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

王光宇的感覺還是很靈敏的,王效明現在的確是壓力極大。關門嘴子山這邊槍炮聲一響,那邊已經進至距離興山街不到十華里的西山福太郎派出的先頭部隊立即發現異常。接到報告後,那邊已經渡過大鶴立河的西山福太郎立即終止了宿營,帶領兩個聯隊連夜向興山街疾進。

日軍的動作遠比王效明預計的要快的多。就在王效明剛剛將騎兵第三旅團留守在興山街上看守戰馬的那個小隊解決掉,將其戰馬一掃而光後,不到半個小時。作爲一零四師團先頭部隊的師團搜索聯隊的兩個中隊便已經進入已經成了一片廢墟的興山街。

由於敵情不明,並且與一零八聯隊所有的通訊聯絡已經全部中斷。這兩個中隊的日軍並未急於繼續北上,而是留在興山街等待主力的到來。

就在王光宇剛剛結束那場血腥的肉搏戰不到一個小時之後,西山福太郎帶領的一七零聯隊、一三七聯隊的兩個步兵大隊以及師團屬炮兵兩個山炮中隊,一個一百五十毫米重迫擊炮中隊,一個三七速射炮中隊,外加西山福太郎不知道抽了什麼瘋帶上的一個日軍剛剛裝備不久的九八式二十毫米高射炮中隊。

本來按照澤田茂中將的意思,還要給他帶上整個三江省地區唯一的一個裝備了大威力的大正十四年式一百零五毫米加農炮重炮大隊。因爲羣策山一戰,他知道對手手中有一百五十毫米重榴彈炮。

但無論是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還是參謀長磯谷廉介都不同意,這個重炮大隊已經決定西調參與諾門罕戰役。在他們看來,這些大威力的加農炮要留着對付裝備有數量巨大一百五十二毫米重榴彈炮的蘇軍。對付那些反滿抗日分子,七十五毫米山野炮足夠了。

幾經爭取卻始終未能獲得批准,而有些歉意的澤田茂也就打開自己屬下,包括暫時歸屬到第四師團建制內所有炮兵部隊任西山福太郎挑。結果誰也沒有想到,西山福太郎既沒有要野炮,也沒有要其他的什麼東西。

除了數量巨大的毒氣彈之外,他只要了一個一百五十毫米重迫擊炮中隊,以及一個不知道腦袋搭錯了什麼弦,鬼死神差的要了一個二十毫米高射炮中隊。

幾乎一零四師團所有官兵都沒有想到,真正給他們帶來巨大傷亡的就是這個剛一開戰,便丟掉的這個高炮中隊的六門九八式的二十毫米高射炮。

誰也沒有想到過這種平時打飛機用的,臨時改爲平射後的二十毫米高炮殺傷力如此巨大。雖然使用的炮彈可以與日軍裝備的九七式步兵自動炮通用。但是同樣的炮彈用這種炮打出來,威力卻倍增。一發炮彈足足可以打穿一個班。

儘管帶着主力緊趕慢趕,但西山福太郎少將卻不是爲了那個該死的,自己都沒有聽說過的興山要塞,是爲了自己的一零八聯隊。

對於上個月末才由悶熱、潮溼的華南調到滿洲駐防的第一零四師團官兵來說,這屁股還沒有坐穩便又被髮配到了佳木斯一事,西山福太郎以及一零四師團上下官兵極爲不滿。

一零四師團按照原定計劃,原本在滿洲駐紮半年之後,準備調回國集體復原。在華中、華南幾次大規模作戰,尤其在去年的廣州會戰之中,這些搶劫成性預備役的老兵都發了大財。

這些搶的是杯滿盆盈的一零四師團上下官兵,現在都盼望着在滿洲休整一段時間後復原回國,以便享受一下自己在中國大陸取得的豐厚戰果帶來爲自己帶來的優厚生活。

可卻沒有想到,剛一抵達滿洲,還沒有來得及領略新京宜人的風光,和傳說中滿洲俄羅斯女人的熱情。就被踢到這個該死的,之前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的什麼佳木斯,來清剿這些給皇軍帶來重大損失的反滿抗日武裝。

儘管心中嚴重不滿,但作爲軍人的這些日軍官兵也知道,該執行的命令終歸還是要執行的。更何況先頭部隊還是自己的戰友、同袍。這些日軍官兵行軍還是很賣力的。

作爲日軍特設師團,組建之後一直在主要戰場作戰,沒有半分與游擊隊作戰經驗,習慣了在關內戰場上我攻你防作戰模式的一零四師團打的太中規中矩了。行軍沿着公路行軍,兩側的山地上雖然派出了斥候,但只要在未發現對手的情況之下,也就沒有重視。

