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同古保衛戰(一)

對於飯田祥二郎的優點和缺點寺內壽一非常瞭解並且清楚,作爲統帥一方的將領,寺內壽一自然清楚中國遠征軍是一個什麼樣級別的敵人,作爲一個戰略目標,寺內壽一認爲即便自己再給飯田祥二郎五個師團,其也未必能夠殲滅中國遠征軍,寺內壽一的戰略並不是殲滅中國遠征軍,而是在緬甸有效的牽制住這支中國軍隊的精銳,只有這樣他的南方軍纔會得到源源不斷的增援與物資武器的調撥。

自己距離元帥僅僅一步之遙了,梅津美治郎指揮的關東軍升格爲總軍在遠東攻城略地,梅津美治郎這個大將變成元帥也似乎指日可待,而對於自己所指揮的南方軍升格能夠成爲總軍,寺內壽一自然也是無比期待,無論從出身、爵位還是資歷地位上,梅津美治郎與他都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所以爲了南方軍的升級爲總軍之事寺內壽一憋着一口氣。

但是一個非常醒目的事實提醒着寺內壽一,關東軍有蘇軍當做敵人,南方軍雖然面對英美強國,但是此刻英國已經是苟延殘喘自顧不暇了,美國人還沒真正準備好介入這場戰爭,所以南方軍此刻還沒有主要的敵人,海軍方面聯合艦隊主力未來的接戰目標是對抗美國太平洋艦隊,所以寺內壽一必須給自己設定一個強大的敵人,這個敵人必須強大到能夠影響整個東南亞戰局,高飛的中國遠征軍無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對手。

寺內壽一非常清楚現在日本國內的閥派勢力異常強大,已經形成由軍人左右國家政策方向的局面,而軍方人物中最有實權的是當時被稱爲日本陸軍三總長的陸軍大臣、參謀總長和訓練總監。

陸軍大臣是日本帝國陸軍省的首腦,其職責是主管政府國防政策、部隊動員、國防預算、武器研製等,對有關軍政問題可以與總理大臣或參謀總長並列上奏天皇,擁有獨奏天皇之權,參謀總長是日軍參謀本部的首腦,其主要職責是主管陸海軍參謀本部,輔佐天皇指揮帝國陸海軍,並代表天皇下達作戰命令。

訓練總監則控制着日本陸軍各兵種的全部初、中級軍校,所以日本陸軍三總長的傾向常常決定着日本軍方的決策方向,如果日本軍方對日本某一屆內閣政策不滿,即可不派現役陸軍中將或大將至政府中擔任陸軍大臣,使內閣無法產生或倒臺,也正式通過這種方法,日本國內的閥派就可以操縱國家的政策方向了。

如果,想晉升元帥就必須擔任過三總長職務之一,此番的南進與北進之間的協調就是三總長會議大佬們之間的妥協,作爲曾經擔任過訓練總監的寺內壽一來說,只要南方軍能夠晉升成爲總軍級別,那麼他晉升元帥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寺內壽一麾下的南方軍內作戰力較強的師團都是從遠東抽調來的,在1941年夏的時候,日陸軍首批改編四個師團爲摩托化師團,近衛師團、第五師團、第十八師團和第四十八師團成爲首批改編對象。

而這四個摩托化師團有三個位於自己麾下,但是要發揮其摩托化的優勢,對於寺內壽一來說並不容易,東南亞各國與印度□□的地形對於摩托化師團來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猶豫了許久,寺內壽一決定將剛剛劃歸南方軍的近第一師團與第四師團撥給第十五軍,緬甸爲此戰之中的重中之重,絕對不容有失。

1942年3月5日,日軍三路大軍氣勢洶洶向同古撲來,沉寂了月餘的緬甸大地如同這個季節的天氣一般,燥熱讓人煩躁不安,大地彷彿被烤熟了一般,日軍三路大軍齊動被中美聯合空軍志願航空隊偵察發現,高飛親抵同古爲黃俊杰鼓舞士氣。

黃俊杰的新一師作爲固守同古的主力,按照高飛的戰役安排,擔負左右兩翼掩護的新三師李剛部與新四師戴安瀾部將撤退,黃俊杰新一師所部固守同古孤城,迎戰日軍飯田祥二郎所指揮的日軍第十五軍,日軍左中右三路部隊共計投入五個師團又四個旅團,高飛估計日軍大約有二個師團到三個師團左右的預備隊,對於日軍有可能進行的滲透穿插戰術,高飛也做好了全面應對準備,以山地步兵第二旅陸忠誠部于山嶽對戰日軍穿插部隊主力,這是對山地部隊叢林戰訓練的實戰檢驗。

