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包圍

劉、俞、陳,明軍西南三路,除了陳沐另外兩軍都已匯至升龍城,方圓三十里陳兵八萬,只等北朝皇帝退位。

俞大猷在諒山一帶初遭小敗,受地勢所阻,後白元潔率船隊開入紅河,炮轟江東海陽府金城,截斷北朝軍兵退路,俞大猷縱兵殺出,三戰三捷,成爲三軍中首路兵臨升龍城下的部隊。

劉顯稍慢,北路行軍艱險,又在宣光等武公紀集結兵馬耗費時日,但升龍兵力皆爲俞大猷所困,不能向北支援,反倒成爲行軍最順利的軍隊。

劉、武兩軍出宣光十四日疾驅四百里,沿途未經任何戰事,長驅直入升龍城下。

“陳帥呢?”

劉大刀他爹老當益壯,本以爲在升龍城下還能趕上與北朝兵將一場大作,卻不料俞大猷分兵五哨將升龍城圍得水泄不通,老帥派人過來告訴他來得正好,俞軍撤了河西佈防,回鎮河東。

“本以爲能見到神交已久的陳帥,想不到他竟遲了。”

安南京北大營,俞大猷軍駐地,劉顯攜其子劉綎等部將入營,與前來迎接的鄧銓等廣西軍部將相互行禮,鼓勵鄧銓兩句,同俞大猷並肩而行,道:“這是安南總兵使慶陽候武公紀,這位想必就是白帥了。”

放兵出馬,分責一路皆可稱帥,白元潔也是一路主帥,無非含金量低,劉顯、俞大猷這樣的老帥稱他爲帥,他自己都不好意思,連稱不敢。

原因無他,他這路軍,是海路輜重軍,一千三百條船聽起來是很威風,可除九十餘兵船外,運送輜重的不是商賈就是漁夫,開進河道的也都是漁船、商船。

別說在陸上這樣的職責不足以稱帥,他麾下多半人手連兵都稱不上,他又怎麼能妄自稱帥呢?

白元潔連忙後退一步,拱手道:“晚輩不過沾了海運之力,這才獨領一路,不敢當劉帥稱讚。”

“此言差矣。”

俞大猷在兩廣總督府上總是一副老迷糊睡不醒的模樣,戰事卻是另一般模樣,即使年老體衰,他與劉顯不單單百戰百勝,更是以個人勇武而聞名,體形也是沙場戰將常見模樣。

倆人兒將軍肚一個賽着一個大,白元潔這種正常的健碩體形被倆老將軍夾中間像個孩子。

俞老爺子張手說話,拍着白元潔肩膀道:“陳帥的漁船很厲害,白帥能將漁夫調度得當,炮轟他安南正軍,更是智勇!”

俞大猷說完,衆將仰頭大笑,就連帥帳內職守的親兵都低頭輕笑。

誰不知道兩廣漁民開的漁船,最早全是香山戰船,這就是個美麗的誤會。

那些船在大明無意外洋時,最開始的定位可是沿海水師中堅力量,只是後來陳沐去北方做鎮朔將軍,香山船廠卻一味造船,纔有了後來數量龐大的民用漁炮船。

說是漁船,都是戰船。

“行了,說你是白帥你就是。”劉顯懶得墨跡,揮手定下這件事,接着對俞大猷道:“俞帥當面,劉某就不客套了,俞帥可知我軍還有多少軍糧,估計多長時間攻克升龍城?”

“這城且高且厚,要麼調大戰船來轟,要麼就用陳帥早年掀翻廣海衛城的法子,推幾個棺材進去,給他掀了!”

