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蜀藩

成都,蜀王府。

“對,六萬兩黃金,都給天子送去,現在有銀行這制度是不錯,這麼多錢他們從戶部一提就出去了。”

蜀王朱宣圻襲封蜀王已有二十餘年,生着一副標準的老朱家大臉盤,是個胖胖的中年人,擺手道:“記得把這封信也一起交給天子,我們蜀藩的這些大王將軍們,不論陛下要做什麼,都堅決支持!”

蜀王府不是府,是一座宮城。

宮城前門爲端禮門,門內三重宮殿以正南北向的中軸線上佈局,大殿之後爲層層疊疊的宮室,紫禁城的宮牆高三丈六尺,蜀王府的宮牆高三丈五尺,遠高於規制規定的二丈九尺五寸。

不過這座王府是在朱元璋的命令下修建的,那是洪武十五年,成都始依詔令修建蜀王府,叮囑要以後蜀的舊城爲外垣,在其中築王城,因此這座營造九年方修完的蜀王府佔地尤其大、宮牆尤其高。

那時候這是大明的西陲,藩王還能領兵打仗出鎮要塞。

蜀王朱宣圻也不不會想到蜀藩給皇帝進獻六萬兩黃金會背上一口大鍋,但事實就是這麼個事實,蜀藩確實是全天下藩國中最富有的,在整個四川只有這一個藩國,在整個成都府,七成田地都是蜀藩王莊。

六萬兩黃金並非朱宣圻一個人出的,是整個蜀藩,成都府蜀王府宮門外的體仁門、廣智門外,一字排開諸多郡王府邸,那六萬兩黃金便是整個蜀藩的功勞。

相對而言,蜀藩地處相對封閉,跟中原的聯繫雖比先代好上一些,卻也好的有限,唯獨對皇帝的命令執行的非常徹底。

前些年河南撫按孟重等人上疏建議朝廷,對宗學進行調整和充實,得到批准,而後消息傳入川中,蜀王朱宣圻這個大家長便着手興建宗學,宗學還未來得及建立,皇帝又傳令各地施行新建萬曆小學。

緊跟着,就是一件足以影響整個四川的事發生了——播州宣慰司外封。

正是那時候,朱宣圻等蜀藩宗室才終於知道,原來大明朝在海外還有一塊名叫新明的地方。

也是同年,四川開始修電報網,北邊從陝西修進來、東邊朝湖廣修過去、南邊從鬆坪關修進雲南府。

比起興建宮室這樣開銷巨大的工程,只是沿着原有驛站道路沿線鋪設電報網絡難以稱得上浩大,卻極考驗基層動員能力。

但就這樣的事,對廢弛已久的四川布政司來說很難,正是由於蜀藩的存在,親王朱宣圻率蜀藩旁支藩王發動佃農,使成都府成爲諸府最先完成的那個,而後又幫助龍安府、重慶府進行徭役,才讓使命完成的又快又好。

對朱宣圻來說,他的訣竅只在於頒佈一條讓參與電報徭役的王莊佃農兩年裡每畝少交一分銀,一次勞作將賦稅免去三分之一。

電報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蜀藩的富貴一在茶馬古道上的‘蜀府正字’商隊,這是朝廷分派到四川地方的專項交易,蜀藩出了很大的力氣;二來就是那些田地,田地不是強取豪奪來的,而是因立功、忠心、賢良世代受皇帝賞賜來的。

立功賞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交通不通暢,消息傳達不及時。

朝廷對藩國信息通報有時間限制,山西山東收到消息並回復至京師的期限爲六個月;河南周藩六個半月;陝西秦藩七個月;江西益藩、湖廣楚藩八個月;廣西靖江王府十個月,四川蜀藩——十一個月。

消息傳達不及時,早年蜀藩又是朝廷西陲藩屏,遇事就要相機而行、斷然決策。

比方說早年還有兵權時遇到戰事,朝廷讓蜀藩委派四千軍兵出征,並向朝廷彙報;但纔剛過去一個月,前線的戰報就已遇到兵力不濟的問題,當時的蜀王便在不經朝廷命令的情況下再向前線增兵三千,事成之後自然得到嘉獎封賞。

而當朝廷政策改變,蜀藩又帶頭向朝廷上表,將護衛中大部分兵權自願交給朝廷,以實際行動向朝廷表忠,自然又受到嘉獎。

軍事上他們爲帝國鎮守西陲多次用兵提供兵員、後勤保障,經濟上利用職權,用進貢蜀錦與川扇爲百姓爭取免稅機會,每年向朝廷進馬也成爲常例;在地方上資助寺廟、脩名人祠堂、給博士生撥款、給名士賜田。

成都的杜甫草堂、宋濂祠、王宮外百年老梨園、城外新都德陽王橋、府城死郊供窮人使用的義冢地,都爲蜀藩歷代王爺所修繕的重點。

以至於在蜀中形成傳統,但凡涉及修公祠、修廟、修橋這些公共事業,或百姓飢餓需要施粥、被土民捉去需要贖金,地方官員、鄉里老者就會向蜀藩求助,蜀藩有求必應。

自然還有蜀藩鎮守所在的都江堰,他們的封地皆在都江堰一線,因此這重大的水利工程也被蜀藩長期關注,都江堰造鐵牛,蜀藩發鐵萬斤、銀百兩;都江堰每一次修繕結束後,蜀藩都會讓長史發錢幣、帶羊酒,犒勞完成徭役的百姓;此外每年都輜重青竹上萬杆,委派王府長吏監督織造竹簍,裝石頭來資助修繕工作。

蜀藩好,是真好,一代代皇帝、一代代文士、一代代百姓,沒有不誇他們賢良的。

但天府之國,沒有自耕農。

他們做的越好,皇室越會賞賜,賞賜的多了再沒別的花樣可賞,就只剩下增加莊田。

這裡的田地七成屬王莊、兩成屬軍田,剩下一成,恐怕也很難說享有田地的人是自耕農,因爲他們的田多半是蜀藩賜下來的。

你是名醫,活人無數,蜀藩賜你老母田八十畝,把你推薦給朝廷讓你進京去。

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八十章 商隊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八章 橋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三百零五章 算數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五百章 飢餓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一百一十三章 冊封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一百三十六章 可怕第七章 斷糧第十二章 臨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今天章節晚上發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十六章 離朱第九章 蒙田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賦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十五章 藥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四百九十一章 壞主意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二章 山河第三十五章 混血第五章 黃犬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四百四十九章 餘光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五十五章 仁義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十章 遇戰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一章 懸賞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八十一章 驟雨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九十三章 回信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百零四章 封神第二十一章 胡安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三章 欠款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六十六章 夾擊第四十四章 黑死病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二章 南洋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十章 學習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境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
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八十章 商隊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事第八章 橋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三百零五章 算數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五百章 飢餓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一百一十三章 冊封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一百三十六章 可怕第七章 斷糧第十二章 臨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今天章節晚上發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十六章 離朱第九章 蒙田第二百零九章 邀請第四十六章 屯兵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賦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十五章 藥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四百九十一章 壞主意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二章 山河第三十五章 混血第五章 黃犬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四百四十九章 餘光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五十五章 仁義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十章 遇戰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一章 懸賞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八十一章 驟雨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九十三章 回信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一百零四章 封神第二十一章 胡安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三章 欠款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六十六章 夾擊第四十四章 黑死病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二章 南洋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十章 學習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境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