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瘋狂擴充

接下來的三天中,白佑彬除了花更多的時間在家陪老婆孩子之外,把幾乎所有的工作時間都花在了了解此時的戰略局勢上。

按照帝國海軍的規矩,在白佑彬晉升爲將領,且在舟山海軍司令部定居之後,除了配備一名副官之外,還可以配備一到二名勤務兵。當時,衛延年就給他家裡派了一名勤務兵。另外,因爲孩子還小,所以夏紫瑤的父母也搬了過來,同女兒女婿一同居住,平時主要負責照顧外孫。

這些,都讓白佑彬沒有了後顧之憂。

當然,其他的麻煩事照樣一件不少。

按照衛延年的說法,帝國海軍從七十五年(43年)開始,就全面加強了大型巡洋艦的建造工作,“海外領地”級就在當年年初開始服役,“海軍上將”級則在年底開始交付,而“蛇”級與“鷹隼”級則在當年陸續開工建造。

可以說,七十五年(43年)是帝國海軍建造大型巡洋艦總爆發的一年。

如果說“海外領地”級是在“海龍”級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簡化了指揮設備,以降低造價,適合大批量建造,那麼“海軍上將”級就是帝國海軍重新設計的一種配備了七十五年型三百毫米艦炮的“超級大型巡洋艦”。

不說別的,“海軍上將”級的造價超過了“海龍”級。

如果不是三百毫米艦炮批量生產,且大批電子設備擴大產量,價格有所降低。恐怕“海軍上將”級的採購價格將超過“省”級戰列艦。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昂貴的價格鑄造了其優秀地品質。作爲一種完全按照艦隊旗艦的標準進行建造。配備了強大火力地大型巡洋艦,“海軍上將”級的戰鬥力比接受了改進之後地“海龍”級提高了至少百分之五十。

雖然從單純地性能數據上很難看出“海軍上將”級地強大之處。比如主炮仍然是九門。副炮仍然是十六門。航速也只有三十五節。續航力也只有二萬多海里。但是“海軍上將”級真正強大之處。就在其無與倫比地聯合作戰能力。作爲艦隊旗艦。“海軍上將”級可以同時指揮至少四艘大型巡洋艦執行作戰任務。並且能夠與其他破交艦隊進行協同作戰。

也就是說。“海軍上將”級完全是按照艦隊協同作戰地標準進行建造地。

而到此時。破交艦隊協同作戰。已經成爲了最爲常用地破交作戰戰術。另外。隨着海軍擴大破交艦隊地規模。今後每支破交艦隊都編有二艘“海軍上將”級。二艘“海龍”級或者“海外領地”級。六艘“鯊魚”級或者“蛇”級。或者“鷹隼”級。十艘大型巡洋艦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可以分成二支。甚至三支艦隊。如果能夠有其他破交艦隊配合。就可以一次集中二十艘以上地大型巡洋艦。

即便從單艦地戰鬥力來看。因爲配備了七十五年型三百毫米艦炮。配套地火控設備。以及專門針對七十五年型艦炮研製地三百毫米複合穿甲彈。“海軍上將”級地火力都超過了所有任何一艘老式戰列艦。即便面對協約國集團地快速戰列艦。只要戰術採取得當。“海軍上將”級都有一定地威脅。

與“海龍”級。以及“海外領地”級相比。“海軍上將”級除了提高了指揮能力之外。其高航速下地航行穩定性是其最大地特點。

這一性能直接決定了“海軍上將”級在遠距離交戰時地戰鬥力。

可以說,高航速下地航行穩定性已經成爲了限制戰艦戰鬥力的關鍵問題。在該問題得不到解決之前,任何戰艦都難以在航速超過二十四節地情況下保證艦炮的命中率。因此,帝國海軍在設計快速戰列艦的時候,將航行速度定在了三十節,不再要求具有更高的航速。如果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就能夠繼續提高戰艦的航行速度,從而在與敵艦交手的時候,擁有更明顯的優勢。

顯然,“海軍上將”級是帝國海軍的一次嘗試,其成果最終都會用到帝國海軍的新式快速戰列艦上。

如果說“海軍上將”級大型巡洋艦是破交艦隊的核心力量,那麼“蛇”級與“鷹隼”級在破交艦隊中扮演的角色就與“鯊魚”級相似,屬於破交艦隊中“高低搭配”中的低檔次大型巡洋艦。

這二種大型巡洋艦都採用了二百四十毫米艦炮,且標準排水量都控制在了二萬五千噸以下,比“海軍上將”級足足輕了一萬噸。加上不需要配備艦隊指揮系統,“蛇”級與“鷹隼”級的採購價格比“海軍上將”級低了很多。

