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海軍寫照

“獅”號戰列艦上。霍頓爵士正在焦急的等待着第21艦隊的回電。

半個小時之前。他發出了本土艦隊到達的消息。過了十五分鐘。他又發去了詢問電報。要求斯普魯恩斯儘快確定採取哪一套作戰方案。只是。第21艦隊好像從戰場上消失了一樣。一直沒有回電。

這讓霍頓隱隱有點不安。甚至覺的自己成了聽人擺佈的玩偶。

作爲本土艦隊司令官。英國海軍中最有資格晉升爲元帥的上將。霍頓絕不是坎寧安那樣的將領。可以說。霍頓是英國海軍最有代表性的將領。保守、穩重、謹慎、不慌不忙。幾乎一切類似的形容詞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

這些特點。既給霍頓帶來了榮譽。也讓他受到了非議。

在與德國公海艦隊抗衡的幾年間。霍頓幾乎沒有犯錯誤。即便在此前的戰鬥中。因爲過於保守。導致“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戰沉。“聲望”號遭到重創。“喬治五世”號遭到重創。可是沒有人覺的他的指揮有問題。因爲從始至終。他都沒有讓德國公海艦隊殺入北大西洋。英國本土艦隊牢牢的掌握着北海的制海權。

其實。“胡德”號戰沉。主要原因是其設計缺陷。以及“俾斯麥”號的運氣。“聲望”號在與“沙恩霍斯特”號。以及“格奈森瑙”號的戰鬥中遭到重創。一是寡不敵衆。二是運氣不太好。而且即便在遭到重創的情況下。也重創了對手。同時迫使對手放棄了前往北大西洋的行動。“喬治五世”號在與“俾斯麥”號的炮戰中遭到重創。也主要是“俾斯麥”號的運氣太好了。以及“喬治五世”號的主炮炮塔出了故障。不然很有可能在那場海戰中幹掉“俾斯麥”號。而不是讓其帶傷逃入威廉港。

可以說。在北海戰場上。霍頓的穩重既確保了制海權。又最大限度的保住了英國海軍的主力艦。沒有使英國海軍付出太多的代價。如果換成坎寧安。或者薩摩維爾來指揮本土艦隊。結果很有可能在消滅了德國公海艦隊的同時。付出更爲慘痛的代價。導致英國海軍損失大量戰艦。

艦隊指揮官的指揮風格。幾乎就是其人格與性格的直接反應。

在絕大部分英國海軍將領都對美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上的無所作爲感到不滿的情況下。霍頓對大洋彼岸的盟友卻充分的理解與信任。

在霍頓看來。美國海軍將重點放在太平洋上。也是爲了協約國的利益。

如果美國輸掉了太平洋戰爭。即便不會因此輸掉整個戰爭。美國也必須在美洲大陸投入更多的兵力。從而分散其有限的戰爭實力。向陸軍投入更多的資源。最終削弱了海軍的力量。在此情況下。美國仍然沒有辦法在北大西洋上投入更多的兵力。

再說了。美國海軍在北大西洋上並不是毫無作爲。

爲了保護北大西洋上的船隊。美國海軍調用了幾乎所有能夠執行護航任務。又不適合執行艦隊作戰任務的老式戰列艦。並且建造了大批大型巡洋艦用於護航作戰。更重要的是。協約國集團有八成以上的商船是美國建造的。

另外。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美國海軍也在加強北大西洋上的作戰力量。

在“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形成戰鬥力之前。美國海軍就派遣“馬里蘭”號戰列艦前來協助英國海軍對付德國公海艦隊。隨着“俾斯麥”號服役。美國海軍還派來了當時最新銳的“亞拉巴馬”號戰列艦。現在。隨着薩摩維爾指揮的大西洋艦隊覆滅。美國海軍派來了最新銳的第21艦隊。

這些都表明。美國比英國更加重視北大西洋的制海權。

在此情況下。還有什麼理由指責美國海軍沒有出力呢?

更重要的是。戰爭打到這個時候。局勢對協約國集團已經相當不利了。爲了獲的戰爭的勝利。作爲協約國內最重要的兩個國家。美國與英國必須精誠合作。全力作戰。而不能因爲內部矛盾而削弱了協約國的戰鬥力。

可以說。美英之間的任何矛盾都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即便站在英國的立場上。爲了保證英國的國家利益。必須與美國保持良好的關係。

那些所謂投靠明帝國的觀點根本佔不住腳。如果戰爭沒有爆發。英國還可以改善與明帝國的關係。問題是。在戰爭爆發之前。幾乎所有英國人都將明帝國當作了頭號敵人。而且認爲明帝國是阻止英國獲取歐洲霸權的最大障礙。在此情況下。英國憑什麼與明帝國改善關係?

