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

沒等長略擔心他的鐵甲馬軍在面對葉爾羌人時被打得大潰,萬歲軍的董一元就已派人傳來情報。

吐蕃城已被攻取,兩支吐蕃潰軍正被萬歲軍的御林騎兵追擊,目下已向南攆進山谷離開綠洲,召總兵佟登及各路主將入吐蕃城商討要事。

董一元是新派將官,早年追隨馬芳,後於陳沐領鎮朔將軍印時爲宣府騎將,在宣府講武堂成立之初亦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統帥萬歲軍這支皇室力量,獨立於九邊諸將之外,僅居戚繼光之下,於徵西諸路兵將中地位超然。

只不過此時此刻,當總兵官佟登、守備達雲、遊擊長略見到這位以火炮於城外當場打死城中首領虎赤兒,懾服一城的董一元時,卻沒看到意氣風發的萬歲軍大將。

在於中原甚至哈密建築風格迥異的吐蕃大汗的宮殿裡,他們只看到對着輿圖面露愁容的萬歲軍主將。

董一元沒能去城外迎接他們,徹夜未眠的將軍忙着沐浴更衣,請以勇猛聞名的兄長董一奎於城外把諸將迎進城內,解釋頭天夜裡對着輿圖看了一宿。

宮殿內雜亂無章,就像被火炮轟開兩個豁口的城牆一樣,作爲虎赤兒死後吐蕃馬黑麻死忠部下的最後抵抗地點,這座宮殿一樣接受了血與火的考驗,向西徵諸將昭示着萬歲軍作爲天子親練部隊的強大火力。

貼金純銅的殿門被大裝藥的炮彈砸凹進去,門閥斷裂不能閉合,殿柱帶着已經凝固的血跡與銃丸打出的坑洞。

吊頂琉璃燈的碎片還在地上未經打掃,木質拱頂插着箭頭,斷裂的箭桿帶着火藥炸開的焦黑給周圍留下密密麻麻的鐵丸印記。

聞上去,整個大殿帶着消散不開的硝煙味道。

衆將都是歷戰老將,但沒有誰見過這樣的攻堅戰場,他們過去所見的攻堅戰,往往是隨處可見的箭簇與烈火焚燒青煙,卻不曾見過這種密集火力留下層出不窮的彈丸印記。

他們也會用火器,火銃、三眼銃、快槍,但那都只是少數使用罷了。

諸將入城後看見的,萬歲軍攜帶兵器、城內各處戰爭遺蹟,跟他們完全不一樣。

董一元的雙眼帶着重重的眼袋與黑眼圈,他對衆將一一行禮,互相介紹之後直接指着腳下的輿圖進入正題:“如今戚帥駐輪臺、諸位駐吐蕃、魏帥駐哈密、張帥復陽關。”

“吐蕃馬黑麻向西北逃竄,董某已向城中居民問詢,穿脫辛城入速八失山道四百里外有城名義失力,亦爲一片綠洲。”

董一元半跪在地,持銃刺所指輿圖爲一副商路草圖,畫的極爲簡略,爲嘉靖二十一年光祿寺卿馬理所繪西域圖的抄本,從嘉峪關到魯迷城。

他指着圖道:“義失力爲小城,然其有哈刺速爲護,蒙語哈刺爲黑、速爲水,這是一條河,會阻擋大軍去路。”

董一元的眼袋與黑眼圈都是徹夜在跟這幅輿圖做鬥爭,上面的地名全來自前代,被大明人以音譯記錄,讓觀圖者很難理解實際意思。

沒辦法,繪圖的人不懂蒙語,像他這樣常年在邊境的將領也不會畫這種好看的圖。

沒錯,董一元對這幅圖的評價就是好看,青山藍城,極爲精美,把它當成畫可以放在府邸留着傳世,把它當作行商地圖也勉強湊合。

唯一的缺點就是不能軍用,可他現在只希望這張圖能給他提供軍事作用。

就不說精確與否了,首先名字要對,河流要麼叫河要麼叫水,否則換個不通蒙語的將領過去才知道有河流阻路豈不是要出大麻煩。

“義失力以西,還有雄踞山間的鐵門關,只有佔領那,纔算拿住吐蕃全境,能讓部隊放心補給。”

