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

同時中央撤銷了原來的東北野戰軍建制,東北軍區與野戰軍重新改爲實施一體化的領導,不在分別設置領導層次。不過對於楊震提出的加強東北軍區領導力量的要求,現在到處都缺幹部的中央下了很大的決心,最終卻還是沒有能滿足他的全部要求。

對於這一系列變動,楊震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不過對於他來說,現在即沒有心思也沒有時間去管這些事情。一場決定生死存亡的大戰在即,繁重的戰前準備工作,讓楊震忙的連睡覺的時間都所剩無幾。

在返回東北之後,楊震沒有立即返回哈爾濱。而是在將所有的工作委託給了李延平和郭炳勳之後,自己帶着一批從總部趕來的作戰參謀,秘密化妝成蒙古牧民或是遊商。親自趕往東西烏珠穆沁旗、阿巴嘎旗、克什克騰旗、圍場和豐寧地區秘密考察彈藥、物資囤積點,以及野戰機場設置點。

這些東西實際上在戰役結束之後,總部就已經抽調一批人手秘密進行,但是楊震多少還有些不太放心。此次作戰補給線過於漫長,而戰場所在的位置,又多處於交通極不發達的地區。

不做事先好充足的準備,一旦遭遇到意外損失可就太大了。而且日軍的戰場偵察能力相當的強,這些物資和彈藥的囤積點,野戰機場選擇,一旦部署不周密,很容易給日軍留下可以利用的空子。

最關鍵的是這些地點隱秘與否,不僅關係到這批物資的安全,更關係到戰役打響之前能不能將秘密保守到最後一刻,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戰役突然性,也是楊震一個重點考慮的方面。大批物資和彈藥的前送,必定會引起日軍的注意力。如果隱蔽不好,很容易驚動日軍的。所以楊震纔要親自看一看,並詳細考察所有的物資前送路線。

直到十二月二日,才完成考察秘密返回哈爾濱的楊震。卻沒有進行任何的休息,連一路的風塵都沒有來得及洗去。便立即着手開始在李延平和郭炳勳兩個人已經拿出的方案基礎上,進行部隊的調整和擴編。

經過東北局與東北人民政府的多方面努力,到十一月下旬截止,在新解放區爲抗聯動員了十五萬的補充兵員。在加上老根據地動員的三萬補充兵員,雖說與要求的還有近四分之一的數量差距,但是至少足夠滿足主力部隊擴編需要了。

至於各個二級軍區下屬的地方武裝的恢復和補充,時間上暫時還沒有那麼緊迫,可以稍微的緩一緩。眼下還是要將兵力擴充的重點先放在主力上,爲即將展開的第二階段會戰,做好最後的準備。

抗聯使用這些新兵,除了將第一階段傷亡補充齊備之後,又新組建了六個師、三個獨立旅的兵力。其中除了一到十師,只補充了部分新兵之外。其餘的部隊則採取了以老帶新,老兵和老部隊爲骨幹,新兵作爲骨幹的混編方式組建。

這種擴編模式既保證了部隊的擴編,又使得戰鬥力不至於因爲新兵過多而下滑的太快。爲了在四二年戰役發起之前,儘快的提高這批新兵的戰鬥力。這批新兵按照抗聯總部的要求,除了進行兩個月的基礎訓練之後,全部被拉到合成訓練基地,進行綜合性的訓練。

讓剛完成兩個月基礎訓練的新兵,趴在戰壕裡面先用炮彈炸上一頓,再用燃燒彈燒上一遍之後,坦克直接從頭頂上來回駛過。甚至讓新兵排成一排,在兩個間隔不到五米的坦克行軍隊列之間躺着的訓練方式,恐怕也只有抗聯能做出來。

看着抗聯的新兵訓練方式,兩位老帥在目瞪口呆之餘,才知道什麼是他們口中所謂的貼近實戰訓練。先不說訓練的時候物資消耗量有多大,就是這個殘酷的程度,換了任何一支軍隊恐怕都做不到。

這是新兵訓練,不是老兵演習。在只完成兩個的基礎訓練的新兵之中進行這種訓練,除了抗聯恐怕全世界軍隊沒有一支敢這麼玩的。這是讓新兵在訓練場上,就體會到什麼叫做戰爭的殘酷性。

其實兩個老帥不知道的是,到了綜合訓練場,就已經是進入綜合訓練階段了。真正的基礎訓練從這批新兵進入部隊,進行完一個月的隊列和內務訓練,以及基本戰術和體能訓練之後,心理訓練就隨着戰術基礎訓練展開已經開始。

在新兵團還沒有來得及熟悉發下來槍械,剛剛熟悉軍營的他們,就被命令挖掘好戰壕之後蹲在戰壕之中,讓機槍子彈在距離他們所在地不足一百米的地方,對他們所在的戰壕頭頂進行平射,同時引爆埋設在他們所在位置前後五米距離內的炸藥點,製造炮火效果。

這種不惜工本代價的訓練,固然付出了相當的代價。那些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即便是有老兵作爲骨幹帶着,但是面對着這種訓練方式一點問題不出也是不可能的。等到這批新兵完成基本軍事訓練下部隊的時候,僅僅在各階段的訓練之中就足足傷亡了五百多人。

但是對於抗聯來說,這種代價也是實在無奈的事情。短短的四個月時間,要讓這批新兵完成從一名農民到合格軍人的轉變,時間實在是太短了。不在訓練上儘可能穿插進的貼近實戰的訓練,讓新兵在訓練場上就體會到戰場實際情況。等到了戰場上,這批新兵付出的代價只能是更大。

這些新兵下部隊之後,馬上面臨的就是一場惡戰,中間留給他們適應的時間幾乎沒有。不盡可能的對這些新兵採取貼近實戰的訓練方法,恐怕一場戰役下來,這批新兵能剩下一半就不錯了。

