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

陳沐是在萬曆八年三月收到北洋軍府重臣葉夢熊關於朝廷今年可能不向大東洋繼續調派六期與七期旗軍的猜測。

葉夢熊的信寫於去年臘月,皇帝調動騰驤二衛抵達宣大一代駐軍的同時,那時葉夢熊認爲朝廷會在萬曆八年向北方用兵,並簡略向陳沐介紹了北洋工業區的日新月異的變化。

萬曆騎自行車的消息,也來源於這封信。

這封信早就該送達,它通過電報自北洋送抵望峽州只用了不到十天,但海面借兵讓船艦無法通行。

在大明帝國東線的通訊網絡中,由北京、北洋、南洋,及天津、松江、廣州三處開阜港送往亞洲新大陸的書信都需在信件上標註重要、緩急程度。

由於這封信的重要程度極高,軍士不能選擇騎鹿穿越黑水靺鞨羣島的冰面——事實上自從內閣定下這一規矩後,三年來還從未有過標註極爲急切的書信由朝廷發往新大陸。

因爲一封標註急切的書信意味着沿途衛軍要冒生命與信件丟失的危險來儘快傳遞消息,這年頭跨海傳遞信息並無萬全之策,人們只能選擇儘量安全的方式,保全信件的同時,也保全軍兵的性命。

所以這封信是跟着內閣確實不向大東洋派遣北洋旗軍的確切消息一起來的,葉夢熊的提醒也變得毫無意義,在陳沐看見這一堆書信的同時,葉夢熊已經達成自己率軍戍邊的宿願。

北洋六期與正在訓練的七期,被派往宣大提防土默特部,戚繼光率軍出青山口收復兀良哈三衛。

再沒有讓陳沐更加感到唏噓的事了,儘管帝國這場正在進行的戰爭與他全無干系,但這場戰爭對他有着對旁人更加重要的意義。

一切的歷史在朝廷做出向北方開戰的決定後都將變得不同。

這不是向南、向東、向西在大海上搏擊的開拓,而是穩定內部所必須的一步。

收復兀良哈,就能把一切板回正軌,控制住這條漁獵與遊牧的融合線,意味着能取得一切。

不過陳沐認爲除了戚繼光的北征,在帝國取得一切的道路上,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留待他解決——鐵路。

沒人告訴他萬曆皇帝每天穿梭在宮中的主要工具是一匹名叫‘火德星君改了又改’的坐騎,更不知道皇帝的青龍計劃已經上馬。

但他有更加宏偉的計劃,這些信件送到他手上的時機正好。

早三個月,牧野縣的軍器局便沒有鑄造鐵軌的能力;哪怕早一個月,也沒有足夠的鐵礦讓他們來進行這項實驗,但現在剛剛好。

有易洛魁部與呼蘭部對這片土地的瞭解,東洋軍府已在去年完成五大湖的輿圖測繪,對資源的勘探也初見成效。

小舅子楊兆龍雖然除了對探險的熱情與對軍事的渴望外一無所有,但跟在他身邊的有在新明州取得巨大成就的探礦師,他們發現了埋藏在這片土地之下最巨大的寶藏。

取之不絕的鐵山、煤田,還有作爲意外之喜的金礦、銀礦、銅礦與白銅,分散在五大湖周圍。

陳沐要在牧野縣進行鐵路實驗,最大的問題是他沒有蒸汽機,整個新大陸都沒有,所以他打算用馬來代替。

這項實驗不僅關乎中原使用鐵路完成運輸系統翻天覆地的進步,退可便利關內、進能統治西伯利亞。

大明有天下最優秀的將軍與士兵,最先進的火器與最優良的戰馬,息兵數年整飭內政、積攢財富,這不是像數年前俺答封貢時朝野甚囂塵上的衝動叫戰。

他們已做足萬全準備,所謂的‘開戰’,並非發起戰爭的衝鋒號,而是慶祝勝利的祝酒詞。

陳沐認爲朝廷發起的這場戰爭即使沒他的幫助,依然能在付出微小代價後取得全面勝利,統治草原十年絕不是問題,但要想向走的更遠,進取西伯利亞?

這不是單靠戰爭能解決的,那片土地很難讓來自大明各個鄉野的士兵產生久居的慾望。

他們來自大明,這是陳沐眼中大明軍隊唯一的弱點。

萬曆年間,大明百姓,不論他來自北直隸還是江南、陝西三邊還是西南,都有着全世界範圍內最令人羨慕的生活方式。

儘管這一生活方式並不能完全跨越階層,但大明的親王郡王、正一品至從九品的官員,確實過得比歐洲或奧斯曼的國王、貴族生活狀態好得多;而大明的走卒販夫,同樣也比巴黎郊外的農夫、英格蘭山地的強盜與莫斯科的農奴要體面的多。

一羣哥薩克強盜會樂於穿梭在西伯利亞世代繁衍,並將生活在這裡當作伊凡的恩賜;而對於一名世代襲職的大明百戶來說,讓他率部久戍西伯利亞凍土荒原,無疑是來自皇帝的懲罰。

鐵路能改變這一切。

也關乎東洋軍府的未來。

五大湖周圍散佈着儲藏量嚇人的礦藏,東洋軍府已在湖泊沿岸分佈十七個百戶所來爲周圍徽州商賈們成立的礦冶公司保駕護航,大湖由河流相連能通行船舶,最終由牧野縣河口入海,最大的問題在於商賈太多、商船太多,會集中在安大略湖河口,使運輸效率下降。

安大略一詞來自樸實的易洛魁語,意思是美麗的湖。

因此在河流沿岸,東洋軍府計劃建設一條總長度五百六十里的鐵軌馬車道,原本陳沐是想修木軌道的,不過既然將來國內會使用蒸汽鐵路,牧野不如也一次到位。

鑄造鐵軌並不難,在他們當前需要的各項參數下,比鑄炮容易太多了,畢竟陳沐沒打算在上面跑幾十萬斤的火車頭。

牧野的前兩條鐵路名叫上九苗路與下九苗路,因爲從鑄造到鋪設木枕的設計者都是楊兆龍麾下的苗人漢子,上九苗路從牧野港一路鋪到縣城大倉十二里;下九苗路從長灘港鋪到牧野衛右千戶所,二十二里。

鐵軌鋪好、投入使用,共五十五輛雙馬車奔馳在四個站之間往返奔馳,北方更長的路線正在施工之中,還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完工。

但就這短短三十四里的鐵路,讓陳沐找到了足以改變一切的新發現。

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三十章 留下第五十八章 傳信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二十七章 瘋子第七十四章 重賞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五章 朝議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五十八章 轟擊第四十章 聯軍第四十八章 攻山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五十六章 困擾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刀第二十章 無恥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十一章 岱善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十三章 軍法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六十六章 惡人票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三十四章 大風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四百九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六章 大米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七章 戰船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二百零五章 消失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零四章 搖旗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十六章 欽天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一百三十三章 環境第一百三十二章 拯救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一百三十七章 驕傲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七十章 塞上第十四章 蜈蚣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
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三十章 留下第五十八章 傳信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二十七章 瘋子第七十四章 重賞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五章 朝議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五十八章 轟擊第四十章 聯軍第四十八章 攻山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五十六章 困擾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刀第二十章 無恥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十一章 岱善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十三章 軍法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六十六章 惡人票第二百零二章 車陣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三十四章 大風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四百九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六章 大米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七章 戰船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二百零五章 消失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零四章 搖旗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十六章 欽天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一百三十三章 環境第一百三十二章 拯救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一百三十七章 驕傲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七十章 塞上第十四章 蜈蚣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