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不好管的閒事(二)

崇福寺(今之法源寺),位於宣武門外教子衚衕南端東側,始建於唐貞觀十九年,乃是京師最古老之寺廟,七進六院,佈局嚴正,寬闊龐然,因着地處城中之故,香火鼎盛,遊人如織,說起來其實算不得太好的休閒去處,尤其對於弘晴這等並不信佛之人來說,那地兒着實是太過噪雜了些,可架不住清漣要去,弘晴也沒轍,只能是捨命陪“女子”了的。

“漣兒,一併進去罷。”

今兒個說起來既不逢年又過節,可崇福寺的人還是很多,這纔剛下了馬車,入眼便見如織的善男信女們在寺門出進進出出,場面亂得很,弘晴的眉頭不由地便是一皺,實在是不想往內裡湊了去,只是瞅見身旁的清漣滿臉的虔誠狀,不進去的話語還真就不好說出口來,也就只能是無奈地搖了搖頭,聲線平和地招呼了一句道。

“嗯。”

清漣顯然是有心事,並未注意到弘晴臉上的無奈之表情,也沒甚多的言語,僅僅只是輕吭了一聲,便即默默地跟在了弘晴的身旁,由李敏行等數名侍衛以及兩名丫鬟陪同着便行進了寺門之中,一路緩行地進了大雄寶殿。

“佛祖在上,小女子在此叩請您保佑我瑪法在天之靈,小女子自當……”

大殿里人很多,弘晴等人等了好一陣子,方纔等到了空位,弘晴不信佛,自是不會上前去跪拜,可清漣卻是虔誠得很,跪在蒲團上,雙手合十,口中呢喃地祈禱着。

唉,這可憐的丫頭!

儘管清漣的呢喃很小聲,幾不可聞,可以弘晴的耳力卻是能聽得個分明,心中不由地便滾過了一陣憐意,沒旁的,清漣一家如今已是被趕出了鈕祜祿一族,儘管阿靈阿此舉不過是爲保全後代而做出的無奈之抉擇,可宗族除名卻是不折不扣的事實,按規矩,清漣一家是不能再祭祀去歲死了的阿靈阿,甚至連牌位都不許在家中擺放,若不然,真被人檢舉了去,那便有着不小的禍事,清漣還真就只能藉着爲佛祖上香的機會好生盡一份孝心的,這等苦楚,弘晴自是可以理解,儘管他不信佛,可還是燃了柱香,無言地禮敬了一回,也算是爲阿靈阿在天之靈祈福上一番罷。

“下官叩見王爺。”

弘晴對阿靈阿談不上有甚好感可言,之所以上香,那不過是看着清漣的面子上罷了,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虔誠,上柱香表個心意也就夠了,而清漣卻兀自跪在佛前祈禱不止,弘晴見狀,也沒去驚擾清漣,緩步便退到了一旁,腳下方纔剛站穩,就見一人已是從旁閃出,一頭跪倒在了弘晴的面前。

“嗯?是你?”

弘晴今兒個可是便裝出行,卻沒想到還會被人認了出來,不由地便是一愣,再定睛一看,赫然發現跪在自個兒面前的竟是趙申喬之長子趙熊詔,眉頭當即便是一皺。

“下官陪家父前來進香,因瑣事暫離,恰巧見王爺在此,冒昧前來,多有打攪了,還請王爺恕罪則個。”

趙熊詔規規矩矩地磕了個頭,滿臉歉意地解釋了一番。

“呵,那倒是巧了,侯赤(趙熊詔的字)不必多禮,且平身罷。”

弘晴此番前來崇福寺完全就是應清漣的要求而來的,說是臨時起意也不爲過,自是不信趙家父子會是專程來此等自己的,對趙熊詔的解釋自也就不會有甚懷疑,這便淡然地笑了笑,聲線平和就此叫了起。

“謝王爺隆恩,下官……”

趙熊詔之所以斗膽前來攪鬧弘晴,自不是一時衝動的結果,而是想着求弘晴出面關照其弟的案子,只是他與弘晴也不過就是點頭之交罷了,求援的話自不免有些難以開口,結巴了好一陣子,都沒能說出句完整的話來。

“趙尚書眼下何在?”

