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

英格蘭本島,以倫敦爲中心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準備。

先是英格蘭國教會製作了新鉛塊,印刷小冊子宣傳關於大批英格蘭殖民者在愛爾蘭慘遭殺害、大量貴族商人死在普利茅斯的消息。

並使這些消息傳遍英格蘭的大街小巷、莊園郊野。

而後議會開始譴責‘愛爾蘭與普利茅斯的暴徒’,街頭巷尾隨處流傳着屬於英格蘭的商船在海上被明軍艦隊擊沉、船員水手被肆意屠殺的消息。

當輿情爆發,一切變得順理成章,議會終於丟出最重要的議題——舉債!

說到底還是爲了錢,因爲女王身邊激進的清教徒羅伯特·達德利打算親自率軍出征,但他不能離開倫敦,只要他離開倫敦幾個星期,英格蘭的事務就完全無法運作了。

而財政大臣、伯利勳爵威廉·塞西爾也經過計算,真正與普利茅斯開戰,他們的國庫僅夠召集三萬軍隊作戰一星期。

也就是說,召集軍隊到倫敦出發,走到普利茅斯所在的德文郡,他們的部隊就沒軍餉、沒輜重了。

有普利茅斯前車之鑑,也沒人敢讓各地貴族召集軍隊向前線集結,誰也不知道明軍一旦出擊,他們的小股精銳部隊會越過戰線多遠進行穿插。

早在普利茅斯戰爭時期,普利茅斯四百里外的溫切斯特侯爵就在城堡外遠遠瞭望到一身棉甲的騎兵在溪邊餵馬,用石頭墊着紙張勾畫什麼,但當衛兵出城搜尋卻沒有找到蹤跡。

只有幾灘溫熱的馬糞與忽然在某個地方消失的蹄印證明曾經有人來過。

情勢逼迫他們必須進行戰爭,現實卻是面對強敵的情況下,鬆散聯盟形態的貴族不願自掏腰包把戰爭進行下去,宮廷需要爲戰爭籌集大量金錢。

女王原本都已經與商人們商量好,把利凡特公司今年的利潤拿去準備戰爭,但那些船艦有去無回,讓他們不得不向國內百姓散播恐懼與仇恨,待時機成熟發動價值一百五十萬鎊的公債。

在財政大臣威廉·塞西爾的運作下,這批公債將以愛爾蘭涵蓋艾蘭王國與中部不負管教的六個郡土地爲抵押,總共三百萬英畝的田地擔保。

這些土地將隨戰爭進行,被沒收給債券持有人,併成爲私人土地。

女王本不願把這些土地交給別人,但這是國會認爲唯一有可能籌集到足夠戰爭所用資金的方法,最後不得不在內心滴血的情況下應允。

但……認購併不順利,百姓們確實被煽動起來了,可是百姓沒錢,心有餘而力不足。

對商人來說煽動的效果要差得多,絕大多數商人並不在乎普利茅斯在誰手上,事實上現在普利縣的大明會館還給英格蘭船上發船引,準他們到普利茅斯旁邊的文博裡貿易絲綢和瓷器呢。

愛爾蘭的土地大量土地確實對人們有驚人的吸引力,但那對聰明人來說,是打贏了纔有的東西,普利縣的勢力觸角伸得越來越長,國內成立不久的海軍連一艘軍艦都沒有,聚在港口裡裝王八的全是武裝商船。

海軍都成陸戰隊了,還想要愛爾蘭的土地?

至於貴族們就別提了,他們都得在王命的要求下出兵,都賣命了,還想要我的錢?

這認購能順利了纔怪!

廢了老鼻子勁,認購才進行到十九萬鎊,對花了錢的人問題就來了:我買公債的錢都花了,女王到底出兵不出兵?

