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

哈爾濱的這些原本就是沙俄精英階層的白俄文化素質很高,很多人擅長几門外語,大部分人因爲生活的經歷,漢語說的很流利。所以教師的選拔,優先面對的是在哈爾濱的白俄、猶太人和波蘭人。當然考慮到某些因素,招聘的教師以中年以上婦女爲主。

經過研究,考慮到目前根據地的急需,東北局先行開設法語系、德語系、英語系、俄語系,重點就是英語系和俄語系。而隨着抗聯準備交換一批德國戰俘爲己所用,這所學校的專業還要進行調整,德語專業學生人數還要擴大。

由於哈爾濱的白俄數量很多,再加上失去了國內財產之後,很多白俄都處於生活困境之中。所以招聘教師的工作進行的很順利,一週之內大部分的教師已經到位。再加上關內調來的一些教會學校畢業的大學生,現在這所外國語學校基本上已經萬事俱備了。

現在老師和學生,已經全部到位。按照東北局的要求,即將正式開學授課。而除了已經開始組建的外國語專科學校之外,還有培養財務人員的財政專科學校也已經開始着手組建。如果現在將這些白俄全部遣送回蘇聯,現在這兩所學校只能全部都停下來。這種情況,楊震是很難接受的。

至於這些白俄回國之後的結果,在楊震看來李延平說的第二種可能性發生的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前幾年蘇聯人爲了解決白俄對邊境的騷擾,想盡辦法動員了一批在哈爾濱已經拿了蘇聯護照的白俄回國。等這些人回國之後,蘇聯方面政策一夜之間就變了臉。

當時返回蘇聯的萬餘白俄,不是被處決就是被髮配到西伯利亞或是北冰洋沿岸各個勞改營去勞動。有了這個不遠的前車之鑑,恐怕不強行轉交,這些白俄是不會輕易的答應回國的。但是如果強行轉交,美國人那邊會不會出現某些預想不到的麻煩?

其實楊震還不知道的是,在後世蘇聯人在搶佔東北,尤其是哈爾濱之後。除了拆除中國東北的工業設備,對關東軍實施繳械之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抓捕並處決白俄之中堅定的反蘇分子。

在蘇軍進入東北之後,在大連和哈爾濱處決了大批在中國東北的白俄。凡是爲日本人效過力,充當過僞滿軍警、憲兵,以及前沙俄軍隊中擔任過一定級別軍官,主要是少校以上軍官的白俄幾乎被蘇聯人殺光。

蘇軍在佔領哈爾濱和大連之後,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在夜間用卡車將這些人,成批的拉到哈爾濱郊外的幾處亂墳崗子處決之後就地全部焚化。只是與眼下蘇聯人提出要求截然相反的是,在流亡到中國之後出生的年輕人,反倒是沒有受過什麼處罰大多數都回國了。

相比後世這些白俄的遭遇,現在蘇聯人提出轉交在哈爾濱的白俄,無論這些人會不會像李延平說的那樣,倒是顯得仁慈一些了。至少現在急需兵員的蘇聯人,不會將他們送到西伯利亞去搬石頭,或是直接讓他們消失的無影無蹤。上了戰場,對於這些白俄來說還有活下來的機會。如果不上戰場,恐怕這些人才真正的死定了。

不過對於眼下的楊震來說,根據地內的白俄返回蘇聯會面臨什麼樣的命運,其實他倒不是怎麼關心。倒不是說他這個人過於殘忍,只是對於這些危害了中國近百年的白俄,楊震本身並沒有什麼好感。

而且正像李延平說的那樣,這批白俄留在根據地,相當一部分人都是一個隱患。無論他們背後的背景是什麼,對於抗聯來說都是一個潛藏着的威脅。將他們送回蘇聯對於根據地來說,也算是減輕了一些麻煩。

在對蘇聯人並不放心的楊震看來,這些白俄固然日本人可以用對蘇滲透。但是蘇聯人未嘗不是一樣不可以用的。李延平剛剛已經說過,在這些白俄的背景之中發現了蘇聯克格勃和格魯烏的影子。

這些白俄之中,固然有爲日本人充當打手的,但是需要掌握那些反蘇堅定分子行蹤,以及日本人在東北軍事情報的蘇聯人克格勃和格魯烏的間諜恐怕也不在少數。而如果蘇聯人想要對根據地實施滲透,這些白俄將會是最好的與其等到出現了大問題之後再解決,還不如趁着蘇聯人主動的提起,將他們全部轉交給蘇聯方面。但是將這些白俄一股腦的都轉交出去,對根據地今後幾年的發展並不是有利的。甚至可以說是在某些方面,弊大於利。

這些人是要遣返回去,但是不能一概而論。那些掌握了根據地目前急需外語人才,必須能留下多少就留下多少。至於其他的人,除了猶太人不能交給蘇聯方面之外,精通外語、財務的人,也至少暫時不能轉交給他們。

想了想,楊震道:“我看可以部分接受蘇聯人的這個條件,我們可以將根據地內的四十歲以下,十六歲以上所有的白俄中青壯年,全部移交給蘇聯方面。與他們一比一的對換德軍戰俘之中的工程技術保障人員,裝備維修人員。這樣,也可以加強我們的交換條件。”

“但是那些掌握了多門外語,以及財務等我們急需人才連同家屬在內暫時不能轉交。還有猶太人和與中國人已經通婚的白俄,也不能交給蘇聯人。至於波蘭人和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有國籍的,無國籍的人倒是無所謂。如果他們需要,我們可以全部都移交給他們。”

