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喪鐘齊鳴

隨着歐洲聯合艦隊的第二批驅逐艦殺出,白佑彬不但沒有緊張,反而鬆了口氣。

按照海軍情報局提供的消息,歐洲聯合艦隊最多隻有十幾艘驅逐艦,也就是兩支驅逐艦編隊的規模。前面,三艘“海龍”級大型巡洋艦已經打掉了六艘驅逐艦,那麼現在投入的就是歐洲聯合艦隊最後一批驅逐艦了。

可以說,在這場戰役中,白佑彬並不害怕敵人戰列艦上的主炮,而是擔心在遭到敵人驅逐艦攻擊時出現不必要的損傷。當時,第一艦隊沒有驅逐艦,護航的巡洋艦又少得可憐。如果讓敵人的驅逐艦放手發動魚雷攻擊,後果將難以設想。

正是如此,白佑彬纔會讓三艘“海龍”級撤下來。

另外,在整個戰術指揮中,白佑彬幾乎沒有對炮戰指手畫腳,一直讓藍凌波在指揮各艦,甚至第11-2主力編隊內各艘戰列艦的作戰行動,他則主要在調整兩支巡洋艦編隊的行動。

十點四十分的時候,“英宗”號上的雷達也探測到了北面的那幾艘驅逐艦。

早在十點之前,白佑彬就下令讓第11-4巡洋艦編隊機動到第11-2主力編隊的北面,並且嚴密監視附近海域。

結果,當六艘驅逐艦殺出來的時候,第11-4巡洋艦編隊已經做好了準備,嚴陣以待。

毫無疑問,面對六艘火力兇猛的輕巡洋艦,六艘驅逐艦沒有任何機會攻擊巡洋艦身後的戰列艦。艦隊中。巡洋艦地首要任務就是對付敵人的驅逐艦,保護己方的戰列艦,使戰列艦免受魚雷威脅。

與上次不一樣,六艘驅逐艦沒有直接衝上去。而是在進入巡洋艦炮火的殺傷範圍之前向西機動,準備繞到第11-2主力編隊地屁股後面,然後從兩支主力編隊之間插入。到時候。還可以擇機攻擊南面的第11-1主力編隊。

只是,白佑彬沒有給敵人這個機會。

就在六艘驅逐艦向西機動的時候。第11-3主力編隊地三艘“海龍”級大型巡洋艦從第11-主力編隊的後面插了上去,爲第11-1主力編隊建立起了一道防魚雷屏障。如此一來,六艘驅逐艦要想攻擊第11-1主力編隊,還得先過了三艘大型巡洋艦這一關。

在距離打頭地“海龍”號還有大概十五公里的時候,六艘驅逐艦再次轉向。

顯然。驅逐艦上的指揮官知道衝上去是送死,因此只能將航向掉轉到一百度左右。繼續向第11-2主力編隊靠近。

在此期間,第11-4巡洋艦編隊已經轉向南下,正在關上第1-2主力編隊的“後門”。

在三艘大型巡洋艦與六艘輕巡洋艦的圍剿之下,六艘驅逐艦幾乎沒有任何機會攻擊第11-2主力編隊。只是,如果有人不怕死,那麼再沒有機會,也能創造機會。

此時,歐洲海軍軍人地素質體現了出來。

面對比自己強大得多的敵人,六艘驅逐艦沒有退縮,而是以超過三十五節地速度朝“宣宗”號與“仁宗”號戰列艦殺了上去(此時“太祖”號與“太宗”號已經跑到東面十多公里之外了)。

帝國海軍的九艘巡洋艦也沒有手軟。在敵人擺明了以死相搏的情況下。更不能讓步。

同時,“宣宗”號與“仁宗”號也將航向轉到了七十度左右。並且調轉炮口,瞄準了不顧一切殺上來的六艘驅逐艦。

在十一艘戰艦的兇猛火力之下,這六艘驅逐艦的結局幾乎不用猜測。

在發射魚雷之前,最前面的四艘驅逐艦被雨點般的炮彈連續命中,而且都在大爆炸之後迅速從海面上消失了。

十點五十八分左右,最後兩艘驅逐艦也在距離“仁宗”號與“宣宗”號七千米開外就發射了魚雷,其中一艘還只發射了四條魚雷。

面對十二條魚雷,“仁宗”號與“宣宗”號立即加速航行。因爲魚雷的覆蓋範圍太窄,加上又是白天,歐洲海軍使用的不是氧氣魚雷,所以戰列艦根本不需要轉向,只用加速航行就能離開魚雷扇射區。

十一點過十分,確認兩艘戰列艦都沒有被魚雷擊中之後,白佑彬擦掉了額頭上地汗水。

“長官,一號目標艦轉向了!”

聽到通信軍官地叫聲,白佑彬迅速衝到了艦橋前方的舷窗後面,並且拿起了望遠鏡。大概十五公里外,“威爾士親王”號正在以超過二十節地速度轉向。隨即,跟在後面的那艘“黎塞留”級戰列艦也開始向北轉向。

“媽的,坎寧安想逃跑!”藍凌波低聲咒罵了一句。

確實,坎寧安最後選擇了逃跑。只是,在眼前的情況下,他能逃得掉嗎?