而山地步兵第一旅也在胡加山脈待命準備出擊,已經完全適應了緬甸熱帶雨林作戰的山地步兵旅在特種作戰分隊的策應下可謂是如魚得水,致命的原始叢林已經成爲了中國遠征軍山地步兵旅的後花園,就連許多土生土長的緬甸獵人都自嘆不如。

面對日軍迅猛的攻勢,高飛可謂是沉着迎戰,中國軍民已經與日寇血戰了五年之久,什麼樣殘暴的敵人沒有見識過?上萬次有組織的大規模屠殺並未嚇到中國人民,激烈的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凇滬會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等在二戰世界各大戰區的歷史上,都堪爲規模巨大的會戰,中國軍民在軍力武器皆不如日寇的條件下,無數中華兒女同仇敵愾,以血肉之軀戰鬥在敵前敵後。

屢戰屢敗,再戰再敗的中國軍人嘶喊着慷慨赴死,但是依舊無法制止國土日益淪喪,中國已經從鐵骨錚錚的軍人手中失去了大半壁河山,自第一次長沙會戰後,中國已經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武器生產能力和百分之九十的戰略資源,百分之九十二的中國軍隊連武器彈藥供給都只能維持在百分之二十的最低保障線左右。

高飛記得在凇滬會戰之後,德械精銳損失最大,退守南京的國軍第八十八師在補充的時候,這支德械師早已經沒有德械可以供補充,新兵半數發給大刀和一枚手榴彈,大刀是殺敵之用,手榴彈則是成仁之用。

