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節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千古最難一死(三)

高飛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第五縱隊作爲重火力的MG34通用機槍幾乎全部損失掉了,剩餘的輕機槍也是損失過半,但是最嚴峻的情況是原本不多的彈藥已經消耗殆盡,機槍沒有了彈藥還不如燒火棍好用,很多官兵都開始使用日軍遺棄的武器了,三八式步槍由於火神軸線較長,所以射擊精度很高,射程也很遠,但是由於其的子彈初速過高,導致其發射的6.5毫米口徑友阪步槍彈穿透力過高,殺傷不足,在沒得選擇的情況下,很多中國軍人實際上並不喜歡日軍的三八式步槍。

不過日軍遺棄的武器並不能在火力上彌補守軍在人數與火力上任何一個方面的劣勢所在,因爲高飛的第五縱隊一直都是依靠火力去彌補兵力的不足,以多層大縱深,高低配系火力,在竭盡全力的阻擊日軍,但是這種陣地的火力配系也極易遭到佔據炮火絕對優勢的日軍炮擊。

高飛在從日軍棄屍上收集彈藥的時候,十分驚訝的發覺小日本鬼子竟然跟自己玩陰的,日軍步兵身上的大正四年式彈藥攜行具實際上也是防止德國一戰時的款式,一向比較節約的日本人發揮了其民族特有的猥瑣性和創造力,在腰間左右各自一個皮質彈藥盒之後,在腰後加上了一個備用彈藥盒,並且規定在射擊二百公尺以外的目標時,從腰後的彈藥盒取彈,射擊一百公尺以外的目標時從左側彈藥盒取彈,只有射擊一百公尺以內的目標時,纔會從右側的彈藥盒中取彈。

當年,日本人派給張作霖的軍事教官小野,正是因爲將這個“秘密”透露給了中國軍隊,回國後被迫切腹自盡。

而高飛發現日本人竟然跟自己玩心機?因爲正常每名日軍士兵應該攜帶一百二十發的步槍彈,就算是戰鬥進行的異常慘烈,被擊斃的日軍士兵身上也應該有四、五十發的彈藥纔對,但是高飛發現,幾乎全部的日軍士兵的屍體上的彈藥盒中所剩餘的彈藥不過幾發?甚至更少?

很顯然,日本人已經意識到了阻擊他們的這支中國軍的人數不多,但是火力卻異常的兇猛,這也就意味着中國軍的彈藥消耗得極快,在大量消耗的同時沒有補充,日本人的算盤撥得精得不能再精了。

所以,日軍進攻的士兵往往只攜帶十五或者二十發子彈,在進攻途中往往都幾乎消耗殆盡,所以高飛即便繳獲了不少日軍步兵,但是彈藥卻少得可憐,爲了不讓敵人重複得到武器,很多官兵都把繳獲收集起來多餘的日軍步槍和機槍的槍機拆下埋入土中,將步槍砸毀!

高飛在指揮着倖存的官兵清點所剩無幾的彈藥,可以說所有的人都在清點着自己槍膛內可憐的槍彈,刺刀、戰術刀、工兵鏟、拳頭乃至牙齒成爲了官兵們捍衛自己榮譽的最後武器,作爲戰地指揮官的高飛也擁有難得的特權,就是一捆綁紮好的集束手榴彈,高飛將自己的醒獅勳刀夾在集束手榴彈捆中,然後用綁腿牢牢的綁在自己的身上,這是高飛捍衛一名中國軍人榮譽最後的手段了,高飛可以死,但是絕對不能投降,他更不能允許醒獅勳刀成爲日本人的戰利品。

斜下的夕陽讓高飛似乎看到了一絲的希望,因爲只要堅持入夜,日本人必然不敢夜間冒險發動進攻,那樣的話高飛就可以安排部隊或是突圍,或者涉水武裝泅渡,武裝泅渡是第五縱隊的訓練科目之一,當時高飛的優秀標準幾乎近乎於殘酷,現在看來還是過於了仁慈,平日不流汗,戰時要流血可謂是至理名言。

一陣微風吹過,高飛感到了十足的寒意,但是爲了活命,就算在艱苦和危險也要拼上一拼,第五縱隊如果在敵後搞偵查、破襲、暗殺等等一定是手到擒來,但是與日本人當面鑼,對面鼓的拉開架勢通名報姓比劃一番的話,高飛的第五縱隊之多隻能說頑強到了極點,能夠給日軍造成最大程度的傷亡而已,但是對於第五縱隊來說,這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此時此刻,在大後方的國民政府陪都重慶軍政部大餐廳之內,鎂光燈不停的閃爍,名媛、富商、政要、將軍們都在舉杯預祝臺兒莊之戰首挫日軍磯谷廉介之第十師團之鋒芒,這類的慶典和晚宴在重慶這個戰時陪都來說是司空見慣習以爲常的事情。