“還有那些東正教的神職人員,除了保留下個別人之外,也全部轉交給蘇聯方面。不過這件事情,先不着急談。可以作爲解決第二件事情的時候,一個附加的談判條件。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解決海參崴那批美國物資的問題。尤其是棉花和燃油,幾乎已經成了我們最迫在眉睫解決的問題。”

聽到楊震說到物資之中的棉花問題,李延平突然想起一件事:“老楊,東北局在一個星期前接到中央的一份求援電報。現在華北雖然距離冬天還有一段時間,但是眼下失去冀中根據地的華北各部,嚴重缺乏物資。今年製作冬裝所需的物資,到現在還遲遲無法解決。”

“原有的部分儲備,大多毀於日軍的反覆拉網掃蕩。而且日軍在反覆掃蕩的同時,對我華北各個敵後根據地,又實施了極其嚴密的封鎖。不僅糧食和藥品,包括棉花、棉布、煤油所有物資一律不得進山。”

“在原有的地下關係不是被日僞軍摧毀,就是因爲形勢的變化而失去聯絡情況之下。現在華北各個根據地,除了山東地區靠近棉花主產區,而形勢略微好一些之外,其餘的晉察冀、太行、太嶽、晉綏各大根據地,目前籌集的棉花和棉布,遠遠無法滿足需要。”

“同時陝甘寧邊區大生產運動雖然已經展開,但由於時間的原因,雖然解決了部分困境,但是目前還無法徹底緩解陝北的困境。雖然暫時解決了部分糧食的問題,但其他的物資如油料、布匹依舊奇缺。”

“原本並不產棉的陝甘寧邊區,雖然開始棉花種植。但是限於種植的數量和過低的畝產。今年自身生產棉花總數雖然達到一百萬斤,但是這只是皮棉的收穫量。這個數量,暫時還無法滿足需要。而國民政府對陝甘寧邊區嚴密的封鎖,又使得無法從外界獲取部分物資彌補差額。”

“中央昨日來電,詢問我們能否協助解決五十萬斤的淨棉,部分煤油、棉布,以解決陝北和華北的燃眉之急。如果可能的話,能否再協助解決一批黃金、銀元等硬通貨。如果實在不行,日幣也可以。”

李延平的話,讓楊震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錢方面,倒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雖然現在正處於大量工業建設的北滿根據地,也相當的困難,但是作爲國內主要黃金產地的北滿,解決部分急需的黃金還是可以的。

但是棉花這種北滿並不出產的經濟作物,現在根據地也是奇缺。棉花的問題,並不僅僅關係到布匹的產量。還有幾十萬大軍,能不能安全越冬的問題。更關係到北滿老百姓的生存問題和民心的穩定與否。現在北滿可不僅僅是幾十萬部隊,還有成千上萬的老百姓。

五十萬斤淨棉實際上到不是什麼太大的數目,如果想的話抗聯並非是拿不出來。但是如果拿出這五十萬斤淨棉,抗聯自身就無法滿足部隊和百姓的需要。而且原有的計劃,都將被徹底的打亂。

如果重新進口,按照目前的效率能不能趕到冬季之前運到還難說。而抗聯在美國訂購的後續一萬噸棉花,按照收購計劃以及運輸計劃安排,最早能夠運抵的時間也在十一月份。現在調整計劃,先不說能不能在短時間之內收購到。就是收購到,運輸方面對蘇交涉也是一個問題。

而眼下抗聯這批進口的棉花,也不過才一千噸。而這一千噸棉花,不僅僅是單純製作冬裝的原料,還抽調相當一部分要紡織成棉布。單靠棉花,是製作不了棉襖的。尤其是東北氣候,使得製作棉衣所需的棉花,要比陝北和華北多出一倍來。

但中央這個時候提出這個要求,恐怕關內已經實在是難以爲繼了。向抗聯張這個嘴,恐怕也是處於困難的極點了。華北與陝北的冬天,雖說不如東北那樣寒冷,但是沒有冬裝,意味着什麼?卻是所有人都清楚的。

雖然不至於像東北一樣,直接讓部隊失去戰鬥力,但是也能極大的削弱部隊的作戰能力。單薄的衣服,是抵禦不了太行山的寒風的。本身肚子裡面就缺糧,如果再無法穿上冬裝,恐怕會有相當一部分部隊垮掉的。

一支被凍得半死的部隊,與一支吃飽穿暖的部隊相比,戰鬥力可謂是天壤之別。戰鬥不用打,結局就已經很清楚的。的確十八集團軍的戰鬥意志是極其頑強的,但是再頑強的意志,也抵禦不了大自然的威力。

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六十二章 岡村寧次的選擇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三百八十二章這種仗我們打不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說說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與堅韌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三十章 毀滅 (2)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
第九十五章 反覆爭奪第二章 軍裝和軍鞋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二百零六章 對手太頑強了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三百五十六章 底線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四百一十五章 混亂的局面第六十二章 岡村寧次的選擇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第240章 不甘心的楊震第三百七十二章 背後的勾心鬥角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四百四十九章 你橫我更橫第七十七章 血色殘陽(5)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百姓信心的體現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三百八十二章這種仗我們打不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一百四十章 砸鍋賣鐵的何志山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爭第三百三十七章 遼西之戰之肥肉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的他們終生難忘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七十五章 更符合美國的利益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十四章 男人二字不是嘴上說說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發了狠的李守信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久違的呼喊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所謂第四百零七章 一次全部解決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守西攻的關東軍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塊石頭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五百一十五章 中央的求援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與堅韌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細節上分析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學問的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百六十章 有殺錯,無放過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三十章 毀滅 (2)第三百六十三章 影響之借刀殺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正我是不用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四百三十五章 膽寒與恐懼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