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

尤其是這種英制斯特林轟炸機,雖說有這樣和那樣的毛病。在英軍之中,因爲涌現了性能更好的轟炸機,所以服役的時間相當的短。在性能更加優秀,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的蘭開斯特轟炸機大批服役之後便迅速的轉入二線。

但是在抗聯之中,卻因爲其機體的堅固性,是所有戰略轟炸機之中最好的一種,抗彈性也是最佳的一種。而始終承擔着對整個日本本土,日軍防空力量最集中的東京地區,以及主要軍工產地大阪炮工廠的轟炸。

這種英制重型轟炸機,別看有這樣和那樣的毛病。其飛行高度,是抗聯幾種轟炸機之中最低的。大航程的載彈量,也是抗聯所有參與對日轟炸的幾種轟炸機之中最少的一個。比不上B二十四,也比不上B十七兩種轟炸機。

但不算只參加了幾次空襲,便因爲執行對日轟炸任務,在大航程的情況之下載彈量只有不到一噸,自衛火力太差。在英制轟炸機抵達之後,便退居二線的伊爾四轟炸機之外,抗聯幾種參與對日轟炸的轟炸機之中損失最小的一種。在整個對日轟炸過程之中戰損的數量,反倒是沒有訓練之中墜毀的多。

當然英國人提供的這種轟炸機,並不是第一批到達抗聯的戰略轟炸機。美國人在珍珠港事變之後,利用日軍還沒有對東南亞動手的最後時機。在第一時間匆忙將其原本駐紮在菲律賓,經過荷屬東印度羣島撤往東北的B十七轟炸機,纔是抗聯得到的第一種戰略轟炸機。

整個四二年之中,美國人也斷斷續續給了一百多架B十七轟炸機。但數量上,與英國人到四三年中惠特利與斯特林、惠靈頓三種轟炸機,達到七百多架的數量相比,還是無法相提並論。美援的轟炸機,直到四三年下半年纔開始大量的到位。英國人的大方,讓抗聯在美援大批抵達之前,緩解了裝備上的壓力。

不過英國人雖然實現了承諾,在蘇聯方面同意放行之後,立即將抗聯選拔出來的人員全部接走。但是沒有按照楊震預想的,選拔多少人就走多少人。飛行員和導航技術人員,倒是按照抗聯選定的數量走的。但是其餘的空勤人員和地勤人員,卻是一共也只去了五百人。

不過英國人雖然實現了承諾,在蘇聯方面同意放行之後,立即將抗聯選拔出來的人員全部接走。但是沒有按照楊震預想的,選拔多少人就走多少人。飛行員和導航技術人員,倒是按照抗聯選定的數量走的。但是其餘的空勤人員和地勤人員,卻是一共也只去了五百人。

學習的位置也並不在他們最早承諾的英國本土,而是改在了先是在遠離其本土的英屬印度的卡拉奇。後隨着日本人攻入印度,形勢變得很微妙之後,又遷到了已經被英國和蘇聯人控制的伊拉克的巴格達機場。

因爲教練機的數量有限,所有被選拔出來的飛行員,只能換班駕駛飛機取得英制飛機的駕駛經驗。但英國人抽調的教官,卻都是參與過對德轟炸至少五次以上,戰略轟炸經驗極其的老兵。

要知道現在的英軍遠程航空兵,在眼下的對德轟炸作戰之中傷亡不輕。因爲德國空軍此時正處於巔峰期,本土的防空力量也相當的強大,尤其是部署有衆多性能極其優異的高射炮。其戰略航空兵在空襲之中的傷亡率,還是相當的驚人。