實際上參加晚宴的政要大員與交際花們中的很多人根本不關心前沿的任何消息,因爲無論任何的消息都要經過戰時□□的加工與修改才能面市,所以戰略轉進成了失敗的代名詞,而小勝變成了大勝!但是真正的戰況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很多人自暴自棄,爲了這個莫名年代的悲哀醉生夢死者比比皆是。

自中日全面戰爭爆發以來,中國軍隊實在太過渴望一次勝利了,勝利一次對於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中國軍隊來說實在太過寶貴了,面對日軍的整體軍事優勢,中國軍隊只能以犧牲在犧牲來換取來之不易的勝利。

一位身穿紅色旗袍,腳上踩着一雙意大利進口的高跟鞋的名媛在不停的抱怨重慶的天氣和不堪的道路,以及香檳酒不夠冰意,從其身旁路過的何應欽微微的輕嘆了口氣,很快,一封未通過侍從室,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轉發給軍政部的中央統計調查局第五縱隊在敵後阻擊日軍一個經過加強特種兵的日軍步兵聯隊,而且根據第五戰區的猜測,很可能日軍還有一個步兵聯隊正在前往沛縣,主動自願擔負阻擊任務的第五縱隊高飛所部身陷敵軍包圍之中。

蔣介石看了看電報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對於,這樣的青年軍人應該加大培養力度,如果我們的每一名軍人都如同高飛一般的英勇善戰,何愁東瀛日寇不平?”

