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

每個裝甲旅支援火力加上蘇制雅各六卡車,加上美製一零五榴彈炮改裝的自行榴彈炮六門。用蘇制嘎斯M卡車,加上日製九五式野炮,改裝的自行野炮四門,外加四門一百二十毫米重迫擊炮。

此外還裝備固定在半履帶裝甲車上,作爲自行高射炮的雙二三高炮四門。以蘇制卡車爲地盤的,四聯裝十四毫米高射機槍六門。卡車的越野能力雖說比不上履帶車輛,但是在半履帶裝甲車數量不足的情況之下,也只能暫時以卡車作爲替代品。

用履帶車輛改裝的自行火炮,基本上都配備給了兩個裝甲師。而且抗聯也沒有那麼多的二流坦克,可用於改裝。先用卡車改裝以解決燃眉之急,保證滿足裝甲旅屬炮兵的機動能力,可以跟得上坦克作戰。

同時在火炮的選擇上,楊震也是下了苦工的。美製一零五榴彈炮數量不多,但是重量卻很輕。蘇制雅各六卡車載重五噸,騰出的重量可以對卡車的底盤加固,以便可以承擔火炮的後坐力。

野炮的選擇上,選擇九五式野炮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九五式野炮性能的確比不上九零式野炮,但是在重量上更輕。而且九五式野炮彈,與三八式野炮彈是通用的。繳獲的數量,也比九零式野炮多。

可供選擇的餘地,遠遠的超過九零式野炮。所以在野炮的選擇上,最終還是選擇了九五式野炮。而與此同時爲了減輕後勤壓力,除了兩個裝甲師配備的改裝九零式野炮之外。所有步兵師的改型野炮,全部退出了一線。

經過改編,全軍擁有裝甲旅六個。每個旅共計裝備輕型坦克四十輛、中型坦克六十輛、蘇制或是德制裝甲車十二輛、汽車三百八十輛。此外還裝備美製摩托車四十五輛,美製輕型吉普車十二輛。

不過所有旅的編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獲得坦克的數量和種類,各個裝甲旅的編制都有不同。有的旅下屬各個營下轄兩個中型坦克連,一個輕型坦克連。有的旅卻是正好反過來,裝備兩個輕型坦克連,一箇中型坦克連。

出現這種編制的原因,除了有些部隊編制是爲了更好的適應複雜地形之外,主要還是根據獲得的坦克種類和數量來決定的。不過在整個四三年因爲受制與獲得坦克來源和種類,幾乎所有的裝甲旅都是第二種編制。

在接受了斯大林格勒以及高加索戰役結束之後,蘇軍轉交過來的大批德制坦克之後。兩個裝甲師,所有的蘇制坦克都被替換了下來。兩個裝甲師都清一色的改爲德制三號和四號坦克,以及德制半履帶裝甲車,德制輪式裝甲車。

原來裝備的蘇制T三四坦克,抗聯自己生產的部分同型坦克,以及蘇制裝甲車則被轉入各個裝甲旅作爲主戰坦克使用。而在編制裝甲旅的時候,考慮到維修以及裝備保養的問題。將同一國家生產和製造的坦克,儘可能的編入一個旅集中使用。

比如裝甲三旅的兩個坦克營,每個營都下轄兩個十字軍巡洋坦克連,一個瑪蒂爾達二型坦克連。裝甲四旅則是以下轄四個T三四坦克連,兩個BT快速坦克連。裝甲五旅,則是裝備抗聯自己生產的兩個T三四坦克連,外加四個美製M三輕型坦克連。該旅的裝備雖是混編,但還是以美製爲主。

原計劃這個旅,裝備的都是美國坦克。但因爲美國人提供的中型坦克,作爲交換籌碼被交換給蘇聯人。抗聯自己生產的T三四坦克數量又不足,所以只配備了兩個連爲中型裝備,其餘的裝備還是以美製坦克爲主。