想用火炮把安南北朝國都轟塌,花費火藥炮彈比幾棺材火藥貴十倍不止,白元潔笑道:“破城的法子很多,俞帥只等劉帥來商議了。”

俞大猷點頭,揮手讓衆人坐下議事。

武公紀雖是北朝人,但其身領明朝安南總兵使、慶陽侯;南朝黎氏太傅、仁國公、右相,明朝授予其世襲宣光、安南黎氏授其世襲大同,因此軍議如何攻破北朝京師升龍城,沒有一點尷尬。

他拱手對明軍諸帥一一拱手,道:“諸位,天軍勢大,但東京畢竟數代國都,安南名城,南朝北朝,半數百姓皆居於此,黎民生計,上天有好生之德,諸公圍城則可破之,何必再破城呢?”

升龍城堅固非比尋常,武公紀多次興兵爲黎氏效力攻打升龍,但次次在此城之下折戟,他當然想攻破這座城。

只是聽俞大猷、劉顯、白元潔這班人說起破城像玩一樣,心裡不舒服只是其一。

一個個兒的,這個要戰船入江轟塌城池、那個要地道火藥掀城,全是些破城的非常手段,太不容易接受了。

劉顯不管他是什麼想法,擡手止住他的話頭,橫眉冷臉,指節輕叩帥帳桌案,道:“宣光武氏兩萬兵,老夫從雲南四川帶來三萬,這還不算駐紮在宣光的兩萬,俞帥,你那多少人?”

俞大猷擡出兩根手指,道:“三萬在諒山、兩萬在鎮南關。”

劉顯怕白元潔記不住漁民商賈數量,乾脆道:“白帥那邊就不算了,升龍糧草一月十萬石,白帥可還能再撐倆月?”

“回都督,仨月吧,三月之內,糧草不成問題。”

白元潔搖頭苦笑,自古打仗糧草先行,提到糧草誰都頭大,擡手算道:“軍府還有十七萬,兩廣省府撥來到二十萬石,江浙一帶合興盛商賈也在籌措糧食,不過那是爲緬甸準備的。”

“夠了,半月之內,破升龍,怎麼破。”劉顯轉頭望向帥帳正中端坐的俞大猷,道:“俞帥拿主意。”

西南夏季多發暑瘴,劉顯不願意在這邊多待,道:“陳帥何時過來?前日有云南快騎前來,播州楊宣慰使傳孟養告急,安南戰事拖不得。”

俞大猷輕輕頷首,道:“白帥此前已與老夫有過商議,升龍東牆有水門三道,炮開水門,白帥率其蠻獠營搶下城關,大軍自東門入,拿下外城,內宮城不足爲慮。”

“如此事不成,再想擡棺掀城。”

“陳帥不過來與我等合兵,破升龍城就要靠我等之力了。”

提起陳沐,俞大猷威嚴面目換上無可奈何,道:“數日前,陳帥傳信,說他率麾下精銳八千,在南山一帶借地利將莫敬典十萬大軍包圍堵截,說機會千載難逢。”

“已派人向升龍城中散佈莫敬典爲陳帥陣斬、十萬大軍爲陳帥與南朝潘公績圍殲,北朝大勢已去的謠言,升龍城破無需半月,這在這幾日了。”

劉顯的表情精彩極了,老將軍一時間張張口竟不知該說什麼好,愣了半晌才道:“十萬大軍,爲八千所圍,陳帥何等麪皮才能說出這種話來?”

第七十六章 紅土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八章 遊擊第二章 城隍第八章 橋第三十七章 總章第三十六章 北山第四百零七章 外科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十四章 狂病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八章 養子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五十八章 轟擊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十七章 玳瑁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六十九章 破銃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八十六章 首功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十四章 恐懼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九十章 驢子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十二章 挖坑第一百章 黑娃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薑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九章 控制第二百六十七章 偉大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三十六章 朝貢
第七十六章 紅土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八章 遊擊第二章 城隍第八章 橋第三十七章 總章第三十六章 北山第四百零七章 外科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二十九章 大佛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十四章 狂病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八章 養子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一百零一章 機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五十八章 轟擊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十七章 玳瑁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六十九章 破銃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四百二十八章 革命第八十六章 首功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十四章 恐懼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九十章 驢子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十二章 挖坑第一百章 黑娃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薑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九章 控制第二百六十七章 偉大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三十六章 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