行軍大隊也是,雖然同樣派出了斥候,而且行軍大隊已經按照急行軍的模式,但隊形並未拉開。甚至行軍路線上也沒有派出工兵掃一下雷。當第一波士兵踩中地雷死傷一地的時候,剩下的日軍居然呆住了,明顯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聽着關門嘴子山那邊越來越密集的槍炮聲,已經與鬆野尾明勝失去了一切聯繫的西山福太郎少將也顧不得這條山區公路還有多少的地雷,沒有攜帶工兵的他,只能是硬着頭皮走下去。

可就算行軍隊列拉的已經是很開,但一路上卻仍舊不時有士兵踩中那些該死的,似乎是無窮無盡的地雷。當被地雷炸死、炸傷的士兵已經達到了一箇中隊後,西山福太郎再也忍受不住,換了模式,集中炮火採取覆蓋射擊,沿着公路一米一米的掃過去。

既然沒有攜帶工兵,那麼不想弄出太大傷亡,避免回去無法向師團長閣下交待的他,就只能改爲用炮火掃雷。雖然這種方法慢了一些,也顯得浪費了些,但被炮火轟擊過的地方,卻再未發生士兵踩中地雷喪失戰鬥力的事情發生。

雖說代價有些高昂,但西山福太郎絕對還是物有所值。一個士兵被炸傷,就要至少兩個人來擡。之前在雷區損失了一箇中隊,陣亡的實際並不多,大多都是被炸斷了腿。在不敢將這些傷兵留在這漆黑一片的北滿山區的情況之下,這些無法行走的傷兵只能擡着。

半個中隊的傷兵,就需要一箇中隊的人來擡。要是按照這個負傷比例在增加下去,恐怕自己至少得抽出一個步兵大隊來擡傷兵。西山福太郎少將不知道這些鬼地雷是哪裡來的,但有一點他知道,這些地雷絕對不是日本兵工廠出產的。

這些地雷被設計的極爲不人道,並非是以將踩中地雷的人炸死爲目的,而是純粹的要將人炸成殘廢。雖說裝藥量遠遠比不上日軍生產的常規的地雷,設計和製造甚至可以用簡陋來形容,很多地雷的外殼乾脆都是用無法防潮、防水的木頭製造的。引信,很多都只是一發六點五毫米的步槍子彈。

一般情況之下,除非特倒黴的傢伙,否則踩上這些地雷的人大多隻會被炸飛一隻腳或是一條腿,通常是死不了的。儘管這些地雷中很多殺傷力都不大,但其戰果在西山福太郎以及一零四師團官兵的眼中卻是更缺德。

把人有意的炸成殘廢,卻是比炸死更難讓人接受。死了就死了,死了除了支付部分撫卹金之外,並不會給對方的國家、軍隊帶來什麼負擔。雖會對部隊的士氣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太大。

但成了殘廢就不一樣,不僅行軍時候的部隊要分出部分人來擡,拖累行軍速度,傷員發出的痛苦至極的呻吟聲極度影響士氣不說,戰後國家還要養活這些已經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大大增添了這個國家的負擔。

這就是楊震說的戰爭不僅僅是戰場上決定勝負,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強弱。而是一門包含着經濟戰、心理戰都多門科學的學問。這些地雷給西山福太郎以及一零四師團所有官兵帶來極大心裡傷害的地雷,正是楊震仿製的在後世大名鼎鼎美式M四九式反步兵地雷。

這些日軍還算幸運的,由於楊震命令兵工廠抓緊時間將在他看來效費比最高的六六式反步兵定向雷搞出來。而還沒有抽出時間生產他山寨的,工序相對複雜一些的七二式反步兵跳雷。

而且也是有意的在日軍中製造恐慌,畢竟炸成殘廢,對這些日軍來說比殺死他們更痛苦。所以才集中精力搞這種反步兵地雷與定向雷,而有意識的將跳雷的生產押後,要不這些中獎的日軍會更痛苦。

也正是爲了避免這些地雷在繼續削弱本就已經不高的軍心、士氣,所以西山福太郎才決定採取相對昂貴一些的炮火掃雷方式。與其他日軍將領不同的是,在西山福太郎看來,士兵的生命,尤其是經過戰火考驗的久經訓練的老兵,要比比那些可以重新制造的炮彈值錢的多。

由於時間過於匆忙,再加上是在夜間,王效明在佈雷的時候,沒有玩多少花樣,將主要的地雷都埋設在了公路上。西山福太郎這一手,讓王效明始料不及,埋設在公路上剩餘的,還沒有被命好的日軍踩中的地雷大多被日軍炮火引爆。

見到剩餘的雷區,被日軍集中炮火一段段的轟掉,王效明心疼之極。一旦雷區失去了作用,自己拿什麼拖住山下足足有一個加強聯隊的日軍。難道就憑藉這五百多個身體虛弱,雜七雜八的前戰俘和那幾十枚什麼定向雷?

