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難題

戚繼光很快見到這支商隊的主人,叫沈三魁。

也不算是主人,準確的說沈三魁是這支商隊的經理。

“是,草民爲山右平陽府蒲州賈人,朝廷開邊市起就在邊市上做買賣,衛軍隨行是朝廷的命令,商隊大、隨行的衛軍便多;至於蒙古甲騎,則是因家中長輩與三娘子素有交集,恐我等遠走遇險,便派遣騎兵相送。”

戚繼光沒再問沈三魁家中與三娘子素有交集的長輩是誰,他已經猜出來了。

這個時代的晉商和清代八大皇商不一樣,那些商人如今還只是小人物,此時蒲州鹽商是天下商賈第一流。

他們致富靠的是壟斷與政治。

平陽府蒲州有商人名張允齡,先祖是元代解州鹽池遷過來的,有服賈遠遊,足跡半天下的名聲,張允齡有個兒子叫張四教,父子經營鹽業,另外一個兒子叫張四維,考中進士,今年剛剛在張居正的推薦下進入內閣參贊機務。

蒲州還有個商人叫王瑤,是經營兩淮的大鹽商,生了三男五女,二女兒嫁給張允齡,是張四維的母親;王瑤的長子王崇義子承父業經營鹽務,二兒子王崇古曾官拜中三邊總督宣、大、山西軍務。

張、王倆家控制了河東鹽、長蘆鹽、兩淮鹽,大獲其利。

張四維的女兒嫁給內閣大臣馬自強的兒子馬惇,馬自強的弟弟馬自修爲陝西豪商;王崇古的長姐嫁給僑居蒲州的沈家,也是蒲州的大商人,經營煤炭,有餘陳沐所開先例,如今每年給皇帝送供奉……沈三魁,就是這個沈。

“草民爲朝廷向歸化輸糧餉軍資一百八十車,故取得商引勘合,準販貨物有湖廣茶磚、福建冰糖、合興盛呂宋菸、山右五臺山木碗、陝西棉布與宣府牛皮靴,帥爺可要查驗?”

戚繼光笑眯眯地搖頭擺手,道:“沈掌櫃還是多跟我講講近來關內的命令,本帥出塞年餘,太多事情都不知道了,我看商隊許多人都拿着各式火器,這是怎麼回事?”

像查驗貨物這種事不是浙軍該乾的,不過在福建他們經常幹,那時候盤查的是都是海外官船,商船是不能出去的,在海上見了就要當成倭寇去攻打;官船又不好盤查,所以戚繼光與部下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他來拖住船長或官吏,手底下的把總混上船找藉口查貨。

要是船上貨物沒問題,就算被發現了戚繼光只需要當着別人面斥罵下屬把總一頓,了不起抽上幾鞭子;若是貨物有問題,當場就可以變臉抓人——這種鬼把戲騙不了人,所有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戚繼光不說、別人也不說,大家都心照不宣。

有時候需要人受氣也沒辦法,把事情辦成才最重要。

如今也是一樣,陳大成手下倆百戶就已經在查驗貨物了,但只要戚繼光不說,所有人就都會將這事當作沒發生。

只要就是想看看有沒有鐵器被夾帶出去,他們還要在塞外打仗,敵人得到更多鐵器不是好事。

唯獨讓戚繼光有點拿不準的是商隊護衛的武力,有點太強了。

三娘子給沈氏商隊派出三百甲騎護衛有情可原,金國沒有健全的律法與官僚體系,三娘子就算派出三千騎、三萬騎相隨也只是三娘子一句話的事,那隻和三娘子的喜好有關係,不需要合常理。

但除了蒙古甲騎商隊裡還有幾十個北洋軍、上百邊軍,並且在這麼強武力的前提下,三百多個商隊成員各備武裝,尤其是上百支各式火器……有這樣的武力,還需要做買賣?