能在這個時候抽調出這麼多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兵,來培養抗聯的遠程轟炸航空兵,可見其也相當的重視。英國人當初的那點小算盤,早就隨着其東南亞戰場上的一系列慘敗,幾個月的時間便兵臨印度城下,而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但不管英國人當初提出這個建議時候,打算的小算盤究竟是什麼。是想着空手套白狼,向美國人顯示他們與美國人在亞洲戰場上,也是利益一致的。還是出於其他什麼樣的私心,想着利用這種辦法作爲與抗聯的利益交換。但是畢竟讓抗聯實實在在的學到了對自己有用的東西。

通過此次學習抗聯完整的獲得了自己急需的,英國人進行遠程戰略轟炸的戰術。而且在楊震態度異常堅決的要求之下,英國人也安排了參加學習的所有飛行員和空勤人員,至少參與了一次的實戰轟炸。

這些飛行員和空勤人員,在完成初步訓練之後,駕駛英國人提供的斯特林、曼徹斯特等遠程轟炸機、惠靈頓式中型轟炸機,按照抗聯到日本本土的航程相似的距離。從埃及起飛穿越整個地中海,對意大利本土以及羅馬尼亞油田進行多次轟炸。

其中還有一部分作爲種子教官的飛行員和地面導航人員,還被抽調回英國參與了三次對德轟炸。尤其是四二年五月的,英國人組織的對科隆的千機大轟炸。英軍投入的一千零四十七架轟炸機機,中間就有三十架惠靈頓轟炸機和十八架斯特林轟炸機、四架惠特利轟炸機,全部由抗聯人員駕駛的。

儘管在訓練和實戰之中,抗聯也不是一點代價沒有。僅僅在參與英軍對科隆的千機大轟炸之中,就有兩架抗聯人員駕駛的曼徹斯特式轟炸機,因爲機械故障墜毀。一架斯特林轟炸機,被德軍地面八十八毫米口徑高炮擊落。

三架轟炸機上的二十一名空勤人員,爲了嚴守機密無一跳傘,跟隨飛機一起全部陣亡。在對意大利本土的空襲之中,也有四十餘名抗聯的空勤人員,因爲飛機故障或是飛機被擊落而犧牲。

而派出的地面導航人員,也參與到了英國對德轟炸導航之中。甚至在回國之前,曾經單獨負責一個地面導航站。儘管付出了一定的犧牲,通過參與的實戰,這些飛行員和空勤人員卻是獲取了大量真正的實戰經驗。

到四二年九月,這些飛行員駕駛英國人第一批提供的一百八十架斯特林轟炸機,六十架惠特利轟炸機,從返回抗聯之後。不僅極大加強了原本在根據地訓練,以載彈量較小的伊爾四轟炸機羣爲主力,配屬少量的B十七轟炸機羣對日轟炸原本並不大的力度。

使得抗聯原本因爲轟炸機數量和性能的限制,以及原本採用日式六分儀海上定位導航方式的限制。只能對日本本土進行的騷擾式轟炸,一躍成爲真正的戰略轟炸。而且作爲種子教官爲抗聯對日戰略轟炸,培養出了大批合格的飛行員和導航人員。

而且抗聯人員儘管對曼徹斯特這種故障率極高的轟炸機,很是討厭。英國人轉過來的七十多架大部分改爲轉爲訓練使用。但是斯特林和惠利特以及惠靈頓,這三種轟炸機,卻是極爲受到歡迎。

甚至相當一部分抗聯的飛行員,不喜歡美製B二十四轟炸機,更喜歡這三種英國轟炸機。尤其是機體異常堅固,日軍二十五毫米高炮,幾乎無法對其形成威脅的惠靈頓轟炸機。儘管飛行性能只能說是一般,但是極強的生存力讓其相當的搶手。

只是英國人提出這個建議的同時,要求抗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解決對蘇談判的事情,以便爲英國人對抗聯的援助打開通道。英國人的態度很堅決,如果抗聯一天無法解決對蘇談判的事情,他們就一天不會允許這些飛行員出發。

