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賠償與審判(一)

高飛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對日本的佔領方面,傳說中日本皇室用大量的黃金賄賂了麥克阿瑟,而且關鍵在遠東繳獲的文件,顯示大量的珠寶和黃金被運回了日本國內,陸國仁在菲律賓和東南亞找到的日軍藏金不到一百噸,相比日軍的掠奪數目簡直有天壤之別,高飛必須讓裕仁天皇將這些藏金全部吐出來,否則哪怕將日本變成屠宰場也在所不惜。i^

絕對不能給日本留下這筆歷史上用來開始崛起的資金,而且日本人在東北殖民統治期間,進行破壞性的開採和掠奪,高飛命令沈英雄集中船舶將日本能夠用的金屬、煤炭等等全部運回中國,對日本有的礦產進行破壞性的徹底掠奪開採。

因爲按照國際慣例,在每一份戰後簽署的投降或者是停戰協議中都包括戰爭賠償的內容,這種由戰敗國向戰勝國繳納的賠償,款額往往大得驚人,歷史上的甲午戰爭結束後,戰勝的日本就通過《馬關條約》以戰爭賠償的名義從戰敗的中國清政府手中掠走白銀兩億兩。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在長達十三年的抗日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然而,歷史上令高飛萬分驚異的是,在戰爭結束後,戰敗的日本卻沒有向作爲主要戰勝國之一的中國繳付賠款,更令人不解的是,那些受戰爭破壞遠較中國爲輕的東南亞國家卻不同程度地獲得了賠償,其中緬甸、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所得賠款分別爲二億美元、五點五億美元和二點二三億美元,甚至連當時尚未統一的越南南方吳庭豔政權也獲得了賠款三千九百萬美元?

對於高飛來說,歷史上的遺憾未免有些太過讓人匪夷所思了,可以說伴隨着廣播中日本天皇詔書的公佈,在中國大地上飛揚跋扈了整整十三個年頭的太陽旗頹然墜地,中國抗日戰爭作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終取得了勝利,中國遠征軍登陸日本的浴血拼殺包括回收了沖繩在內的琉球羣島,佔領東京,對於結束這場戰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遠征軍抗擊了百分之八十的日本陸軍地面部隊,在太平洋戰場與登陸日本本土作戰上更是抗擊了百分之九十八的日本侵略軍。i^

在全世界範圍之內中國的抗日戰爭貢獻最大、損失同樣也是最大,根據國民政府初步的不完全統計,在這場歷時持久的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人數總計高達三千五百萬之多,各種損失摺合美元計算數額高達五千七百億以上,其中不包括敵後游擊區的損失與東北四省的損失在內。

在高飛看來面對如此慘重的經濟損失,要求罪魁禍首日本給予中國戰爭賠償是天經地義的。歷史上中國政府對此態度相當明確,當時的國民政府外長王世傑在闡述戰後中國對日基本政策時指出,儘管中國不主張採取狹隘的報復主義,但就賠款問題則應一本正義與公道之要求,以從事解決。爲此,中國政府特意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負責調查和統計戰爭中各項人力、物力損失的情況,以便對日提出賠償要求。

歷史上中國要求日本賠償的政策與盟國戰後對戰敗國總的政策是一致的,早在英美蘇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時,便制定了要求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給予盟國戰爭賠償的原則,規定德國應賠償二百億美元,其中一百億歸蘇聯,八十億歸英美,二十億歸其他國家。戰後,英、美、法、蘇對德國實行分區佔領,成立盟國管制委員會,德國的賠償以盟國從各佔領區拆遷工業設施抵償。同時,對於追隨德國與盟軍作戰的意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五國同樣提出了賠償要求。盟國與上述五國計立的和約中規定,意、羅、保、匈、芬五國分別向蘇聯、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亞、希臘四國賠償二點五億、三億、零點七億、四億和三億美元,這對於戰後百廢待興的各國來說是如同甘露一般。

對於日本,以美英蘇中爲首的同盟國在日本投降後成立了一個賠償委員會,專門協商日本賠償問題。第一次會議該委員會一致認爲,爲了剝奪日本進行戰爭的產業能力,防止軍國主義復活,決定加重日本的戰爭賠償。方式是把日本工業設備的一大半拆遷給各戰爭受害國作爲賠償。爲此,指示各國分頭調查、統計戰爭期間的損失,以便具體確定賠償的方案。