第472節 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退之路(三)第191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3)第521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上)第847章 日軍的奇葩第764章 與北極熊切磋(上)第504節 第二百五十二章 決戰武漢(三)第665章 大對決(六)第411節 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你沒商量(1)第304節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戴笠求援(1)第828章 戰略大轉折(二)第348節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歷史驚變(三)第796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飛壕”(1)第778章 其心可誅(上)第882章 血流成河(中)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95節 第四十一章 亂世重典(2)第268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客訪戰地(2)第631節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嶽會議(2)第473節 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退之路(三)第945章 鋒芒所向(二十六)第712章 大洗劫第471節 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退之路(二)第556章 部隊整編第987章 最慘烈一戰(三)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25節 第十一章 雨農的心思(1)第65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1)第218節 第九十一章 無事獻殷勤(3)第679節 第三百七十三章 血戰三晝夜(九)第5節 第二章 黃昏血戰(1)第765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後反思(1)第138節 第五十九章 戰術指導(2)第749章 第四百二十五章 與城共生死(四)第681章 決戰緬甸之出兵條件(十二)第51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2)第255節 第一百零八章 兵鋒徐州(2)第160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828章 戰略大轉折(二)第953章 風捲 殘雲(四)第197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2)第558章 碧血長空第39節 第十七章 軍統的橄欖枝(2)第571章 復克失地(下)第163節 第七十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上)第514章 長沙戰雲(下)第215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3)第387節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名單(中)第876章 藏金爭奪戰(十)第179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2)第9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2)第592章 遠征軍開拔(上)第607節 第三百二十四章 羣奸膽寒(2)第841章 戰略大轉折(十五)第708節 第三百九十六章 城垣血戰(七)第262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窮酸的籃球隊(2)第494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蘭封危局(2)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125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1)第658節 第三百五十九章 日本人的三把利刃(1)第383節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千古最難一死(三)第196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1)第750章 重慶迷霧(上)第178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1)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109節 第四十七章 水陸並進(2)第918章 窮兵黷武(中)第546節 第二百八十二章 武漢會戰之熱血在(2)第243節 第一百零二章 酒醉言真(3)第650節 第三百五十四章 風蕭蕭兮(1)第770章 非專業參謀第545章 租借法案第718章 太平洋波濤(二)第898章 特供風波(上)第80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346節 第一百五十一章 歷史驚變(二)第352節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歷史驚變(六)第559章 廣西危機(一)第902章 海軍之爭(上)第933章 鋒芒所向(十四)第72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90節 第三百八十二章 連日血戰(1)第866章 東北戰略第898章 特供風波(上)第467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1)第513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804章 流在太平洋上的血(下)第162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176節 第七十六章 孤獨的中國(1)第718章 太平洋波濤(二)第446節 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的逆襲(1)第936章 鋒芒所向(十七)第661節 第三百六十一章 銅牆鐵壁(1)第658節 第三百五十九章 日本人的三把利刃(1)第753章 第四百二十八章 犬牙交錯(2)第66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2)第179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2)第55節 第二十五章 點兵準備(2)第495章 驚天大案(上)第647章 激戰密支那(四)第875章 藏金爭奪戰(九)
第472節 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退之路(三)第191節 第八十一章 啼笑皆非(3)第521節 第二百六十六章 武漢會戰之擔憂(上)第847章 日軍的奇葩第764章 與北極熊切磋(上)第504節 第二百五十二章 決戰武漢(三)第665章 大對決(六)第411節 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你沒商量(1)第304節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戴笠求援(1)第828章 戰略大轉折(二)第348節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歷史驚變(三)第796章 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飛壕”(1)第778章 其心可誅(上)第882章 血流成河(中)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95節 第四十一章 亂世重典(2)第268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客訪戰地(2)第631節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嶽會議(2)第473節 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退之路(三)第945章 鋒芒所向(二十六)第712章 大洗劫第471節 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退之路(二)第556章 部隊整編第987章 最慘烈一戰(三)第720章 海軍計劃(上)第25節 第十一章 雨農的心思(1)第65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1)第218節 第九十一章 無事獻殷勤(3)第679節 第三百七十三章 血戰三晝夜(九)第5節 第二章 黃昏血戰(1)第765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戰後反思(1)第138節 第五十九章 戰術指導(2)第749章 第四百二十五章 與城共生死(四)第681章 決戰緬甸之出兵條件(十二)第51節 第二十三章 誰人守國都(2)第255節 第一百零八章 兵鋒徐州(2)第160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828章 戰略大轉折(二)第953章 風捲 殘雲(四)第197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2)第558章 碧血長空第39節 第十七章 軍統的橄欖枝(2)第571章 復克失地(下)第163節 第七十章 日本第一攪屎棍(上)第514章 長沙戰雲(下)第215節 第九十章 國際政治的真諦(3)第387節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最後的名單(中)第876章 藏金爭奪戰(十)第179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2)第9節 第三章 決死七壯士(2)第592章 遠征軍開拔(上)第607節 第三百二十四章 羣奸膽寒(2)第841章 戰略大轉折(十五)第708節 第三百九十六章 城垣血戰(七)第262節 第一百一十一章 窮酸的籃球隊(2)第494節 第二百四十三章 蘭封危局(2)第826章 第四百七十九章 薛嶽來訪(2)第125節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擔憂(1)第658節 第三百五十九章 日本人的三把利刃(1)第383節 第一百七十三章 千古最難一死(三)第196節 第八十四章 混入敵營(1)第750章 重慶迷霧(上)第178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1)第142節 第六十一章 血肉防線(下)第109節 第四十七章 水陸並進(2)第918章 窮兵黷武(中)第546節 第二百八十二章 武漢會戰之熱血在(2)第243節 第一百零二章 酒醉言真(3)第650節 第三百五十四章 風蕭蕭兮(1)第770章 非專業參謀第545章 租借法案第718章 太平洋波濤(二)第898章 特供風波(上)第80節 第三十四章 成軍典禮(下)第346節 第一百五十一章 歷史驚變(二)第352節 第一百五十五章 歷史驚變(六)第559章 廣西危機(一)第902章 海軍之爭(上)第933章 鋒芒所向(十四)第72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690節 第三百八十二章 連日血戰(1)第866章 東北戰略第898章 特供風波(上)第467節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腸與熱血(1)第513節 第二百五十九章 決戰武漢之制(1)第804章 流在太平洋上的血(下)第162節 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炮聲(下)第176節 第七十六章 孤獨的中國(1)第718章 太平洋波濤(二)第446節 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的逆襲(1)第936章 鋒芒所向(十七)第661節 第三百六十一章 銅牆鐵壁(1)第658節 第三百五十九章 日本人的三把利刃(1)第753章 第四百二十八章 犬牙交錯(2)第66節 第二十九章 戰術訓練(2)第179節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2)第55節 第二十五章 點兵準備(2)第495章 驚天大案(上)第647章 激戰密支那(四)第875章 藏金爭奪戰(九)