連(一)第298章 一劍封喉(二)第172章 內奸疑雲(一)第285章 收網(二)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201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二)第119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381章 層層剝皮(二)第474章 夜襲與反夜襲(三)第220章 小題大做第989章 工業革命的腳步聲(二)第421章 崛起的關鍵(一)第71章 河槽衙門的怠慢第251章 迷霧的背後第82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二)第694章 秋風掃落葉(二)第1029章 風起雲涌(三)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465章 激戰大阪灣(三)第784章 貢院裡的較量(二)第507章 大鳴大放(一)第254章 鹽務之要(一)第777章 好事壞事(三)第861章 折中之協議(三)第851章 相忍爲國(一)第1080章 事了拂衣去第852章 相忍爲國(二)第274章 線索(一)第287章 收網(四)第114章 借題發揮(二)第249章 聯手挖坑(一)第208章 繞不過去的坎(三)第500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二)第176章 援兵大至第739章 峰迴路轉(二)第942章 誠德帝的小心思(二)第129章 閉門羹(二)第963章 各得其所(二)第987章 主動的妥協(二)第468章 輕鬆之旅(一)第695章 秋風掃落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