事後經過兩年多的調查覈實,同盟各國向日本提出了索賠要求,總計金額爲五百四十億美元,中國也在其中。但是在賠償如何分配的問題上,各國意見不一,英國要求佔有賠償的百分之二十五,美國要求百分之三十四,蘇聯要求百分之十四,法國要求百分之十四,澳大利亞要求百分之二十八,僅這幾個國家,還未包括受害最重的中國的要求,分配比例總和已超過了百分之百,蘇聯進入東北後的空前掠奪就是依據雅爾塔會議美英的許可。

歷史上,中國在會上以“受害最久,犧牲最烈”爲由據理力爭,堅持應獲日本賠償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但與會各國均不同意,經過多次磋商僅僅同意中國佔百分之三十,此後各方爲此爭執不休,問題一拖再拖久而未決。

而與此同時國民黨政府由於忙於打內戰,因而後來對日本賠償的分配問題也就無心顧及了。不過,國民黨政要張羣的外交報告中仍大聲疾呼:“決不放棄我們對日要求應得的賠償!”這充分表明了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態度。

高飛記得在歷史上,美國在戰後六年之後,公佈了對日和約草案,並向同盟各國發出了召開舊金山會議的邀請函,從而把一度被擱置的對日和約問題再次提上日程,因爲此刻的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

