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白鹿

陳氏旗軍登陸因幡國,與尼子勝久兵勢相合,達成石見地方礦山的協議。

勝久要求陳八智對石見銀山開採權至少十年,五年是不行的。

山中鹿介就明智的多,他要求開採銀礦至少三成用於尼子家,否則寧願等待織田家兵勢向西攻來時再收回故土。

李旦對尼子勝久的盤算非常清楚,勝久是怕明軍五年後離開,毛利氏捲土重來他們不能抵擋……任何人站在勝久的位置上,都不會認爲復國是件輕鬆的事。

甚至就連復國本身,都不是尼子勝久想要的。

他的父親與爺爺被家督尼子晴久清洗殺害,自己逃出去後落髮爲僧,結果還被死心眼的鹿介拽出來要讓他繼承家督,腳下無立錐之地,終日混跡在海賊黨羽之間,現在蹦出來個年輕的明國將軍,跟自己談復國、談二百里外的銀山,還開採五年?

‘你要是能讓我安穩住在富田月山城,毛利家的銀山別說給你五年,我給你五百年啊!’

談到最後,李旦和尼子勝久、山中幸盛這對主從達成協議,石見銀山十年開採,所得礦石皆屬陳八智,尼子家將在出雲地方開港,李旦保證每年有五艘大福船運載貨物抵達港口貿易,併爲尼子家開放購買明國鐵炮的權力,但沒說數量與價格。

談到最後就是宴會,李旦採購了酒水與肉食供尼子家臣及陳氏部將飲酒作樂,還僱來能樂藝人伴太鼓翩翩起舞演藝,雖然他們看不大懂。

席間尼子勝久在向陳八智敬酒時想嚐嚐明國將軍自帶的酒水。

盛了一碗李如柏給陳八智送的遼東燒酒一飲而盡後的勝久畫風就變了,抱着酒罈嘀咕什麼‘啊,真是再也不想經歷過去那種,每天擔心鹿之介出去打劫能不能活着回來的日子啦!’之類奇怪的話。

酒憨人暢,陳八智等人達成聯絡尼子家的使命,尼子家衆將也有明國將軍率領近萬強援加入復國而士氣大振,一掃先前頹唐之色。

在毛利與尼子家之間左右搖擺不定的山名豐國也因明軍到來漸漸緩下七上八下的內心。

他們並未在因幡國耽擱太久,即分兵突擊,以山名豐國的兩千足輕爲偏師向伯耆國人衆發動攻勢,尼子家主力與隱歧水軍經由明軍船隊擊破的海上道路直襲擊出雲地方。

萬曆元年三月,尼子家家督尼子勝久率軍再度踏上出雲國的土地,由美保關向白鹿城進發。

“目標已經很明確,攻下尼子十旗,以支城孤立侵攻戰法,合圍富田月山城!”

白鹿城下,山中幸盛頭戴鹿角盔,騎織田信長賜下名馬四十里鹿毛,持長槍挎小太刀策行陣前,望着足輕陣中林立的尼子家四目結家紋,舞槍高聲喝道:“讓天下知道,尼子家回來了!”

漫山遍野的足輕陣勢發出有氣無力的高呼,他們雖然佩尼子家紋,但並非出雲國的兵,這些人都是明智光秀調給山中幸盛的,也沒幾個打心底裡在乎尼子家能否復國,根本沒什麼激動。

倒是因山中幸盛的鼓動,陣前各個作爲大將的尼子武士興奮地滿面漲紅,恨不得現在就拔刀爬城砍殺一番。

尼子家軍陣後方不遠處的高地山林間,不足五百的陳氏炮隊旗軍、遼東鐵騎、五島倭寇混編的軍陣裡,李如柏看着山下圍城的軍陣,輕鬆愜意地笑道:“沒鼓舞出士氣呀,陳帥,他們八成又指望着什麼籠城數月得勝呢,開炮轟城吧,咱把城門轟破,這幫倭兵就有士氣了。”

“不,不至於,那是一座交通要地的小軍寨,他們把這稱作支城。”