因爲他們不希望這件事情,被重慶方面瞭解和掌握,而與重慶方面發生一些不必要的糾紛。眼下的英國人正在與重慶方面進行商談,一旦日軍入侵東南亞,兩國該如何聯手應對危局。尤其是英國人爲了保住印度,至少在短時間之內對重慶方面還是有一定需求的。

爲此眼下的英國人,不僅重新開放已經被其封閉了三個月的滇緬公路,甚至還爲重慶提供了三千萬英鎊的現匯貸款。雖說這利息有些高,但是對於生性吝嗇的英國人來說,已經自七七事變以來極其罕見的大方了。

不僅如此,英國人還破天荒的爲重慶方面提供了七萬支步槍,兩千四百支湯姆生衝鋒槍、一千五百挺勃朗寧重機槍與法制哈奇開斯重機槍,以及大批的彈藥和百餘門其在北非繳獲的意大利造山野炮。

當然這批武器都是他們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從美國人那裡淘來的二手貨。以及部分法軍撤退到英國之後換裝下來的武器,還有他們在北非的戰利品。而且這些武器,整整作價了七百萬英鎊,直接從英國人的貸款之中扣除。

但畢竟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英國人現在因爲自身的原因,不想與重慶方面搞的太僵硬。因爲他們要保護印度,就勢必要有人替換他們在緬甸,甚至東南亞的部分駐軍。如果與重慶方面搞的太僵硬,那麼去哪裡找替死鬼。

所以英國人再三提出,抗聯的飛行員去英國,只能轉到蘇聯然後到伊朗,再經過中東、非洲去英國。或是經伊朗上船,繞道好望角抵達英國。至於抗聯提出的英國人與重慶交涉,通過延安、昆明,抵達緬甸,在轉道去英國的交通線,英國人則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儘管英國人將理由講的很充分,態度也是相當的熱情。但是在楊震看來,這種情況確實恰恰的證明了英國人心中有鬼。恐怕有藉着這件事情,壓制抗聯對蘇聯人做出讓步,以達成他們與蘇聯人之間某種交易的心思。一貫看不起中國人的英國人,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哪裡會那麼的熱心?

別看他們口中的理由是冠冕堂皇,但是楊震相信背後的目的絕對沒有這麼簡單。因爲楊震相信只想着在未來東南亞戰場上佔便宜,找替死鬼的英國人。在對重慶談判的時候,爲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好處逼迫重慶讓步,不拉上抗聯作爲籌碼施壓就怪了。

知道如果自己不想成爲英國人在談判桌上可以利用的砝碼,或是減輕英國人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的資本。即便明知道這次英國的施壓會是一枚難以下嚥的苦果,但是他也只能硬着頭皮吞下去這個誘餌。因爲這個誘餌,對於抗聯下一步的戰略極其重要。

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九十八章 徹底的摧毀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九十八章 徹底的摧毀第三章 打着看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對手的心理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十二章 慎重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失的四十八師團部第八十四章 萬鈞重擔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進軍面臨的五無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原子彈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一百一十八章 談判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戲給日軍看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們做的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
第三百六十七章 影響之影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六十五章 隨時可以出戰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九十八章 徹底的摧毀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心病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駒林的野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九十八章 徹底的摧毀第三章 打着看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對手的心理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四十八章 假想敵中隊第十二章 慎重第五十二章 遇險(1)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裡有一個標準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失的四十八師團部第八十四章 萬鈞重擔第229章 東寧要塞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進軍面臨的五無第二百五十八章 巖部正雄的心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原子彈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想的不是我想的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內首戰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五十七章 戰至一兵一卒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覺不一般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近距離伏擊戰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二十四章 郭炳勳的思路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四百五十章 暴怒的邱金堂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四百二十五章 名譽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一百一十八章 談判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戲給日軍看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下(7)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一百零八章 餘波中的中美海戰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逼着他們自己改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營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二十五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244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五十三章 第一張牌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們做的第二百零四章 調整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厲風行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十六章 你前面打的太順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區別對待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鎖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