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

就在皇帝想要使錦衣衛監察天下、重啓武宗朝所設西廠的同月,大明的西部邊境又不安穩了。

這個西部不是烏斯藏都司,是大西洋軍府的果阿。

消息是從嘉峪關傳至北京的,來自莫臥兒的使臣與商隊穿過葉爾羌汗國,叩關請求訪問北京面見皇帝,在大明最西端的肅州衛等兩個月了。

趕來向大明萬曆皇帝報告的是一名肅州衛的旗軍,那是個從亦力把裡逃離的察合臺後裔,一個老色目人。

飽經風沙的皮膚、打着補丁的軍服以及那生鏽的鎧甲,很容易讓皇帝聯想到他的邊防,在北京很難這看到大明帝國邊防的真正模樣,這讓皇帝感到慶幸。

若非陳沐打動了他,告訴他這世上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強者應該更主動,因爲這對強者來說更有利,帝國很可能會錯過這支使者團。

來自肅州衛的老兵想要表達的是:幾支來自葉爾羌的商隊進入肅州衛,其中一支商隊自稱是來自莫臥兒的使臣,拿着一封自稱是莫臥兒王阿克巴的書信想要面見皇帝。

依照原本的處理章程,他們會在見到西店子堡駐軍的千戶後離開,要是走了大運則會見到嘉峪關遊擊將軍或肅州衛的指揮使,這就是他們旅行的終點了,不過因爲皇帝詔令,肅州衛纔派人穿行整個帝國,來向順天府報告夷使到來的消息。

過去像這樣的使臣團不知有多少,西域的商旅恨不得把那些國家冒充個遍,來騙取大明的朝貢回饋。

絲綢之路曾使中原王朝獲利極多,但有明一朝,並非如此。

對早在明初便佔據南洋遠航至非洲、溝通沿途所有商路的大明帝國,廣州府是比西安府更加重要的貿易中心,大明不可能再像漢唐時期爲了少得可憐的人頭稅、田稅去攻打西北、經略西北。

有那精神頭,讓市舶司多賣十萬匹絲綢給波斯色目人商賈難道不好嗎?

陸上絲綢之路早就過氣了。

皇帝只見了老兵一面,送來的信便交給宮內的外事房,同時打發左右親隨去軍事室萬曆號船帆上找信。

外事房裡準確來說都是武人,每年都有少則十一二、多則三四十名精挑細選、身強力壯、頭腦靈活的適齡宦官被送入南北講武堂,學**國各個軍事科目最新的知識,但紫禁城並沒有他們所學到屠龍術的用武之地,絕大多數時間裡他們只是知識的容器。

把最新、最好的軍事知識帶回紫禁城,由他們給皇帝在閒暇時上課。

反正也不能親政,儘管皇權隨着年齡逐年增長,但所能處置的中就只是些細枝末節的事。

對渾身上下充滿荷爾蒙的躁動與年輕活力的萬曆皇帝來說,枯燥的生活除了沒完沒了的睡宮女兒和學習,還能幹什麼呢?

至於船帆上的信,他要找的是西洋軍府對莫臥兒的彙報。

在那封西洋軍府對莫臥兒國的彙報中,據說莫臥兒是個位於印度西北不算大的國家,由帖木兒的後裔建立,兵力既不多也不強但很好戰,一些不願爲西洋軍府效力的葡萄牙人跑去爲他們而戰,與大明隔着不可跨越的雪山與大漠。

而且,這個而且很重要,因爲偉大強大且不可戰勝的萬曆皇帝關注之重點來了——而且,這個國家的當國者阿克巴自稱皇帝,還他孃的延續三代了。

他們那兒來的皇帝?帖木兒從撒馬爾罕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稱帝,帖木兒滅亡後子孫後代又跑到印度西北去稱帝?

僞帝呀!

大明天子痛心疾首,北逐元寇,此乃先祖未競之業,中原的傳國玉璽現在還被攥在北元汗庭土蠻汗手裡,你個北元后裔建國也敢在印度詐唬稱帝?

