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黑洞腹地(一)
從理論上我們幾乎可以在瞬間飄到宇宙任何一個角落,因爲我們的形體已經被高科技的分形技術變成了不可分割的普朗克尺度以下(即10的負34次方的尺度)無限小的至微。在這樣一個至微尺度裡,有許多我們在第一個宇宙年代早期無法想象的現象。最明顯的現象是至微的速度不是光速這麼簡單,而是可以變動的,可以高到光速的上萬上億倍,也可以靜止,如果是在極大的速度裡,時間的概念已經變得相當的模糊,空間和時間已經高度濃合在一起。我們在高速運動的時候,一下子就可能掃過了七個宇宙年代的歷史。所以,如果我們有一些刻苦銘心的時刻,想重新回到過去體驗,就變得輕而易舉,漸漸也就磨滅了記憶和實際的差別,或者說我們已經倦怠於記憶,產生記憶疲勞,閉上眼睛就是過去,張開眼睛就是現在。
正因爲我們的速度可以大到無法想象,即使密度最大、引力最強的超級黑洞,也可以自由的穿梭,如入無物之境。
當然,我們可以自由的分解爲至微,是得益於高度發展的積放技術,我們可以將一個物體的一切信息,包括人類的記憶信息,貯存在龐大無比且極度複雜的積放系統裡面。爲了建立這套複雜的系統,已經凝聚了七個宇宙年代的智慧。系統遍佈於宇宙每一角落,所以我們纔可以隨心所欲的去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時點,過去,未來,現在的差別幾乎也等於零,我們過了七個宇宙年代,等於只過了一秒,而一秒對於我們來說也已經足夠漫長,這種悖論無法用數學和物理理論來解釋。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想通過回到過去來阻止大寂滅的發生是不可能的,因爲大寂滅一旦發生就具有不可逆轉性。
現在麻煩的是,這套複雜而精密的先進系統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宇宙大噴發、大爆炸,許多地方的設備已經受到破壞,想恢復起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樣讓我們失去了許多重要的聯繫,其所帶來的後果尚不可預料,當然在這個大寂滅的時代,這隻能算是我們所面臨的小小麻煩而已。
我想回到紫水晶牀看來是極爲不容易了,僅僅憑感覺會產生很大的誤差,可能會在穿越的時候,在附近幾光年的地方和紫水晶牀擦肩而過。
我們已經進入了超級黑洞羣的邊界,超級黑洞噴發得更輝煌了。每一個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超級黑洞的存在,儘管超級黑洞十分霸道,可以把周圍幾光年甚至幾萬光年的物質全部吸到裡面,形成一個半徑延綿幾光年到數萬光年不等的無大微粒的閉環區域(黑洞不可能吸進至微,因爲至微的速度可以遠遠大於光速,可以逃離引力場,而且至微的物理性質與原子級別的宏觀微粒相差極大,這讓至微可以在黑洞霸主的邊界或裡面自由飄移)。
普通物質一旦捲入超級黑洞的視界(在普通物質層面上黑洞是不可見,我們能看見的部分就是黑洞的視界,也即邊界),在超大引力場的迫使下做高速的旋轉,產生極高的能量形成灼熱的類星雲,併發出耀眼的光芒,遮蓋了黑洞的黑暗,最後在磁場的作用下失去了角動量,墜入黑洞。
