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上)(4\5)

待柏毅將自己的方案說完之後,周圍的人不由得爲之一靜,無不睜大眼睛看着已經被柏毅寫滿字跡的筆記本,直到好一會兒,竊竊的議論聲便響了起來,沒辦法,柏毅的剛纔所說的方案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

特別是它所採用的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在他們的記憶中不是沒有,可大部分都是應用於輕機槍以上的重型槍械之中,比如說當下敵我雙方普遍應用的zb—26輕機槍,便是一款典型的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

結構是很簡單,只需要兩塊完整的金屬工件,便可加工完成,然而這種看似簡單的機構,卻有着複雜的配套。

比如說槍機框,比如說機匣,還有長長的導氣管,是以在漫長的議論後,終於有個人忍不住開了口:“柏科長,你方案中的槍機跟捷克的zb—26輕機槍原理一樣,結構是比迴轉閉鎖式簡單。

可問題是那只是簡單在槍機上,機框和機匣上非但沒有簡化,反而更加複雜,我曾經就仿製過zb—26輕機槍,所需要的機加工工時相當大,特別是機匣的加工,那可是用一塊完整的金屬工件用機牀整體切削而成,耗時耗力不說,廢品率也相當高……”

說話之人在抗戰時曾在國民政府的兵工廠擔任過班組長,而他另一個身份則是該廠地下黨組織負責人,不過由於叛徒出賣,身份暴露,不得已返回根據地,抗戰勝利後與大軍一同開赴東北。

因爲曾經在敵方兵工廠內學了一手技術,因此在白雲廠被我軍奪取後,作爲技術骨幹被派往白雲廠,全自動槍械正式上馬之後,也隨之加入進來參與研製,正因爲如此,當他看到柏毅方案中的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在熟悉之餘也不免有些擔心,因爲他很清楚這種結構在加工過程中的複雜性。

與其有相似經歷的在場還有幾人,無不點着頭便是贊同,就連一項爲柏毅馬首是瞻的陳耀陽和王德化等人也不禁皺了皺眉頭,沒辦法,堪稱經典的zb—26輕機槍實在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特別是他們這種懂技術的人來說,那種用一整塊金屬,直接切削的機匣,簡直就是生產當中的夢魘,沒辦法其精細度和操作性實在要求太高,也正因爲如此,當年國民政府雖然手上有着全套圖紙,再生產上也卯足了勁兒,但其產量依舊上不來,其根源就在此處。

柏毅自然是清楚zb—26輕機槍的優缺點,不可否認,利用偏移式閉鎖機構的zb—26輕機槍其可靠性好的令人髮指,無論任何環境都可以毫無阻滯的進行射擊,對士兵來說的確是個戰場上的好夥伴。

不過這款戰場上的優秀槍械卻因爲初始設計原因導致生產加工方面異常繁瑣,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人家捷克雖然國家不大,可怎麼說也算是個技術發達的工業國,這點機加工程度對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

可對工業落後的中國來說卻是相當大的問題,也正因爲如此,在抗戰中後期,由於仿製的zb—26輕機槍產量跟不上巨大的消耗,國民政府只能通過盟國之間的租界條約,從加拿大購得一批zb—26輕機槍,這才勉強支撐到抗戰勝利。

曾經在前世的課堂上,將zb—26輕機槍拆了裝,裝了拆無數遍的柏毅對這一點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正因爲如此,他不可能走zb—26輕機槍的老路,因爲他還有着更簡便,更效率的辦法,要不然他也不會將這個方案公之於衆!