“威爾士親王”號北面,幹掉了“讓?巴爾”號的“太宗”號戰列艦已經向其傾瀉了至少八輪齊射,並且有證據表明,至少有五枚穿甲彈打中了“威爾士親王”號,其中一枚穿甲彈打掉了該艦的C炮塔,另外一枚穿甲彈打在了後艦橋上。以“太宗”號的神勇表現,隨着“威爾士親王”號向北航行,交戰距離迅速縮短,其炮擊命中率肯定會大幅度提高,結果就算無法擊沉“威爾士親王”號,也很有可能將其擊毀。

另外,“太祖”號也正在追着“黎塞留”號狂揍。

據“太祖”號瞭望員報告,在前面的炮戰中,至少打中了“黎塞留”號十四枚穿甲彈。可氣的是,“黎塞留”號竟然還能保持二十節以上的速度。而且其A炮塔左側地兩門主炮還在繼續開火!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覺得難以理解。

“讓?巴爾”號在捱了第十一枚穿甲彈之後就喪失了戰鬥力,“黎塞留”號憑什麼在捱了十四枚穿甲彈之後還能繼續戰鬥,且航速不減?

直到戰後。帝國海軍才搞清楚了原因。

“黎塞留”號被美國扣留之後,因爲美國海軍最初想將這艘戰艦據爲己有,而當時美國海軍急需快速戰列艦。四艘“南達科他”級即將服役,所以美國海軍抓緊一切時間。對“黎塞留”號做了一輪改進,其重點就是加強裝甲防護能力,提高“黎塞留”號的生存力。結果,美國海軍白忙活了一場,在改進快要完成的時候。在英國的“慫恿”下,自由法國政府要回了這艘戰列艦。

顯然。這也是英國人在暗中使壞,因爲自由法國是寄生在英國地,所以“黎塞留”號迴歸後,最大的收益人不是自由法國政府,而是英國海軍。可以說,當時美國吃了個啞巴虧,花在改進“黎塞留”號上的幾百萬美元算是打了水漂。

也正是如此,“黎塞留”號地防護能力超過了“讓?巴爾”號,特別是關鍵部位的防護能力,幾乎達到了“南達科他”級地標準。如果不是這樣。“太祖”號打出的那十四枚穿甲彈足以讓“黎塞留”號與“讓?巴爾”號同眠了。

在第11-2主力編隊堵截的同時。第11-1主力編隊的四艘戰列艦也緊緊的跟在後面。

也就是說,“威爾士親王”號與“黎塞留”號此時面對地不是四艘戰列艦。而是六艘戰列艦。除非這兩艘戰艦長了翅膀,不然不可能逃出第一艦隊的五指山。

可是,敵人確實是在逃跑。

難道,坎寧安地鬥志被打垮了嗎?

在逃跑中,“威爾士親王”號與“黎塞留”號根本無法還擊。如果坎寧安是一名傳統的英國海軍將領,在知道無法逃跑的情況下,他應該選擇繼續戰鬥下去。哪怕能夠再打中敵人一枚炮彈,哪怕只是四點五英寸的速射炮炮彈(“威爾士親王”號爲了降低重心,採用的副炮與速射炮口徑都偏小),也能給敵人造成傷害,讓自己的犧牲不是毫無價值。而選擇逃跑,只能讓最後的犧牲變得毫無意義。

也許,逃跑時被幹掉,根本就算不上“犧牲”。

就在衆人感到納悶的時候,一個人看出了問題。

隨着藍凌波手指的方向,白佑彬看到了北面那座島嶼。

聖何塞島,巴拿馬灣中部珍珠羣島中第二大島,位於羣島西南。此時,聖何塞島就在“太宗”號戰列艦北面大概六公里處,距離“威爾士親王”號大概十九公里。

“擱淺?”白佑彬朝藍凌波看了一眼。

藍凌波點了點頭,說道:“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要不沉沒,這兩艘戰艦就還有可以修復地價值,是不是?”

白佑彬長出了口氣,接着就搖頭苦笑了起來。

顯然,藍凌波地判斷非常準確,只是現在除了希望能夠在“威爾士親王”號衝上淺灘之前,“太宗”號與“太祖”號能夠再建奇功之外,白佑彬還真沒有辦法阻止兩艘戰列艦主動衝灘擱淺。

第一艦隊沒有驅逐艦的問題暴露無遺。

如果此時有幾艘驅逐艦,哪怕一支編隊地六艘,都足以用魚雷將兩艘戰列艦留下來,或者逼迫其轉向,阻止其衝灘擱淺!