第728章 最強之軍(下)第495節 第二百四十四章 蘭封危局(二)第104節 第四十五章 衆志成城(2)第503章 兩頭都忙第741章 屍山血海第586節 第三百一十一章 疾風驟雨(中)第808章 血染戰旗(四)第356節 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十二小時(一)第175節 第七十五章 絕筆電報(2)第753章 整編東北軍第115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2)第700章 空降英帕爾第872章 藏金爭奪戰(六)第700節 第三百八十九章 電驚天下(下)第220節 第九十二章 報紙的秘密(2)第808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 亂闖失多命(1)第104節 第四十五章 衆志成城(2)第735章 復土揚威(五)第72節 第三十一章 林淑傑遇襲(2)第971章 登陸日本(二)第778章 第四百四十七章 色膽包天(2)第724章 夜會酒館第941章 鋒芒所向(二十)第865章 東北基地計劃第689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第680章 決戰緬甸之CCS會議(十一)第190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2)第775章 貪腐巨案(上)第655節 第三百五十七章 日寇屠鎮(1)第771章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中國軍人(1)第828章 戰略大轉折(二)第604章 攔路打劫(上)第759章 中國人的節日(三)第290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下窪之戰(2)第230節 第九十六章 珞珈山營地(3)第681節 第三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晝夜(十)第148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1)第875章 藏金爭奪戰(九)第725章 艱難的海軍第306節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國空軍(1)第317節 第一百三十八章 法不傳六耳(2)第940章 鋒芒所向(二十一)第850章 光復瀋陽(下)第969章 風捲 殘雲(二十)第585章 要就要最好的(下)第950章 風捲 殘雲(一)第570節 第二百九十九章 千里誅賊(一)第194節 第八十三章 土製定時炸彈(1)第170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608章 緬甸風雲起(二)第343節 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驚變(一)第54節 第二十五章 點兵準備(1)第259節 第一百一十章 白崇禧的心思(2)第349節 第一百五十三章 歷史驚變(四)第146節 第六十三章 激戰燕子磯(2)第219節 第九十二章 報紙的秘密(1)第573章 豬一樣的友軍第513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709節 第三百九十七章 誰更堅強(1)第743章 骨灰盒風波第589章 遠東戰雲第485章 歷史岔路第207節 第八十七章 參加自己的葬禮(3)第119節 第五十一章 血戰燕子磯(3)第277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爭(下)第208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1)第508節 第二百五十五章 決戰武漢之最強對手(下)第351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745章 塵埃落定(下)第731章 復土揚威(一)第85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四)第615節 第三百三十章 命不該絕(下)第898章 特供風波(上)第711章 倒黴的英國人(下)第709章 倒黴的英國人(上)第53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五)第509章 栽贓嫁禍(下)第367節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死十二小時(七)第565節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上)第703章 激戰英帕爾(中)第717章 太平洋波濤(一)第53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353節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歷史驚變(六)第93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2)第832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東條其人(1)第767章 第四百三十九章 血戰揚名天下知(上)第699節 第三百八十八章 電驚天下(中)第923章 鋒芒所向(四)第593章 遠征軍開拔(中)第887章 各出奇謀(一)第257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2)第542章 北進與南進(上)第77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556節 第二百九十章 武漢會戰之大捷之後(1)第781章 龍雲的心思第410節 第一百九十章 高飛的逆鱗(2)第358節 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二)第461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2)第170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889章 各出奇謀(三)
第728章 最強之軍(下)第495節 第二百四十四章 蘭封危局(二)第104節 第四十五章 衆志成城(2)第503章 兩頭都忙第741章 屍山血海第586節 第三百一十一章 疾風驟雨(中)第808章 血染戰旗(四)第356節 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十二小時(一)第175節 第七十五章 絕筆電報(2)第753章 整編東北軍第115節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時(2)第700章 空降英帕爾第872章 藏金爭奪戰(六)第700節 第三百八十九章 電驚天下(下)第220節 第九十二章 報紙的秘密(2)第808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 亂闖失多命(1)第104節 第四十五章 衆志成城(2)第735章 復土揚威(五)第72節 第三十一章 林淑傑遇襲(2)第971章 登陸日本(二)第778章 第四百四十七章 色膽包天(2)第724章 夜會酒館第941章 鋒芒所向(二十)第865章 東北基地計劃第689章 決戰緬甸之流血之地(二十)第680章 決戰緬甸之CCS會議(十一)第190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2)第775章 貪腐巨案(上)第655節 第三百五十七章 日寇屠鎮(1)第771章 第四百四十二章 中國軍人(1)第828章 戰略大轉折(二)第604章 攔路打劫(上)第759章 中國人的節日(三)第290節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下窪之戰(2)第230節 第九十六章 珞珈山營地(3)第681節 第三百七十四章 血戰三晝夜(十)第148節 第六十四章 停戰談判(1)第875章 藏金爭奪戰(九)第725章 艱難的海軍第306節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中國空軍(1)第317節 第一百三十八章 法不傳六耳(2)第940章 鋒芒所向(二十一)第850章 光復瀋陽(下)第969章 風捲 殘雲(二十)第585章 要就要最好的(下)第950章 風捲 殘雲(一)第570節 第二百九十九章 千里誅賊(一)第194節 第八十三章 土製定時炸彈(1)第170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608章 緬甸風雲起(二)第343節 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驚變(一)第54節 第二十五章 點兵準備(1)第259節 第一百一十章 白崇禧的心思(2)第349節 第一百五十三章 歷史驚變(四)第146節 第六十三章 激戰燕子磯(2)第219節 第九十二章 報紙的秘密(1)第573章 豬一樣的友軍第513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709節 第三百九十七章 誰更堅強(1)第743章 骨灰盒風波第589章 遠東戰雲第485章 歷史岔路第207節 第八十七章 參加自己的葬禮(3)第119節 第五十一章 血戰燕子磯(3)第277節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爭(下)第208節 第八十八章 內部矛盾(1)第508節 第二百五十五章 決戰武漢之最強對手(下)第351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745章 塵埃落定(下)第731章 復土揚威(一)第85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四)第615節 第三百三十章 命不該絕(下)第898章 特供風波(上)第711章 倒黴的英國人(下)第709章 倒黴的英國人(上)第534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五)第509章 栽贓嫁禍(下)第367節 第一百六十三章 生死十二小時(七)第565節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上)第703章 激戰英帕爾(中)第717章 太平洋波濤(一)第53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353節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歷史驚變(六)第93節 第四十章 宋希濂的權衡(2)第832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東條其人(1)第767章 第四百三十九章 血戰揚名天下知(上)第699節 第三百八十八章 電驚天下(中)第923章 鋒芒所向(四)第593章 遠征軍開拔(中)第887章 各出奇謀(一)第257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2)第542章 北進與南進(上)第77節 第三十三章 成軍典禮(上)第556節 第二百九十章 武漢會戰之大捷之後(1)第781章 龍雲的心思第410節 第一百九十章 高飛的逆鱗(2)第358節 第一百五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二)第461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2)第170節 第七十三章 最後的抵抗(中)第889章 各出奇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