儘管捨得拿出攜行的炮彈,清掃公路上的雷區,但是並不代表一貫節儉成性的西山福太郎會捨得用炮彈一直炸到關門嘴子山。攜行的炮彈數量雖然不少,但畢竟還是有限的。若是炮彈都用來掃雷了,下一步的戰鬥還怎麼打?

在清掃出長達一千餘米相對安全的公路後,西山福太郎命令將馱運重迫擊炮、重機槍以及高射炮的戰馬全部卸下來,趕到公路上,用這些馱馬來繼續探路。至於那些從馬背上卸下來的重迫擊炮與重機槍則全部上肩,改爲人力。而那幾門高射炮則留在了原地。

看着馱馬在前面一路奔馳,卻在未引發地雷,西山福太郎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對於對手佈置的這些地雷陣,西山福太郎有種感覺。對手在這裡阻擊自己的兵力根本就沒有多少,否則他們不會想到用地雷來阻止自己前進。

既然對手苦心佈置的地雷已經掃光,那麼前面直到關門嘴子山將再無人任何可以阻擋自己前進的東西了。

西山福太郎不知道,他比已經遭遇過類似境遇的直田吉少將要幸運的多。一是王效明手頭沒有那麼多的地雷,二是時間不允許他多花一些心思去佈置這些雷區。最關鍵的是他比直田吉大方的多,除了捨得炮彈之外,還捨得用那些馱馬去蹚未發現的雷區。

至少這一點,地道騎兵出身,幾乎是愛馬如命的直田吉少將是遠遠做不到的。讓他去拿戰馬的生命蹚地雷,還不如殺了他。

就在得意洋洋以爲對手的地雷陣已經徹底被自己破壞了的西山福太郎少將,將爲了躲避地雷而拉的很長的行軍隊列重新整頓完畢,準備向關門嘴子山前進,以解救現在情況恐怕很不妙的一零八聯隊時候,剛剛還一片寂靜的公路兩側,突然傳來了幾聲並不大的輕微爆炸聲。

伴隨着這幾聲輕微的爆炸聲,成散佈面炸出的,數量成千上萬的的鋼珠將剛剛集結完畢的日軍掃倒了一片。還沒有等日軍從這幾聲輕微爆炸聲帶來巨大的傷亡之中清醒過來,公路兩側的山地上又響起了清脆的槍聲。

被身邊眼疾手快的衛兵一把按在地上,才僥倖逃過一劫的西山福太郎,看到倒下一片的部下,不由得破口大罵出聲:“該死這是那裡冒出來的?公路兩邊的山地不是已經仔細的搜索過了嗎?怎麼還會有襲擊?那個搜索聯隊長杉本守中佐該切腹向天皇陛下謝罪。”

聽着關門嘴子山那裡已經越來越微弱的槍聲,心中升起一股子濃濃不祥預感的西山福太郎少將不敢在有絲毫的耽擱。除了留下一個步兵大隊清剿兩側山地,將那些該死的,只會埋伏起來打黑槍的支那人揪出來。

自己則帶着主力不顧一切的向關門嘴子山方向疾馳,剛剛在雷區耽擱的實在太久了。他已經沒有時間再與這些只會偷襲分子在繼續糾纏下去。自己可以拖,那邊鬆野尾勝明卻不見得能拖下去了。

他這麼一弄讓王效明極爲被動。手頭兵力不多的王效明被他這一手弄的有些手忙腳亂。

面對兩難境地,王效明除了留下少量兵力交給唯一的經驗豐富一些的孫文久指揮拖住那個進行清剿的日軍大隊之外,自己帶着剩下的不到四百人的兵力,死死的卡住一個山頭,試圖拖住西山福太郎的腳步。

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二百零九章 你不能再帶兵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248章 勸解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二百八十五章 敵蹤突現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十六章 計劃(1)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232章 狠毒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聯隊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章 什麼手段有效用什麼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三百六十四章 影響之算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226章 連皮毛都算不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十四章 誓言
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咬牙階段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二百四十九章 無法說出的原因第二百零九章 你不能再帶兵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248章 勸解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二百八十五章 敵蹤突現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個人跑了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三百二十九章 談話之兩難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253章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十六章 計劃(1)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232章 狠毒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八十章 楊震的感慨第二百一十二章 想要打臉的日本海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軸承之困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五百五十四章心理崩潰的日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聯隊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八章 家事之楊繼財的婚事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三百四十七章 示威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二章 以攻代守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務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章 什麼手段有效用什麼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奈的交換物第八十章 我們要給與足夠的信任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第三百三十二章 他該殺,你該死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第三百六十四章 影響之算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一百六十七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五十八章 個性與爭吵第一百四十七章 關東軍情報之殤第二百九十三章 調整目標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226章 連皮毛都算不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六十四章 紀律第十四章 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