儘管趙熊詔沒能說出個所以然來,可以弘晴的智商,又怎可能不知趙熊詔要說的是甚,不過麼,弘晴卻是並未出言點破,而是微笑了一下,語氣平和地問了一句道。

“回王爺的話,家父在後院淨業堂精舍,正與主持澄海大師敘話。”

聽得弘晴見問,趙熊詔趕忙收斂了下散亂的心神,一躬身,恭謹地應答道。

“嗯,爾等留在此處,敏行跟本王走一趟,這就去見見趙尚書好了。”

弘晴本來就打算私下與趙申喬接觸一下,沒旁的,他雖是身在中樞,卻尚未有分管部門,無論是公然將趙申喬召到暢春園,還是去戶部見其,都易招人閒話,而今麼,趙申喬既是到了此處上香,私下一見卻是再好不過的事了的,這便回身朝着一衆侍衛們交待了幾句,又看了看兀自還在閉目祈禱中的清漣,歉意地笑了笑,旋即便回過了身來,朝着趙熊詔一擺手道:“侯赤且前頭帶路罷。”

“喳,王爺,您請。”

聽得弘晴如此吩咐,趙熊詔眼中的期頤之神色頓時便大起了,但卻不敢多囉唣,趕忙一躬身,比了個“請”的手勢,而後恭謙無比地在前引着路,將弘晴與李敏行帶到了後院淨業堂精舍處。

“下官趙申喬叩見王爺!”

精舍內,趙申喬正端坐在蒲團上,隔着張几子,與崇福寺主持澄海大師清談着,冷不丁見弘晴行了進來,眼神中立馬便閃過了一絲又驚又喜的神色,忙不迭地翻身而起,一頭跪倒在地,恭謹萬分地大禮參拜不迭。

“趙尚書不必如此,免了罷。”

趙申喬眼神裡的驚喜之色雖是一閃而過,可弘晴卻是盡皆看在了眼中,心裡頭自不免爲之一動,不過麼,倒是沒甚表示,僅僅只是虛擡了下手,和煦地叫了起。

“謝王爺隆恩。”

弘晴既是叫了起,趙申喬自不敢怠慢了去,趕忙謝了恩,而後方纔起了身,卻並未急着開口,而是退後了一步,將澄海大師給讓了出來。

“澄海大師,小王弘晴,冒昧前來,多有攪鬧了。”

弘晴儘管不信佛,可畢竟是到了人佛家的地盤,該有的客套話還是少不得要說上幾句的。

“阿彌陀佛,王爺能來,小寺蓬蓽生輝啊,您請上座,來人,上香茶!”

澄海大師是第一次見到弘晴本人,不過麼,關於弘晴的傳說卻是沒少聽聞,自不敢當真受了弘晴的禮,忙不迭地便後撤了小半步,躬身合十地客氣了一番,又緊趕着呼喝着侍候在側的小沙彌們張羅着奉上了新沏好的香茶,陪着說了幾句閒話之後,便即知趣地告辭而去了。

“趙尚書應是知曉本王要來罷,嗯?”

澄海大師去後,弘晴並未再與趙申喬說甚閒話,而是漠然地看了趙申喬好一陣,而後方纔冷冷一笑,問出了句令趙家父子心驚肉跳不已的話來。

“王爺恕罪,下官,下官……”

一聽弘晴語氣不善,趙家父子可就都穩不住了,齊齊跪在了地上。

“說罷,爾等是如何知曉本王要來這崇福寺的?”

弘晴並未因趙家父子的戰戰兢兢而有絲毫的寬恕之意,眉頭一揚,言語間的寒意頓時便更濃烈了幾分。

“王爺恕罪,下官確是受人指點而來,然,受人大恩,自不敢忘報,王爺若是要罰,下官自當承受。”

弘晴號稱“官場屠夫”,身上的煞氣向來便大,這一冷下了臉來,氣場自是更爲的驚人,饒是趙家父子也都算是久歷宦海之輩了,可還是被這等氣勢給震懾得面色慘變不已,可縱使如此,趙申喬也硬是咬緊了牙關,堅持不肯透露背後的指使者爲何人。

“爾等不說,本王就猜不到了麼,說罷,勇郡王爲何要如此賣力幫爾等,嗯?”

趙申喬儘自守口如瓶,可以弘晴的智商又怎會猜不到根底,道理說穿了也很簡單,只消聯想一下昨夜老十三的請託以及其與清漣之父普濤的交情,弘晴毫不費力便能得出迷霧背後的真相,唯一感到疑惑的是老十三到底欠了趙申喬多少的人情,居然肯如此費盡心機地幫襯於其,而這,恰恰又是弘晴下決斷的關鍵之所在,自是不能容得趙申喬胡亂敷衍了去的。

“回王爺的話,此事說來話長,昔,下官在湖南任巡撫之際,勇郡王曾到長沙公幹,私服出遊時,因瑣事與人有所衝突,恰巧下官偶遇,便即秉公處置了去,此細務也,原無足掛齒,下官早已淡忘,唯勇郡王卻是始終記在心中,此番家門不幸,遇此大劫,蒙勇郡王不棄,代爲籌謀,因之驚擾了王爺,皆是下官的不是,還請王爺降罪,下官自無怨言。”

這一聽弘晴點破了真相,趙申喬慘白的臉色瞬間便即漲得個通紅髮紫,低着頭,不敢去看弘晴兒的臉,長嘆了口氣之後,語多掩飾地解說了一番。

與人偶有衝突?嘿,怕沒那麼簡單罷,老十三當年可是火爆性子十足,真跟人動了手,怕是沒甚輕重可言了的!

