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

不論應明怎麼想也想不到。

當他看見城牆塔樓舉火,命兩部疑兵在城東北兩方放炮,水門內的情況跟他想的完全不同。

應明給林登派去五十名精挑細選的好手,意在叫他們由水門入城後與敵軍血戰一場,奪住城門片刻。

戰事必然慘烈,被選上的五十好手爲保隱蔽,多不着鎧甲,遺書都給留好了。

十四個艾蘭猛漢家裡有大小七十五個孩子,應明答應把他們全部好生養大送去亞州讀書,將來看一看大明的樣子。

三十六個牧野勇士有二十三個要求把屍首運回牧野,撫卹家眷五萬通寶;還有四個要求死後留在倫敦城隍廟當黑白無常和牛頭馬面。

只有九人對此行頗有勝算,要求戰勝後把自個兒放到普利營當統率一百人的哨長和協哨。

立功了升官是常理,但正常升官也沒這麼容易,但既然他們說的是要去普利營,應明也就答應了。

當大軍借夜色安靜地駐於城外西郊,去往城下的斥候踱馬回還,帶回了從水門鑽出來的林登。

“將軍,塔樓內沒發生戰鬥,談判後,如果將軍能保證投降的士兵每天有六塊麪包。”西班牙人林登說着頓了一下,昂首將手臂指向城內,道:“那有八百二十名士兵正等待您的檢閱。”

“城內在鬧饑荒?”

對林登來說,應明這句疑問是在說一個笑話,他笑了兩聲才發現無人應和。

月光映照下,年輕的明軍將軍眉庇下半張臉露出非常認真的神情,林登這才正色道:“對窮人來說,他們永遠在饑荒裡,士兵,多半是窮人。”

“他們普遍負債累累,來自倫敦郊外農村從事農業的小夥子們工作仨月就能買得起一件胸甲,但他們成年累月的工作也未必能滿足全家的口糧。”

“尤其因爲我們的戰爭。”

林登有些刻意地提到‘我們’,並試圖把這個詞說得自然,不過還是有點生硬:“戰艦把海外封鎖,陸軍逼近倫敦,讓城內的糧價又翻了一倍。”

“因此也許他們不夠忠誠,但少個敵人從比多個敵人好。”

在林登的認識裡,明軍每個人都吃得很好,就連由降兵組成的普利營口糧也比倫敦的軍隊吃得好。

除非他們沒有任何長遠打算,否則明軍一定軍餉軍糧非常充足。

那肯定是充足的。

普州的軍餉,就沒有需要應明負責的人。

東洋旗軍的軍餉自然由東洋軍府負責,在他們遠征艾蘭的前半年,軍餉在東洋軍府計數,而後乾脆在本地以部分戰利支付。

艾蘭軍的軍餉由艾蘭王支付;牧野營的軍餉早在招募之時就被李禹西付了半年的,如今儘管名義上由普州負責,但實際上還是李禹西花錢。

普州的軍餉,基本上隨着戰爭進入良性循環,由應明徵戰,沒收貴族、修道院、富商的財產與地產,一應金銀器皿、裝飾貨物或者任何對應明來說值錢又用不到的東西,統統交給李禹西。

普利縣作爲牧野去往歐洲的中轉站,如今已經被李禹西利用上了,他的菸草船隊在戰爭其間依然在運作。

只不過因爲還要運載糧草的緣故,每艘船三百箱菸草的運力降低爲每船一百二十箱。

他們的航線沒變,依然是牧野啓程向東北航行至歐洲北部南下抵大明港,每船扣除所有成本後的利潤由一萬九千兩降爲七千六百兩。

但實際上李禹西也沒少賺,因爲他的船在普利卸掉糧草後並不空船,而是把應明與普州用不上的戰利品裝滿船艦。

這些藝術品、古董、寶物會在西班牙大明港的李旦接受其僱傭專業匠人的鑑定,做出定價,而後經由多種渠道或打包賣出、或進行拍賣,以及將其中珍貴的東西送回東洋軍府,由陳沐運回國內。

