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誰給誰下馬威

彎彎的山道上,數輛馬車在五百餘官兵的護衛下緩緩地行駛着,最中央一輛四馬所拉的豪華馬車裡,弘晴微閉着雙眼,斜靠在錦墩子上,卻並不感到有多舒服,沒旁的,山西的古道實在是太古舊了些,年久失修之下,到處坑坑窪窪地,車行其上,自不免顛簸得夠嗆,好在此番重來山西並無須急趕,走走停停半月餘,倒也不算太過難熬。

“報,稟王爺,山西巡撫蘇克濟已率山西通省官員在前方三裡處恭迎,還請王爺明示行止。”

車隊剛搖搖晃晃地從山道口處駛了出來,就見一騎報馬已是疾馳而至,一路衝到了離車隊不過十步之距上,但見騎手一個漂亮的滾鞍下馬,已是穩穩地落在了剛停穩的豪華馬車前,一個標準的打千,揚聲稟報了一句道。

“嗯,繼續向前!”

聽得報馬這般稟報,弘晴眼中立馬有道精光一閃而過——照慣例,弘晴乃是欽差王爺,山西通省官員須到平定縣迎駕,可眼下麼,弘晴的車駕都已將至太原了,這幫官員才前來接駕,擺明了就是對弘晴的到來持不歡迎之態度,不過麼,弘晴卻並未有甚特別的反應,僅僅只是聲線平淡地下了令。

“喳!”

弘晴此令一下,諸般人等自是不敢怠慢了去,齊齊應了諾,剛停將下來的車隊再次緩緩啓動,不緊不慢地沿着官道向前行了去。

“看,來了!”

“終於還是到了!”

“嘿,來得好啊!”

……

太原城外五里亭處,一大票文武官員早已在烈日下等候了多時,儘管有着華蓋的遮擋,可架不住盛夏之火熱,一個個早都已是汗透重衣了的,大老遠見到弘晴的車隊正慢悠悠地行駛而來,自不免都頗爲的不耐,也沒管場合不場合的,亂哄哄地便騷動了起來。

“咳咳。”

聽得背後傳來了一陣埋汰聲,蘇克濟心中立馬便滾過了一陣解氣的爽意,沒旁的,他早已得了八爺那頭傳來的消息,自是清楚弘晴此來可不是真來查趙鳳詔貪腐一事的,而是來查他蘇克濟的,心中又怎可能沒半點疙瘩,實際上,蘇克濟對弘晴可是反感到了極點,這不單是因着此番的案子,更因着他乃是八爺的人,與誠親王府一系本來就是天然的死敵,壓根兒就尿不到一個壺裡去,對弘晴的到來,自也就深惡痛絕得很,這纔會藉故不去平定縣迎接,而將迎接儀式放在了太原城外,當然了,他敢這麼搞,是早就想好了措辭的,自不怕弘晴找茬,然則眼下這等哄亂卻顯然要不得,此無他,真要是被弘晴抓住機會狠參他一個失禮之大罪,那後果可是不堪得很,正因爲此,蘇克濟心中爽歸爽,可卻是不敢坐視不理,但見其眉頭一揚,重重地假咳了兩聲,原本正哄亂着的文武官員們立馬便盡皆安靜了下來。

“山西巡撫蘇克濟率通省文武官員恭迎仁郡王大駕!”

蘇克濟雖是得意於自個兒的權威之體現,不過麼,卻也顧不得興奮,此無他,弘晴的車駕已是到了不遠處,他也就只能是趕緊收斂了下心思,疾步搶到了馬車旁,一頭跪倒在地,高聲見了禮,他這麼一動,後頭跟着的諸般官員們自是都不敢再站着不動,齊齊跪滿了一地。

“都平身罷。”

馬車方一停穩,便有兩名侍衛一左一右地搶上前去,手腳麻利地將車簾子掀了開來,隨即便見一身整齊朝服的弘晴已是哈腰從馬車上行了下來,環視了一下跪滿了一地的官員們,而後虛虛地一擡手,聲線平和地叫了起。

“謝王爺隆恩!”

一衆山西官員們儘管對弘晴的到來大多持不歡迎之態度,可在這等場合下,卻是無人敢放肆的,謝恩之聲倒是整齊而又響亮。

“本王兩年不曾到山西了,今兒個一見,呵,除了庫藩臺之外,竟大多眼生得很麼,那就請諸公都自報一下家門好了。”

衆人方纔剛站直了身子,蘇克濟便已是討好地湊到了弘晴跟前,剛打算說些歡迎之類的客套話,卻不曾想弘晴壓根兒就沒給其開口的機會,甚至連看都不曾看其一眼,而是將視線投向了一衆官員們,笑呵呵地便提議了一句道。

“末將山西旗營都統奎寧安參見王爺!”

