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範圍迂迴穿插

在這種比較保守的思維方式之下,先解決察東的二十六師團,也就成了陳翰章的首選決定。而這個選擇,至少在目前看是整個西進作戰所有的戰術之中,最爲穩妥的一個選擇。同時對整個南部戰線,也是一個兩利的戰術。

先解決二十六師團,也就相當於與在熱南向張家口一線發起攻擊的部隊,形成兩翼的配合。對正南發起攻擊的部隊,也是一個配合。但是這種做唯一的優點,在楊震看來也就是穩定。小縱深的穿插突擊,對此次戰局優點,並沒有陳翰章預想的那麼大。

對於陳翰章的這種相對有些保守的想法,楊震不能說不對。因爲戰場上的不可預見性因素實在是太多了,誰又能在還要橫穿整個陰山山脈的情況之下,保證深入敵後的裝甲突擊集羣,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解決戰鬥?

裝甲兵不是步兵,作戰是需要大量後方物資支援的。尤其是油料,對後勤的依賴性很大。一旦油料消耗乾淨,這些坦克就等於沒有了腿的戰馬。怎麼樣儘快的解決當面之敵,保證突擊集羣補給線,是每一個指揮員都應該考慮的。

外行看戰術,內行看後勤,這就是現代化的戰爭。有了現代化的裝備,好處自然是顯而易見。但是這後勤壓力,也是相當沉重的。沒有一個現代化、系統化的後勤體系,單純的依靠過去那種走那吃那的做法,根本就無力承擔現代化戰爭的消耗。

陳翰章在戰術選擇上的保守,也正是出於對大規模裝甲集羣作戰後勤補給上的擔憂。所以楊震不能說他的這個選擇不對,但是事情不能全都這麼看。現代化的裝備如果還採取老的戰術,那麼自己費那麼大的苦心搞來這麼多的裝備做什麼?

裝備水平上去了,人的思維也要跟得上裝備的發展,才能讓這些現代化的裝備發揮最大的作用。否則這些現代化的裝備,根本無法發揮它們應該有的作用。坦克只有將它的性能完全發揮,才能真正的成爲一種國之利器。

沉思良久,楊震放下手中陳翰章草擬的作戰計劃道:“老陳,你有沒有考慮過,將裝甲一師全部投入到向日軍縱深穿插上。而將裝甲一旅加強兩個獨立坦克營,配合步兵從正面發起攻擊?按照你的這個計劃,在集寧分兵之後你的兩路兵力,無論那個方向的兵力,都有些過於薄弱了。”

對於楊震的想法,陳翰章猶豫了一下之後,還是堅定的道:“一號,其實我原本的想法是以一部兵力牽制歸綏的日軍騎兵集團,而集中主力對付晉北增援的日軍。我們在縝密的調整部署,日軍也同樣不會老實的什麼都不做,等着我們去打上門去。”

“從目前日軍將二十六師團東調,部署在蘇尼特右旗至正鑲白旗一線的舉措來看,他們已經做好了我軍可能隨時西進的準備。而我們在前一階段戰役之中,大規模使用了坦克穿插戰術,日軍華北方面軍在這方面不會不做準備。”

“我感覺日軍肯定會在二十六師團的背後,至少會增加一個師團的兵力。這樣可以與張家口一線的日軍兵力,在二十六師團身後形成一條依託地形走勢的完整防線。並在二十六師團背後,構築成第二道防線。”

“而從地形以及周邊的態勢來看,他們的這個第二道防線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化德和商都一線。也就是說我穿插部隊,除非在突破日軍防線最北端之後,直接向西然後在橫穿陰山山脈轉向南面。否則,我們還要面對日軍的第二道防線。”

“如果單純的依靠我們從正面突破,對於日軍這種大縱深的防禦態勢,以日軍的戰鬥力來看這進度會是相當緩慢的。而從我們目前面對的整體戰局,以及我們手頭的物資儲備來看,這樣對我軍是最爲不利的。一號,速戰速決纔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所以我認爲裝甲一師在突破日軍側翼防線之後,應該兵分兩路。一路配合正面突破的部隊,直插商都、化德一線。配合正面發起攻擊的部隊,先打他的第二梯隊,也就是第二道防線。”

“將其這兩個日軍集團分割開來,使其兩道防線之間無法相互策應,在我軍的攻勢之下只能各自爲戰。同時以一部兵力直插豐鎮、陶林、涼城一線,將日軍第一軍的援軍堵在長城以內。”

“至於歸綏方面的日軍騎兵集團,我建議還是以一部兵力暫時看着爲好。如果他們不動,那就是一步死棋。我們可以先不用管他們,等到東部戰局穩定了,抽出手來之後在逐步的解決他們。”

“如果他們向東突圍,我們集中跟隨裝甲集羣行動的騎兵部隊,或是將其阻擊在卓資至涼城一線,或是將其放至於察哈爾正黃旗與豐鎮、涼城之間的盆地,先集中兵力解決他們,徹底解決我們的後顧之憂?”

對於陳翰章的堅持,楊震搖了搖頭沒有立即答覆他,而是拿起紅藍鉛筆沿着蘇尼特左旗直至四子王旗,然後再到武川畫了一條線:“老陳,如果你集中裝甲一師,外加一個騎兵旅和一個摩托化步兵師的兵力,從蘇尼特左旗直插四子王旗,然後直接進抵歸綏眼皮子底下的武川。”

“等搶佔武川至歸綏一線之後,你除以部分兵力圍殲歸綏的日軍騎兵集團之外,再集中一部分兵力利用你的機械化優勢,搶佔豐鎮、涼城一線,將山西可能出關增援的日軍兵力,堵在長城一線。這個計劃,你看怎麼樣?”