至於裝甲一旅和二旅,一個清一色的是德制三號坦克。另外一個則是英制十字軍巡洋坦克兩個連,丘吉爾步兵坦克四個連。這兩個連的丘吉爾步兵坦克,是蘇聯人在四三年初,從自己部隊中撤裝下來,轉交給中國同志的,屬於額外贈送到是罕見的沒有收費。

一向斤斤計較的蘇聯人,此次這麼大方原因是這批英制丘吉爾步兵坦克,讓他們實在無法忍受。在氣候炎熱、地勢平坦,以沙漠爲主的北非或是西歐平原,這種坦克也許會發揮很大的威力。但是在泥濘的東線,比瑪蒂爾達二還複雜的行走機構,卻是讓蘇軍吃足了苦頭。

在美軍開始提供M三、M四中型坦克數量逐步開始增加,以及自己的T三四坦克產量越來越高後。這批在蘇軍之中極爲不受歡迎的英制坦克,連同瑪蒂爾達二型坦克,大部分便退出了一線戰鬥。

在英制瓦倫丁步兵坦克數量足夠後,蘇聯人乾脆將這兩種坦克,都轉手給了抗聯。四三年初,蘇聯人轉交給了抗聯六十輛,以替換美援的M三中型坦克。在庫爾斯克會戰之後,對於這種坦克實在已經忍無可忍的蘇聯人,乾脆將倖存的五十多餘輛也全部轉交給了抗聯。

這批坦克蘇聯人不喜歡,抗聯也一樣不喜歡。行走裝置不適應蘇聯的地形,更不適應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地形。而且坦克採取小直徑負重輪,是整個二戰之中坦克之中最獨特的。好處很明顯,易於生產不說,被擊毀一兩個也不耽誤行走能力。

但壞處也明顯,過小的負重輪懸掛行程太小,越野舒適性差到了極點。儘管時速極慢,二十公里的時速與馬爾蒂達二一個樣子。但是一百公里跑下來,裡面的駕駛員幾乎都快散架子了。在越野的時候,甚至比一向以人機功能差著稱的蘇制坦克還要人命。

可這個傢伙比瑪蒂爾達二型坦克,還要厚實多的裝甲,又讓人感覺到不用可惜。這種坦克對於抗聯來說,整個一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不過幾經考慮,最終還是將這些坦克與十字軍坦克編成了一個裝甲旅。

好在這種自量產開始一直到整個二戰結束,始終是英軍主要步兵坦克的蘇軍眼中的垃圾,英國人只援助給了蘇聯人三百多輛。除了這一百多輛,剩餘的都在斯大林格勒,以及庫爾斯克戰役之中打光。

蘇聯人轉過來的數量並不是太多,倒也免得抗聯更加的頭疼。否則扔是捨不得,畢竟抗聯自身的坦克生產,纔剛剛的開始。可不扔,用着簡直太他媽的遭罪了,蘇軍裝甲兵曾經經歷過的噩夢,對於抗聯來說也是一樣的。甚至因爲維修保養能力更差,噩夢還要長遠的多。

不過不管這些裝甲旅的裝備,有這樣或是那樣的缺點。但在楊震的堅持之下,在蘇聯提供的大批德制坦克抵達,以及美製M三輕型坦克抵達之後,楊震堅持沒有擴充裝甲師的數量。而是採取了以輕便旅爲主要編制,與步兵師調整的初衷是一樣的。

日軍缺乏大規模的坦克部隊,裝甲師的編制至少現在對於抗聯來說過於笨重,也沒有那麼大的需要。相對靈活得多的裝甲旅編制,還是成了抗聯坦克部隊編制的首選。僅有的兩個裝甲師,是爲了對抗日軍可能會成立的坦克師團做準備的。

不過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戰役結束之前,各方面轉交的坦克數量不足,有限的坦克還要補充之前戰損。抗聯新組建的裝甲旅,大部分還都是一個空架子。裝備的重點,還是要保證兩個裝甲師,以及裝甲第一、第二旅的完整。

