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決戰緬甸之誰的舞臺(一)

陳納德知道一個實情,那就是英國人在其首相丘吉爾的策動下,一直在謀求先歐後亞戰略的實施,而在此之前,美國內部也一度主張執行先亞後歐的總體戰略,畢竟德日意三國之中德國實力最爲強勁,但是現在德國人與日本人夾擊蘇聯,如果不有效的給予斯拉夫人支援,那麼整個同盟國體系將徹底崩潰,德軍在蘇聯投入的近千萬大軍就會轉戰馳騁。

陳納德猶豫再三才對高飛道:“高司令官可知道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的代號abd-1號計劃?”

“abd-1號戰略計劃”?高飛心中頓時一驚,這不是該死的先歐後亞整體戰略計劃的藍本嗎?是美國人受到了英國人的影響?準備開始改變整體戰略的實施,歷史上就是先歐後亞的戰略制定狠狠的坑了中國一把。

陳納德看似無意道:“聽說1941年3月的時候,羅斯福總統派大西洋艦隊海軍艦隻訪問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並且讓海軍軍官公開參加英、荷、澳、新、印高級將領在新加坡舉行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對外界以顯示英美在太平洋上的團結一致。雖然會議開得非常圓滿,但是這些都無法掩飾美英等國在太平洋區域軍事準備的不協調,這些官僚老爺們之後於新加坡聚會擬定了這份abd-1號計劃的絕密檔案,不過這份該死的作戰計劃中據說也沒有任何聯合行動的具體內容,不過聽外交部的人說,美國代表當時極力想將美國同英國之間劃一道界線出來,避免同英荷等國發表共同聲明刺激到日本人脆弱的神經,結果該來的全部都來了,整個東南亞盟軍的損失不計其數,如果不是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力挽狂瀾的話,盟國的軍力在緬甸和印度就要徹底的全軍覆沒,正是因爲你們的戰鬥,我們纔有了武器和戰鬥機,英國人才保住了他們那該死的印度。”

陳納德彷佛十分氣憤的揮舞了一下手臂,那些官僚會爲他們的短視付出慘疼的代價的,陳納德抵制先歐後亞戰略的主要原因是史迪威可以名正言順的剝奪他的指揮權,減少他的物資供給,將軍們最擔心的就是兵員、武器、物資的補充,誰都想在這場世界規模的大戰之中留名於世,但是如果被人困住了手腳那也只能另當別論了。

高飛比陳納德還要震驚,最近他忙於緬甸的戰事,對世界整體戰略格局的調整不太瞭解,先歐後亞戰略產生的直接原因是1940年春德國閃擊西北歐所導致的歐亞局勢的巨大變化,由於美國戰略制訂是僅僅從美國自身國家利益和安全利益作爲追求目標着眼點,至使該戰略在其原則與具體計劃之間存在不小差異,重點反映在如何實施太平洋守勢構想以及爲之進行切實可行的積極準備的問題上。

由於總體戰略計劃的缺憾,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遠東政策的種種失誤並釀成美英盟國與日爭戰之初失利的主要原因,美國匆忙向日本宣戰,結果卻被日本人打了個落花流水,英國人更是如此,英國人的皇軍海軍主力用於保障大西洋航線和英倫三島,美國人還要從太平洋艦隊抽調艦船支援大西洋,因爲美國海軍根本沒有能力同時在兩大洋作戰,海軍作戰部長維爾特少將在國會通過第一批一百七十九艘航母與戰列艦等戰艦的製造方案的時候無奈的感慨,我們的金錢可以買到戰艦,卻買不回我們失去的時間,而這一切會讓我們流淌更多的鮮血。

高飛記得先歐後亞戰略的制訂與確立,經歷了由美國醞釀、籌劃,美英共同商議,最後美英參謀長聯席會議於1941年初確立的,該戰略反映了美國長期追求的對外擴展的政治經濟重心之所在,是美國根本利益和長遠目標的反映,所以當初高飛就盡一切手段去幹擾這個戰略,包括林淑傑在美國的積極活動。

畢竟歐戰爆發後一直泰然自若的美國及拉美殖民地由此要受到威脅,歐洲戰局變化導致遠東形勢緊張,日本由此看到了擺脫中日戰爭膠着狀態的出路與生機,那就是在北進之後冒險武力南進,以非常小的代價佔領英美法荷老牌殖民帝國家在遠東的殖民地。