陳八智說着緩緩邁步上前,面向四里外的白鹿城道:“守軍不多、城牆不高,毛利大軍在後,他們等不到籠城時機,只能強攻。”

“這場仗我們看着,等他們進攻時打幾炮,讓他們打,在攻守之間,看慣用戰法。”陳八智說着,轉頭看向李如柏,道:“十座支城都是尼子故地,何況出雲太冷,尼子兵衣很薄,他們會盡快取勝的。”

“東面伯耆國有山名家兵力,短時不足爲慮;南面要道相連的備後,到時由尼子攻下富田月山城後自己收拾殘局,我們要去的是山陰石見國,那更靠近毛利兵勢最滿的山陽道安藝國,在石見國安濃郡山吹、溫湯、鱷走三城之間,對手是毛利屬地的精兵強將,在此之前,多瞭解他們一點,更易取勝。”

虎口奪食哪有那麼簡單,銀山別管在誰手上都被看得死死的,陳八智很擔心被拖入疲於應對的戰事當中。

他的策略,是一開始就擺明車馬,在西國前往出雲國的要道,安濃郡集結兵力,與毛利氏可能派來的援軍決戰,一次決戰即收大功,震懾毛利氏,讓他們不敢再打銀山的主意。

“那邊也有可能沒有什麼壓力,九州的大友正進攻長門,如果戰事順利,我們能輕鬆取得銀山。”

陳八智邊說邊搖頭,聽見山下喊聲一變陣形出現變動,專注於戰場局勢,道:“安身立命不可寄託旁人之手,陳某也正期待與毛利一戰,麻貴的兵在五島打牛痘,不知要去哪裡打仗,我們……看,勸降失敗。”

山下本陣頂兜着甲的尼子勝久氣憤地從腰掛上站起,被稱作腰掛的小馬紮都被碰倒,把城中送來的書信撕得粉碎,握拳向傳令武士高呼一聲,武士按刀穿過林間。

當命令傳至前軍,山中鹿介揮舞穗槍,陣太鼓響起,數個軍陣齊齊向白鹿城緩緩壓上。

陳八智笑着從矮山頂跳下來,戚帥麾下從軍的經歷讓他變得不苟言笑,但每每看到別人開戰,依然會有早年濠鏡炮臺裡伸出插旗穗槍時的傻笑,擡手向麾下炮手搖擺手臂,傳下無聲的命令。

數門火炮被推至近前,炮口角度早就調好,在尼子家軍陣向白鹿城壓上的途中,火炮在山間轟響,炮彈掠過軍陣足輕上空,將沿途足輕嚇得抱頭躲避。

炮彈曳尖嘯轟在城門附近,木屑齊飛間雖未一擊奏效轟破城門,卻將門上鐵炮櫓打穿,打破交戰前片刻寧靜。

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五章 生長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十四章 大事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二百八十章 小偷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三十六章 北山第十三章 後路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九十章 教官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九章 蒙田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一百一十三章 得失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二百二十五章 後悔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十七章 玳瑁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零三章 捲鋼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首第三十八章 道遠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八章 山吹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四章 褻瀆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四百二十章 小道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十二章 軍裝第六十二章 炮鳴第一百一十一章 隱歧第九章 蒙田第一百六十七章 俘虜第一百零九章 防務第五十章 增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第二十九章 森林
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七十五章 松浦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五章 生長第一百八十九章 銀箱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十四章 大事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二百八十章 小偷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地島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一百四十章 射手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三十六章 北山第十三章 後路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九十章 教官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八十八章 吳兌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五十九章 逼供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一百零八章 援軍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九章 蒙田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一百一十三章 得失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二百二十五章 後悔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十七章 玳瑁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零三章 捲鋼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首第三十八章 道遠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八章 山吹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四章 褻瀆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四百三十一章 試用第四百二十章 小道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十二章 軍裝第六十二章 炮鳴第一百一十一章 隱歧第九章 蒙田第一百六十七章 俘虜第一百零九章 防務第五十章 增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第二十九章 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