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梅津美治郎的怒火

被大本營一而再、再而三不顧關東軍現狀,不斷的從關東軍抽調部隊與重裝備,以及儲備物資,搞的怒火中燒的梅津美治郎大將,這罕見的話越說越多,越說話音越高,最後甚至是語帶怒意的道:“這種情況之下,大本營不僅要打亂關東軍的原有部署,甚至到現在爲止還在不停的給關東軍放血。”

“就在昨天,大本營不顧眼前關東軍正在與反日武裝激戰的現實,又強行抽調走了一萬噸油料儲備,四百噸的航空炸彈,上千噸的各種彈藥調撥給支那派遣軍。並抽調走了整整一個野戰重炮聯隊,以及三千發的一百五十毫米重榴彈炮彈,調撥給新成立的南方軍。”

“海軍方面更是連招呼都不打的,就抽調走了配屬關東軍作戰的大半戰鬥機部隊。這種情況之下關東軍沒有和大本營討價還價,大本營反倒是對關東軍的作戰計劃指手畫腳。關東軍不想吃獨食,大本營反倒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削弱關東軍的實力。之前答應的支援,幾乎沒有一樣落實。”

“大本營總是張嘴、閉嘴說滿洲是帝國的生命線,但是卻不顧關東軍的現狀,屢次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加強給其他方面。甚至還從關東軍抽調兵力與技術裝備,加強其他方向的力量。大本營如此的做,究竟是一個什麼心態?”

“田中少將,我就問你一句話,失去了滿洲這個工業與後勤基地,單靠本土的資源能不能支撐帝國進行下一階段作戰?尤其是失去了滿洲的鋼鐵、特種礦產品,帝國的聖戰還能不能進行下去。”

“如果單靠帝國在支那佔領區內那點有限的輕工業,以及除了煤炭與糧食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可以支撐帝國將戰爭進行下去的資源,帝國什麼計劃都是空的。記住滿洲是帝國的生命線,離開滿洲帝國根本就無力進行一場長期的戰爭。”

說到這裡,梅津美治郎大將看了看面前的岡部直三郎中將、田中新一少將後,語氣堅定的道:“我在這裡今天和你們最後談一次,對於新京,關東軍是絕對不可能放棄的。哪怕是暫時的放棄,關東軍也不會允許的。”

“我不能允許前輩在滿洲開創的基業,毀在我的手中。更不能允許關東軍付出了無數鮮血和生命創造的宏偉藍圖,毀在我這任關東軍司令官手中。大本營如果同意將這兩個師團調撥回關東軍,我可以按照大本營的要求。甚至可以在明天,就在西滿轉入就地反擊。”

“關東軍的整個部署已經調整完畢,在西線進行反擊的幾個師團已經抵達戰區周圍。但是關東軍目前的反擊,在新京以北的戰鬥無法減輕壓力的情況之下,顯得後繼乏力。說白了,就是兵力不足。”

“但是大本營如果達不到關東軍的要求,就別怪關東軍自行其事。現在的關東軍雖說不允許實行下克上,但是大本營如果對關東軍目前的困境坐視不理的話,那麼對不起了,關東軍自能按照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作戰。”

見到梅津美治郎大將說這番話的時候,臉色變的鐵青,到底是他的老下級,知道梅津美治郎大將這是動了真怒了。只是留下這兩個師團,他田中新一即便是作戰部長也沒有這個權利。第二師團到也罷了,他們在重新組建後,原本就沒有打算調回關東軍。

這個第二師團,已經內定作爲南下的主力,與十八師團一起參與南下作戰。調他們來滿洲,一是進行一些在國內不太適合開展的訓練。二也是爲了緩解一下南洋方面,美英方面施加的壓力。

如果一下子調集太多的師團,只能刺激美英提前做好準備。按照目前情報顯示,英軍已經明顯加強了在香港、東南亞英屬殖民地的防務。雖說因爲北非戰事緊張,無法抽調太多的精銳部隊到東南亞。

但是英軍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英聯邦國家抽調了相當一部分援軍,並在英屬印度新組建了一批英印師。同時其部署在東南亞的海空軍實力,目前有了一個明顯的增長。就連香港和新加坡這樣的彈丸之地,也增調了不少的新部隊。

美國雖然沒有調集太多的援軍抵達菲律賓,但是明顯加強了其駐紮在菲律賓的陸軍航空兵實力。根據情報顯示,美軍從本土不斷的在向菲律賓調集重型轟炸機。並擴編了菲律賓本土軍隊,其在菲律賓的兵力已經達到十餘萬。

其中雖說正規的美軍不多,大部分都是菲律賓人,但是無疑人數如果繼續增加下去,對下一步日軍在南洋作戰會很不利的。尤其是對其速戰速決的作戰計劃,會帶來很大困擾的。所以大本營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後,還是將第二師團留在滿洲繼續訓練。

由於這個師團已經編入南方軍了,而且是準備在未來的南洋作戰之中,專門用於最艱難作戰方向的主力師團。大本營再三要求參謀本部,對於這個師團的使用,一定要經過陸相與參謀總長聯合批准纔可以。

至於第五師團原本是要劃歸關東軍建制的,但是大本營不知道抽了什麼瘋。在這個第五師團,在已經抵達了奉天之後,卻是連屁股都沒有坐穩就又與第二師團一起被調回了關東州待機。一來一回,白白的浪費了不少的時間。

儘管這兩個師團目前都在關東州待機,但是這兩個師團卻眼下都歸屬的是專門用於南洋作戰的南方軍建制。也就是說,這邊關東軍讓人打的再悽慘,這兩個師團也只能在邊上看着。至少在沒有命令之前,是根本無法輕舉妄動的。

