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

詔獄牆邊,老歪脖子樹下。

姜星火一邊靠着樹幹乘涼,一邊西瓜啃了個爽,終於想起來講課的事情。

“上次講到哪來着?”

朱高煦盤膝而坐,腰桿挺得筆直,一副軍人風範。

他同樣抹了抹鬍鬚上粘的西瓜汁水,回答道:“姜先生,咱們上一次講到了宋朝的中樞集權與地方分權。”

“喔......”姜星火擦了擦嘴,找了個舒服的位置躺下。

“有什麼感悟?”

朱高煦撇了撇嘴道:“永樂帝要是生在宋朝當皇子,肯定幹不成靖難。”

姜星火從地上撿了兩片樹葉抖了抖塵土,然後蓋在眼睛上遮住了樹冠投射下的斑駁日光,又將雙手枕到腦後,方纔懶洋洋地說道。

“這樣比較不妥當,你就拿永樂帝當宋太祖看,諸藩當五代末年那些宋太祖手下的軍頭,如此倒是很類似......你說宋太祖黃袍加身了,會不會擔心手下那些軍頭也來一次?其實中樞集權的根由就是這麼來的嘛。”

朱高煦面露凝重:“姜先生的意思是,永樂帝剛剛登基,就要動手削了諸藩的兵權,是怕有哪個藩王再來一次靖難之役?”

“不對。”朱高煦微微蹙眉,搖了搖頭,“據俺所知,永樂帝剛剛大規模賞賜了倖存的諸藩,這不像是要動手削藩的意思啊。”

朱高煦對這個問題非常在意,因爲根據他的親信告知,父皇最近正在謀劃削藩......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確實有這個風聲。

朱高煦進詔獄,用的是以退爲進的法子,他是決不會放棄爭奪太子大位的。

如果能從姜星火這個奇人口中得到更好的削藩法子,壓過向來在政治方面比自己強的大哥一頭,想來父皇一定會高看自己一眼的。

“既然把永樂帝比作宋太祖,你還不懂嗎?”

姜星火慵懶的聲音聽起來都快睡着了,可話語內容卻是無比地振聾發聵。

“削藩是必然的,賞賜卻是有兩個意思的說法。”

“明面上是永樂帝示好諸藩表達善意,以昭示自己這個四哥,跟朱允炆那種不認親戚的大侄子不一樣,跟諸藩是一家親的,這個很好理解。”

“暗裡的意思就是表達一個不動刀兵的態度,即便是削藩也肯定是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那般,多多賞賜田宅金銀,保障諸藩和後代的富貴。”

牆對面的密室內。

朱棣心頭震驚,這個名叫姜星火的讀書人,竟是如此敏銳、如此犀利地剖析了自己和道衍大師剛剛定下的削藩策略!

要知道,正是決定完了如何削藩,朱棣心情大好之下,纔想起來去詔獄看看跟他慪氣的二兒子。

朱棣確信,如何削藩這件事的最終決定結果,在一個時辰前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朕原本還想等過段時間再公佈這件事,沒想到竟被一個讀書人提前說了出來......”朱棣喃喃自語。

姜星火的觀點雖然並不全中他的心意,但朱棣卻從中窺探到了另外一層深刻含義。

朱棣突然意識到,他和道衍大師商量許久的削藩計劃,或許在某些絕頂天才眼中,早已成爲定局了!

“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他猜透了朕和道衍大師的算計,此人不簡單啊!”朱棣的神情逐漸變得陰沉起來。

“陛下,臣可以迴避一二嗎?”旁邊聽得如坐鍼氈的紀綱試探性地問道。

朱棣面上卻依舊波瀾不驚,

他沒有同意紀綱的請求,而是沉吟幾息後問道:“若照你所說,是方孝孺一個在鄉間任私塾先生的弟子,收了姜星火作學生。而姜星火從小連家鄉都沒離開過,一年前卻突然變賣家中祖產來到南京,每日只在秦淮河上的畫船間廝混?”

“是,陛下。”

“一個鄉間書生竟有這般見識,這見識是從哪來的?有這般見識的人,爲何會甘願在勾欄畫船間自暴自棄?爲何要故意接近朕的兒子?到底是不是建文逆黨的暗中佈置?”

聽到皇帝的連聲質問,紀綱額角沁出冷汗,顫聲說道。

“臣愚鈍,請陛下給臣一點時間來查!臣一定查到水落石出!”