似乎幾艘戰列艦上的炮手都猜出了敵艦的意圖,炮火頓時熾烈了許多。

十一點十五分,遠在二十五公里之外的“仁宗”號與“宣宗”號也加入了戰鬥。十一點二十分,遠在三十公里之外的“海龍”號等三艘大型巡洋艦艦首方向上的主炮也怒吼了起來。

也許,這可以看做是爲“威爾士親王”號與“黎塞留”號敲響的喪鐘吧。

第11章 鬼使神差第23章 有始有終第56章 螞蟻噬象第1章 掐敵咽喉第70章 名將獻禮第12章 戰術規劃第12章 奮起直追第4章 積極戰術第6章 棄車保帥第44章 調兵遣將第26章 摸黑遊戲第3章 少有所爲第33章 好友重聚第20章 窮途末路第30章 快速專家第30章 嶄新任務第8章 固若金湯第27章 紛紛擾擾第27章 第一印象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章 繼續努力第15章 野心膨脹第42章 戰場轉移第70章 名將獻禮第46章 進退兩難第1章 預料之外第35章 信心崩潰第7章 絕對虐殺第10章 公費旅行第19章 提前轉向第21章 仁者無敵第11章 節外生枝第63章 羣毆強敵第5章 陰差陽錯第26章 江南之行第28章 逼敵就範第41章 如意算盤第20章 冤家路窄第24章 司令職責第1章 血戰海地第12章 腹背受敵第18章 絕對優勢第30章 一反常態第34章 醉翁之意第8章 重點戰場第17章 過度冒險第29章 節外生枝第60章 第一要素第24章 擇機而戰第22章 敵人現身第21章 交錯編隊第46章 利益衝突第70章 名將獻禮第26章 心情大好第23章 悄然返航第10章 戰術優勢第32章 深入虎穴第3章 破交作戰第4章 積極戰術第45章 風雲變幻第20章 垂死掙扎第35章 誘敵出戰第25章 整軍再戰第60章 無力招架第60章 趁機揀漏第42章 緊急馳援第23章 有始有終第53章 謝幕演出第42章 小國大志第28章 受降儀式第54章 民主日本第17章 將計就計第29章 長遠規劃第48章 無果之戰第7章 風雲驟起第24章 決不放棄第43章 新貌舊顏第60章 趁機揀漏第4章 戰局分析第5章 技術轉讓第12章 終有收穫第27章 時間空隙第27章 英國特色第46章 窒息炮擊第28章 逼敵就範第4章 小拿破倫第60章 無力招架第45章 臨終遺贈第43章 響鼓重錘第6章 一錘定音第32章 轉移重點第13章 不留後路第28章 最後機會第45章 寶貴經驗第40章 反客爲主第2章 陸戰雙雄第12章 奮起直追第60章 趁機揀漏第4章 歸隊報道第50章 緊急維修
第11章 鬼使神差第23章 有始有終第56章 螞蟻噬象第1章 掐敵咽喉第70章 名將獻禮第12章 戰術規劃第12章 奮起直追第4章 積極戰術第6章 棄車保帥第44章 調兵遣將第26章 摸黑遊戲第3章 少有所爲第33章 好友重聚第20章 窮途末路第30章 快速專家第30章 嶄新任務第8章 固若金湯第27章 紛紛擾擾第27章 第一印象第54章 最後衝刺第1章 繼續努力第15章 野心膨脹第42章 戰場轉移第70章 名將獻禮第46章 進退兩難第1章 預料之外第35章 信心崩潰第7章 絕對虐殺第10章 公費旅行第19章 提前轉向第21章 仁者無敵第11章 節外生枝第63章 羣毆強敵第5章 陰差陽錯第26章 江南之行第28章 逼敵就範第41章 如意算盤第20章 冤家路窄第24章 司令職責第1章 血戰海地第12章 腹背受敵第18章 絕對優勢第30章 一反常態第34章 醉翁之意第8章 重點戰場第17章 過度冒險第29章 節外生枝第60章 第一要素第24章 擇機而戰第22章 敵人現身第21章 交錯編隊第46章 利益衝突第70章 名將獻禮第26章 心情大好第23章 悄然返航第10章 戰術優勢第32章 深入虎穴第3章 破交作戰第4章 積極戰術第45章 風雲變幻第20章 垂死掙扎第35章 誘敵出戰第25章 整軍再戰第60章 無力招架第60章 趁機揀漏第42章 緊急馳援第23章 有始有終第53章 謝幕演出第42章 小國大志第28章 受降儀式第54章 民主日本第17章 將計就計第29章 長遠規劃第48章 無果之戰第7章 風雲驟起第24章 決不放棄第43章 新貌舊顏第60章 趁機揀漏第4章 戰局分析第5章 技術轉讓第12章 終有收穫第27章 時間空隙第27章 英國特色第46章 窒息炮擊第28章 逼敵就範第4章 小拿破倫第60章 無力招架第45章 臨終遺贈第43章 響鼓重錘第6章 一錘定音第32章 轉移重點第13章 不留後路第28章 最後機會第45章 寶貴經驗第40章 反客爲主第2章 陸戰雙雄第12章 奮起直追第60章 趁機揀漏第4章 歸隊報道第50章 緊急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