“末將山西旗營副將趙家舉參見王爺!”

“末將山西旗營副將克俊參見王爺!”

……

照慣例,弘晴要認識這麼些地方官員,應由蘇克濟這麼個一省軍政之首來介紹,(山西省很特殊,是全國唯一沒有總督節制的省,也不設提督一職,依律由巡撫兼任,換而言之,除了旗營是獨立管理的之外,其餘軍政大權盡皆把握在巡撫手中,但凡任此職者,皆加兵部尚書銜。)毫無疑問,弘晴這等繞過蘇克濟,直接要下頭官員們報履歷之舉實是有違常規,衆文官們自不免全都爲之呆愣不已,可山西旗營的將領們卻顯然並不在意,一個個昂然站了出來,高聲見禮不迭。

“下官山西按察使王良恩叩見王爺!”

“下官山西糧道鐵朗叩見王爺!”

“下官山西鹽道張務實叩見王爺!”

……

這一見旗營那幫丘八們全都冒出了頭來,一衆山西文官們自是再也穩不住了,由新任按察使王良恩帶領着,紛紛出頭自報家門不已。(前任按察使陳葛然因着協助弘晴辦理金融風暴一案有功,已升任了雲南布政使,而前任巡撫李荃則因境內白蓮教猖獗,以綏靖不利之罪被免了官,如今已是“回家賣紅薯”去了。)

“嗯,好,諸公都免禮罷,本王此事奉旨前來辦案,還須得諸公多多幫襯纔是,小王在此先謝過了。”

山西是大省,夠資格前來迎駕的官員自是不少,文武加起來足足有近兩百之數,哪怕是一個接着一個地報着家門,一輪下來,也足足費了一炷半香的時間,然則弘晴卻是並無一絲不耐之色,始終笑臉盈盈地聽着,與此同時,也沒忘了將事先了解到的資料與真人相對照一番,當然了,重點還是着落在觀察老十三所舉薦的那幾名中級將領身上,直到那些個七品知縣們也自我介紹完畢之後,弘晴方纔笑容滿臉地作了個團團揖,煞是客氣地說了句場面話。

“王爺您太客氣了,我山西一省文武官員一聽說您要來查辦那鉅貪之官趙鳳詔,無不爲之振奮不已,便是朝野間也是一派歡欣鼓舞,但有需要,下官等自當效勞。”

蘇克濟在迎駕事宜上擺了弘晴一道,本來還自鳴得意,卻不想這迎駕纔剛開始,他就被弘晴給甩到了一旁,心中自不免窩火得緊,奈何雙方地位相差實在是太過懸殊了些,私底下可以對弘晴破口大罵,可在公開場合裡,就算再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對弘晴有絲毫的不敬,只能是悶悶地呆在一旁,好不容易等到了見禮結束,蘇克濟這才緊趕着從旁插了進來,看似在代表山西諸多官員們表態,實則麼,話裡卻是另藏玄機。

“蘇大人此言何意?本王奉旨查案是實,然,趙鳳詔究竟是不是鉅貪之官,終歸須得查後方知,爾這等言語莫非是打算爲本王做主麼,嗯?”

弘晴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加之原本就對蘇克濟印象極差,不單是因其乃是八爺一方的人,更因着弘晴前世那會兒就已知曉蘇克濟才真正是鉅貪一個,其被雍正抄家時,居然從其家中抄出了四百五十萬兩白銀之巨,盡皆是其從山西巡撫任上收刮所得,說他是大清開國以來最大的貪官也絕不爲過,偏偏此人還敢當着弘晴的面連耍小手段,此際不給他點顏色瞧瞧,又更待何時?這不,蘇克濟話音方纔剛落,弘晴已是面色一沉,毫不客氣地便喝問了一句道。

“王爺您誤會了,下官豈敢如此,只是,呵呵,只是那趙鳳詔貪腐之事皆有憑有據,並非下官信口開河,此一事,通省官員可都是知曉的,王爺若是不信,可請諸公爲證。”

被弘晴這麼一喝問,蘇克濟的臉色當即便難看到了極點,然則弘晴乃是欽差王爺之尊,他就算是再惱火,也不敢有甚不敬之處,不過麼,卻也並不示弱,話語間又給弘晴上了個套子,這是要誘使弘晴去問那些個大小官吏們。

“本王查案素來只重證據,旁人如何說,與本王何干?蘇大人如此急迫要本王下定論,究竟是何居心?”