“zb—26輕機槍的導氣管是在下方,進而從下方推動槍機框運動,實現開閉鎖,爲了保證槍機框的有效運動,機匣的內的凹槽設計的確繁瑣了些,而這也是該槍的加工難點,而我的方案是……”

面對場間衆人的不解目光,柏毅再次拿起筆記本,隨後用鉛筆在先前的草圖上快速畫了幾筆,緊接着在一處地方畫了個圓圈,而後用筆點了點:“導氣管不沿用捷克或者美國槍械慣用的方式,設在槍管下方,而是放在槍管上方。

由此帶來兩個好處,即機匣內的運動裝置可以大爲簡化,其次也是最重要一點,槍機框移到上方之後,將與瞄準基線持平,如此只需在幾下內設置幾個簡單的凹槽和一個槍機阻鐵,便可實現穩定而有持續的開閉鎖結構。

當然我敢這麼做,也是基於咱們在彈藥方面的進步,要知道zb—26輕機槍可是使用7.92mm全威力彈,而咱們的新槍準備使用可是由全新的中間型威力彈,在這方面咱們可是成績斐然。

特別是最新研發的6.5*42mm槍彈,無論在可靠性、射程、精度還是威力上,都比之前利用美製m1普通彈蛋殼改裝的6.5mm彈藥要好得多,說實話,若是沒有這款彈藥的出現,我也是不敢搞這樣的自動步槍的!”

柏毅最後的這句話一點也沒有誇張,在槍械研製領域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有什麼彈,造什麼槍,而白雲廠自從柏毅提出中間型威力彈這個全新概念之後,便在這個領域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特別是以陳耀陽和王德化爲核心的技術小組,一直沒有停止對中間型威力彈的研究,再加上柏毅時不時的從旁指導,這個彈藥技術小組的成果可謂是不小,即利用日本6.5*50mm全威力彈彈頭,結合美國點30m1普通彈彈殼結合而成的簡易中間型威力彈之後。

這個小組又陸續提出幾款不同口徑的中間型威力彈方案,最後出於簡化後勤,便於立即投入生產,這個小組選擇了國內工藝早已成熟的三八大蓋所使用的6.5*50mm尖頭彈的魔改方案:

即選用6.5mm尖頭彈彈頭,並將原有彈殼截取一段,重新組裝後,便形成柏毅所說的6.5*42mm中間型威力彈……

第五百一十四章 從煤中提取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火力連要“點名”第三百三十八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願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八十四章 所謂的潛力(三更求首訂)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第一百九十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精銳的英國皇家坦克營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了瘋的美國人第兩百六十二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中)第兩百九十六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怕死的中國人太可怕第一百零三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上)(4\5)第兩百四十二章 策反第四十八章 越快越好(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零九章 肉裡藏刀第三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80mm無坐力火炮第二十三章 李總工(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八十五章 造機器(四更求首訂)第三百零一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下)第三十四章 102的來信(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八十二章 脫離掌控(3\5)第三百三十九章 首戰有我,有我必勝第七十三章 緣由第兩百二十二章 工業化還得靠自己第一百五十五章 還有新裝備(2\4)第三百九十七章 在坦克炮上鑽孔第一百一十二章 炒麪(3\5)第兩百七十一章 RPG—2V2(2\5)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幫助烈屬第四百七十六章 熔模鑄造第一百六十五章 換裝德械(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底牌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上)(第三更)第五百零九章 核心技術(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魔術師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五百零五章 冷鍛機(中)第兩百七十三章 發威:二號無坐力火炮(上)(4\5)第七十一章 真相(下)第兩百二十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火力配置(第四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魂歸故里(第四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用的奢侈品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十一章 要造就造中國自己的(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奇微的絞殺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還是土共嗎?(補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雙引”工程第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四十五章 炮擊第兩百七十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下)(1\5)第三百八十四章 攻堅利器第三百七十二章 就是這個配方,我要五十萬斤!第兩百五十八章 以戰止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槍械的問題第四百三十九章 底牌第六十九章 真相(上)第三百章 自黑第五十八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精銳的英國皇家坦克營第四百八十五章 以技術換設備第一百二十二章 職責:伴隨保障(3\5)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國人的眼睛瞎了第兩百八十章 裝逼高手:老唐(1\5)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一百二十三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上)(4\5)第兩百零九章 突如其來的調職令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發擊毀?抱歉,我真不是故意的!第四百九十四章 絕對的天才第四百七十九章 抽風的首長第四百三十二章 德械重炮第一百五十章 贏定了(昨天補更1)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美軍給咬上了第三百八十章 進攻!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一百六十章 妥妥的黑科技(上)(1\4)第兩百六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第三百三十四章 米格—15維修站(下)第兩百九十二章 柏毅的忽悠(2\4)第四百零八章 中國的裝甲部隊第三十五章 癡狂陳耀陽(求推薦,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二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共贏的方式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兩百四十一章 質疑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綜合研製規劃(2\4)第四百一十三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上)第兩百九十章 複合裝甲
第五百一十四章 從煤中提取第三百八十二章 重火力連要“點名”第三百三十八章 列車防空高炮系統第三百二十一章 我一直是名志願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九十七章 柏毅的槍管(上)第八十四章 所謂的潛力(三更求首訂)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第一百九十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精銳的英國皇家坦克營第兩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一章 發了瘋的美國人第兩百六十二章 變故來的就是這麼突然(中)第兩百九十六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怕死的中國人太可怕第一百零三章 簡約至極的新槍方案(上)(4\5)第兩百四十二章 策反第四十八章 越快越好(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零九章 肉裡藏刀第三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80mm無坐力火炮第二十三章 李總工(求收藏、求推薦票)第八十五章 造機器(四更求首訂)第三百零一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義美式坦克標準(下)第三十四章 102的來信(求收藏,求推薦)第兩百八十二章 脫離掌控(3\5)第三百三十九章 首戰有我,有我必勝第七十三章 緣由第兩百二十二章 工業化還得靠自己第一百五十五章 還有新裝備(2\4)第三百九十七章 在坦克炮上鑽孔第一百一十二章 炒麪(3\5)第兩百七十一章 RPG—2V2(2\5)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幫助烈屬第四百七十六章 熔模鑄造第一百六十五章 換裝德械(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底牌第三百零五章 再補一刀第三百九十九章 不一樣的T—34坦克(上)(第三更)第五百零九章 核心技術(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魔術師第三百二十六章 雷達困局(下)第五百零五章 冷鍛機(中)第兩百七十三章 發威:二號無坐力火炮(上)(4\5)第七十一章 真相(下)第兩百二十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無與倫比的火力配置(第四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魂歸故里(第四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無用的奢侈品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三十一章 要造就造中國自己的(求收藏和推薦)第三百四十九章 李奇微的絞殺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還是土共嗎?(補更)第兩百二十三章 “雙引”工程第二章 一切皆有可能(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四十五章 炮擊第兩百七十章 請相信:我是個軍工專家(下)(1\5)第三百八十四章 攻堅利器第三百七十二章 就是這個配方,我要五十萬斤!第兩百五十八章 以戰止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戰士方姚章(中)第六十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槍械的問題第四百三十九章 底牌第六十九章 真相(上)第三百章 自黑第五十八章 全自動VS半自動(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精銳的英國皇家坦克營第四百八十五章 以技術換設備第一百二十二章 職責:伴隨保障(3\5)第四百四十八章 美國人的眼睛瞎了第兩百八十章 裝逼高手:老唐(1\5)第一百二十章 成爲志願軍(1\5)第一百二十三章 爲冬裝未雨綢繆(上)(4\5)第兩百零九章 突如其來的調職令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發擊毀?抱歉,我真不是故意的!第四百九十四章 絕對的天才第四百七十九章 抽風的首長第四百三十二章 德械重炮第一百五十章 贏定了(昨天補更1)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美軍給咬上了第三百八十章 進攻!第三百一十八章 因爲他們,我看到中國的未來第一百六十章 妥妥的黑科技(上)(1\4)第兩百六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五十九章 光學儀器分廠第三百三十四章 米格—15維修站(下)第兩百九十二章 柏毅的忽悠(2\4)第四百零八章 中國的裝甲部隊第三十五章 癡狂陳耀陽(求推薦,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二章 炮灰的自我修養(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共贏的方式第八章 原來如此(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處處開花的中國手榴彈(2\5)第兩百四十一章 質疑第一百九十二章 火炮綜合研製規劃(2\4)第四百一十三章 坦克炮雙向穩定系統(上)第兩百九十章 複合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