戰爭爆發之後。英國更不可能與明帝國改善關係。

首先是英國本土駐紮了數十萬美軍。只要英國政府改銜易織。美軍就會推翻英國政府。扶持一個新的親美政府。英國仍然將陷在戰火之中。

其次是英國已經成爲了明帝國的敵對國。此時投靠明帝國已經太晚了。

最後。即便英國投靠了明帝國。並且成果挫敗了駐紮在本土的美軍。控制住了國內局勢。在戰爭結束之後。英國最多也只是明帝國在歐洲與北大西洋的一顆棋子。在德國獨霸歐洲大陸的情況下。英國只能成爲明帝國牽制德國的砝碼。而不可能成爲歐洲的霸主。如此一來。英國的國家利益又從何說起呢?

綜合這些觀點。在霍頓看來。任何妄圖媾和。或者妄圖改變陣營的想法都是荒謬的。

英國沒有選擇的餘的。只能與美國合作。爭取獲的最終的勝利。因此。霍頓並不堅持主張一定要由英國海軍來策劃與指揮北大西洋上的作戰行動。只要美國將領有那個能力。而且策劃的作戰行動更加高明。爲什麼一定要反對。而不是配合呢?

從這個角度來看。霍頓明顯是一個很理智的艦隊指揮官。

甚至有人懷疑霍頓有沒有感情。不管是私人感情。還是民族國家的感情。可是從客觀的角度看。霍頓的這種態度起到的積極作用遠遠大於消極作用。

正是如此。當斯普魯恩斯提出誘惑第42艦隊前來決戰的作戰構想後。霍頓不但給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還主動前往英國海軍部。說服了龐德元帥。讓龐德同意按照美國將領的意圖進行下一輪作戰行動。

當然。最爲關鍵的是。英國本土艦隊必須參加作戰行動。

爲此。霍頓纔會提出。在對付第42艦隊之前。必須瓦解德國公海艦隊的戰鬥力。這樣英國本土艦隊才能參與對付第42艦隊的作戰行動。

公海艦隊在八月下旬再次出海。給了霍頓這個機會雖然當時霍頓也覺的有點奇怪。在第四艦隊失去了作戰能力。而協約國海軍暫時還無法殺入的中海的情況下。德國海軍沒有任何理由採取冒險行動。

霍頓與德國公海艦隊交手了好幾年。一直沒有能夠抓住消滅公海艦隊的機會。這次公海艦隊竟然主動送上了門來。即便心存疑慮。霍頓還是採取了行動。決定趁此機會幹掉公海艦隊。以絕後患。

當然。最終的結果與霍頓預料的有所不同。

德國公海艦隊沒有被全殲。四艘主力艦都撤了回去。只是二艘戰列艦受到了重創。更讓霍頓始料不及的是。本土艦隊與機動艦隊也遭到了重創。二艘“前衛”級被打殘。“征服者”號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修復。可以說。這個結果是霍頓。乃至英國海軍都難以接受的。

如果能夠全殲公海艦隊。就算機動艦隊全軍覆沒。也能夠接受。

現在的問題是。本土艦隊只剩下了三艘可以作戰的戰列艦。而不是霍頓所希望的四艘。

值的慶幸的是。德國海軍的二艘戰列艦的損傷更爲嚴重。需要至少半年才能修復。如此一來。短期內。英國海軍完全可以不用考慮德國海軍的威脅了。

帶着這個不算太令人滿意的戰果。霍頓率領本土艦隊踏上了新的征途。

從這個時候開始。霍頓就要聽從斯普魯恩斯的指揮。即便斯普魯恩斯只是海軍中將。而霍頓是海軍上將。按照雙方的協議。在對付第42艦隊的時候。斯普魯恩斯是二支艦隊的聯合指揮官。

在到達亞速爾羣島海域之後。本土艦隊逗留了幾日。

當時。霍頓並不知道其行蹤已經暴露。之前發現了第21艦隊的那艘大型巡洋艦不但發現了本土艦隊。還判斷出了該艦隊的身份。

要怪。也只能怪英國海軍本土艦隊沒有太多的實戰經驗。

在此之前。本土艦隊一直在北海活動。很少進入北大西洋。更沒有與帝國海軍交手的記錄。

當時。本土艦隊裡的一艘輕巡洋艦用雷達探測到了逼近的大型巡洋艦。結果卻將該艦判斷成了一艘駐紮在亞速爾羣島。負責在附近海域巡邏的輕巡洋艦。

結果。連斯普魯恩斯都不知道本土艦隊已經暴露了行蹤。

如果情況相反。即霍頓及時意識到本土艦隊的處境。並且及時向斯普魯恩斯報告了情況。恐怕斯普魯恩斯就不會那麼樂觀。至少不會認爲有足夠的把握殲滅第42艦隊。

換句話說。在第21艦隊與本土艦隊聯合行動的情況下。第4艦隊仍然敢於殺入大西洋。其背後肯定有第41艦隊。甚至與第41艦隊一起行動。另外。第4艦隊敢於出戰。就證明其保持了完整的戰鬥力。如此一來。斯普魯恩斯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就會把第41艦隊的威脅放到首位。