每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都有大規模進食的歷史,我經歷過的,現在閉上眼睛就能再次經歷的最輝煌的超大黑洞吞噬事件,是在AAAAA18941超大黑洞剛形成不久後產生的,這個宇宙中最大的超級黑洞本身已經是三萬個超級黑洞合併而成,其直徑差不多等於四個太陽系的尺度。這個尺度對於一般星系而言,也許算不上什麼,但對於超級黑洞而言,那就十分可怕了。整個時空在它的扭曲之下嚴重變形,讓我們的積放系統一度發生了極爲恐怖的混亂,造成了人們的一時恐慌。我們整整花了十億年,才讓這套系統完全恢復正常,其力量的霸道程度可想而知。它的胃口大得無法想象的可怕,每年都要吞下相當於十萬個太陽的物質,這就意味着,在它一億年的吞食期間裡,他一共吞食了十萬億顆太陽,相當於每天274顆太陽,每小時11顆太陽捲入它的魔掌裡,直至消逝得無影無蹤。
這一過程是連續的過程,因爲消耗掉一個太陽需要十萬年,所以我們會看到在一秒內差不多有三百一十七顆太陽被它撕裂、分解、吞掉,每一秒鐘都有幾百顆太陽源源不斷的捲入它的魔掌裡,形成交錯複雜的星雲旋臂,顯得十分的耀眼,瑰麗,壯觀,這可稱得上宇宙中最大的飛蛾撲火事件。
與此同時,它向宇宙噴發出延綿數十萬光年的物質和能量流,比銀河系的直徑還長,這就意味着,在這數十萬光年的距離裡面,被巨大的噴流擊穿而受到損害的星體有上億顆,宇宙中最可怕的暴力事件不得不讓人歎爲觀止。
我的至微再次異常的振動起來,過了一會,我開始感覺到不對勁,飄行的速度、振動的頻率以及幻形的能力似乎全部失控了。我強烈的預感到可能是積放系統出了巨大的偏差,或者是受到了嚴重的破壞。這種破壞可能是來自全宇宙的控制中心,這就意味着我們和所有的人失去了聯繫,我無法再利用系統來交換信息,來控制自己的飄行狀態,情況開始變得十分的危及,未來的情況變得更加的不穩定了。
現在我們面前只有兩條路可走,就是憑藉自己的應變能力,回到控制中心或找到一個可以暫時寄宿的星球,否則我們就會在茫茫的虛空中隕滅。
我轉頭對蕪舞道,蕪,最壞的情況出現了!雖然我們目前的速度是光速的數億倍,但我們已經失去了積放系統的保護,能量會迅速的遞減,速度也會因爲和浮游在太空裡無數的至微摩擦碰撞而急隧的遞減。我們必須在速度遞減到光速的一點五倍之前逃離黑洞的引力範圍,否則就會被可怕的黑洞引力捕獲,永遠困在黑洞中。在逃出引力之前,爲了不讓速度損失得太快,我們必須儘可能避開和其他至微的碰撞。
我們進入了黑洞的腹地,情況已經不比從前了,我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重危機。以前多少次穿越黑洞的時候,對於黑洞內部結構一向熟視無睹,現在因爲要避開其他至微,所以纔開始仔細的打量着黑洞的內部結構。我驚訝的發現,在物質如此緻密的黑洞內部,居然還存在着這麼多虛空。從外面看,黑洞的體積並不大,但我們忽略了一個重大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黑洞的體積是以我們所看到的平面結構來衡量的,但黑洞其實是一個多維的結構,並涉及多個宇宙體系。只是我們不能輕易穿越其他宇宙的體系,是因爲其他宇宙體系的構造和我們所熟知的宇宙構造並不一樣的,甚至可能和我們相反。一旦我們撞進去就極有可能形成對衝而湮滅,或者被反彈回來。正如我們的原形想穿越牆壁的時候被反彈回來是一樣的道理。許多東西在這裡交錯出現,它並沒有將吸進去的物質的信息破壞掉,而是儘可能的保留了原來的信息。這主要是得益於黑洞獨特的二元結構,也就是說,緻密的物質結構和虛空結構並存。在虛空裡,保留着大量在吸收壓縮過程中被拋到這裡的信息,包括各種射線,各種微粒,甚至各種奇妙的音像。令人最震驚的是,我竟然隱隱約約聽到了東方紅的聲音以及美國登陸月球的影象,不知道爲什麼,這讓我感到了一種異樣的恐怖感覺,可能是因爲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聽到了這麼久遠並且遙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