趙申喬雖是說得含含糊糊地,可弘晴只一聽便知事情斷不似其所言的那般微不足道,老十三十有是重傷了人,而趙申喬卻幫其掩蓋了下來,若不然,真要傳到了老爺子的耳朵裡,老十三隻怕少不得須去宗人府好生喝上回茶的,當然了,此事與弘晴無關,他也懶得去翻那麼些陳年舊賬,只要能證實老十三確確實實是想報答趙申喬的舊日之恩,於弘晴來說,便已是足夠了的……

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568章 喧囂的朝局(一)第573章 刑部 風雲起(二)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974章 強勢反彈(一)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648章 彈章 如潮(三)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943章 《中俄伊犁條約》(一)第72章 有待證實的消息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456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三)第273章 三爺的隱忍(二)第234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614章 御前爭婚(二)第1034章 潮起潮落(三)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664章 不好管的閒事(一)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66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81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一)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1151章 強取布拉茨克(五)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525章 金融風暴(一)第975章 強勢反彈(二)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60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三)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209章 再訪皇華驛(一)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359章 都在感慨(四)第940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三)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506章 仁與利(四)第629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一)第1077章 君臨天下(一)第1154章 自作孽不可活(一)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915章 活祭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532章 承諾如金(一)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1096章 革新科舉(一)第777章 好事壞事(三)第676章 犒賞旗營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773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四)第570章 穿幫了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49章 麻煩來了(二)第305章 第一次碰撞(二)第870章 絕對權威(一)第321章 八旗聯席會議(四)第110章 從細微處着手(二)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494章 嵐山伏擊戰(二)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761章 打到你服(五)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104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1031章 風起雲涌(五)第381章 層層剝皮(二)第1118章 揭幕戰(一)第987章 主動的妥協(二)第1120章 揭幕戰(三)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456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三)第865章 年夜飯之亂象(二)第321章 八旗聯席會議(四)第890章 邊關告急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134章 八爺有壓力了第56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876章 難斷的家務事第833章 窮極思變(二)
第382章 層層剝皮(三)第854章 傲慢與偏見(二)第1138章 智取馬六甲(二)第714章 沒魚,蝦也好(二)第1041章 死頂到底(一)第568章 喧囂的朝局(一)第573章 刑部 風雲起(二)第1042章 死頂到底(二)第974章 強勢反彈(一)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648章 彈章 如潮(三)第5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第943章 《中俄伊犁條約》(一)第72章 有待證實的消息第1100章 革新科舉(五)第456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三)第273章 三爺的隱忍(二)第234章 合縱與連橫(四)第614章 御前爭婚(二)第1034章 潮起潮落(三)第126章 先禮後兵(四)第907章 雷霆一擊(二)第664章 不好管的閒事(一)第132章 收服戴梓(二)第1153章 騎軍對決(二)第706章 虛虛實實(二)第66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81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一)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715章 適可而止(一)第1151章 強取布拉茨克(五)第538章 危機時分第776章 好事壞事(二)第525章 金融風暴(一)第975章 強勢反彈(二)第954章 步步緊逼(三)第632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四)第601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三)第1017章 各方博弈(四)第209章 再訪皇華驛(一)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359章 都在感慨(四)第940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三)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429章 交淺不言深(二)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506章 仁與利(四)第629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一)第1077章 君臨天下(一)第1154章 自作孽不可活(一)第1133章 關門行動(一)第857章 槍打出頭鳥(三)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915章 活祭第442章 南苑演武(二)第532章 承諾如金(一)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869章 蟄伏與崛起(二)第1096章 革新科舉(一)第777章 好事壞事(三)第676章 犒賞旗營第482章 血染的大洋(二)第773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四)第570章 穿幫了第657章 黃雀與獵人(二)第49章 麻煩來了(二)第305章 第一次碰撞(二)第870章 絕對權威(一)第321章 八旗聯席會議(四)第110章 從細微處着手(二)第637章 老十四的小算盤(二)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494章 嵐山伏擊戰(二)第821章 斬將奪軍(二)第589章 和爲貴(四)第761章 打到你服(五)第640章 突如其來的口諭第753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第104章 新官上任第二把火第1031章 風起雲涌(五)第381章 層層剝皮(二)第1118章 揭幕戰(一)第987章 主動的妥協(二)第1120章 揭幕戰(三)第925章 致命的一擊(一)第902章 烽火處處(四)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456章 始料不及的變化(三)第865章 年夜飯之亂象(二)第321章 八旗聯席會議(四)第890章 邊關告急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935章 酣戰格登山(四)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134章 八爺有壓力了第560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第876章 難斷的家務事第833章 窮極思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