當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規模戰爭迫在眉睫,一直隔岸觀火的美國突然被推到自身也要面臨戰爭威脅的局面,想要繼續坐收漁人之利成爲過去,一向以孤立主義爲藉口等待時機的美國政治家也意識到,美國必須爲維護自己的根本利益付出代價的時候,美國人才主動起來,而在此之前,中國人民已經進行了十一年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牽制住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使得日軍的北進與南進遲遲得不到實施。

高飛一直以爲,由於英美的傳統矛盾,美國自身利益的打算以及該戰略主要是根據美英的直接威脅形勢所制定的,因此在戰略計劃上存在明顯不足,英國人一心要復興早已不復存在的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但是英國人的夢想在美國的主體戰略中註定只能成爲一種夢想,英國的復興同樣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就如同中國的統一與復興不符合美蘇英等國的利益一樣。

由此導致如何在正確的戰略分配的問題上,爲此美國在施整體的國家戰略進行積極準備上有很大漏洞,英國人利用總體戰略計劃中關於援英國對抗德國方面,根據大西洋和地中海方面的實際狀況對比可行性較高,因爲德國海軍與陸軍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而在太平洋方面,由於美國從會談一開始就不準備承擔多少責任,但是法國的慘敗與英國遠征軍的全軍覆沒導致了美國政策的傾斜和轉變,因爲如果執行之前的計劃,那麼無疑大量的美國青年將如同一戰一般,替英國人去流血犧牲,這樣的決定羅斯福都不敢輕易決定。