現在還派使臣找上自己?

當然了,翊鈞先生並不憤怒,所謂天子痛心疾首也只是開玩笑,那都幾輩子的事了,興許北邊正跟土蠻對峙的戚繼光等武將還準備供上戰利所得的傳國玉璽撈個功勳,但文臣們早在這上百年的時間裡讓玉璽神話破滅了。

過去說的是受命於天,如今大夥兒都講究受命於德了。

至於皇帝對這玉璽的看法則要分人,開國時幾位皇帝需要增強信心,又沒得到北元的玉璽,只好爲玉璽擴軍,一下子刻出十七枚。

到了被找來當皇帝的嘉靖,又需要玉璽增強信心,便又加刻七枚,像什麼“奉天承運寶”、“大明受命寶”、“巡狩天下寶”、“垂訓寶”、“命德寶”一大堆,甚至就連討罪安民、敕正萬民都要專門刻個璽。

而對自信心空前強大的萬曆皇帝來說,他根本不需要外物來增強自信,需要的話隨便撿個石頭蒙塊紅布,就算有了。

要是實在找不到石頭,土坷垃也行。

這個原因讓萬曆皇帝天然就不願跟莫臥兒多交流。

沒過多久,宮內在講武堂進學過的武宦官們便送來通譯後的書信,攥着信的王安顯得氣呼呼的,道:“陛下,他們稱其大王阿克巴爲皇帝,還把大明叫契丹。”

通常而言,這次外交到這兒就該結束了。

上門把人名字叫錯,還有得聊?

但萬曆爺很新派。

“別生氣,接着說,信上說的什麼。”年輕的皇帝雲淡風輕似乎並不在乎自己的面子,反倒安慰起滿面主辱臣死的王安,道:“該交還是要交的,他不懂,朕可以教他,講武堂外交第一準則是什麼?是以武力爲後盾,謀求國家利益,用非暴力手段行使武力。”

“西洋軍府都陳兵莫臥兒家門口了,該聽聽他說什麼。”

萬曆艦甲板上坐着的萬曆皇帝說着突然挑挑眉毛,擡手道:“對了,待會別忘了跟兵部通報,罰嘉峪關遊擊半年俸祿。”

正爲陳述書信組織語言的王安沒跟上皇帝任性跳躍的思維,迴應他的是皇帝長長地嘆了口氣。

從模樣上看,萬曆皇帝也常常因家裡人不及他聰明十萬分之一而感到無奈和苦惱,提醒道:“他們在肅州衛而不是嘉峪關外,遊擊將軍肯定收了賄賂——信上寫的什麼?直接從中間讀吧,其他假天子給朕這真天子寫信,肯定先吹捧自己再吹捧朕,沒什麼好看的。”

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二百一十三章 羅伯特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十八章 紫杉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三十一章 解決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三百零五章 算數第三章 欠款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十五章 思維第七章 輜重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四百五十章 呼嘯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四十章 人禍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十二章 銀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十七章 局面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十四章 大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七十章 塞上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六十章 法理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十章 走廣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十六章 欽天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斬棘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鍋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六章 酒館第三百一十六章 稍安勿躁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十九章 攻玉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十九章 硫磺第一百零四章 兼併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十五章 藥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四十九章 戰利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五十三章 殲滅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三十三章 市場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七十五章 不才
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二百一十三章 羅伯特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十八章 紫杉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三十一章 解決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三百零五章 算數第三章 欠款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十五章 思維第七章 輜重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四百五十章 呼嘯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四十章 人禍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十二章 銀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十七章 局面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五十三章 花槍第十四章 大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七十章 塞上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六十章 法理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十章 走廣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十六章 欽天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朕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一百九十三章 哥薩克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斬棘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鍋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二百七十三章 乾瞪眼第六章 酒館第三百一十六章 稍安勿躁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十九章 攻玉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十九章 硫磺第一百零四章 兼併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十五章 藥局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四十九章 戰利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三十章 營房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五十三章 殲滅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三十三章 市場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五十一章 作價第七十五章 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