現在。斯普魯恩斯只是猜測第41艦隊在第42艦隊的後面。而不知道第41艦隊的具體情況。也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一點點微小的差別。最終改變了整個海戰的局面

第34章 艦隊拆分第18章 尊重對手第29章 痛殲逃敵第8章 破冰之旅第18章 鳴金收兵第9章 關鍵失誤第27章 臨時變陣第60章 趁機揀漏第69章 角色轉變第40章 全面突擊第16章 前進誘敵第6章 積極進取第50章 智者千慮第16章 三種可能第10章 代參謀長第8章 上帝之手第30章 時不待己第31章 破交艦隊第32章 絕地反擊第40章 反客爲主第1章 最高榮譽第29章 長遠規劃第20章 突襲突襲第57章 全速追擊第32章 海軍形象第12章 難以理解第35章 誘敵出戰第61章 全面圍攻第26章 以戰促和第15章 再上征途第53章 倒黴戰艦第28章 義無返顧第10章 痛失親人第43章 無果而終第17章 兵力調整第31章 意外驚喜第10章 死亡威脅第3章 血與烈火第9章 海軍精神第13章 不留後路第44章 後悔晚矣第32章 小打小鬧第18章 戰役打響第40章 無路可退第36章 指揮角力第32章 絕地反擊第42章 小國大志第14章 決死膽量第23章 熟人見面第13章 別無選擇第43章 無果而終第21章 絕殺敵酋第14章 羣策羣力第13章 焦急等待第22章 臨危而退第24章 東洋南洋第55章 暴力衝突第2章 瘋狂擴充第28章 超難考卷第32章 海軍形象第15章 真真假假第56章 嚴重錯誤第33章 絕望之旅第19章 提前轉向第22章 東南之爭第10章 成功搶灘第38章 預謀巧合第7章 直搗龍潭第13章 火中取栗第21章 交錯編隊第48章 速度紀錄第27章 臨時變陣第6章 前期準備第19章 主力登場第29章 半途而廢第9章 關鍵失誤第19章 料敵如神第66章 善後工作第27章 以儆效尤第1章 繼續努力第1章 欲蓋彌彰第36章 烏合艦隊第32章 深入虎穴第23章 滿載而歸第62章 完勝死敵第2章 步步緊逼第40章 舊貌新顏第6章 棄車保帥第16章 乘勝追擊第26章 意料之中第56章 如實總結第36章 愛狠情仇第14章 戰爭橫財第41章 戰略天平第1章 血戰海地第21章 大膽決策第8章 戰略佈局第6章 談婚論嫁
第34章 艦隊拆分第18章 尊重對手第29章 痛殲逃敵第8章 破冰之旅第18章 鳴金收兵第9章 關鍵失誤第27章 臨時變陣第60章 趁機揀漏第69章 角色轉變第40章 全面突擊第16章 前進誘敵第6章 積極進取第50章 智者千慮第16章 三種可能第10章 代參謀長第8章 上帝之手第30章 時不待己第31章 破交艦隊第32章 絕地反擊第40章 反客爲主第1章 最高榮譽第29章 長遠規劃第20章 突襲突襲第57章 全速追擊第32章 海軍形象第12章 難以理解第35章 誘敵出戰第61章 全面圍攻第26章 以戰促和第15章 再上征途第53章 倒黴戰艦第28章 義無返顧第10章 痛失親人第43章 無果而終第17章 兵力調整第31章 意外驚喜第10章 死亡威脅第3章 血與烈火第9章 海軍精神第13章 不留後路第44章 後悔晚矣第32章 小打小鬧第18章 戰役打響第40章 無路可退第36章 指揮角力第32章 絕地反擊第42章 小國大志第14章 決死膽量第23章 熟人見面第13章 別無選擇第43章 無果而終第21章 絕殺敵酋第14章 羣策羣力第13章 焦急等待第22章 臨危而退第24章 東洋南洋第55章 暴力衝突第2章 瘋狂擴充第28章 超難考卷第32章 海軍形象第15章 真真假假第56章 嚴重錯誤第33章 絕望之旅第19章 提前轉向第22章 東南之爭第10章 成功搶灘第38章 預謀巧合第7章 直搗龍潭第13章 火中取栗第21章 交錯編隊第48章 速度紀錄第27章 臨時變陣第6章 前期準備第19章 主力登場第29章 半途而廢第9章 關鍵失誤第19章 料敵如神第66章 善後工作第27章 以儆效尤第1章 繼續努力第1章 欲蓋彌彰第36章 烏合艦隊第32章 深入虎穴第23章 滿載而歸第62章 完勝死敵第2章 步步緊逼第40章 舊貌新顏第6章 棄車保帥第16章 乘勝追擊第26章 意料之中第56章 如實總結第36章 愛狠情仇第14章 戰爭橫財第41章 戰略天平第1章 血戰海地第21章 大膽決策第8章 戰略佈局第6章 談婚論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