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嶽清寒的回憶(十九)
“母后(太后)!!”皇帝和皇后大駭,異口同聲地驚叫起來。
老太后身後的丫鬟太監們也被嚇到了,紛紛蜂擁而上,七手八腳的替她老人家順氣、掐人中、扇扇子。
“皇奶奶!您這是怎麼啦?!”南溪公主見到老太后暈了過去,頓時收斂起笑容,驚慌失措地直說,“皇奶奶,對不起!溪兒不適意要做這麼好的對子送給您的,早知道您聽了會高興得暈過去,溪兒就不做了。哇!”說着,她突然哇哇地大哭,一副犁花帶雨的可人樣。
瞧瞧這個南溪公主,這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犯了大錯,還以爲是她的對子做得太后好,所以纔會讓她皇奶奶興奮過度昏過去。
衆人聽她如此自誇的話語,皆雙眼翻白,差點同老太后一樣昏過去。
皇帝氣得臉都成綠紫色了:“皇兒!你看看太后都被你氣成什麼樣子了!你還在這裡滿口胡言,你是要氣死朕嗎?!”皇帝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對身後的魏公公說,“”
南溪公主美目含淚,楚楚可憐的模樣:“父皇,溪兒只不過做了一副好對子,就惹得您這麼不高興!溪兒哪裡做錯了?!”
“你這孩子……”宋帝極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後,對身後的魏公公命令道,“魏公公,你把公主帶回去,禁足一個月,沒有朕的命令,不准她離開寢宮。這一個月裡,叫太傅好好的管教公主,直到她會背《三字經》才讓她出宮,否則朕唯你是問!”
南溪公主聞言後大驚,暫停了哭聲,直衝宋帝大吵大鬧起來:“爲什麼要把溪兒關起來,還逼溪兒背那些怪怪的詞?!我不要!”
“由不得你不要!這一個月你在寢宮裡給朕好好的反省反省!”宋帝怒目圓視,“你現在就給朕回寢宮去!”他真是被這個小女兒給氣死了。
“我不回去!我又沒有做錯什麼,父皇您爲什麼要把我關起來!”南溪公主越發不高興了,直頂撞起自己的父皇來。她可是父皇的心頭肉,纔不怕父皇降罪於她。
宋帝臉色是沉了又沉,總之難看到了極點,他真想狠狠地教訓一下這個沒有規矩的女兒,可又不捨得傷害她半分,哎!
“來人!把公主帶下去!”宋帝乾脆對一邊的侍衛下令道。
侍衛剛要依令強帶南溪公主回宮時,只見她“哇哇”地又大哭起來:“溪兒沒錯!父皇爲什麼要把溪兒關起來!父皇不疼溪兒了!”南溪公主哭鬧着直衝依然昏迷不醒的太后嚷嚷,“皇奶奶,父皇不喜歡溪兒了!父皇要虐待溪兒!皇奶奶您要爲溪兒做主啊!嗚嗚……”
皇后氣得渾身發抖,指着南溪公主道:“你這孩子……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叫人省心呢!你是想氣死我們嗎?”
就在這時,老太后終於醒了過來。
她看到自己最喜愛的孫女受了委屈,心疼得不得了,也不顧自己纔剛轉危爲安,朝皇后罷罷手,大喘着氣勸說道:“皇后,算了,你就別在指責溪兒了。她對哀家也是一片孝心,只是她還年幼無知,說錯一句話罷了,你就原諒她吧!”
“既然母后都已經這麼說了,那就算了!”皇帝一向聽太后的話,現在太后也醒過來了,而他也並非真的想懲罰自己的寶貝女兒,就依了太后的意思吧!
哎!他對這個小女兒,可真是又怒又氣又愛又無奈,可看着她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又不捨得罰她太重。
宋帝臉色緩和了些,對南溪公主說:“溪兒!還不過來謝過你皇奶奶!”
南溪公主破啼爲笑,在老太后面前跪下道:“謝皇奶奶原諒溪兒剛纔冒犯之罪!”
老太后慈祥地笑着:“呵呵!平身吧!”
“謝皇奶奶!”南溪公主高興邊迴應邊起身。
“皇兒。”太后轉首對宋帝說,“哀家身體有些不適,就先行回寢宮休息去了,你們自個兒玩吧!”說完,兩丫鬟小心翼翼地扶起她,離開了御花園。
“母后(太后)您走好。”皇帝皇后恭敬地道。
太后走遠後,宋帝把南溪公主那張畫鴨般的對聯交給身邊一小太監,吩咐道:“拿回去放好,別給太后瞧見,不然太后看了又要被氣昏了。”
“是。”
那小太監拿着對聯就要賺玉如楓突然走了出來高聲叫住那小太監:“公公請留步!”
大家聞言,目光頓時集中在玉如楓的身上,當然其中包括嶽婉嫺、嶽孤倩,而南溪公主和朝陽公主第一次見到傳聞中的京城第一美男子後,立即被他俊美如仙的外貌、風流倜儻的神韻所征服,僅一眼她們兩人便同時墜入了情網。
只見玉如楓性感的嘴脣微微揚起,回頭衝嶽婉嫺展現一個迷倒衆MM的王牌微笑,曖昧的目光直看得嶽婉嫺俊靨通紅,不好意思地低下頭來。
看到嶽婉嫺的反應後,他感到十分滿意,回頭神采飛揚地對皇帝說:“陛下,請您給草民半駐香的時間,草民可將這字變成一副水墨畫!”
玉如楓僅一句話,頓令宴席如鍋裡煮沸的開水般沸騰起來,大家同時用猜疑的目光看向他,相互交頭接耳起來。
玉如楓自信地一笑,瀟灑的走到南溪公主身爆提起她的筆,蘸了蘸墨水,豪邁地大揮起來。
片刻,只見紙上那歪歪斜斜的字瞬間變成了一隻栩栩如生的仙鶴。玉如楓擡頭看了看皇帝皇后,俊目炯炯生輝,又低下頭繼續在紙上的畫起來。
一會兒功夫,一副仙鶴迎仙圖赫然躍入衆人眼簾中。只見畫中九宵雲宮殿前,王母娘娘由衆仙子擁着飛向凡間。而一隻美麗的仙鶴單腳立起,站在九宵雲宮殿頂上放聲高歌。
“好畫!真是一副好畫!”席上立即有人開口讚歎起來,“畫中白鶴栩栩如生,而區區幾筆的九宵宮,更顯得大氣磅礴!由此可見,這位公子的畫功之深厚,非一般常人成所能及啊!實在是令人佩服!”
有人認出了玉如楓,恍然大悟道:“原來他就是玉丞相之子玉如楓,果然儀表非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