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

倫敦以西的方圓三百里的遼闊大地村村起戰火。

爲了讓湯顯祖的戲劇隊能隨處表演,短短一月之間,上杉景勝四處出擊,打出了難以言喻的威名。

應明給他的部隊做了一次簡短的分析,最終認爲上杉景勝暫時還不適合被派往北方與蘇格蘭軍團作戰,命其根據情報,在倫敦府與普利縣之間剿匪。

他這四千人被稱作上杉衛軍,這是一支沒有戰場支援力量的輕步兵。

由於是整編而成的部隊,士兵成分非常好,即使是足輕也早在日本列島經歷過戰鬥廝殺,後來在金城成爲職業士兵好幾年。

更有大量戰技嫺熟的武士。

但問題同樣不少,第一沒有火炮、第二沒有騎兵、第三是火槍很少,與弓箭手混編才能勉強達到三成比例。

這導致他們的地位非常尷尬,拿去鎮壓剿匪,有點屈才。

拿去跟北方叛軍、蘇格蘭軍團硬拼,戰報傳回軍府應明又怕死傷慘重讓陳沐覺得他智商低。

戰績再嫺熟,缺少火槍、沒有火炮的部隊,只能在小規模戰鬥裡撿便宜,大規模硬仗太吃虧了,更別說他們的主要兵器還是長矛和刀。

十幾個鐵罐頭騎着夏爾馬衝進來,就能接連碾壓衝散幾個百人隊全身而退。

一樣是全身披掛,應明認爲在衝擊力、防護能力上,鐵罐頭的衝擊力確實天下無雙,北洋騎兵也差上一籌。

這個東西應明是承認的,他自己率領騎兵交戰時見到敵軍騎士搞集羣突擊,都會帶人撤退避讓。

畢竟裝備造價都不一樣,誰吃飽撐的拿T-34一對一找虎式單挑啊。

北洋騎兵從來不強調個人勇武,在戰鬥中也極力避免騎兵彰顯個人勇武的行爲,也正因如此,才讓武裝到牙齒、對他們有威脅的騎士總吃癟。

因爲這幫貴族在應明看來就是倆極端。

要麼慫的不行甚至厭戰,就像早前普利圍城時出征就帶一支箭、在城下拿長弓射出去就騎馬回家的那種。

要麼猛的不行不畏生死,憑馬重加厚兩軍對陣初初接戰就撕開缺口猛衝,什麼都不怕。

而且畢竟在部隊中這種玩意屬於少數,真被單對單逮住了算運氣不好。

可擱在上杉景勝的赤足隊身上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他們的刀、矛都無法對騎士造成傷害,那些玩意對布面鐵甲都得砍刺半天碰運氣,更別說防護部位更加全面的鐵王八了。

但在剿匪戰鬥中,景勝赤足隊幾乎等於無敵。

北方叛軍好歹還有蘇格蘭明晃晃、法蘭西暗搓搓的提供支援。

南方叛軍跟他們比起來慘多了,就是一羣傻乎乎的農夫跟着壞極了的貴族起兵,而且貴族連兵器鎧甲都都無法給他們配齊。

說是剿匪,一點都不誇張。

雖說赤足隊在體格上矮小了些、也瘦弱了些,但兵器、戰術、膽量、素養都要比叛軍強大太多。

剿匪半月,送到倫敦的戰報厚厚一疊,讓應明覺得自己手下是一羣神仙。

倆德川氏出身的低級武士脫離百人隊說要出去打獵,帶了四個足輕,其實是想去附近村子趁機搶劫弄點財物。

六個人悶頭進村,誰知道運氣不好,就在半個時辰前盯上的這村子剛有一夥叛軍進村搶劫,被人捷足先登。

倆人頓時火冒三丈拔刀就追,他媽的同行是冤家呀!