一個完整的戰爭附屬品傾銷產業鏈。

正因有利可圖,才讓看起來花了最多的錢像天下第一號冤大頭的李禹西對這場戰爭最爲支持。

甚至於菸草大亨生怕士兵在陌生異域挨餓受凍,幾乎要什麼送什麼。

再沒人比他還期盼戰爭,李禹西已經開始派人全面探查整個英格蘭的島嶼上的情況了,應明關於這片土地上經濟、人口的情報都來源於李禹西。

除了菸草,合興盛還能向這傾銷很多東西……大明商賈最擅長的可不是掠奪這種沒技術含量的活兒。

只有陳沐纔好幹這個。

閩廣合興盛發家之本,靠的就是用一切貨物,把南洋諸國百姓貴族,從出生到入土、從孩童到老者、從男丁到婦孺、從貧窮到富貴、從生存到享受,所需統統安排好。

正是這種願景,激勵着李禹西爲普利運送數十萬石計的米麪、醃菜。

應明的糧草可太充足了,充足到讓他伸出一根手指,對林登道:“你回去告訴那些人,打開城門,輔兵每天三塊麪包。”

“立下戰功,或戰後經過篩選成爲戰兵,每月三石面、三千通寶軍餉,糧價也會被平息,爲大明作戰,不會讓他們家人捱餓。” щшш .тTk Λn .CO

其實就最後一句,對城內的守軍就足夠了。

林登聽到這個消息,面上經過短暫迷茫,請命帶走魏四在路上給他解釋通寶與石的價值,一路歡快地跑回水門。

沒過多久,吱呀的鉸鏈聲中,倫敦這座由羅馬人建立、歷經數次加固的巍峨巨城,在遠處間斷的炮聲中,嚮應明的部隊打開西面城門。

八百二十西城門、城牆、三座塔樓的守軍在城下街道兩側站得整整齊齊,向進入城內的明軍表示投降。

幾乎在應明入城的同時,街道盡頭也傳來馬蹄聲。

一隊隸屬於查爾斯·霍華德男爵的騎兵帶着嚴防死守的命令還沒走到城下,迎接他們的是兩隊守軍張弓射去毫不留情的箭雨。

戰馬沉重身軀載着尚未嚥氣的騎手倒在血泊之中,戴着高頂盔的林登在他臉上留下一隻滿是泥濘的靴印,率領就地整編的第一倫敦營列隊奔赴他們今夜的第一個目標——西敏寺。

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二章 蠢賊第三十章 襲擊第十章 走廣第四章 商隊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五章 五月【讀者‘仲權黃家瑞波丘‘生日快樂’】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二十五章 海寇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二百章 飛翔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四章 鳥銃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七十章 賑濟第八十八章 燕歸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三十六章 長劍第十七章 瞭船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八章 山吹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獸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三章 欠款第六章 酒館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六十一章 海盜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五十二章 爭論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九章 蒙田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三十章 營房第四十四章 黑死病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十四章 羔羊第十三章 翻倍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二十八章 內訌第五十六章 困擾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二十章 驛站
第七十五章 借刀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二章 蠢賊第三十章 襲擊第十章 走廣第四章 商隊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五章 五月【讀者‘仲權黃家瑞波丘‘生日快樂’】第四十八章 名單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二十五章 海寇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二百章 飛翔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四章 鳥銃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七十章 賑濟第八十八章 燕歸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三十六章 長劍第十七章 瞭船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八章 山吹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二百三十七章 執念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獸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四十二章 泛海遭風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三章 欠款第六章 酒館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六十一章 海盜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五十二章 爭論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九章 蒙田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三十章 營房第四十四章 黑死病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十四章 羔羊第十三章 翻倍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二十八章 內訌第五十六章 困擾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二十章 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