第783章 第四百五十章 七減二的關係(2)第515節 第二百六十章 決戰武漢之以德(2)第316節 第一百三十八章 法不傳六耳(1)第795章 第四百五十七章 陷入震驚(2)第666章 大對決(七)第808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 亂闖失多命(1)第894章 裕仁的憤怒(上)第675章 決戰緬甸之新訓基地(六)第712章 大洗劫第632節 第三百四十二章 勾心鬥角(1)第420節 第一百九十八章 壓根不要臉(1)第833章 戰略大轉折(七)第417節 第一百九十六章 紈絝公子哥(1)第794章 復土故都(十一)第793章 復土故都(十)第491章 軍人榮譽第474節 第二百三十章 撤退之路(四)第565節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上)第562章 血染崑崙關(上)第730章 日本人的新式武器(下)第580節 第三百零七章 智取法國軍營(下)第813章 第四百六十八章 成功的秘訣(1)第881章 血流成河(上)第849章 光復瀋陽(中)第361節 第一百六十章 生死十二小時(四)第575章 三無國家第568節 第二百九十七章 無奈的選擇(1)第57節 第二十六章 反坦克步槍(2)第789章 復土故都(六)第610章 緬甸風雲起(四)第138節 第五十九章 戰術指導(2)第536節 第二百七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上)第558節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漢會戰之戰略轉第113節 第四十九章 八八炮逞威(2)第31節 第十四章 長官垂詢(1)第239節 第一百零一章 亂世飄零(1)第448節 第二百一十四章 臨時召見(1)第871章 藏金爭奪戰(五)第780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木秀於林(下)第561章 廣西危機(三)第611章 緬甸風雲起(五)第313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行動(2)第192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4)第666章 大對決(七)第541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56章 辻政信遇襲(下)第486章 世界大戰序幕(上)第574章 翻手雷霆第792章 第四百五十六章 雞飛狗跳(1)第505節 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武漢(四)第718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2)第382節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古最難一死(二)第751章 重慶迷霧(中)第12節 第五章 零五七高地(1)第825章 迎頭痛擊(中)第460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1)第532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906章 血染的旗幟(一)第1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1)第43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2)第539章 風雲突變(中)第564章 血染崑崙關(下)第517章 狼煙初起(下)第927章 鋒芒所向(八)第350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925章 鋒芒所向(六)第285節 第一百二十三章 敲打戰術(2)第650章 激戰密支那(七)第348節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歷史驚變(三)第364節 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死十二小時(五)第750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後一顆子彈(1)第742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256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1)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227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3)第160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868章 藏金爭奪戰(二)第644節 第三百五十章 戡亂南昌(1)第943章 鋒芒所向(二十四)第135節 第五十八章 戰術指導(1)第825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1)第629章 同古保衛戰(十一)第665章 大對決(六)第720章 第四百零五章 反擊計劃(2)第755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昌城嶄新的一天(2)第661節 第三百六十一章 銅牆鐵壁(1)第848章 光復瀋陽(上)第639節 第三百四十七章 調虎離山(2)第49節 第二十二章 第五縱隊(2)第45節 第二十章 別院四絕(2)第569章 復克失地(上)第825章 迎頭痛擊(中)第603章 坑蒙拐騙(下)第315節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歷史驚變(2)第758章 第四百三十一章 內閣倒臺(1)第375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136節 第五十八章 戰術指導(2)第622章 同古保衛戰(四)第687章 決戰緬甸之中國利益(十八)第716章 中國駐印軍
第783章 第四百五十章 七減二的關係(2)第515節 第二百六十章 決戰武漢之以德(2)第316節 第一百三十八章 法不傳六耳(1)第795章 第四百五十七章 陷入震驚(2)第666章 大對決(七)第808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 亂闖失多命(1)第894章 裕仁的憤怒(上)第675章 決戰緬甸之新訓基地(六)第712章 大洗劫第632節 第三百四十二章 勾心鬥角(1)第420節 第一百九十八章 壓根不要臉(1)第833章 戰略大轉折(七)第417節 第一百九十六章 紈絝公子哥(1)第794章 復土故都(十一)第793章 復土故都(十)第491章 軍人榮譽第474節 第二百三十章 撤退之路(四)第565節 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寨坦克誕生記(上)第562章 血染崑崙關(上)第730章 日本人的新式武器(下)第580節 第三百零七章 智取法國軍營(下)第813章 第四百六十八章 成功的秘訣(1)第881章 血流成河(上)第849章 光復瀋陽(中)第361節 第一百六十章 生死十二小時(四)第575章 三無國家第568節 第二百九十七章 無奈的選擇(1)第57節 第二十六章 反坦克步槍(2)第789章 復土故都(六)第610章 緬甸風雲起(四)第138節 第五十九章 戰術指導(2)第536節 第二百七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敵後空投(上)第558節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漢會戰之戰略轉第113節 第四十九章 八八炮逞威(2)第31節 第十四章 長官垂詢(1)第239節 第一百零一章 亂世飄零(1)第448節 第二百一十四章 臨時召見(1)第871章 藏金爭奪戰(五)第780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木秀於林(下)第561章 廣西危機(三)第611章 緬甸風雲起(五)第313節 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行動(2)第192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4)第666章 大對決(七)第541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56章 辻政信遇襲(下)第486章 世界大戰序幕(上)第574章 翻手雷霆第792章 第四百五十六章 雞飛狗跳(1)第505節 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武漢(四)第718章 第四百零四章 高飛的遠望(2)第382節 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古最難一死(二)第751章 重慶迷霧(中)第12節 第五章 零五七高地(1)第825章 迎頭痛擊(中)第460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是誰非(1)第532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906章 血染的旗幟(一)第1節 第一章 血肉羅店(1)第43節 第十九章 金彈與美色(2)第539章 風雲突變(中)第564章 血染崑崙關(下)第517章 狼煙初起(下)第927章 鋒芒所向(八)第350節 第一百五十四章 歷史驚變(五)第925章 鋒芒所向(六)第285節 第一百二十三章 敲打戰術(2)第650章 激戰密支那(七)第348節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歷史驚變(三)第364節 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死十二小時(五)第750章 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後一顆子彈(1)第742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較量(中)第256節 第一百零九章 徐州遇故(1)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227節 第九十五章 醒獅勳刀(3)第160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868章 藏金爭奪戰(二)第644節 第三百五十章 戡亂南昌(1)第943章 鋒芒所向(二十四)第135節 第五十八章 戰術指導(1)第825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1)第629章 同古保衛戰(十一)第665章 大對決(六)第720章 第四百零五章 反擊計劃(2)第755章 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昌城嶄新的一天(2)第661節 第三百六十一章 銅牆鐵壁(1)第848章 光復瀋陽(上)第639節 第三百四十七章 調虎離山(2)第49節 第二十二章 第五縱隊(2)第45節 第二十章 別院四絕(2)第569章 復克失地(上)第825章 迎頭痛擊(中)第603章 坑蒙拐騙(下)第315節 第一百三十七章 歷史驚變(2)第758章 第四百三十一章 內閣倒臺(1)第375節 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死十二小時(十一)第136節 第五十八章 戰術指導(2)第622章 同古保衛戰(四)第687章 決戰緬甸之中國利益(十八)第716章 中國駐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