而這種高昂的代價,正是抗聯所承擔不起的。所以楊震才親自制定了這個訓練計劃,除了加速這些新兵走向成熟,縮短新兵成長的過程之外,就是爲了提高新兵在戰場上的心理承受能力。

儘管這多少顯得有些殘酷,但是這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此次補充部隊的新兵,幾乎佔到部隊總數的三分之一。而滿打滿算最多隻有四個月的訓練時間,根本讓他們無法真正認識到什麼叫做戰爭。

一旦這些新兵到了戰場上心理崩潰,那麼對戰局很可能會帶來決定性的影響。一個能捲走十個,十個就能捲走一百個。在殘酷的戰爭面前,無論在強大的軍紀和思想工作都比不上對生的渴望。這種訓練雖然顯得有些殘酷,但是無疑也提前加速了這批新兵的成長。

沒有辦法,此次會戰留給抗聯準備的時間上太緊了。按照時間來計算,眼下根本就不可能採取去年的那種在完成訓練之後,拉到與日軍對峙地帶,以小規模輪戰的方式,讓這批新兵接受什麼叫做真正的戰場。

其實一個新兵在完成基本訓練之後,上戰場面對的很多不是戰術問題,而是心理素質上的問題。戰術問題好解決,但是心理上的害怕卻是最難解決的。不斷在身邊炸響的炮彈,打在自己身邊的無數發子彈,身邊倒下戰友血肉橫飛的屍體,都會引起第一次上戰場新兵的心理崩潰。

老兵知道在戰場上該怎麼樣的保護自己,熟悉了戰爭,已經見慣了生死的他們,心理狀態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這些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新兵,無論在訓練場上學的在精,到了戰場上面對着槍林彈雨,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恐懼。

在心理恐懼之下,無論在精的戰術,都會丟的一乾二淨。提前讓他們在訓練場上感受一下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對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還有一定好處的。只有解決了心理上的障礙和恐懼,這批新兵才能真正的成熟,才能使用到投入到戰場上。

在主力部隊進行擴編和調整,忙着整訓新兵的同時,根據第一階段作戰的經驗,楊震對各個部隊的武器裝備也同時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原有的營屬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排在部隊之中撤編,全部改爲新式的八二無後坐力炮。

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固然機動靈活,使用上也可以部分代替原有的小口徑戰防炮。但是此戰過後部隊普遍反應,在對付日軍永備工事的時候,遠射的威力還是有些偏小,射程也有些過近。

在加上與蘇聯人達成的協議,抗聯需要提供給蘇聯方面的數量很大。在這種火炮已經停產,楊震又不想重開生產線的情況之下。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被全部從一線部隊撤編,全軍統一改裝爲庫存的八二無後坐力炮。

步兵武器裝備調整,除了五十七毫米無後坐力炮被換裝之外,各個步兵營的十二毫米高平兩用機槍增加了兩挺的編制。原有的連屬通用機槍,則全部下發到各個步兵排。每個步兵排,數量增加到了三挺。

原來的師屬炮兵團,除了新編制的師因爲數量上的不足,還在使用日式九五野炮之外。老部隊的師屬炮兵團的野炮營,則撤裝了全部的日式三八式野炮和波蘭造一八九七式野炮,改裝爲蘇聯交付的七十六毫米加農炮。

至於蘇聯方面交換過來的那部分M三零式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彈炮,楊震沒有交給師屬炮兵團。而是用這批榴彈炮,替換下了縱隊所屬炮兵以及直屬炮兵中的,波蘭造一百毫米奧匈制榴彈炮。

這批被替換下來的一百毫米榴彈炮則選出還能使用的,給每個師屬炮兵團增加了一部分編制。而被蘇制火炮替換下來的三八式野炮和波蘭造法式野炮,除了增加了對挺進軍的補充之外,以及留下部分作爲儲備之外,全部空運關內戰場。

而英國人隨同這批坦克轉送過來的那批兩磅炮,楊震則給包括挺進軍在內的所有部隊,每個步兵團都組建了一個六門制的連。作爲團屬直瞄火力,用來對付日軍輕裝甲目標以及土木工事。

這批兩磅炮,雖說在北非和蘇德戰場上已經落後。但是在亞洲戰場上,對付日軍的坦克,還有土木工事還是沒有問題的。最關鍵的這種兩磅炮很輕,在山地作戰之中還是可以發揮相當大作用的。

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七十五章 血色殘陽(3)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其昌的要求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祁口之戰之釜底抽薪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餌兒的分量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聯隊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彥三郎的決心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三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1)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百六十二章 時局如棋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們不會殺你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
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關門嘴子山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第七十五章 血色殘陽(3)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二百一十四章 準備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一百二十三章最急需的東西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其昌的要求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三十四章 龍入大海(1)第三百八十一章 曾經熟悉的身形第六十一章 處置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三百五十九章一聲輕嘆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四十三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三百六十五章 偶然的遭遇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祁口之戰之釜底抽薪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三百三十六章 對調建制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餌兒的分量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七十三章 女飛行員第一百六十七章 英軍貢獻的威脅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你們拿我們當二逼啊第二十三章 東北王?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聯隊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彥三郎的決心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一百二十章 承諾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這是本末倒置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三十三章 輝煌的開端(1)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敵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雲突變(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下(6)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三百九十八章 裝甲旅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二百一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零四章 遇襲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三百五十章 酒醉迷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六十八章 夜幕下的血戰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樣的味道第三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自欺欺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三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三百六十二章 時局如棋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的分工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五章 盲目樂觀的日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們不會殺你的第三百七十九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五十九章 積蓄實力(2)第三百四十章 新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