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

白元潔到北洋也算是長見識了,早年間他和陳沐在戲言裡說過的那種銃管過丈,離好遠一銃打死賊首的大槍,被北洋造出來了。

其實本身就是西班牙重型火繩槍的仿製版,在工部的命令下開始製作,越做軍器局匠人越不滿意。

因爲這玩意兒無甚用處,主要明軍的熱兵器序列已經過了那個胡亂摸索的年頭了。

鳥銃、殺將銃、小旗箭、虎蹲炮、佛朗機炮、神威機關箭、二斤炮,構成陸師所用一應軍備,能應付近、中、遠、遮蔽、工事,散射、速射、直射、弧射等所有情況。

重型火槍威力大、射程遠、精準有限;殺將銃是其極好的替代品,更高的精度還能保證準確殺傷,不存在相對鳥銃是大口徑的殺將銃一銃打不死的人。

而在更遠的距離,輕型佛朗機直瞄是更好的選擇。

但工部有命令啊,北洋軍器局必須造;造出是沒用的廢品北洋的匠人又不高興,他們大概是最有職業榮譽感的軍匠了——北洋旗軍拿着他們製作的兵器征服四海呢!

然後就開始了一系列魔改,以跳出使用環境重合的弊病,銃管加厚加長,然後乾脆口徑也加大,其中又從中印證南洋講武堂研究們的定理,其實這個定理是陳沐說的,但有餘人們是從研究關元固口中得知,故被稱作關氏銃制。

即彈藥不變的前提下,銃管在達到‘關氏長度’前越長射程越遠;達到‘關氏長度’後,銃管越長射程越近。

然後越造越走形,長達兩年的時間裡北洋軍器局的軍匠犧牲部分喝大酒吹牛的時間爲朝廷造了二十七杆重銃,裡頭找不出兩杆完全形制相同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杆是匠人們滿意的。

兵器庫對從南洋調來的白元潔來說就像個博物館。

有銃長八尺重達三十六斤的巨型燧發火槍,被裝置在輕型二輪小車上,發射鉛子七兩半,二百步外放準了能穿人而過,但它沒被稱作‘半斤炮’。

被叫做半斤炮的另一種長五尺的巨型火槍,雖然銃管短了但口徑更大,重達二十六斤,不光有三角插架屁股後頭還有參考麻家港黑水靺鞨雪橇製成的銃架,使用專門設計的一斤鐵殼散子,三五十步穿透力極強。

“這是本司造的第二十六杆重銃,到這匠人們都不太想接着造下去了,沒用,這些東西都用不上,有這精力不如造上百杆鳥銃。”

匠人是這樣向白元潔介紹這個小怪物的:“挺好,巷戰守城當有大用,三杆銃封鎖一條街,進來多少放死多少,就是放銃得小心些,上次一匠人就被後坐頂骨折了。”

白元潔本來想試試這些新東西,聽見這話還是放棄了。

至於匠人說的話,他能很順利地理解,兵器嘛,不易損壞、大量生產、容易操作,重要性分先後。

爲何造了二十六杆後還是造了二十七杆的原因,白元潔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大明啊,萬物皆可佛朗機。

這些看上去威力巨大實則如同雞肋的巨大兵器也確實提不起他使用的興趣,更不必說列裝軍隊了,南洋是用不着的,倒是陳沐的東洋,興許還有些用處。

畢竟亞洲戰爭傳回來的戰報上已經明示,西班牙人喜好集結密集軍陣,但也只是有些用處罷了,起不到什麼大作用。

單兵帶着不太方便、騾馬馱着又顯得太清,何況普遍太長,這讓這些兵器地位尷尬,倒是戚繼光前些時候派人來過北洋看了這些兵器,在校場試射後帶着參數回去了,看上去是想要弄一批重兵器回去。

白元潔估計,戚大帥可能是想要把這些東西用水泥直接弄在長城上吧?

真正讓他好奇不已的,是飛魚。

那個長着翅膀龍頭魚身會飛的恐怖大玩意兒,讓白元潔感到無比新奇。

這玩意居然能飛!

其實不光他,自飛魚誕生後,北洋軍器局所有目光就都聚焦在這種新式兵器身上,能夠從天下打擊地面的敵人,別說北洋,就連朝廷都對此物大加讚賞,急令北洋在五年內將其推入軍隊當中。

五年,這個時間聽起來很長,但實際上對葉夢熊而言是非常艱難的,他們還有太多問題沒有解決,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難以保障,控制航向與投放精準也難以保證。

運氣好燒的是敵人的船,運氣不好燒的就是自己的船。

但發展完備後帶來的戰法革新自然也有所不同,尤其是當其能應用於陸上戰爭後,突飛而起掛載火箭自天空疾射而下,越過敵營投射火油瓶,這種戰法想想都令人心動。

其實白元潔特別想讓北洋三期把飛魚給大東洋的陳沐帶過去,畢竟在白元潔的腦海裡,陳沐搞這些東西是很有一套的。

臨近四月,海瑞人還未抵國中,書信便已在朝廷大議開來,松江府開阜的請求在朝廷幾乎未受任何阻止便在朝議通過,唯一值得辯論的事是松江府的稅率。

這件事還未議定,朝廷準商賈採買棉布販往大東洋的命令便已下達,只是時間上北洋三期運販的貨物都已在北洋開始裝船,單獨棉布難以達到陳沐需求的貨物量。

朝廷開出了一道權宜之計——抽調實物折色中的棉布三百餘萬匹,跟隨北洋三期運往東洋,同時打算懲辦姥爺的萬曆皇帝向東洋軍府下了一道詔令。

皇帝是一點兒不貪,說這些各色棉布是‘調用代賣’,市價一匹三錢銀,合白銀九十萬兩,東洋軍府代賣時間爲兩年,兩年後將白銀交回戶部,要交一百八十萬兩。

除此之外,按交付銀兩年利一成,再加三十六萬兩輸入內庫。

浩浩蕩蕩的運布隊伍便從各地發往天津,同時還另徵調福船百餘艘,這才能讓北洋三期如期離港。

短短兩年時間,大明沿海的商船貨船已呈現出過剩姿態,百姓與沿海船廠沒完沒了地造船,而新大陸航線上需要用的船則接近飽和,更多的船艦大多被賣到南洋。

朝廷直屬的造船廠已經停止打造新的商船了。

他們在琢磨更大的戰船。

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十四章 恐懼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一百章 封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十章 走廣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十六章 萬歲第十九章 攻玉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三百八十九章 算數第四十章 面子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四十三章 分田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三十七章 王港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一百九十章 總督第四章 伏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二百九十九章 裝飾第六十章 彈劾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米飯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八章 鞠躬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三章 應龍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十四章 羔羊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十八章 由我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十章 清野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獸第七十二章 奪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五十章 引商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十七章 聯軍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九十九章 交椅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十一章 彈劾
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十四章 恐懼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一百章 封賞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六十八章 炮仗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五十二章 三錯第十章 走廣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十六章 萬歲第十九章 攻玉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三百八十九章 算數第四十章 面子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四十三章 分田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三百七十一章 熱血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三十七章 王港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造第一百九十章 總督第四章 伏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二百七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四十四章 登陸第二百九十九章 裝飾第六十章 彈劾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米飯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八章 鞠躬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三章 應龍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十四章 羔羊第二百三十六章 支持第十八章 由我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十章 清野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獸第七十二章 奪地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五十章 引商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十七章 聯軍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九十九章 交椅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十一章 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