若是做買賣,這樣規模的商隊只需要一二百人趕車趕駝,其他人根本不必要,反正已經有蒙古甲騎護送了。

“大帥說的是那些火器?”

沈三魁討好地笑道:“那都是在集寧買的,朝廷有制,商隊依照規模給銃票,草民的商隊在北洋三十六張銃票,因朝廷臨時要我等出去探尋礦山,這纔多開了七十張。”

“找礦?”

戚繼光來精神了,他沒想到自己在北方快馬傳回朝廷的信這麼快就被皇帝落實,連忙問道:“塞外有礦麼?”

“戚大帥是問對人了,咱沈家以前乾的就是煤礦買賣,如今國內的煤都被陛下收權專營,咱這些賣煤炭的成本也高了,但對塞外放寬些許,最早探礦、興建礦場的能採礦十年,往後會怎麼樣還不知道,不過先佔了再說。”

沈三魁說的倒是很輕鬆,道:“有,別的草民不知道,但煤礦多的是,最好的還是歸化城還有西邊以前東勝如今鄂爾多斯部的那些煤礦,都好採……不過已經被三娘子送到大同登記了。”

“朝廷給金國的條件可比我們這些商賈好得多,人家不是開採十年,是永世享利,利潤兩成歸開礦商賈,三成歸順義王、五成歸朝廷。”

不用問戚繼光都能想到,這個計劃肯定是閣臣想到的,如果確如沈三魁所言金國礦山極多又不會開採,那麼朝廷招募商賈開採後就能用這個方法進一步控制金國。

準確的說,他們不是不會開採,而是不開採,儘管他們缺鐵、缺匠人,但這都不像其他蒙古部落那樣完全沒有,只是缺少罷了,都不是決定性因素,主要還是沒想到或不想。

以前邊關未開,沒有開礦的客觀條件,如今大量大明商賈涌入金國,一切條件都有了,偏偏朝廷打算把這事給幹了,讓順義王坐地分錢,這難道還有什麼不樂意的麼?

戚繼光追問道:“你覺得這事能行麼?”

本來他就是抱着完成政治任務的心態去寫的報告,如今眼看着事情真被皇帝一步一步地落實,心裡反而涌現出些許擔心,擔心這事萬一真成不了怎麼辦。

沈三魁的回答不容樂觀,他道:“大帥發問,草民就照實說了,將來怎麼樣我不知道,但目前的樣子,我覺得夠嗆。”

第七十八章 軍列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十一章 四洋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二百四十二章 規格第三十二章 金子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洋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九十三章 病態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六十五 換鐵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十五章 學校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三章 好吃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一百零三章 難辦第二十八章 革弊第一百四十四章 錢法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二十九章 歃血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六十五 換鐵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二百八十六章 汗國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一章 丁家莊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九十一章 奉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六十三章 收拾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五十一章 吃魚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八十章 野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二十章 驛站第五十章 如期第三百四十五章 愛屋及烏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三十七章 死守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十一章 寶船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二章 都城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七章 斷糧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六十二章 督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二章 都城第五十章 如期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四章 速報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三章 狗剩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一百章 光頭第七十一章 憤世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十九章 傻瓜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
第七十八章 軍列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十一章 四洋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二百四十二章 規格第三十二章 金子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洋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給第九十三章 病態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六十五 換鐵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四百零六章 流放谷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十五章 學校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三百四十二章 就藩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三章 好吃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一百零三章 難辦第二十八章 革弊第一百四十四章 錢法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二十九章 歃血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壓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六十五 換鐵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二百八十六章 汗國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一章 丁家莊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九十一章 奉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六十三章 收拾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五十一章 吃魚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八十章 野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二十章 驛站第五十章 如期第三百四十五章 愛屋及烏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三十七章 死守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十一章 寶船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盟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二章 都城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七章 斷糧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六十二章 督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六十五章 神速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二章 都城第五十章 如期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四章 速報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三章 狗剩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一百章 光頭第七十一章 憤世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十九章 傻瓜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