“從蘇尼特左旗到四子王旗一路都是草原、戈壁地形,除了少數內流河之外基本上無永久性的河流,相當有利於我軍機械化騎兵集羣的快速突破。而四子王旗到武川一線,是陰山的傳統南北走向的隘口,這一線還有日軍修建的簡易公路可以爲我所用。而一旦搶佔武川,那麼剩下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日本人爲了控制察西與綏東、綏中,在陰山南北修建了爲數不少的公路。從四子王旗到武川一線,雖說公路的質量很次,但是對於我們的坦克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相對來說,反倒是歸綏到武川一線,倒是更爲困難一些。”

“而這種大範圍的迂迴穿插,也比較符合我們裝甲一師的裝備。T三四坦克在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之下,最大的行程三百七十公里。而T二六坦克最大的行程,也在二百公里以上。雖說在越野的情況之下,最大行程要短了七十公里,但這並不是不能接受的。”

“日軍的主要防禦兵力,現在看基本上都在大青山以南、以東地區,而其在大青山以北,整體防禦態勢還是比較薄弱的。如果我們選擇大青山以北地帶作爲主要突破口的,那麼我們的整體推進速度會相當的快。”

“另外,晉綏軍區在大青山的遊擊支隊,雖然因爲實力所限無法配合我們作戰。但是有他們在那一帶活動,就相當於給我們安裝了一雙眼睛。大青山的各個南北通行隘口,敵軍的布放兵力,至少我們也能掌握一個大概。”

“還有,中央已經從活動在大青山遊擊支隊中,抽調一批得力的,對那裡地形比較熟悉的幹部返回延安。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批人下個月就會抵達延安。等這批人到了我們這裡,你們就相當於有了活地圖。”

“最關鍵的是,不僅僅是日軍,甚至還包括這世界上所有的軍隊,現在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爲。那就是坦克根本無法在山區作戰,尤其是陰山大青山段這麼一道相對險峻一些的山地。日軍根本就不會認爲我們會利用坦克,從這裡作爲突破口。”

“所以他們的防線,基本上都部署在化德一線以東丘陵與山地之內,以及化德以南的丘陵地帶。正面防線的選擇上,也是部署在有利於日軍防禦的草原與山地結合地帶的明安旗境內。其整體防禦部署,基本上都是沿着陰山山脈向東延伸走向,以及察東的丘陵、山地。”

“他們這麼做就是認爲我軍的坦克集羣,是根本無法橫穿陰山山脈。即便是搶佔了綏北,也無法突破陰山山脈。而綏北都是草原、荒漠,也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區。人煙稀少不說,境內無常年有水河流,便是連飲用水都很困難。”

“即便丟給我們,對於他們來說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至少不會傷筋動骨。他們完全可以依託陰山山脈,重新形成一條完成的防禦地帶。還可以拉長我們的補給線,給他們隨時的反擊切斷我軍在綏遠地區部隊的後方創超條件。”

“而如果單純的依靠對地形要求少的步兵,我們也就相當於將戰場的主動權交到了他們的手中。他們可以利用機動防禦,來彌補兵力上的不足。從日軍目前在察東佈防的態勢來看,他們集中了那麼多的汽車中隊,絕對不是隻爲了解決補給。”

“觀點過於守舊的日軍這種認識,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如果我軍選擇從西北方向突破陰山山脈赴敵背後,就會達成最大的戰役突然性。這是不是要比你從正面以及淺縱深,一點點的硬啃要好的多?同時付出的代價,也要小的多。”

“至於搭載摩托化步兵師的那些汽車,如果實在無法通行,可以留下一定的部隊保護,先放在四子王旗一線。以一部分步兵搭載坦克,一部步兵隨後跟上。我們的坦克,尤其是那九十輛T三四坦克,搭載一些步兵和物資還是足夠的。”

“老陳,你的擔心我明白。但是我們對於戰術的研究,要更多的考慮儘可能的發揮我們手中裝備的所有長處。坦克的優勢,並不單單是在正面掩護步兵發起攻擊。而這種武器最大的優點,也不單純的就是裝甲防護力。”

“這種武器最大的長處,就是將防護力與火力以及機動力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結合。而蘇制坦克我們不能只看到它的人機功效差,而忽視了其他的優點。三百七十公里的最大形成,用於小縱深迂迴穿插,是不是有些浪費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三章 整訓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戰(二)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驚蛇也有區別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雲將變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應該出現的麻煩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七十五章 我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七十五章 我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二章史上最黴的穿越(2)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四百五十四章 漂亮與敗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
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二十六章 蘇聯人的態度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三章 整訓第三百八十八章 能買到飛機的原因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戰(二)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驚蛇也有區別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一百九十二章 楊震的意圖第四百零一章 被嚇住的一木清直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雲將變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應該出現的麻煩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虛僞的美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須要習慣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階段的開端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七十二章 聲西擊東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綏之戰(一)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八十一章 我們是不是有些想當然了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後一戰的準備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四百九十章 有舍纔有得第四百零二章 也許這就是命運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七十五章 我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後續第七十五章 我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五十五章 不應該被埋第五百零七章 楊震也頭疼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三章 開始着手準備第二十七章 行動(7)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三百二十二章 溫鳴劍的勸說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八十八章 山東日軍的困境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一百七十章烽火羣策山(2)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二章史上最黴的穿越(2)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四百五十四章 漂亮與敗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提前埋下的伏筆第十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一百六十六章 敵情的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