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

這個時代,士兵手上使用的兵器與發明、科學、先進有關是個僞命題。

有意的技術封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形同虛設,大海將世上諸國串聯一處,人們已很難有什麼新式單兵武器是不能一見的,只要讓別人見到,就很容易被仿製。

儘管火炮、戰艦依然屬於高端技術,但火槍確實不算什麼,世上大多數國家只要拿到一杆,都能造出來。

元代改進了宋朝的突火槍爲火銃,最早的蛇杆火門槍是捷克人改進的,甚至包括火繩槍、燧發槍都和伊比利亞半島沒啥關係,可他們卻是大量列裝火繩槍的國家,爲什麼?

他需要,且他有錢。

這就是普利縣水手有特別多三眼銃的原因,因爲這是大明上一代制式兵器,製造數量極多,客觀上它射程近、殺傷弱、中近皆宜、用工時少、造價便宜,環境上不論對土蠻的光膀子猛男還是俺答的皮甲騎兵都有一定威脅,對具裝騎兵則補充以火炮對付,在嘉靖朝糟糕的財政情況下是列裝部隊最好的單兵火器。

但是如今內部財政與外部環境都有了變化,國內用火繩鳥銃替換掉舊制火銃、快槍、三眼銃,大量白銀、貨物流入中原又供給朝廷用燧發鳥銃逐步替換掉所有單兵火器。

大量的火繩鳥銃被優先賣給藩屬國及移民自用,那換下來的三眼銃呢?

海商。

儘管國內軍器作坊通常是不接受海商購置火器,但海商還是有許多路子能弄到火器。

首先是這年頭有員外官身的商人不少,他們大多通過給皇帝捐銀、捐物混到個官身,進衙門也好說話,弄些火器出海防身也並非難題,但這條路子貨普遍少,比不上出海後向南洋軍府、東洋軍府購置。

西洋不行,西洋的火器自己用還不夠,殷正茂重視的是商路與稅金,並不重視商賈,尤其反感商賈在海外爲非作歹,有個林阿鳳讓他擦屁股已經受夠了。

南洋的陳璘、東洋的陳沐賣的東西做工確實好,量也大,只要登記合規,一次賣出去幾百條舊銃都沒問題。

但這倆人心黑,要的價錢太高,賣給殷正茂是一個價、賣國中內衛又是一個價、賣藩國是一個價、賣海商又是另一個價。

說白了他們腦回路跟別人都不一樣,別人想到賣銃就想到買銃的人造反怎麼辦,這倆軍府是一個系統的戰略指導思想,想到賣銃想到買銃的人造反——不怕。

反正攥着軍器局,賣你一百杆火繩銃掙的原材料和銀子,能讓軍器局再造二百杆燧發銃、二十門佛朗機小炮、四十門鎮朔將軍炮、兩艘四百料鯊船,而且還培養出一票產業鏈上的熟練匠人。

你靠着這些兵器武裝出一個百人鳥銃隊,南洋軍府立馬能添上炮艦兩條、旗軍二百。

造反,造唄;搗亂,搗唄。

你就是擱海外稱了王,還得回來叫爸爸。

單就陳璘那兒,南洋割據一畝三分地就算給朝廷叫爸爸陳璘都不給好臉兒,您還別不高興,陳璘是巴不得稱王者緊跟着再舉大旗要北定中原呢。

這發兵給剿了,軍火不就又回陳璘手裡能賣給下家了麼?簡直是收割財富的永動機。

東洋上討生活的商人,軍火構成普遍都來自南洋軍府和東洋軍府,由於他們所處的環境,三眼銃要比火繩鳥銃更受人喜愛。

船上穿重甲的人很少,遠距離有佛朗機炮,水手大多沒受過軍事訓練,用鳥銃未必能打準。

當然了,用鳥銃打不準,換了三眼銃照樣打不準,可裝一次彈藥至少有三次發射機會,興許旁邊人接的準呢。

現在的普利城就是這種情況。

英格蘭人勞心費力,推着三層高帶有登城梯的攻城車逼近城下,藏在蒙皮厚木板車體內的徵召兵轉動絞盤,將登城梯一點一點放平架在城上,在騎士、扈從、老兵組成的隊伍率領中,攻城車下上百徵召兵等待攻城。