朱棣盯着紀綱看了半晌,目光越來越鋒利,彷彿能夠洞穿紀綱的靈魂,良久才緩緩移開視線。

“朕給你三天時間,查清楚此事。”

“謝陛下恩典。”

紀綱躬身領旨,他暗自長長地鬆了口氣,甚至都不敢擦拭額頭的汗珠,只能任由汗水滴落在飛魚服上。

而牆對面的講課,依舊在繼續。

“那姜先生覺得,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解除諸藩手中的護衛兵馬,日後便不會再發生一次靖難之役了是嗎?”

朱高煦目光灼灼地盯着在老歪脖子樹下躺平的姜星火,認真問道。

朱高煦對待這個問題,確實很認真,因爲他確信父皇朱棣把他耍了,他不一定能當上太子後,就開始不自覺地把帶入了藩王視角里。

“大明未來滅亡的諸多原因裡,肯定是沒有藩王造反這一條的。”

姜星火翻了個身,伸出右腳搭在左腿上,閉着眼睛, 慢悠悠地說道:“可是所謂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諸藩之中,不願意被養豬的遲早會有野心,遲早會做亂,這一點不需要懷疑。諸藩軍權一旦被收回,就沒有人能再成功了,但必然會有人繼續嘗試。”

“可現在諸藩就不會有人不服,有人起來反抗嗎?”朱高煦急切道。

“這話可不對。”姜星火笑呵呵地說道:“永樂帝是親手打江山的英主,將來是要跟唐太宗並在一起的,諸藩怎麼會不服?”

頓了頓,姜星火又繼續補充道:“再說了,這個世界有一句話,叫做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其餘諸藩,有能如永樂帝一樣王上加白的能力嗎?”

“可萬一他們執迷不悟呢?”朱高煦皺眉道。

“永樂帝的政令一旦頒下,不管諸藩如何選擇,結果都已註定,執迷不悟在燕軍鐵騎面前也只是螳臂當車罷了,建文百萬大軍都沒擋住,諸藩的幾千到萬把人護衛如何擋得住?除非諸藩聯合起來,才能破罐子破摔,給朝廷造成麻煩。”

姜星火淡淡地說道:“永樂帝要和平削藩,首先是不想讓自己在史書上留下屠戮宗親的惡名,其次纔是顧忌尚未恢復的大明再次遭受戰亂。”

朱高煦捋着大鬍子默然無言,半晌方纔不甘問道:“如此杯酒釋兵權的法子,就沒有半點後遺症嗎?”

聽到這個問題,姜星火難得認真,嗯,一半的認真,他摘下了一片葉子。

“有後遺症,而且是對於大明非常致命的兩點後遺症。”

“這兩點後遺症,會直接讓大明國運短一截!”

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五十四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七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二十八章 解縉的質疑第三十章 姜星火丟了第六十六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六十六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五十二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九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三十七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二十二章 恐怖王朝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九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五十四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六十五章 不顧身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四十二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六十七章 白銀寶鈔!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三十四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四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一十八章 一百萬石!第二十六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五十章 道衍瘋了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二十三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五十七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三十四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一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二十三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五十七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八十一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七十七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五十二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二十九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四十一章 新獄友登場第七十二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五十二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四十五章 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第四十九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三十六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六十章 《華夏貨幣史》第六十七章 白銀寶鈔!上架感言第三十六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二十五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五十三章 公平與平等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一十三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二十章 何謂王朝?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四十五章 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十章 君不見第一十九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四十五章 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一十八章 一百萬石!第八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七十九章 變鈔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六章 糾結的朱棣
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五十四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七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二十八章 解縉的質疑第三十章 姜星火丟了第六十六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六十六章 白銀跟紙有何區別?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五十二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九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三十七章 無恥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二十二章 恐怖王朝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難道是謫仙人?第九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五十四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第六十五章 不顧身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四十二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六十七章 白銀寶鈔!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三十四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四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一十八章 一百萬石!第二十六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五十章 道衍瘋了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國俺也修黃河!第一十一章 鄭和開航母第二十三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五十七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三十四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一章 指點江山又不會改變什麼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二十三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五十七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五十五章 全都對上了第八十一章 模擬結束,失態的夏元吉第六十四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七十七章 變鈔?我從這跳下去都不會變鈔!第五十二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二十九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四十一章 新獄友登場第七十二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五十二章 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第四十五章 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第四十九章 晉侯惰玉,見譏無後第三十六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六十章 《華夏貨幣史》第六十七章 白銀寶鈔!上架感言第三十六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二十五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五十三章 公平與平等第二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一十三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二十章 何謂王朝?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四十五章 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十章 君不見第一十九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四十六章 憑什麼要苦一苦姓?!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四十五章 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四十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一十八章 一百萬石!第八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一十四章 解縉獻圖第七十九章 變鈔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爲儲君嗎?第六章 糾結的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