可以說,帝國海軍也是不得已才大批量建造了“蛇”級與“鷹隼”級。

主要就是“海軍上將”級過於昂貴,即便帝國海軍財大氣粗,並且在與造船廠的談判中獲得了勝利,在大批量採購的基礎之上,使其採購價格比“海龍”級還降低了百分之五,但是在採購了三十二艘之後,帝國海軍的資金承受能力也到了極限。

另外,在破交戰中,“海軍上將”級的作戰效能不見得比“蛇”級與“鷹隼”級高多少。

不管是對付運輸船隻,還是對付小型護航戰艦,“蛇”級與“鷹隼”級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務。而隨着協約國集團的老式戰列艦在戰爭中大批量消耗,破交艦隊很難在戰場上遭遇啃不動的硬骨頭,配備三百毫米艦炮的大型巡洋艦就難以發揮作用。當然,一支破交艦隊有二到四艘配備了三百毫米艦炮的大型巡洋艦就足以對付護航艦隊裡的老式戰列艦了,而其他的大型巡洋艦都不需要如此強大的火力。

從維持費用來看,排水量較小的大型巡洋艦也更加便宜。

當然,便宜不等於性能差。

“蛇”級與“鷹隼”級都是全新設計的大型巡洋艦,放棄了“鯊魚”級採用的不太成熟的交聯推進系統,重新採用了成熟的齒輪減速蒸汽輪機。另外,這二級大型巡洋艦與“海軍上將”級一樣,大量吸取了“功臣”級與“島”級通用巡洋艦的設計理念,增強了其自我維持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其持續作戰能力。

按照衛延年的說法,帝國海軍用推遲“省”級乙型戰列艦的建造進度爲代價,使這三種大型巡洋艦的服役時間提前到了七十六年(44年)上半年。

隨着這三種大型巡洋艦陸續加入海軍的戰鬥序列,帝國海軍完全有能力在六月份之前組建十支各有五到八艘大型巡洋艦的破交艦隊,並且在下半年的時候將枚支破交艦隊的規模擴大到十艘。如果仍然採用五到八艘的配製,則可以將破交艦隊的數量增加到十六支。到時候,即便在北大西洋上需要投入至少四支破交艦隊,帝國海軍也能在太平洋戰場上投入十二支破交艦隊,其中四支在北太平洋與東北太平洋上執行作戰任務,另外八支則將全部部署到南太平洋。

用八支破交艦隊去對付前往澳洲的海運航線,簡直是綽綽有餘。

即便白佑彬不太瞭解破交作戰,他也能夠大概算出一個結果。以往,帝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與南太平洋上的破交艦隊只有二到四支,在輪換執行作戰任務的情況下,一次最多隻能投入三支破交艦隊。在此情況下,都能使美軍向澳洲運送的物資損失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將破交艦隊的規模擴大一倍,恐怕美軍連一顆子彈都無法運到澳洲。

更讓白佑彬驚訝的是,帝國海軍正在考慮讓快速戰列艦執行破交作戰任務。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戰術構想,衛延年與陳錦寬都沒有批准。按照該構想,到年底的時候,隨着“省”級乙型戰列艦全面服役,“海軍元帥”級也進入了舾裝階段,帝國海軍在繼續保持戰略優勢的情況下,能夠從正面戰場上抽調四到六艘快速戰列艦。只需要對這些快速戰列艦進行簡單的改進,就能使其續航力提高到二萬海里以上(主要就是將防魚雷隔艙改成油艙,該方法在“省會”級輕巡洋艦上就採用過),從而具備執行破交作戰的能力。

顯然,這一想法很瘋狂,卻也很現實。

與快速戰列艦率領的破交艦隊遭遇,那將是任何一支護航艦隊的噩夢。在美國的大型巡洋艦的火力無法得到實質性的提高,比如像帝國海軍一樣,爲其配備大口徑複合穿甲彈,那麼任何一種大型巡洋艦在快速戰列艦的面前都將毫無還手之力。老式戰列艦也絕不是快速戰列艦的對手,海戰中,一艘快速戰列艦可以輕而易舉的幹掉二艘老式戰列艦!