別看上杉景勝是上杉衛的頭目,可他麾下的武士最多的都是來自德川氏,主要是來自三河的窮鬼武士。

大明東征也好、西征也罷,日本的各路諸侯出力極大。

這背後的深層原因是萬曆冊封的大王足利義昭、將軍德川家康對許多諸侯都不放心。

跟着明軍出征——這基本上就等於流放。

除了上杉謙信當年是真想攆着明軍出征,別人幾乎沒大名帶隊從徵的,都是被大名指名道姓地派出去。

別人是派戰爭中後歸附的地方豪族、不聽話的小頭目出征,就德川家康不是,他是誠心實意地要把三河武士送出去。

別看家康總對着外人誇什麼三河武士,什麼三河魂,其實他一點都不待見那些三河武士。

除了少數幾個人,絕大多數三河武士是外戰外行內鬥內行,先砍死家康祖父、再砍死家康老爹、把主君兒子賣給敵人,堪稱三河魂之陰魂不散。

歷史上在華夏大地上也有許多能與三河魂媲美的精神。

比如漢末西涼叛軍韓文約、唐末忠心耿耿安祿山,比他們還優秀的大概也就只有歷史上明末的目標明確洪承疇了。

皇帝讓他剿農民軍,好,督師大人就去剿農民軍了。

剿到後來哪怕大明的國策都從攘外先安內變成聯寇御虜、身上的官袍和髮型都變了,可督師大人的目標從來沒變過,堅定不移地和農民軍做對到底。

從三十六歲打王左掛,一直剿到七十歲,其間還組建了自個兒的叛變者聯盟,麾下主要將領幾乎人人叛變兩次。

非常搖滾。

三河武士也很搖滾,他們是最早一批到了東洋就不想回家的人。

家裡頭窮啊,像個有一百石知行的下級武士、足輕小頭目,聽起來挺唬人,其實就是管理產出一百石糧的土地,四五十畝地,類似封地。

完事還得五公五民交一半。

種出糧食,種地的農民得吃、家裡的傭人得給錢、還有幾個有兵役的民兵也得有俸祿,兵器鎧甲這些東西零零散散的開銷,不能維持體面生活就不說了,關鍵好多人根本就吃不飽。

並非人人都是百石知行,最慘的是小貴族手下的高級武士手下的中級武士手下的下級武士們。

有的人知行地才三石。

擱建國後一畝半的地都沒法給定性地主。

反倒讓他們到北亞輕鬆了,兵役不用擔心、跟着部隊管吃管住、更別說衛所還有軍田,而且隨隨便便一個小旗官就有二三百石的知行地。

儘管衛所收稅也類似他們的五公五民,到底是能吃飽了,舒服得像神仙一樣呀。

也正因如此,他們到了英格蘭,那就像狼進了羊圈一樣,看哪兒都想下嘴。

就這樣,兩名來自德川氏的下級武士,追擊叛軍直入賊巢,被人堵在村子裡打了整整一下午,等半夜他們的百戶率兵來援,倆人非但沒死,還把四十多名敵人砍死砍傷,戰績斐然。

應明都好奇倆人到底是咋打的。

別說四十頭豬,就算四頭豬,也能把這倆人撞個半殘吧?

第七十四章 重賞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二十章 無恥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五十一章 飛魚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七章 千均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六十章 彈劾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四十四章 憂慮第九十六章 發誓第三十章 最強第五十四章 輜重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二十章 趁虛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九十八章 鯊船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七十六章 炸膛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會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三十八章 礦工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蒙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四十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零九章 內閣第十八章 告狀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一百章 反攻第七十八章 銃牀第十九章 傻瓜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四十三章 分田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七章 隊列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一百章 光頭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十七章 胭脂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八十章 剿匪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十四章 狂病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一百九十六章 明將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五十三章 軍令第十四章 高低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
第七十四章 重賞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二十章 無恥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五十一章 飛魚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七章 千均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六十章 彈劾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四十四章 憂慮第九十六章 發誓第三十章 最強第五十四章 輜重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二十章 趁虛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九十八章 鯊船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七十六章 炸膛第二百七十六章 大會第二百零二章 測炮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三十八章 礦工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蒙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四十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零九章 內閣第十八章 告狀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一百章 反攻第七十八章 銃牀第十九章 傻瓜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四十三章 分田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七章 隊列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一百章 光頭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十七章 胭脂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四百零九章 寶庫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八十章 剿匪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十四章 狂病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一百九十六章 明將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五十三章 軍令第十四章 高低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