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鉅款
“對啊,不過他們的支付,好似跟我們那個時候不同。”袁瓊華仔細的說着她今天一早,收到消息後,就立刻打電話回村打聽來的各種消息。
“好似後來的拆遷款會根據不同項來支付。”
“也就是說,果園歸果園,魚塘歸魚塘,花田歸花田。”
“農田土地也不是一起,還有房子等都不是一起支付了。”
“具體會分爲多少次支付,與各家的具體情況有關。”
“這樣啊!”安鬆雨瞭解的點了點頭,然後也忍不住跟着打聽了起來:
“那他們這一次也跟我們一樣,先賠償了果園跟桑基魚塘嗎?”
“可是我記得,村裡的果園跟桑基魚塘,大部分都是村裡集體管理的啊!”
“是啊!所以,好似這一次除了果園跟桑基魚塘的拆遷款都支付完了之外,好似連花田也一起賠償了。”袁瓊華不是很確定的說着。
從今天早上拆遷款到賬後,她就連續不斷的與村裡人的通過電話了。
有的是她想要打聽消息,特意撥出去的。
也有的是因爲聽到拆遷款到賬的消息。
實在激動,主動打電話過來給她的。
總的來說,不管打電話的人是誰。
在電話裡,基本都沒有辦法不激動。
很多時候,她甚至沒有辦法與她們溝通太多。
所以,到現在,袁瓊華除了知道,江村幾乎所有人,都拿到了第一筆拆遷款之外。
具體賠償的是什麼?
賠償了多少?
那是一個也不清楚。
安鬆雨才與袁瓊華結束電話後沒多久,安建平就趕回了家中。
他倒不是請假回來了。
以他現在的職務等級,這點時間上的靈活性還是有的。
特別是上季度已結束。
下季度才第一個月的情況下。
需要由他親自審覈的工作,還不算太多。
緊接着,幾乎沒有相差太多時間趕回來的,自然是畢麗珠跟安松香。
至於需要請假,還需要去接請假妻子的安松林。
到家時,一家子都已經準備好了。
就等兩人回來,隨時都可以出門。
容地的信用社距離家屬院並不是很遠。
可安建平回來時,還是特意借了輛車回來。
一行人收拾的整整齊齊後,才一起出了家門。
今天,他們是作爲信用社的金卡用戶,去首次辦理業務的。
信用社二樓的大客戶辦理窗口。
並不是如一樓一般,處於高臺之後。
而是單獨的一個小廳。
小廳裡一邊是足有三個位置的服務檯。
而另外一邊,則是一個個小小的圓桌跟凳子。
除此之外,就連靠牆等待的座位,也是顏色明亮的沙發椅。
與入口相對,小廳的另外一邊,明顯有一個個分隔出來的小辦公室。
安鬆雨來時聯繫過她的VIP專員。
所以纔在門口,就直接被迎了進去。
兩人一到,就直接進了小廳後面的小辦公室之一。
安鬆雨坐在小辦公室的沙發上。
斜對面穿着整齊,彬彬有禮的男音,還在仔細爲安鬆雨解釋着最適合的理賬方案。
可她卻已經完全愣住了。
就在剛纔,拿到金卡的第一時間。
安鬆雨在確定她的存則還能繼續使用的情況下。 就在這位銀行專員的陪伴下,第一時間查詢了她賬戶上的餘額。
然後,不只是這位銀行專員更加恭敬,安鬆雨也半天都回不過神來。
神啊!
誰來告訴她!
原本以爲的幾百萬上千萬的賠償款,怎麼就變成了4307.762萬元?
安鬆雨努力回憶着她拆遷協議中的內容。
好像,上面也僅只是寫明瞭清點的果樹數量,以及每種果樹的賠償標準。
桑基魚塘那邊情況特殊一些。
不只會有青苗賠償費,地上附着物補償費之外。
因爲帶着養殖的性質,還會有停業停產的賠償。
除此之外,還有搬遷、安置這類的其他賠償費。
等等,好似根據性質不同,以及情況不同,還有土地補償費?
安鬆雨被鉅款震撼住的腦子,瞬間轉動了起來。
那裡面的內容是什麼呢?
對了,以徵收前三年平均產值的3-10倍,或者是當年/前一年的本地平均產值的3-10倍。
所以,纔會這麼多嗎?
帶着這樣的疑惑,安鬆雨根本沒有辦法,繼續聽銀行專員話中的內容。
於是,她格外抱歉的道:“那個……您說的這些,有沒有什麼資料,可以給我回家研究一下?”
“我現在……”安鬆雨握着銀行卡跟存摺的手,微微緊了兩分。
語氣也堅定了兩分:
“我現在還有其他事情要辦,實在是不好意思。”
“沒關係的!”銀行專員微笑的搖了搖頭。
把早已經準備好的資料遞給安鬆雨後。
十分有禮站起來,陪着安鬆雨一起離開了小辦公室。
離開小辦公室後,看着對方還一副準備再繼續送她的樣子。
安鬆雨趕緊搖着頭又擺着手,連連拒絕。
對方看她的態度過於堅定。
也禮貌的與安鬆雨告了別。
安鬆雨鬆了口氣,立刻就匆匆忙忙的往外走。
等已經看不到安鬆雨的影子了。
坐在前臺,暫時居中調節的信用社主任立刻對他招了招手。
等他靠近後,信用社主任才問着:
“怎麼樣,有可能會做理財或者是大額存款嗎?”
年輕男子不搖頭也不點頭,而是輕聲道:“還不太確定。”
“我看……安小姐也是太震驚了。”
“那肯定震驚,那是多大的一大筆錢啊!”信用社主任心情格外複雜的嘆息着。
隨之,他又吐槽着:“也不知道這一家子怎麼回事?”
“不只讓一個年輕女孩掌握着這麼一大筆的錢,還讓她獨自一個人過來辦事!”
“或許,是有什麼逼不得已的原因吧!”年輕男子隨意的猜測了一句,就問着:
“可是,我怎麼感覺,安小姐在收到錢之前,並不確定具體的金額。”
“很正常啊!”信用社主任卻對此見怪不怪。
他還是放低了聲音,解釋着:“拆遷合同上面會寫賠付的方式跟標準。”
“可賠償涉及的是方方面面,那計算起來可不是一般的複雜。”
“這是寫總金額不好嗎?”年輕人還是不太能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