第665節 第三百六十三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下)第755章 軍威震天(中)第592節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怕豬一樣的隊友(上)第522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上)第923章 鋒芒所向(四)第116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3)第668章 大對決(九)第611章 緬甸風雲起(五)第808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 亂闖失多命(1)第117節 第五十一章 血戰燕子磯(1)第115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2)第481節 第二百三十四章 懲治惡徒(2)第487節 第二百三十八章 武漢戰略(上)第757章 第四百三十章 裕仁天皇的震怒(2)第559章 廣西危機(一)第706節 第三百九十四章 城垣血戰(五)第832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東條其人(1)第732章 復土揚威(二)第896章 本土決戰計劃(上)第96節 第四十二章 血戰城垣(1)第590章 外強中乾(上)第491節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戴笠的心思(1)第762章 中國人的節日(六)第651章 激戰密支那(八)第660章 大對決(一)第440節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第一兵家(上)第742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113節 第四十九章 八八炮逞威(2)第702節 第三百九十一章 城垣血戰(二)第469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82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2)第450節 第二百一十五章 屍體會說話(上)第365節 第一百六十二章 生死十二小時(六)第235節 第九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1)第375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721章 海軍計劃(中)第862章 十二勇士第537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792章 復土故都(九)第356節 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十二小時(一)第885章 突擊炮臺第366節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死十二小時(七)第613章 天生討債的命第654節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各不相讓(2)第685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戰略變動(1)第439節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第一兵家(上)第293節 第一百二十七章 撿來的麻煩(1)第880章 虎頭要塞的後面第573節 第三百零二章 千里誅賊(四)第820章 第四百七十四章 心思不同(1)第22節 第九章 野望南京(2)第519節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精兵對陣(中)第522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上)第834章 戰略大轉折(八)第813章 躍馬滄州(中)第599節 第三百二十章 上海大追殺(上)第420節 第一百九十八章 壓根不要臉(1)第760章 第四百三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1)第185節 第七十九章 不要臉的境界(下)第177節 第七十六章 孤獨的中國(2)第725章 艱難的海軍第113節 第四十九章 八八炮逞威(2)第981章 賠償與審判(一)第681章 決戰緬甸之出兵條件(十二)第659章 誰是誘餌(下)第796章 烽火連天(一)第325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 漢奸告密(上)第301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575節 第三百零三章 千里誅賊(五)第484節 第二百三十六章 陳誠召見(1)第545章 租借法案第533節 第二百七十五章 武漢會戰之千里制敵(1)第634章 封堵牆突破口(上)第907章 血染的旗幟(二)第300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209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2)第418節 第一百九十七章 較力上海灘(1)第765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後反思(1)第502節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武漢(二)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847章 日軍的奇葩第557章 另類訓話第706章 英國式不要臉(上)第303節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本式大捷(下)第275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爭(下)第715章 戰役結點第782章 第四百五十章 七減二的關係(1)第575節 第三百零三章 千里誅賊(五)第747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 與城共生死(二)第143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1)第362節 第一百六十章 生死十二小時(四)第419節 第一百九十七章 較力上海灘(2)第385節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名單(上)第776章 貪腐巨案(中)第769章 第四百四十章 血戰揚名天下知(中)第625節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戴笠的厚禮(1)第520章 缺德冒煙第153節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1)第636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1)第840章 戰略大轉折(十四)
第665節 第三百六十三章 施暴不成反被弄(下)第755章 軍威震天(中)第592節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怕豬一樣的隊友(上)第522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上)第923章 鋒芒所向(四)第116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3)第668章 大對決(九)第611章 緬甸風雲起(五)第808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 亂闖失多命(1)第117節 第五十一章 血戰燕子磯(1)第115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2)第481節 第二百三十四章 懲治惡徒(2)第487節 第二百三十八章 武漢戰略(上)第757章 第四百三十章 裕仁天皇的震怒(2)第559章 廣西危機(一)第706節 第三百九十四章 城垣血戰(五)第832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東條其人(1)第732章 復土揚威(二)第896章 本土決戰計劃(上)第96節 第四十二章 血戰城垣(1)第590章 外強中乾(上)第491節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戴笠的心思(1)第762章 中國人的節日(六)第651章 激戰密支那(八)第660章 大對決(一)第440節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第一兵家(上)第742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113節 第四十九章 八八炮逞威(2)第702節 第三百九十一章 城垣血戰(二)第469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撤退之路(一)第82節 第三十五章 秦婉儀勞軍(2)第450節 第二百一十五章 屍體會說話(上)第365節 第一百六十二章 生死十二小時(六)第235節 第九十九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1)第375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721章 海軍計劃(中)第862章 十二勇士第537節 第二百七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中)第792章 復土故都(九)第356節 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十二小時(一)第885章 突擊炮臺第366節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死十二小時(七)第613章 天生討債的命第654節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各不相讓(2)第685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戰略變動(1)第439節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第一兵家(上)第293節 第一百二十七章 撿來的麻煩(1)第880章 虎頭要塞的後面第573節 第三百零二章 千里誅賊(四)第820章 第四百七十四章 心思不同(1)第22節 第九章 野望南京(2)第519節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武漢會戰之精兵對陣(中)第522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上)第834章 戰略大轉折(八)第813章 躍馬滄州(中)第599節 第三百二十章 上海大追殺(上)第420節 第一百九十八章 壓根不要臉(1)第760章 第四百三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1)第185節 第七十九章 不要臉的境界(下)第177節 第七十六章 孤獨的中國(2)第725章 艱難的海軍第113節 第四十九章 八八炮逞威(2)第981章 賠償與審判(一)第681章 決戰緬甸之出兵條件(十二)第659章 誰是誘餌(下)第796章 烽火連天(一)第325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 漢奸告密(上)第301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575節 第三百零三章 千里誅賊(五)第484節 第二百三十六章 陳誠召見(1)第545章 租借法案第533節 第二百七十五章 武漢會戰之千里制敵(1)第634章 封堵牆突破口(上)第907章 血染的旗幟(二)第300節 第一百三十章 日本式大捷(上)第209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2)第418節 第一百九十七章 較力上海灘(1)第765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後反思(1)第502節 第二百五十一章 決戰武漢(二)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847章 日軍的奇葩第557章 另類訓話第706章 英國式不要臉(上)第303節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日本式大捷(下)第275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爭(下)第715章 戰役結點第782章 第四百五十章 七減二的關係(1)第575節 第三百零三章 千里誅賊(五)第747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 與城共生死(二)第143節 第六十二章 絕域輕騎(1)第362節 第一百六十章 生死十二小時(四)第419節 第一百九十七章 較力上海灘(2)第385節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名單(上)第776章 貪腐巨案(中)第769章 第四百四十章 血戰揚名天下知(中)第625節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戴笠的厚禮(1)第520章 缺德冒煙第153節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1)第636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臨危授命(1)第840章 戰略大轉折(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