出兵,認購的錢很快就花完了;不出兵,對那些購買公債的人又不夠公平。

對普利參將應明來說,對峙過程中同樣的反擊也很有必要。

明軍對印刷機的使用不像歐羅巴國家僅將其侷限於印刷經書,教會能印刷小冊子,他們一樣也能。

又忠又賢的魏四爺在普利縣又成了改良印刷機的大師,讓他狠狠地收穫了一把普縣妓女的敬仰。

而真相是他揣着依舊在修養的老道士畫的製圖去找上木工,訂做了一批木活字,事實上離得不遠的教堂裡就有一套鉛活字印刷設備,但沒有用……誰都沒見過。

鉛活字在魏四爺腦子裡是個非常諷刺的事,他不像陳矩,陳矩在梵蒂岡見到印經書的鉛活字古登堡第一想法就是帶回去,魏四爺在這看見鉛子印刷,第一想法是教會真乃傻屌也。

大明常見的印刷術,兩種,一種是雕版印刷,整頁雕刻出來大量印刷;一種是活字印刷,用木、銅、鐵等各種金屬做出來,大量印刷。

前者用的多,後者用的少,當然用的最多的還是手寫。

連魏四這個識字不多隻知道飛鷹走狗的小混子都知道,印刷術關係到文化、知識,教會硬是把這東西藏起來了,他在普利縣認識的所有人都幾乎是文盲。

當然這個結果最大可能是因爲戰爭,識字的往往也意味着有更多的財產和更高的地位,鬧瘟疫時就都跑出城了。

魏四一點不覺得這個技術有多牛,因爲他根本就不覺得這一技術能應用於大明——實際上除了陳沐這種錢多的沒出使的人拿活字印刷小說,別人都用雕版。

爲什麼?

這邊印刷是二十六個拉丁文羅馬字母,每個字母準備一百份,基本上一個小印刷廠就能開起來。

在大明要想印書,常用字上萬,每個字準備十個就是十萬個印塊,各類工匠從業者極多、手藝熟練、價錢便宜、識字率高,有那功夫幹嘛不直接上雕版?

這種印刷難度下,魏四所見英格蘭識字率低下就很令人髮指了。

當然退一萬步講,識字率就是百分百,對魏四來說也全是文盲,他們又不懂漢語,不懂漢語不就是文盲?

本來魏四爺還能當個輿論戰前鋒,但他不識字,這活兒只能由應明親自光膀子上陣,大量印刷對英格蘭百姓承諾的報紙。

應明承諾,當明軍向東發起總攻,作爲大明普利縣最高軍事長官,只要百姓不參與對抗明軍,將嚴厲禁止士兵劫掠、並將爲富不仁的商賈貴族佔有土地分給窮苦百姓並保護他們的身家性命。

並且,在進軍途中,凡尚未攻城即開城者,將得到來自大明的賞賜,也許是財產、也許是世襲貴族身份。

這些報紙使英格蘭炸了鍋。

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五十四章 時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甲衣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十章 學習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二章 南洋第二百九十八章 藝術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好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一百章 反攻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五十九章 夢熊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二章 蠢賊第一百三十九章 歸附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七十六章 紅土第五章 白鹿第六章 何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一章 三司第二十章 驛站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九十章 草蓆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十九章 硫磺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十二章 挖坑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一百三十六章 可怕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十八章 祖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見多識廣第十七章 瞭船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五百章 飢餓第七十六章 五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誠之士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會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十章 送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一百二十七章 設卡
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五十四章 時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甲衣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十章 學習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二章 南洋第二百九十八章 藝術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一百二十八章 相好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一百章 反攻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五十九章 夢熊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二章 蠢賊第一百三十九章 歸附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七十六章 紅土第五章 白鹿第六章 何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一章 三司第二十章 驛站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九十章 草蓆第四百三十八章 繞過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十九章 硫磺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十二章 挖坑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一百三十六章 可怕第三百三十七章 報復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十八章 祖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四百七十八章 見多識廣第十七章 瞭船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一百零二章 重創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五百章 飢餓第七十六章 五島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誠之士第二百一十章 贏家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會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十章 送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一百二十七章 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