調這兩個準備用於南洋作戰的主力師團,他田中新一沒有這個權利。但是梅津大將的要求,卻也是不能不考慮的。畢竟他說的話也沒有錯,面對着眼前這樣一支裝備精良,作風兇悍的反日武裝,關東軍目前全線反擊的實力的確有些不足。

關東軍的反擊一旦在西線打響,北線與東線的抗聯絕對不會一點沒有動作。如果北線與東線的抗聯,利用這個機會加強攻勢的話,那麼無疑對關東軍在反擊的時候,後方的壓力會相當的大。

梅津美治郎大將有固執的不肯放棄新京,這無疑更加大了關東軍在兵力使用上的緊張。按照新京周邊戰場上的態勢來看,關東軍如果想要在全力向西線反擊的時候,力保新京不失的話,至少在新京周邊要保持兩個師團以上的兵力。

而關東軍在還要兼顧南滿的情況之下,目前也很難抽出這麼多的兵力。作爲多年的老部下,田中新一少將清楚的知道,眼前這位梅津美治郎大將是一個順毛驢。表面上看似學者的風度,實際上心狠手辣不說,而且爲人極爲固執。

曾經因爲他的反對,一位老資格的大將,從幾乎已經坐上整個屁股的陸相位置上被拉了下來。而另一位資歷在他之下的現任朝鮮軍司令官,當年在競爭陸相的時候,也曾經因爲他的堅決反對而未果。直到他外派到山西擔任第一軍司令官,那個傢伙才坐上夢寐以求的陸相位置。

這位固執的陸軍大將一向是說一不二的,他要是脾氣上來了,可真的不管不顧。當年二二六事變,時任第二師團長的他在沒有得到陸軍省與參謀本部任何的指令之前,就敢調兵進行鎮壓。如果大本營一點不考慮他的想法,他真的會自由行動。

這位梅津美治郎大將抗命之舉,會給關東軍帶來多少麻煩他倒是不太擔心。雖說去年的戰役,關東軍大敗而歸,還丟了北滿重鎮哈爾濱。但是田中新一,對這位老上級的能力還是相信的。他擔心的如果因爲這位梅津大將的抗命之舉,影響到下一步的作戰可就麻煩了。

想了一下,田中新一道:“美津大將,這兩個師團已經即將南下,我沒有權利在給您調回來。這樣,我把第十師團從朝鮮軍給您調回來。只要關東軍能保障鐵路暢通,三天之內,我保證這個第十師團交到關東軍的手上。”

“另外第四師團雖然已經編入南方軍,但是按照整個作戰計劃,他們只是作爲預備隊使用,目前正在上海休整、休整待機。在其他的師團已經有了各自作戰任務,調動不是很方便的情況之下,我可以做主把這個第四師團調撥回關東軍。”

“而且我保證這個第四師團,最遲十天之內可以到位。但是關東軍必須按照大本營的需要,在三天之內發起反擊。在這兩個師團到位之前,關東軍完全可以動用目前在南滿的兩個師團嗎。相對於北滿和吉林戰線,南滿目前還是相當穩定的。”

田中新一的這個表態,梅津美治郎與吉本貞一倒還算滿意。但是對於他調來的這兩個師團,兩人卻是都有些不滿意了。第十師團當然沒有問題,雖說與第二師團相比,相對差了一些,但是也算是精兵悍將。如果兩日之內,能夠抵達戰場自然會大大的增強關東軍的作戰能力。

不過對於田中新一提出的第四師團,無論是梅津美治郎還是吉本貞一,這剛剛緩和一些的臉色,不約而同的在一瞬間又變得有些不自然了。關東軍之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能夠剿滅抗聯,歸根結底的原因就出在這個第四師團身上。

隨後的戰局之中,這個第四師團的表現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都稱不上。先是丟掉了東北滿重鎮佳木斯,後又在戰鬥之中被打的損兵折將。這個第四師團在戰場上的表現,簡直對皇軍都是一種侮辱。

對於一個調上戰場之前,全師團集體裝病的師團,鬧出聯隊長親自坐鎮醫院往外趕人事件的師團來說,這兩個關東軍巨頭實在沒有信心將他們派上戰場。尤其是這場在他們眼中,關係到關東軍在滿洲統治的命運之戰之中。這個第四師團在戰場上畏難,搶劫其老百姓,瓜分其軍用物資來卻是一個頂倆。

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三百八十二章這種仗我們打不了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四章史上最黴的穿越(4)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十八章 谷壽夫的節操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沒有那麼大胃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聯隊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
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一百四十一章輝煌的開端(9)第三百八十二章這種仗我們打不了第九十六章 第二個試驗場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謙吉的最後瘋狂第五十五章 實在有些窩囊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邊倒的坦克戰第八十三章 形勢變化第四章史上最黴的穿越(4)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二百八十四章 完不成任務殺我的頭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十二章 都失去了耐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七十五章 總攻擊第二百零八章 無兵可調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五百零五章 對楊震又愛又恨的德國人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三十二章 總算可以勉強喘口氣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第一百五十一章 楊震最強勁的對手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三十章 定位錯誤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四百四十章 我們勢在必得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聯人的交換條件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十八章 谷壽夫的節操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四百七十九章我沒有那麼大胃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聯隊第四十三章 隱憂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六十章 打劫開拓團第一百零五章 兇惡的叛徒第三百零一章 實戰化的裝甲兵指揮學校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一百六十一章 杜開山的不理解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零五章 情報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三百九十六章 夜間精確轟炸第十二章說好的戰果呢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一百零四章 敵情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一百八十章 總指揮的批評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