緊張趕製的拋石車效果不佳,先後投擲出六顆形狀不規則的圓石,僅有一顆命中城牆,那一瞬間似乎整面城牆都爲之震動,可實際上卻只留下微小的裂痕。

至於其他石彈則越過城頭砸進城內,有沒有砸死砸傷敵軍沒人知道,可即便砸傷了,不過四五十斤重的石彈對兵陣殺傷也極其有限,不論砸在房屋還是土地,都會陷下去個大坑,只有真正被砸中的倒黴鬼才會死於非命。

真正想在城牆上打開缺口,恐怕還要使用古老的登城手段。

城下幾門佛朗機炮快速地朝攻城車放下登城梯的位置轟擊,掌管火炮的貴族帶着有獅頭裝飾的頭盔,一遍一遍催促着炮手重複發射、清理、裝填的動作,他是來自約維爾的貴族,對這場意外引發的全面攻城,他心裡比誰都急。

因爲這幾門炮就是他從封地拉出來的,就像這個時代除瑞典外所有歐洲國家的困境一樣,儘管他搬空了城堡用於守城的庫存,火藥存量還是難以保證長時間射擊,他甚至確信自己的火藥沒辦法堅持一天的轟擊。

既然火藥少,就要用在必須使用的地方,對峙時轟擊城牆能免則免,此時此刻,用火炮壓制登城位置的敵軍,助登上城的步兵撕開缺口,以取得攻城勝利纔是最重要的事。

但實際上他打不着。

儘管他的火炮確實轟開了靠近登城平臺的兩處女牆,但火炮打不到女牆後面,仰角發射讓炮彈越過女牆後繼續飛向天空砸落城內。

大多數人都能觀察到攻城車上一個異狀。

這種老式攻城車有優秀的攻城能力,只要沒被炸燬或燒燬,通常在平梯搭上城頭的那一刻,攻城平臺上所有步兵都會架起大盾揮舞兵器發出吼聲衝向城上……別管弩、弓還是火門槍、火繩槍都很難威脅到帶着盾牌的板甲騎士。

一旦板甲騎士登上城頭,後續源源不斷的輕裝步兵就能奪取城頭,擴大戰果。

但這一次他們顯然聽到了戰吼,登城平臺放下的那一刻也確實能看見所有人都躍躍欲試,但緊跟着他們並沒有前進,而是顯而易見地楞了一下。

短暫的停頓,他們看見了什麼?

它們把城外的大兄弟嚇壞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六十四章 搬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七十六章 五島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八十九章 絕境第四十章 落空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次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三百一十章 赤足隊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零一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六章 工期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十二章 三月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七章 隊列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十二章 蒸汽第一百零四章 兼併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十八章 由我第七十章 賑濟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四百九十一章 壞主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九十六章 發誓第九十章 番薯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五十四章 火箭第六十六章 東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撬動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八章 鞠躬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三十八章 礦工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六章 毒打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十一章 共舞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四十四章 憂慮第七章 千均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三十章 留下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六十三章 稍安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九章 潮水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
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六十四章 搬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頭第七十六章 五島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八十九章 絕境第四十章 落空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次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三百一十章 赤足隊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二百零一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二十一章 光棍第七十四章 聚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一百二十九章 五千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六章 工期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十二章 三月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七章 隊列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十二章 蒸汽第一百零四章 兼併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十八章 由我第七十章 賑濟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四百九十一章 壞主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九十六章 發誓第九十章 番薯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五十四章 火箭第六十六章 東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撬動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八章 鞠躬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三十八章 礦工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六章 毒打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十一章 共舞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四十四章 憂慮第七章 千均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九十五章 船來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三十章 留下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六十三章 稍安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九章 潮水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