萬歲軍中自宣府講武堂畢業的武官已帶着旗軍向東沿途各地勘探,以做出適合的軍用地圖交付國內,這在他們看來是一等一的要事。

對於此次西征朝廷準備不足,在董一元心裡跟明鏡兒似的,皇帝本身只打算北征,卻沒想到戚繼光出關一仗就放倒了土蠻,攆着大汗繼位者一路向西,強拖着國內輜重從歸化城轉變爲甘肅。

這種一路行軍一路打還走這麼快的情況太過恐怖,包括戚繼光在內所有將領都心知肚明,但是停不下來。

至少在戚繼光攻佔衛拉特和碩部盤踞、過去北庭所在的輪臺縣之前他們的腳步不能停,整支部隊數萬人龐大兵馬像蒙古大部一樣以遊牧的形態往西走,陷入蒙古帝國西征時一樣的窘境。

他們即使有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戰鬥能力,也未必能讓他們活下來,活下來靠的是從烏梁海開始一路西進繳獲的牛羊。

他們行軍所過之處,數以二十萬計的牛羊駿馬將草地全部吃荒,尋找新草地的壓力讓他們像草原上掀起的海嘯般滾滾向前,正應了皇帝的那封詔令:沿着草原,前進。

爲什麼他們所過之處的蒙古部落都願意歸附,因爲草場沒了,想活命只能跟着走。

現實總是無比弔詭,起初戚繼光的目的是追尋蒙古大汗加以討伐,卻沒想到如今自己手上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安置追隨自己的蒙古部落。

一直到輪臺,天山北麓的草原上,他們終於能歇一歇,但戚繼光覺得並不安全。

把蒙古部落放到這並不安全,離中原還是有點近。

所以現在,部隊要分開走兩條路,戚繼光將繼續率領浙軍前往亦力八里,也就是伊犁河谷,如果不行的話就再往西、往北,直至碰到一個難纏的對手,把蒙古人留給他。

而董一元則率萬歲軍自輪臺南下,在吐蕃建立前線堅城,配合西征諸路大軍完成他們的使命,並向朝廷傳送戚繼光的建議。

“戚帥的意思,是請陛下移民,我們在西域沒有自己人,即使我們懾服再多臣服諸國,等我們走了這裡還是會亂,戚帥說他沿途過來沒見過自己人,但這確實有適合生息的土地。”

“因此,戚帥要我等因地制宜,以當地情況向陛下奏請移民,充實西域。”

董一元說着打了個哈欠,他太乏了,皺着眉頭緩了一會兒才嘆息道:“近年東洋要移民、南洋要移民,如今西域也要移民,國朝有多少民夠移的……我再上道手本,請陛下鼓勵百姓生育吧。”

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三章 狗剩第二百七十一章 雨露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七十章 寒毛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九十章 草蓆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十八章 渡海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十七章 胭脂第一章 丁家莊第五十一章 吃魚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四章 商隊第八章 遊擊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稿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八十九章 爆炸第十五章 大海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壽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九十一章 取捨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道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四十九章 滿弓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五章 黃犬第六十章 彈劾第九十八章 鯊船第九十章 商量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十五章 學校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七章 盟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二十章 藥匠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三章 好吃第十四章 狂病第七章 戰船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
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四百四十二章 保護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三章 狗剩第二百七十一章 雨露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七十章 寒毛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九十章 草蓆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十八章 渡海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一百一十三章 圓滿第十七章 胭脂第一章 丁家莊第五十一章 吃魚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四章 商隊第八章 遊擊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稿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八十九章 爆炸第十五章 大海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壽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九十一章 取捨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道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四十九章 滿弓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五章 黃犬第六十章 彈劾第九十八章 鯊船第九十章 商量第一百零四章 邊疆第十五章 學校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七章 盟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二十章 藥匠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三章 好吃第十四章 狂病第七章 戰船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