新編成的每個旅,只有部分已經退出一線的蘇制T二六坦克作爲訓練使用。但隨着美英兩國提供的坦克陸續抵達,以及斯大林格勒、南高加索戰役結束之後,蘇軍轉交過來的大批德國坦克,這些裝甲旅到四三年中血肉才逐漸豐滿起來。

不過在整個四二下半年以及四三年上半年,美英兩國提供的坦克,還是以美製M三輕型坦克,英制馬爾蒂達二、十字軍、盟約者坦克爲主。而那些慢吞吞的馬爾蒂達二型坦克,儘管防禦力超級牛。

但是這種優點不多,滿身缺點的坦克,只能編製成獨立坦克團使用。在戰時配備給正面突破的步兵師,作爲突破手段使用。當然這種越野能力幾乎沒有的坦克,只能在平原地區作戰,山區是不適合這種坦克的。

而就在抗聯不斷調整部隊編制,以應對未來戰局的同時。抗聯當面的關東軍,也在根據當面抗聯裝備上的變化,不斷的在調整自己的武器裝備配置以及兵力部署,以便能夠應對抗聯實力的變化。

整個四二年下半年,四三年上半年,除了空中激戰不斷之外。地面上在前一次會戰之中,明顯都元氣大傷的抗聯和關東軍,都在忙着舔舐自己的傷口,抓緊時間恢復元氣,爲下一次大戰做好準備。

因爲無論是楊震,還是梅津美治郎都很清楚。下一場不知道什麼時候爆發的大戰,恐怕就就是徹底決定東北命運的一戰。日本人也許可以接受北滿的丟掉,可以接受新京的丟失,但日本人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南滿這個對他們維持戰爭至關重要的工業基地丟失的。

而楊震雖說也壓根就沒有打算在短時間之內,一鼓作氣徹底的收復東北。但也正是考慮日本人只要血沒有流盡,就不會放棄南滿這一點。所以他一直琢磨怎麼樣利用日本人的這個心態,將整個南滿變成一個日本人的絞肉機。

一方面以自己不斷想辦法搞來的裝備,利用裝備上的優勢,不斷的削弱日本人兵力。給日本人的整體國力,不斷的放血。另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利用日本人不會放棄南滿的態勢,減輕華北各大根據地發展所需要承受的壓力。

至於楊震要說壓根就沒有打算徹底徹底收復東北,那也不太可能。畢竟收復南滿,他可以騰出手來,全力應對關內戰局。甚至可以一鼓作氣直下朝鮮半島,從根本上徹底解決自己側翼的威脅。

但是楊震很清楚如果自己真的收復南滿,那麼自己面對的將不單單是關東軍。爲了保證南滿工業基地的安全,日本人會不惜放棄一部分關內佔領區,甚至放棄太平洋戰場,來全力保證南滿安全的。

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二百零七章 楊震也有坑人的時候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防着這個傢伙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九十六章 特訓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只能是空歡喜一場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二百五十五章 貓是不會輕易教會老虎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一百一十二章 堅守八個小時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慎重考慮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敵蹤突現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十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5)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
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四十章 龍入大海 (7)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見與馬屁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二百零七章 楊震也有坑人的時候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二百一十六章 最頭疼的事情第三百一十三章 防着這個傢伙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二百八十二章 爲了今後的大發展第九十六章 特訓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一百九十四章 超出判斷的對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只能是空歡喜一場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戰天津(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須做到的第三十九章 龍入大海 (6)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四百五十八章 難產的決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四百零三章 底氣第二百五十五章 貓是不會輕易教會老虎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轉入防禦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駕馭這羣鐵馬第六章 架勢一定要拉足第一百一十二章 堅守八個小時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三百八十三章 解惑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二十九章 毀滅(1)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235章 楊震的目的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慎重考慮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法擺脫的宿命第二百七十二章意外中的意外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們的臉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四百四十五章 變生肘腋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楊震的固執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四十三章 你們終於查清了一件事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敵蹤突現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十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5)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三百零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楊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