當然,從根本上講,白佑彬並不贊成這麼做。

即便到了明年,帝國海軍仍然需要大量的快速戰列艦,不然在“省”級乙型戰列艦還在建造的時候,帝國海軍就不會忙着建造更強大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了任何一種快速戰列艦的“海軍元帥”級了。

至於要不要這麼做,這就不是白佑彬能夠決定的事情

從他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不管衛延年最終是否採納這一建議,帝國海軍已下定決心,要在年底之前打垮對手,爲獲得太平洋戰爭的勝利打下最後一塊基石。(,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2章 步步緊逼第4章 躲避風頭第15章 悔之晚矣第12章 外柔內剛第1章 預料之外第10章 人生岔口第8章 分秒必爭第15章 制信息權第19章 及時情報第45章 變化因素第35章 最後豪賭第30章 快速專家第15章 超級難題第53章 破綻百出第59章 謝幕演出第24章 再接再厲第59章 迎頭痛擊第8章 哥們情誼第4章 將官培訓第54章 歪打正着第44節 蟻穴之患第39章 實驗田地第30章 實力爲證第4章 關鍵雞肋第17章 重拳出擊第35章 迴天魚雷第11章 鬼使神差第61章 全面圍攻第2章 步步緊逼第16章 重量對手第41章 戰略天平第15章 野心膨脹第22章 正式宣戰第59章 謝幕演出第14章 改頭換面第1章 血戰海地第28章 血債血嘗第44章 內心矛盾第30章 中立法案第16章 困難重重第29章 最後通牒第17章 狼入羊羣第51章 雙蛟鬧海第14章 決死膽量第7章 走馬上任第33章 糧食危機第35章 誘敵出戰第42章 小國大志第29章 開胃小菜第44章 軍人歸宿第16章 有勇有謀第35章 命運之手第44節 蟻穴之患第1章 未雨綢繆第37章 戰雲密佈第3章 軍事技術第16章 重量對手第3章 快人快語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3章 無理要挾第10章 重新編排第3章 重大項目第19章 提前轉向第11章 創造思維第29章 果敢遇襲第20章 只欠敵人第39章 巨蟒吞象第18章 一意孤行第42章 炮轟東京第21章 意外連連第31章 將錯就錯第6章 反覆推敲第36章 明顯差距第38章 新年新相第16章 時機成熟第21章 意外連連第17章 將計就計第1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外柔內剛第34章 評估報告第29章 節外生枝第13章 奇思妙想第61章 完美戰果第22章 唯一任務第32章 選擇戰場第7章 決戰在即第60章 第一要素第10章 爲人精明第38章 反客爲主第25章 打打談談第37章 臨機應斷第32章 轉移重點第41章 指東打西第18章 突然襲擊第40章 反客爲主第6章 遙感戰鬥第11章 節外生枝第20章 單向屠殺第14章 決死膽量第45章 直搗龍潭
第2章 步步緊逼第4章 躲避風頭第15章 悔之晚矣第12章 外柔內剛第1章 預料之外第10章 人生岔口第8章 分秒必爭第15章 制信息權第19章 及時情報第45章 變化因素第35章 最後豪賭第30章 快速專家第15章 超級難題第53章 破綻百出第59章 謝幕演出第24章 再接再厲第59章 迎頭痛擊第8章 哥們情誼第4章 將官培訓第54章 歪打正着第44節 蟻穴之患第39章 實驗田地第30章 實力爲證第4章 關鍵雞肋第17章 重拳出擊第35章 迴天魚雷第11章 鬼使神差第61章 全面圍攻第2章 步步緊逼第16章 重量對手第41章 戰略天平第15章 野心膨脹第22章 正式宣戰第59章 謝幕演出第14章 改頭換面第1章 血戰海地第28章 血債血嘗第44章 內心矛盾第30章 中立法案第16章 困難重重第29章 最後通牒第17章 狼入羊羣第51章 雙蛟鬧海第14章 決死膽量第7章 走馬上任第33章 糧食危機第35章 誘敵出戰第42章 小國大志第29章 開胃小菜第44章 軍人歸宿第16章 有勇有謀第35章 命運之手第44節 蟻穴之患第1章 未雨綢繆第37章 戰雲密佈第3章 軍事技術第16章 重量對手第3章 快人快語第21章 絕殺敵酋第23章 無理要挾第10章 重新編排第3章 重大項目第19章 提前轉向第11章 創造思維第29章 果敢遇襲第20章 只欠敵人第39章 巨蟒吞象第18章 一意孤行第42章 炮轟東京第21章 意外連連第31章 將錯就錯第6章 反覆推敲第36章 明顯差距第38章 新年新相第16章 時機成熟第21章 意外連連第17章 將計就計第1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外柔內剛第34章 評估報告第29章 節外生枝第13章 奇思妙想第61章 完美戰果第22章 唯一任務第32章 選擇戰場第7章 決戰在即第60章 第一要素第10章 爲人精明第38章 反客爲主第25章 打打談談第37章 臨機應斷第32章 轉移重點第41章 指東打西第18章 突然襲擊第40章 反客爲主第6章 遙感戰鬥第11章 節外生枝第20章 單向屠殺第14章 決死膽量第45章 直搗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