論年歲與宦海生涯,弘晴自是沒法跟蘇克濟相比,可要說到玩心計,那十個蘇克濟加起來,也不是弘晴的對手,就這麼點小兒科的把戲,要想矇住弘晴,那簡直就是笑話,這一聽蘇克濟如此虛言狡辯之餘還敢下套子,弘晴可就不客氣了,聲色俱厲地便連連喝問了起來,絲毫沒給蘇克濟留半點的情面。

蘇克濟顯然沒想到弘晴居然會如此地不留情面,臉色當即便是一陣紅一陣白地變幻個不停,不過麼,發作是肯定沒膽子的,要他當衆認錯麼,卻又不甘心,一時間還真就不知該如何應對方好了,額頭上的汗珠子有若斷線的珍珠般狂淌不已,那樣子要說多狼狽便有多狼狽……

第569章 喧囂的朝局(二)第720章 親情與公義(三)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130章 不整你整誰第361章 一朝權在手(二)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363章 心照不宣(一)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623章 指東打西(四)第786章 力辭不受(一)第472章 夜襲與反夜襲(一)第890章 邊關告急第142章 海運之大計劃(一)第285章 收網(二)第849章 不速之客第5章 柳暗花明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283章 爾虞我詐(三)第773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四)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1123章 沸騰的大洋(三)第530章 誰比誰更狠(三)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437章 必爭之議(四)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144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一)第478章 遭遇戰(一)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44章 乞巧之遇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344章 苦口婆心第997章 舉重若輕(六)第548章 巍巍太行(四)第686章 各施密謀(二)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879章 踩上一腳(一)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54章 雄辯滔滔(三)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156章 綢繆帷幄(二)第67章 肥差?第874章 絕對權威(五)第922章 五道溝會戰(四)第1097章 革新科舉(二)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87章 一舉成擒(一)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297章 一劍封喉(一)第675章 蛛絲馬跡(二)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335章 驚變驟起(一)第37章 來了條大鱷第810章 深夜驚心(一)第1026章 最後通牒(四)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375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二)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135章 未雨綢繆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65章 得失之間(一)第792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171章 再勝一場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853章 傲慢與偏見(一)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926章 致命的一擊二第1148章 強取布拉茨克(二)第117章 太子的反擊(一)
第569章 喧囂的朝局(二)第720章 親情與公義(三)第476章 調虎離山(一)第130章 不整你整誰第361章 一朝權在手(二)第483章 德川吉宗的應變第415章 這就鬥上了(二)第363章 心照不宣(一)第34章 擺正位置(一)第45章 有對手纔是好事第623章 指東打西(四)第786章 力辭不受(一)第472章 夜襲與反夜襲(一)第890章 邊關告急第142章 海運之大計劃(一)第285章 收網(二)第849章 不速之客第5章 柳暗花明第613章 御前爭婚(一)第341章 接連廢黜(三)第283章 爾虞我詐(三)第773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四)第488章 烽火連天(四)第42章 還真就來了第1123章 沸騰的大洋(三)第530章 誰比誰更狠(三)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267章 嚴查令(二)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437章 必爭之議(四)第279章 不齊的人心(三)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第882章 坐收漁利(一)第658章 黃雀與獵人(三)第315章 句讀之爭(二)第645章 最後的機會(二)第144章 都是黃河惹的禍(一)第478章 遭遇戰(一)第217章 王府夜宴(一)第44章 乞巧之遇第944章 《中俄伊犁條約》二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第344章 苦口婆心第997章 舉重若輕(六)第548章 巍巍太行(四)第686章 各施密謀(二)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102章 是騾子是馬得溜了才知第1057章 沸反盈天(七)第962章 各得其所(一)第310章 老爺子的慎重(二)第1089章 選秀風波(二)第879章 踩上一腳(一)第705章 虛虛實實(一)第54章 雄辯滔滔(三)第528章 誰比誰更狠(一)第156章 綢繆帷幄(二)第67章 肥差?第874章 絕對權威(五)第922章 五道溝會戰(四)第1097章 革新科舉(二)第484章 大戰之序章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1135章 關門行動(三)第87章 一舉成擒(一)第1012章 一摁到底(四)第727章 收穫季節(五)第331章 雙孫競獵(一)第297章 一劍封喉(一)第675章 蛛絲馬跡(二)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335章 驚變驟起(一)第37章 來了條大鱷第810章 深夜驚心(一)第1026章 最後通牒(四)第342章 接連廢黜(四)第1003章 息事寧人(四)第203章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四)第376章 火候未至(一)第375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二)第498章 花前月下第602章 在水一方(一)第1030章 風起雲涌(四)第719章 親情與公義(二)第608章 等你,直到天荒地老第115章 都在算計着(一)第135章 未雨綢繆第627章 阿府驚變(一)第626章 欲取先與(三)第65章 得失之間(一)第792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171章 再勝一場第26章 解決之道(三)第969章 各得其所(八)第853章 傲慢與偏見(一)第748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二)第226章 大鬧刑場(三)第926章 致命的一擊二第1148章 強取布拉茨克(二)第117章 太子的反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